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中国”的通俗表征与主体建构:《林海雪原》及其衍生文本考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编辑齐力型塑“民族风格”
——新中国文化领导权的一个侧面

在“黑暗”的旧中国,鲁迅曾经对“左翼作家之中”“还没有农工出身的作家”表示惋惜,同时指出原因有二:“一者,因为农工历来只被迫压,榨取,没有略受教育的机会;二者,因为中国的象形——现在是早已变得连形也不像了——的方块字,使农工虽是读书十年,也还不能任意写出自己的意见。”[1]曲波也许就是鲁迅所期待的那种“任意写出自己的意见”的“农工”作者,然而,“任意”写出来的“意见”却未必能够顺利地传递到读者那里。这中间,同样也是“农工”出身但受教育程度较高因而如鲁迅所言属于“小资产阶级”的编辑,按照自己对于“农工”的理解,对小说手稿展开修改。修改的方向是“民族化”,因此自然要压抑“农军”作者的欧化追求。“农军”作者所模仿的欧化语言,主要是五四白话文运动以来形成的现代汉语书写语言,但他学习的途径,并不是新文学大家的作品,而主要是解放区以“大众”冠名的种种杂志。在“农军”作者那里,也许是将欧化当做进入文学创作领地的“入场券”。由于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农军”作者有时候并不能准确地使用欧化句法,因此编辑予以删改是正常的。但另一些地方,编辑对“农军”作者文稿的文法删改,则表现出一种“不许欧化”的强制;此外,在关于“人”、关于现代(都市)的想象上,编辑尽量予以删削,这多少有点“不许思考”的意味。因此,在最后修改过的文本中,“农军”作者并未全然“任意地写出自己的意见”。固然,“农军”作者受制于自己的文化程度,小说手稿中的语言、人物类型、叙述方式都已具备一定的“民族风格”特征,但编辑的删改,多少还是压抑了“农军”作者的某些“现代”追求,也暗示了“农军”作者在文化结构中的实际的低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