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孙少林 李寿增
晨光茶社相声大会最佳师徒搭档
◎ 孙小林 孙承林
所谓相声界的最佳搭档,需要捧逗两位演员在表演中密切配合,并能达到炉火纯青的艺术效果。在有着“中国相声大本营”之誉的济南晨光茶社的相声大会中,每对演员都在为成为“最佳搭档”这一目标而努力,他们最崇拜也最熟悉的榜样,就是晨光茶社的创始人李寿增、孙少林师徒。他们二人是一对德艺双馨、配合默契的搭档,他们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为相声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如今晨光茶社的相声大会已经薪火相传到第四代,德高望重的李寿增(晨光后代演员尊称其为“李寿爷”)已经是晨光茶社名副其实的祖师爷了。其得意高徒孙少林,也被业界公认为做出了杰出艺术贡献的相声表演艺术家。
缘分铸就师徒情谊
李寿增原名李德林,因为是张寿臣的代拉师弟,故取艺名李寿增。孙少林九岁时就拜在李寿增的门下学习相声,跟随师父在天津著名的连兴茶社学徒。由于孙少林年纪小,又招人喜爱,大家都不称呼他的艺名“立英”,而是亲切地称呼他的乳名“大莱子”。当年的津门曲艺艺人几乎没有不知道活泼可爱的嘎小子“莱子”的,尤其是他那一听就懂、一看就会、超于常人的记忆力,每每令人感到震惊。李寿增认为孙少林天生就是说相声的好苗子,只要他爱相声,愿意付出,再加上因材施教的授艺,定能被铸成一块不落人后的好钢。正所谓严师出高徒,自拜师之日起,李寿增就对孙少林高标准、严要求。孙少林自己更是肯下苦功,别人不会的自己要会,别人会的自己要比别人更精,还要别具一格。李寿增对于孙少林艺术上的要求从不拒绝,有时候孙少林想学的作品并不是他所精通的,他就亲自带着孙少林去“专家”那里登门拜访,请求别人不吝传艺。许多当时的相声名家也很喜爱孙少林,纷纷倾囊而授。渐渐地,京津两地的许多名家都和孙少林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后来孙少林在济南创办晨光茶社,之所以能够请到众多相声名家捧场,与他学艺时和这些名家结交下的深厚情谊是分不开的。
此外,多数相声演员在戏曲表演上下的功夫仅限于相声表演中需要借鉴的少数程式化动作。孙少林却要正式学习京剧武生的功夫和折子戏的表演,为的是博采众长,以丰富自己的相声表演艺术。经过严格的训练,孙少林能够彩唱全本的《失空斩》及多部折子戏。
总之,李寿增在对爱徒的授艺以及教学编排上下了很大功夫,可以说使出了浑身解数,全身心地培养徒弟。孙少林也不负厚望,按照师父的教诲用心学习,努力努力再努力。多年的朝夕相处,形成了师徒之间息息相通,父子一般的深情厚谊,铸就了一生的师徒情缘。
打出个少林寺,开创新天地
1941年,年仅十八岁的孙少林和师父李寿增应济南青莲阁曲艺场老板马玉山的邀请,从天津前往济南演出。这一邀请在天津的同行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同行们认为,济南青莲阁曲艺场地处商家密集之所,济南又是山东的省会,蕴涵着深厚的齐鲁文化底蕴,是个出名士、聚能人的地方。孙少林师徒此番应邀演出,可以说是天津艺人的荣誉、同行们的光荣。临行前,马三立对孙少林说:“和你师父到济南闯码头,不能再叫‘大莱子’这个名字了,我给你取个名儿,叫‘孙少林’吧。但愿你们爷儿俩能够三拳打出个少林寺,一炮震响济南府,给我们说相声的打出个红红火火的阵地来。”应了马三立这番话,孙少林和李寿增来到济南后,很快名声大振叫响泉城,爷儿俩在当地站稳了脚跟。不久,孙少林就将父母和弟弟妹妹都接到了济南定居。
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出和考察,孙少林认为济南已经有了很好的相声氛围,开创自己的演出场地,搞个相声大会的时机已经成熟。如果能在济南把相声艺术红红火火地搞起来,就能和常氏父子在北京创办的启明茶社相声大会遥相呼应,再加上天津的相声大会,相声艺人就有了更广阔的生存空间。孙少林的这一想法与师父李寿增不谋而合。经过师徒二人不懈的努力,演出场地的问题解决了,就定在济南的大观园。孙少林对师父说:“常氏父子已经在北京创办了启明茶社相声大会,咱们师徒也不能落后于人。常氏叫启明茶社,但‘启明’只是说天要亮,可是还没见到阳光,咱们怎么也得带点太阳的光亮啊!”李寿增说:“对!有了,我们就叫‘晨光茶社’!”从此,相声界就有了两大享誉全国的相声专业演出场所——“南晨北启”相声大会。
演出效果是检验搭档默契程度的硬道理
相声演员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要,对捧哏与逗哏之间默契程度有着各不相同的衡量标准。按照晨光茶社相声大会的惯例,演出效果是检验搭档默契程度的硬道理。晨光茶社要求演员必须是集单口、对口、群口,以及逗哏、捧哏和临时创作于一身的全能型演员,演出方式是“推磨”,即演员上场后先逗一个再捧一个,或者是先使一个单口活,然后再捧一个,可以说不存在“死对儿”,也就是没有固定的搭档。
当时晨光茶社唯一固定的一对搭档就是李寿增、孙少林师徒,每天的攒底演出都是他们两个人。一到傍晚,相声大会的热度就会逐渐提升,园子里观众爆满,几乎没有立锥之地,园子外边还排着长队,大家都是来欣赏孙少林师徒的大轴节目的。无奈观众太多,师徒俩只好提前挤出来给外边排队的观众作揖鞠躬,劝他们改日再来。这样的场景,至今想起来都让人惊叹。
孙少林师徒的攒底活都是皮厚分量重的大活。能把观众留到最后的节目,要让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一定得觉得过瘾才行。这就要求捧逗演员之间实现无缝对接,共同追求合二为一的最佳演出效果,让观众不会分心去考虑谁是捧哏、谁是逗哏,而是目不转睛地盯紧每一个细节,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演员的表演之中,从而实现演员与观众的完美融合。这样一来,甩出的包袱能不炸响吗?观众乐得拍巴掌跺脚,大笑到眼泪直流是常事,叫好声更是不绝于耳,铆足了劲大声呼喊着:“少林!寿增!”恐怕当今最狂热的粉丝拥趸们追星也不过如此。
孙少林自学艺之日起,就是由恩师李寿增亲自为他捧哏的,二人之间的默契可以说是臻于化境。很多时候,两个人甚至完全不需要用语言交流,只要一个眼神,就能明白对方心中所想。这样的默契在舞台上是十分必要的,毕竟舞台上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被观众看在眼里,有时遇上特殊情况,需要演员临时进行处理,或者演员突然灵感迸发,想要来一个现挂,心有灵犀的默契就能发挥重要作用。
有这么一回,孙少林和李寿增正在演出,忽然赶上停电,舞台上的灯光全都熄灭了。可观众们正看得津津有味,即使停了电也不愿意走,仍然希望他们继续演下去。无奈之下,二人一人举着一把马灯接着演出。煤油燃烧冒出来的黑烟直窜鼻子,李寿增说:“这回咱俩说相声可别擤鼻子,一擤鼻子能擤出俩煤球来。”大伙儿听了都哈哈大笑。在演出被迫打断的情况下,李寿增抖出这么个包袱,是为了拢一拢大家的耳音,让大家集中注意力继续听相声。结果孙少林接着李寿增这句话说道:“平时都能擤鼻子,今儿不能擤鼻子,今儿可是大日子,随便擤鼻子被大家伙看见了笑话,多寒碜哪!”李寿增一听,徒弟没让自己的话掉在地下,就接着问了一句:“今儿是什么大日子啊?”孙少林一捧手里的马灯:“今儿是咱俩的洞房花烛夜啊。”这句话一出口,底下的观众笑成了一片。本以为李寿增说个“不答应”也就是了,结果接下来冒出的这句话出乎孙少林的意料,李寿增说:“要是别人说跟我,我肯定不答应。赶上今天你说要跟我,我还就答应了。”孙少林问:“为什么别人跟你你不答应,单单我跟你你就答应了?”李寿增回答说:“你跟了我,咱俩能搭伙做买卖。”孙少林问:“做什么买卖?”李寿增回答说:“你鼻子能擤煤球,我鼻子也能擤煤球,咱俩一块儿搭伙开个煤球铺子,大家伙用煤球不就方便多了嘛。”孙少林说道:“要这么说,你愿意我还不愿意呢。”李寿增问道:“为什么不愿意啊?”孙少林把嘴一撇,摆出一副不开心的样子:“你让大家伙看看,我的鼻子大,你的鼻子小,我擤的煤球多,你擤的煤球少,回头你刀切账,我娘家吃亏!”这一席话不但内容好笑,再加上孙少林将受了委屈还忍不住要算计的小媳妇模样模仿得惟妙惟肖,俩人一人一句,没打磕巴没“吃栗子”,观众们还以为是事先排练好的,向他们报以了热烈的掌声和笑声。有的观众说:“孙少林和李寿增的相声太好了。为了说段相声,供电局都配合他们停电了。”两个人在舞台上的默契程度可见一斑。
除了在舞台上,两个人的默契在舞台下还发挥了很大作用。早年间观众之中鱼龙混杂,不免有军警宪特、黑帮恶霸、地痞流氓之流,听相声不给钱不说,还经常寻衅滋事。有一次,当地一个颇有势力的人物在听相声时和茶坊伙计发生了争执,声称要亲手“教训教训”晨光茶社的老板。孙少林和李寿增都担心对方受到伤害,于是都出面声称自己是老板。这位一听:“怎么俩老板?”孙少林和李寿增都说自己是真老板,对方是假老板。这个问:“你说你是老板,你知道晨光茶社有多少个演员吗?”那个说:“你说你是老板,你知道晨光茶社有多少个伙计吗?”这个问:“你说你是老板,你知道晨光茶社有多少个茶壶茶碗吗?”那个说:“你说你是老板,你知道晨光茶社有多少条桌椅板凳吗?”这个问:“你说你是老板,你知道晨光茶社屋顶有多少个瓦片吗?”那个说:“你说你是老板,你知道晨光茶社房上有多少根椽子吗?”这个问:“你说你是老板,你知道晨光茶社门上有多少根钉子吗?”那个说:“你说你是老板,你知道晨光茶社后台有多少只耗子吗?”这个问:“你说你是老板,你知道晨光茶社后台的耗子都多大岁数了吗?”那个说:“你说你是老板,你知道晨光茶社后台的耗子都叫什么名字吗?”嚯,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唇枪舌剑交锋不停。二人的争执本来是越来越激烈,大伙儿都做好了劝架的准备,结果后面连耗子都出来了,大伙儿才明白,这是抖包袱呢。那位有势力的人物本来一肚子火,这下被逗得前仰后合,火气也消了。这一番话都是两个人的临时反应,正是由于师徒二人心有灵犀的默契和沉着机智的应变能力,这才化解了一场风波。
当年的媒体没有今天这么发达,最主要的媒体就是当地的广播电台。但李寿增不准演员上广告,主要是担心如果有人不慎做了虚假广告,大家都会跟着吃瓜落儿(这项规矩至今还在遵循,从来没有出现过以晨光相声大会为名义的广告)。如今留下来的关于晨光茶社的音像资料非常少,当年茶社火爆的盛况和李寿增、孙少林师徒默契的表演,今人都只能借助人们的回忆来了解了。这里就举几个例子:
相声演员李金斗回忆说:“比如说河北梆子《汾河湾》吧,模仿剧中人物薛仁贵后台叫板:‘马来!’本来是薛仁贵牵着马出场,孙先生却模仿马童,翻了个武生马童虎跳出场,在台上用京剧趟马的功夫,自己打着家伙点跑圆场,锵锵……嘣噔仓!站住来了个马童牵马亮相,捧哏的李寿爷问了:‘你这是学《汾河湾》吗?’孙先生说:‘我这是《铁公鸡》。’捧哏的李寿爷把脸一沉,大声说:‘走!这里唱《汾河湾》,不唱《铁公鸡》。’李寿爷就这样把脸一沉,简单的表情加上一个‘走’字,就能把包袱翻得炸响。”这说明双方的默契已经达到了珠联璧合的程度,更说明李寿增已经是语言功力极深的大家了。
相声演员李伯祥回忆说:“孙少林先生创作的相声《学电台》里有这么一段,‘各位观众,各位女士,各位先生们,各位小姐,各位太太们’,这是过去电台的广告语,‘你们知道全世界最苦的是什么吗?’捧哏的李寿爷搭话了,说:‘那你说什么最苦?’逗哏的孙少林先生说:‘就是小孩子没奶吃最苦了。’捧哏的说:‘噢。’逗哏的说:‘小孩子没奶吃,就请吃大同药房寿星牌的生乳灵吧。’过去有一种寿星牌的生乳灵。这个药房叫大同药房,是当年最有名的,他就把这个搁里面了。‘请吃寿星牌生乳灵吧,销售寿星牌生乳灵的说:“这种药妇人吃下去当天就能催下奶来。”’在济南演出的话,就说‘催下来的奶就像趵突泉一样’,观众听了能不乐吗?‘催下来的奶和趵突泉一样,小孩子就保证有奶吃了,吃不了的奶水还可以给小孩子洗澡,吃奶、洗澡两用,但是千万要留神,不留神就把小孩子淹死了。’后面继续翻包袱说,‘大同药房总店在天津东马路邮政局北面,电话是二局一四四九;第一支店是在北京缸瓦大街,电话是七局四五八二;第二支店是在济南二大马路纬四路,电话是……’捧哏的李寿爷问多少号,逗哏的孙少林先生说:‘不知道。’捧哏的李寿爷猛地把脸往下一沉,说:‘你不知道你说它干什么!’这包袱甩得观众都乐得直不起腰来了。”
以上是李金斗和李伯祥接受采访时视频、音频记录下来的原话,但这里仅靠文字描述很难将叙述中的神采表现出来。
《学电台》这个节目是当年孙少林为讽刺一心牟利的电台而创作的,这是个什锦的盘子,什么形式的内容都可以往里放,歌颂的、讽刺的、说唱的,演员会什么就可以放什么,技艺水平无论高低都可以驾驭,多年以来被很多相声演员拿来表演。
如今,济南晨光茶社相声大会第二代传人孙小林仍然遵循前辈老先生们建立的优良传统,培养捧逗双全,集单口、对口、群口,评书、快板、相声剧,以及创作于一身的全能型演员,以公益演出为主导,以网络版晨光相声大会为平台,努力让更多的观众欣赏到晨光的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