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版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节 项目及传承人选粹

本节介绍了两项国家级项目——“黔剧”和“花溪苗绣”,省直和贵阳市各占一项;传承人选择了“花灯戏”国家级传承人邵志庆和“花溪苗绣”国家级传承人王启萍。

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黔剧(贵州省黔剧院)染夏:《灵魂般的戏剧——黔剧》, https://baijiahao.baidu.com/s? id=1607235170456994462&wfr=spider&for=pc。(传统戏剧类)

黔剧是流行于贵州省的地方剧种,主要以扬琴为伴奏乐器,地方特色浓郁,曾名文琴戏,是在贵州扬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地方剧种。其从清康熙年间开始就在贵州流行,至今已有近三百年历史,于2008年列入第2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黔剧将少数民族剧种(如侗戏)、民间的优美迷人舞蹈、独特的服饰道具、原生态的少数民族音乐语汇融会贯通,成为贵州地方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黔剧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贵阳、毕节、安顺、黔西南、铜仁、盘县等二十多个县、市,曾有专业及业余黔剧团二十多个。

黔剧不但擅长表现传统古装戏,如《搬窑》《珍珠塔》《西厢记》《卓文君》《红楼梦》《汉宫女皇》等;也适合很多现代剧,如《山高水长》《一家兵》《中秋月》《月正圆》《姊妹崖》《贞女》等;更擅长表现苗、侗、彝等少数民族题材的民间故事剧和新编历史剧,如《秦娘美》《奢香夫人》《张秀眉》《神寨》《秦娘美的后代们》等。

黔剧语言朴实亲切,唱腔清丽婉转、优美动听,经过数十年不断的摸索实践,在理论上确立了黔剧音乐向板腔体发展的方向,逐步在扬琴传统唱腔(扬调、二板、苦禀、二黄)以及新腔(反调)中建立起各种板式,形成了系统的基本唱腔,确立了黔剧的基本唱腔、伴奏乐器和乐队建制,基本实现了从曲艺音乐到戏曲音乐的质变。另外,黔剧吸收了贵州梆子的曲牌音乐作为过场音乐、气氛音乐,同时还吸收了贵州省少数民族音乐素材。在表演方面,其向老大哥剧种学习。1963年,贵州省委指示省黔剧团“学南昆打基础”,1963年和1964年分批到上海市戏曲学校、浙江昆苏剧团、南京市戏曲学校学习。各个行当对口拜“传”字辈的艺术家为师。另外,结合贵州少数民族生活中的特点动作如侗族姑娘走路、纺纱,彝族妇女进门、上马等提炼成舞台表演元素,使黔剧不但长于表现传统古装戏、现代剧,更擅长表现少数民族题材的民间故事剧和新编历史剧。黔剧在党和国家领导人、戏剧界专家、艺术家的亲切关怀和爱护下,不断地成长和发展。周恩来总理为黔剧所题的词“发扬黔剧的自己风格,吸收其他剧种的优点,融会贯通,推陈出新,为创造新黔剧而奋斗”始终是黔剧工作者为之拼搏的奋斗方向。

黔剧伴奏主乐为扬琴、高胡、二胡、中胡、琵琶、三弦、竹笛、大提琴等。以两个代表作品《秦娘美》《奢香夫人》为例,黔剧服饰以侗族、彝族服装为基础,结合戏剧舞台审美的形式,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清光绪九年(1883年),王石青等三人在贵阳成立“三友社”,它是贵州琴书最早的组织。光绪十一年(1885年)在黔西成立“文音俱乐部”,专门从事弹唱和研究贵州琴书。光绪十五年(1889年),织金老人杨泰南主持家族成员弹唱扬琴,自称“庭院乐府”。新中国成立后,黔剧一般以黔西、贵阳文琴戏的老艺人们所在地传承,没有女旦角老艺人,都由男旦角口传心授,主要教唱腔。黔西县有魏绪文、封炳坤、邓少宗、李少之(男旦),贵阳市有桂百铸、罗绍梅、包净六、司秀云、李光乾(男旦)等代表人物。那以后,各地成立了专业、业余剧团,由文化主管部门举办各类培训班。同时,1960年、1983年贵州省艺术学校分别开办了两届黔剧班,进行黔剧传承培训。

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绣(花溪区等)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苗绣。(传统美术类)

苗绣是指中国苗族民间传承的刺绣技艺。苗族的刺绣艺术是苗族历史文化中特有的表现形式之一,是苗族妇女勤劳智慧的结晶。苗家妇女擅长纺织和刺绣,清《开化府志》《广南府志》,民国《马关县志》《邱北县志》中都记载有苗族妇女“能织苗锦”之句。

苗族服饰的刺绣工艺有其独特性,如双针锁绣、绉绣、辫绣、破纱绣、丝絮贴绣、锡绣等。刺绣的图案在形制和造型方面大量运用各种变形和夸张手法,用以表现苗族创世神话和传说,从而形成了苗绣独有的艺术风格和刺绣特色。

苗绣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服饰文化的瑰宝。在中国少数民族功夫绝技中,苗绣以其古老、神奇以及文献特性著称。

苗绣针脚大体可分为绣、插、捆、洒、点、挑、串七种。大面积以绣针平绣,其中,需要显出深浅色调的,则用插针将彩色线深浅不同地插进去,形成几种色彩的联结平面;需要显出立体感的,则使用捆针使其形体在绣面上突出来;绣面上需要显出立体感的细小部分,则使用洒针、点针和挑针;绣料正面和背面需要显出一致效果的,则采用串针。一幅绣品,常综合运用几种针脚,或配合粘花、贴花、补花和堆花等手法来完成。

苗绣的色调带有强烈的夸张色彩,它常不按照真实物体的颜色配色,而是按其氏族的审美要求,大胆而灵活地加以运用;其色彩讲究冷暖的对比,注重在强烈的对比之中取得一种色彩美的协调,造成一种古朴又绚丽多彩的效果。苗绣的历史渊源悠久,其装饰纹样夸张变形,既着意于表现生气勃勃的客观对象,又看重富有梦境般的幻想色彩;针法丰富多变,色调古朴协调又鲜艳明丽。这些都使苗绣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也正是由于这种不同于其他兄弟民族的强烈个性,苗绣成为我国装饰艺术园地里的一朵奇葩,为这一园地增添了风采。

2006年5月20日,苗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1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地域不同,苗绣特点也各有差异。以下重点介绍花溪苗绣的特点。

贵阳市花溪苗族挑花技艺在贵州苗族刺绣技艺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据史书记载:苗族先祖九黎部落原居黄河流域,由于在与外族争战中多次败北,逐渐西迁,部分支系进入今贵州境内,其中一个自称为“谋”(他族称之为“花苗”)的支系定居在格洛格桑(今贵阳)。这个苗族支系原先主要用蜡染来装扮自身,后发现挑花色彩更丰富,表现力也更强,便开始在蜡染图案底纹上进行挑花,挑花渐从蜡染脱胎,形成了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语言。常见的挑花图案有猪蹄杈、牛蹄杈、牛头、羊头、狗头、冰雪花、刺藜花、浮萍、荷花、稻穗、荞子花、铜鼓、灯笼、银杈、铜钱、太阳、青蛙、水爬虫、螃蟹、燕子、楼阁、田园、桥梁、河流、苗王印等。花溪苗族挑花技艺具有追念先祖、记录历史、表达爱情和美化自身等功用,同时又有很强的装饰性。用十字绣为基本针法,数纱而绣,不用底稿,反面挑正面看的特殊技法使整件挑花作品显得更加美观精巧。花溪苗族挑花的艺术风格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1900年以前为早期,这一时期挑花底布为自织青色麻布,色彩单纯雅致,以银色调为主,白色中点缀有小面积的彩色,构图严谨,图案有几何化、程式化的特征;1901年至1966年为中期,这一时期挑花底布仍多为青色麻布,也有少量青色土棉布,色彩热烈华丽,多以红色调为主,配以黄、绿、白等色丝线,构图较前期活泼,图案更加丰富;1967年以后为晚期,这一时期挑花底布色彩和质地都呈多样化趋势,增加了红、蓝、黄、白、黑等色机织布,甚至使用塑料窗纱和粗麻袋布做底布,挑绣用的彩线除了蚕丝线又增加了十字线和毛线,构图更加自由,图案更加多样化,有的艺人还开始模仿现代织物上的写实图案制作挑花。

由于苗族没有文字,花溪苗族挑花成了本民族历史和传说的载体,独特的挑花贯首服也成为这支苗族的识别标记和象征。挑花在花溪苗族的日常生活、节日庆典及择偶、婚丧、宗教等仪式中得到了广泛运用,有着很强的实用价值。花溪苗族妇女在制作挑花时,不但注重继承本民族的艺术传统,而且善于发挥想象力,大胆地进行再创作,几乎找不到两幅完全雷同的作品。这使得挑花有着较强的艺术性和独创性,因此广大美术家和收藏家对之极为珍爱,国内外博物馆也多有收藏。

三、第5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邵志庆(花灯戏)

邵志庆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邵志庆。,国家一级演员,表演艺术家,国家级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专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州花灯戏传承人,贵州省“德艺双馨”艺术家,贵州省艺术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贵州地方戏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现代戏研究会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多彩贵州网记者曾于2017年发表了一篇题为《邵志庆:专注花灯戏38年用心讲好贵州故事》的报道,我们可从中一观邵志庆的艺术人生。

邵志庆:专注花灯戏38年 用心讲好贵州故事贾过之:《邵志庆:专注花灯戏38年 用心讲好贵州故事》,多彩贵州网,http://www.gog. cn/zonghe/system/2017/10/13/016163260.shtml。

时而灵跃雀动,时而闲情逸致,时而又步步紧逼,身段百变玲珑;或低婉,或灵巧,唱腔抑扬顿挫……日前,贵州文化演艺集团出品、贵州省花灯剧院最新创作的大型原创花灯戏《云上红梅》,首次献演2017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

戏中所有演员都是花灯剧院的青年人才,邵志庆的两个得意门生——蔡妙禧和胡慧华,分别在剧中担任第一女主角和女配角。这部戏无论是对贵州省花灯剧院还是对邵志庆来说,都有着非凡的意义。

15岁考入贵州省艺术学校(今贵州大学艺术学院)花灯专业,毕业后分配到花灯剧团,至今已经38年了,作为贵州文化演艺集团副总经理、贵州省花灯剧院院长,一级演员邵志庆从这部作品中收获丰硕成果。

贵州花灯戏,原为一种民间小戏,以歌舞演故事,类似湖北的采茶戏。邵志庆介绍,年轻时满怀激情,对什么角色都感兴趣,老旦、小旦、彩旦,逮住机会就不放,常常偷师学艺,反复琢磨,不分白天黑夜地练。

“艺术生涯前期,饰演的角色大多是彩旦,在舞台上塑造了二十多个形象各异的人物形象。”邵志庆参与主演的传统戏《七妹与蛇郎》已累计演出上千场,其中的大姐形象已经深入人心。

最近上演的《云上红梅》是以贵州最美乡村医生李金梅为原型创作的现代题材花灯戏,编剧、导演、舞美、灯光和演员等主创人员,平均年龄才30多岁,均是来自贵州省花灯剧院及贵州本土的戏曲人才,标志着贵州省花灯剧院已经具备自主创排的实力。在邵志庆看来,这是多年来对自身作品不断钻研和打磨所积累的成果。

邵志庆说,经过几代花灯戏艺术家的努力,花灯剧已由一个单一的民间艺术形式衍变成载歌载舞、风格独特、雅俗共赏的地方剧种。近年来,剧院编排了百余部剧目奉献给观众,并远赴美国、英国、法国、印尼等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演出,深获观众欢迎和好评。

经典剧目《月照枫林渡》去年入选中国剧协梅花奖数字电影工程,被拍成贵州省首部花灯数字电影,预计今年年底首映;大型原创剧目《盐道》今年改出第三版,参加了中国戏剧节展演,并获得贵州省“五个一”工程奖。

邵志庆凭借对戏曲多年的研究,认定精品必然是在优秀作品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打磨和修改而来的。每一次演出前,剧组都会提前很久集中排练,抠每一个细节,调整每个人的状态。

贵州省花灯剧院,是该省唯一一个花灯戏专业院团。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也是院长,邵志庆深感责任重大。“传承一个剧种,人才是重中之重。”邵志庆介绍,近几年剧院非常注重人才培养,每年都会公费选派年轻演员到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高校学习进修。

“虽然过去招收了大量演员,但都是从舞蹈专业、音乐专业、表演专业等毕业的学生,对于极具贵州地方特色的花灯戏,他们一时还是很难找到感觉,只能从头学起。”为了让新进演员们快速进入角色,邵志庆不断手把手教授他们花灯知识,她常常一上课就是6到8个小时,总算是培养出一批能独当一面的人才。其中,非科班出身的蔡妙禧和胡慧华作为她的徒弟,还进入了文化部首批名家收徒目录。

“我们通过艺术加工,让花灯剧被更多的年轻观众认可,让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更好地被世界认可。”在邵志庆看来,贵州省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打造文化大省,身为文艺工作者的她,一定要培养出更多专业人才,把贵州故事更好地传播出去。

四、第5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启萍《情迷挑花——访苗族挑花民族文化传承人王启萍》,三苗网,http://www.3miao.net/viewnews-66189.html。(花溪苗绣)

苗族挑花是我国著名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如今,仍然在坚持手工挑花刺绣的手艺人为数不多,而把挑花当作艺术并坚持到今天的更是少之又少,年过六旬的王启萍就是其中之一。2012年的4月,靠着坚持和精湛的苗族挑花技艺,王启萍被评为贵阳市首届民族文化传承人。

王启萍(如图1-3),女,花溪区尖山村人。在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两赛一会”中,她分别获得了全省的“能工巧匠”称号及花溪区的两项一等奖;2009年,她参加全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锦绣中华刺绣展”;2010年,她在世博会上展示苗族挑花艺术;2010年,她被特聘为贵阳市首批群众艺术家。

图1-3 “花溪苗绣”国家级传承人王启萍(詹燕摄 引自《贵阳日报》)

“要学挑花,那得先从数纱开始,咱们苗族的挑花可不好学的。”王启萍摸着沙发上的6件绣品对前来采访她的记者说,“苗族的挑花难就难在 ‘正挑反用’,也就是说从正面绣,而你想要的图案则在反面。”

1.“一件大领衣要绣一年半”

挑花作为苗族历代传承的刺绣工艺,有一整套制作手法,但由于工艺复杂,学习的周期很长,令很多人望而生畏,半途而废。“我也没想过会当上传承人,就是喜欢绣,几十年下来也算绣出点感觉了。”王启萍笑着说,“现在的娃儿脑壳都聪明,就是课业多,不然好好学一阵,肯定比我们绣得好。”

王启萍五岁起就开始学习挑花刺绣,几乎是一辈子针线不离手。“妈妈是我的第一个老师。小时候,一到冬天就没农活干了,女娃娃们就围着火,找些碎布练习刺绣。”

七八岁的时候,妈妈就教王启萍一些简单的针法,如“猫爪针”,绣一些较为简单的图案。到九岁左右时,妈妈就手把手教她一些如“豆豆花针”“小弯弯针”等复杂的针法。到了王启萍快出嫁的年龄,妈妈陪着她,白天干农活,夜里挑灯,整整花了一年半时间,才把自己的嫁衣绣出来。

结婚后,王启萍到花溪文工团工作,主要负责裁制演出服。周末的时候,她就常做些挑花摆摊卖。“那个时候整天想的都是刺绣,回家后只管刺绣,其他事情全都交给老伴。”

对刺绣的痴迷伴随了王启萍一生。退休后,她干脆租了个店面开了家挑花刺绣手工店。

王启萍的店子开了5年多,收入不多。王启萍说:“现在年轻人结婚都穿婚纱了,大领衣的销路越来越差,只有上了年纪的老苗还会常来店里买。”

挑花是纯手工的活,它不仅需要兴趣,也需要天赋,更需要长久的艰苦练习。“一般人至少要学习一到两年才能见成效。现在的年轻人,一看到吃苦还赚不到钱,不愿意学,早都跑光了。”王启萍说到她钟爱的挑花,一脸无奈。

谈话间,王启萍从房间里拿出了许多她在不同年代绣的大领衣。这些绣衣图案复杂,绣工精细,色彩协调,无一不是精品。可王启萍有些无奈地说:“像这套大领衣,是三个人花了一年半时间绣出来的,算是很不错的作品,但一整套的价格也才卖一万多元,花费的时间、精力与得到的收益难成比例。”

2.“传统的技法与色彩,才是我们要坚持的”

“很多人指着我们的绣品说是十字绣,而且觉得颜色单调不好看,那是因为他们不了解苗族的挑花刺绣。”王启萍说,“苗族挑花以黑色、蓝色为底,白、红、绿、粉红、黄五色是绣线的主要颜色,这是苗族历代传承的用色,如果把底色换作白色,确实时髦了,但那就不是我们的传统挑花了。”

“以布的经纬纱交叉呈 ‘十’字形为 ‘坐标’,对角插针成 ‘×’形,通称‘十字花’;或作 ‘一’字形,称为平挑花。这是挑花的基本单位,”王启萍比画着说,“挑花又分明挑和暗挑两种。明挑是正面挑,正面看;暗挑是反面挑,正面看。这些传统刺绣的复杂技法与色彩才是民族文化体现,才是一个民族的标志。”

“其实现在的机器也可以绣的,这幅绣品有80多万针,一台机器一天也只能绣12幅,产量较小。”王启萍拿着一幅蓝底绣品说,“如果换作手工绣,没半年时间是绣不出来的,但机器制作的绣品远不如手工做的细腻灵动,少了手工的精神气。”

3.“一店两宝四徒弟,忙不过来哦”

今年62岁的王启萍已经退休七年了。现在,她生活的主要内容就是“一店两宝四徒弟”。

“一店”是她挑花刺绣的“根据地”,一间不到十平方米的针线绣品小店铺。

“两宝”就是她最宝贝的两个小孙子。“小孙孙一看到我绣东西,他们就要抢过去穿一下绣一下,有时候还真是有板有眼的。真希望他们能继承我的手艺。”王启萍笑着说。

王启萍还收了四个徒弟。“两个是我的儿媳妇;其他两个,一个在农村,另一个就是我的邻居。”王启萍说。

“徒弟把基本的手艺已经学得差不多了,但还是需要练习,”王启萍说,“我年纪大了,眼睛没以前那么好了,又要顾着家里,刺绣就搞得相对少了,店里的事情差不多都交给儿媳了。”

随着年龄的增大,眼疾、带孙子、看店,以及一些生活琐事,也让王启萍老人对曾经拿手的挑花感到了一丝乏力。

“我虽然得过不少奖,但这些都没得用,”王启萍感慨地告诉记者,“挑花总是要传下去的,可四个徒弟终究是太少了,无法把挑花刺绣发扬光大。但只要有人愿意学,我就会毫无保留地教,我很希望这手艺能永远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