国学研究文萃·考古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如前所述,中國早期原始文化相對獨立於舊大陸西側的發展道路十分清楚。决定這種發展特點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首先應與早期人類在東亞地區的進化直接相關。早期人類是創造原始文化的主人。中國早期原始文化反映了中國大陸上的早期人類的發展歷程。因而東、西方原始文化之間的區别,實際上所反映的是人類進化路綫方面的差異。關於早期人類起源與發展的認識到目前仍有許多爭論,一些學者主張早期人類起源於東非,然後擴散到世界各地。[1]但也有學者認爲東亞特别是中國南方也與早期人類的起源有關。[2]無論對早期人類起源地點的爭論如何,到距今一百多萬年前的直立人階段,東亞與東南亞地區的直立人已經顯示出與舊大陸西側直立人體質特徵的明顯不同。有學者將東亞、東南亞地區發現的直立人稱爲典型直立人,東非的發現爲非典型直立人[3]。甚至還有人認爲兩者應劃分爲不同的種類。直立人在舊大陸的兩側生活了上百萬年,他們的地區性的差異,應當是舊石器時代早期東西方文化差别的重要原因。直立人之後各地早期智人與晚期智人的地方性差别也依然十分顯著。無論是主張現代人類起源於非洲者,還是主張多區進化者,對於本階段人類的地方性差異都無異議。這種差異顯然也會直接影響到舊石器時代中、晚期文化的發展。所以在討論中國早期原始文化獨特性的成因時,首先需要考慮的因素應該是人類進化的區域性差異。自早更新世以來早期人類在舊大陸兩側的不同發展道路是决定東西方舊石器時代文化具有截然不同面貌的基本原因。

促成舊大陸兩側早期人類及其文化沿不同道路發展的原因,則首先應當歸結爲喜馬拉雅山與青藏高原的隆起所形成的自然地理屏障。根據現有的資料表明,在上新世晚期,青藏高原各地的高度普遍在一千米左右,喜馬拉雅山的高度也有限[4]。這樣的高度顯然還不足以構成地理障礙,阻礙早期人類的遷徙,也没有嚴重地影響到行星風系,對全球性氣候産生重大作用。該地區的强烈隆起主要是上新世末,特别是第四紀的早更新世初期以來,高原各地普遍上昇達三千至四千米(表一)。

表一 西藏各地第四紀以來上昇幅度

(依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考察隊1983)

隨着該地區的强烈隆起,形成全球最高的世界屋脊,不但直接阻礙了舊大陸兩側早期人類及其文化的直接交流,並進而作用於行星風系,産生巨大的環境效應。這一影響的直接結果之一,就是東亞季風區的形成。東亞季風區是世界上最大的季風區,與同緯度的東海岸地區相比,這裏是氣候與自然地理條件最優越者。相對獨立的自然地理單元以及獨特的氣候環境的形成,這些條件奠定了早期人類在該地區進化的基礎。

與此不同的是在世界屋脊以西的舊大陸其餘部分,則没有像喜馬拉雅山與青藏高原這樣的巨大自然地理屏障。因而在這些地區的早期人類及其文化的發展則有更多的交流與相互影響的機會。正是這些交流與影響促成了舊大陸西側舊石器時代文化的發展走過大致相同的道路。而喜馬拉雅山與青藏高原本身所形成的天然屏障,以及由於其隆起引起中亞地區乾旱化而形成的廣闊的戈壁,沙漠,成爲早期人類及其文化交流的巨大障礙。中國大陸上的早期人類及其文化的發展則被局限在世界屋脊以東的相對獨立的自然地理單元内。所以東西方早期原始文化面貌的差異非常顯著。

影響中國早期原始文化發展的另一重要原因是更新世期間中國大陸古氣候與自然環境特點的作用。近年來隨着第四紀地質學研究的不斷深入,尤其是華北黄土地層與深海氧同位素曲綫的對比,十分清楚地説明了更新世期間中國及東亞地區古環境與全球性氣候變化的一致性。儘管由於喜馬拉雅山與青藏高原的隆起而形成了中國及東亞地區相對獨立的自然地理單元,但在該區内仍然明顯受到第四紀全球性氣候變化的影響並與之産生同步的變化。由於地理緯度、地形變化等多種因素的作用,這種影響的程度在不同地區有顯著的區别,因而促成了從早期以來,中國舊石器文化十分明顯的區域性特點。

在秦嶺淮河一綫以北,即廣義的華北地區,第四紀期間最突出的事件就是黄土的廣泛堆積。黄土堆積在早更新世爲午城黄土,當時的分佈範圍還較有局限,與此同時,河湖相堆積的分佈仍較廣泛。中更新世的離石黄土的分佈面積較前者明顯擴大,而河湖相堆積的分佈則明顯萎縮。晚更新世伊始,華北黄土堆積的速率與範圍,達到更新世以來的頂峰。這一階段的馬蘭黄土爲典型的風成堆積,黄土的岩性特點説明此時的環境十分乾寒,尤其是到晚更新世晚期的最後冰期最盛期期間。從總體説來,華北地區更新世期間氣候與自然環境的變化,從早到晚有一個比較明顯的趨勢,即從早期的較爲温和、濕潤到晚期的乾燥、寒冷。除了上述黄土地層的岩性特點反映了這種情况外,哺乳動物群化石、植物孢粉、地球化學成分分析等多方面的證據也都有相同的結論。儘管有氣候冷暖波動的影響,地理緯度的差異等因素的存在,但作爲同一大的自然地理單元,在本區内,大部分時間與地區基本上處於温帶草原或森林草原環境。這種環境特點,明顯影響到本區早期原始文化的發展。從早更新世晚期的泥河灣盆地的發現看,小型的石片石器即在本地區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這種情况一直持續到晚更新世的晚期,以細石器技術爲主體的原始文化才逐漸取代前者。從小型的石片石器到細石器工業的發展道路,是華北地區早期原始文化發展的突出特點。這種特點的存在顯然與本區更新世期間自然環境的總體特點密切相關。

秦嶺淮河一綫以南的廣大南方地區,更新世期間自然環境的變化顯然不及前者明顯。本區内廣泛分佈的紅土堆積反映了更新世期間本區在大部分時間處於較爲温暖濕潤的熱帶、亞熱帶環境。哺乳動物群的變化也遠不及華北地區明顯。適應生活在熱帶、亞熱帶森林環境的大熊猫—東方劍齒象動物群,在本區内從早更新世一直延續到晚更新世甚至更晚。儘管這裏也受到全球性氣候變化的影響,但由於所處的地理緯度較低,以及地形等因素的影響,變化的幅度遠不及華北地區强烈。適應華南地區以熱帶、亞熱帶森林環境爲主的特點,該地區在更新世的大部分時間流行着礫石石器工業。典型的礫石石器工業的組合,以各種類型的大型的砍砸器、尖狀器等爲主體,適應在林木繁茂的森林地區從事劈砍、挖掘工作。一直到晚更新世的晚期,才有石片石器逐漸取代礫石石器的趨勢。然而在嶺南等氣候變化較小,自然環境相對穩定的地區礫石石器的傳統一直持續到更新世的結束,甚至更晚。礫石石器工業的長期流行,然後向石片石器工業發展的道路也是早期人類適應本地區更新世環境的産物。

儘管由於更新世期間中國南北方自然環境的差異等因素决定了兩大區内原始文化發展的區域性特點,但從總體説來,在更新世的大部分時間裏,中國更新世環境變化又具有統一性。尤其是相對於舊大陸西側,本區自然環境的演化的相對獨立性與連續性十分明顯。正是這種相對獨立性與連續性所决定,中國南、北方舊石器時代文化的實質區别並不很大。尤其是在早、中期,從石器技術的角度來觀察,皆應屬於克拉克劃分的第一種模式,即砍砸器—石片石器工業。只是南方地區更多的使用大型的礫石石器工具,而北方則主要使用小型石片工具。只有到了更新世晚期的最後階段,在北方的大部分地區才有第五種模式的出現。南方則有礫石石器轉向石片石器。這種發展模式與舊大陸西側的大部分地區的情况完全不同,應該是早期人類適應中國大陸更新世自然環境的特點,在相對獨立的自然地理單元内發展演化的結果。

[1] 吴汝康《中國古人類研究在人類進化史中的作用》, 《人類學學報》1989年第8卷第4期,第293—300頁。

[2] 周國興《人之由來》,海燕出版社1992年版。

[3] Klein,R.G.,The Human Career,University of Chicage Press,1989.

[4]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隊《西藏第四紀地質》,科學出版社1983年版。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隊《西藏地貌》,科學出版社198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