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小国研究的理论思考
小国虽小,但小国研究是复杂的。在研究过程中,在相关问题上存在的某些具有共性的规律或现象值得归纳和总结。这对于认知和探索小国问题可能会有所帮助。
第一,小国研究现状大体上反映了小国的国际价值。小国相对滞后的研究现状是“小”的衍生物,也与小国群体的边缘性国际地位相匹配。当今世界,大国依然是国际关系中的支配性力量,是各方重点关注和探究的对象。但长远来看,小国问题还是具有不应忽视的研究价值。全球语境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巨大变迁,传统的国际政治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这赋予了群体规模庞大的小国更广阔的国际活动空间。在特定领域、特定议题、特定语境下,小国能够扬长避短,发挥大国难以替代的国际作用。即便仅仅作为国际体系的一支辅助性、补充性抑或微不足道的力量,小国研究也不应遭到长期忽视。对于正在面临诸多外部掣肘的崛起中的中国而言,小国,尤其是周边小国尤其应该得到必要的关注,这些国家可能构成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之一。
第二,小国概念的不确定、不统一是引发小国研究争论的根本原因之一。小国概念一直都是小国研究中的最大难题,它本身引发的争论还在进行之中。由此产生的一个结果是,大多数小国研究者都在使用自己的小国概念。概念的巨大伸缩性和多样化的衡量标准,不可避免地给小国研究制造了混乱和障碍,给争论埋下了伏笔,可能也大大削弱了小国研究的学术价值。许多小国研究所提出的论断被歪曲、被夸大、被误解、被争论,大多皆根源于此。
第三,小国研究中争论的产生与延续实质上折射了这一群体的基本特征。与寥寥可数的几个大国相比,小国群体更为庞杂和复杂。高度多样性和差异性是小国研究必须面对,但又难以权衡和处理的重大难题。从国家地理分布来看,小国遍布于世界的不同区域;从地理位置来看,它们有众多岛国,但也有大量内陆、沿海国家;从经济发展来看,既有治理有方、富裕繁荣的发达小国,也有发展中和不发达国家;从政治体制看,既有民主国家,也有不少专制或转型国家;从国家禀赋看,既有自然资源丰富、人力资源厚实的国家,更有大量资源匮乏的国家;从地缘战略看一,些国家拥有优越的全球战略位置,而更多小国则身处远离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偏远角落;从国际影响来看,部分小国享有良好的国际形象,发挥着超越其规模的国际作用,与此同时,其他众多小国则一直扮演着无足轻重、不足挂齿的国际角色。这种多样性和差异性直接衍生了小国研究过程中的若干争论,对小国研究而言无疑也构成了巨大挑战。
这些挑战主要表现在学者们很难处理小国研究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问题。一方面,小国多样性严重制约了小国研究普遍性知识体系的建构,因为复杂的小国现实总是提出了形形色色的论据以及反例,因而,小国整体研究存在重大的内在缺陷。另一方面,小国研究中的国别研究、地区性或领域性的研究则缺乏必要的理论基础,研究的理论价值和适用范围受到制约。
第四,小国研究方法的选择问题。小国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对小国研究方法产生了显著影响。总体上看,小国研究问题涉及诸多方面,其理论视角和侧重点各不相同,但研究方法则都受到小国特征的影响。从全球范围内广泛考察小国的若干共性是小国研究的关键环节和基本目标,然而,这也是小国研究过程中的难题。从高度的多样性群体中抽象出某种具有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的普遍性规律几乎是行不通的。因此,案例分析、领域分析、地区或国别的问题或现象分析是小国研究的主要方法。在分析的过程中,国际关系理论、国际政治经济学、心理学理论、比较方法、历史学方法皆有用武之地。
小国研究尚须注意的一个问题是研究的适用范围问题。扩大研究的意义、延展研究的适用范围可能是社科研究存在的弊端之一。对于不少学者而言,研究特殊性的小国问题易于过度强调和延伸研究的普遍性,并试图从某一特定研究对象或问题领域抽象出一个整体的理论规律。这当然是有失偏颇的研究样式,在小国研究的现实中并不少见。小国研究中的许多争论同样根源于此。
第五,研究主体的价值中立与研究缺陷问题。研究主体可以分为大国和小国的研究群体。这两类研究主体都存在程度不一的研究缺陷。
对于前者而言,小国似乎是一个不证自明的主题,它们无足轻重,不足挂齿,有关研究因而可能为想当然、自以为是或者认知片面的心态所干扰。与此同时,由于小国体验缺失或十分有限,许多大国的小国研究者往往带有不切实际的主观想象,将庞大的小国群体符号化为某种特定的国家形象,如“气候难民”“危险的天堂”“失败国家”“现代海盗”等。[1]这种似是而非的认知偏差对于理解小国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而言是不利的。
对于后者来说,研究主体可能更易于偏离价值中立的学术要求。小国研究者,甚至小国政治社会精英在面对小国问题上往往倾向于强调小国的积极面,而对客观存在的消极面视而不见。小国更为民主,更为和平,更具合作性,更有文化情调,甚至更文明等,大体上都是来自小国的研究者或具小国“情结”的学者提出或支持的观点。小国正面国际形象的建构有现实政治经济的需要,比如吸引国际旅游、争取外来援助、招商引资等。但对小国研究来说,客观性无疑是必不可少的学术要求。
第六,“小”是小国研究的基本分析变量,但绝非说明小国问题的唯一决定性因素。一方面,“小”作为小国最普遍的核心特征,它是探讨小国特性、小国思维、小国行为不可或缺的理论基础,可能也是小国理论建构的基本概念。事实上,“小”是小国研究者通常使用的分析工具,由“小”演绎而来的小国研究观点颇具说服力,具有可信的论证逻辑。但另一方面,将“小”的政治经济意义绝对化为小国研究问题的唯一根源,在理论上既片面,又过于简单化,在实践中亦没有反映小国的巨大差异性。小国毫无例外都会受到“小”的影响,但姑且不论“小”对小国影响的两面性,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历史传统、政策制度、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国际体系等众多因素对小国同样具有程度不一的影响这些因素与。“小”共同构成了小国内在过程和外在行为的复杂背景,成为小国之间巨大差异性的根源。因此在小国研究中在重视,,“小”的理论价值的同时,尚须尽量避免简单化和绝对化的解读。
由此推之,小国研究现状反映了研究对象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同时也折射出了小国研究的学科特征。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小国研究现状的观察视角,这些讨论构成了小国研究的学术基础,其中涉及和尚未提出的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1]Andrew F.Cooper&Timothy M.Shaw,eds.,The Diplomacies of Small States:Between Vulnerability and Resilience,p.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