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传承与现代乡村发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临夏砖雕核心技艺”的发展策略

综上所述,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地政府的决策、市场需求的调节、科学技术的进步、机械工具的使用、计算机的普及、精英人士的努力、经营模式的变化、传承方式的改变、消费者的选择等因素共同影响了砖雕的活态变迁,这些因素不是单独起作用的,它们相互联系,共同促进。

临夏砖雕虽然不断变化,但其工艺的“灵魂”没有变化,这正是传统手工技艺的人文价值,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扬和传承的重要内容。从保护传统手工艺文化的角度来讲,以传统生产技艺为主的经营模式是保护传统手工艺的最佳渠道。通常情况下,一项传统工艺的特色有时由材料的独特性所决定,有时由神秘的工艺流程所决定,有时由奇异的风格样式所决定,有时全凭手工艺人高超的技能、技巧而定。在材料、工艺、技巧、装饰背后,还存在相对稳定的意识形态。那些能够历经百年甚至千年不衰的手工艺背后,一定有人文价值的支撑。这种决定某项手工艺的特色以及形成人文价值的技艺就是“核心技艺”。

那么,临夏砖雕的工艺特色和人文价值至少与两部分“核心技艺”相关:传统手工青砖制作和手工雕刻。至于雕刻多少层,雕刻什么图案,是立体圆雕还是平面浮雕,是放置什么位置,应用于什么功能,这些都不是临夏砖雕的“核心技艺”。换言之,次要的技艺是可以灵活变动的,核心技艺则是不能轻易变化的。手工工艺反映了民众创造力和民众情感,造就了砖雕的视觉风格;采用传统青砖体现了民众的生存智慧,也是临夏砖雕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而有些企业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采用水泥和PU材料进行仿制,这样的生产方式与传统砖雕技艺本身所蕴含的环保观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相比较,前者放弃了“手工雕刻”,事实上就失去了这项传统技艺的“核心技艺”,也就是说,手工艺背后的人文价值已经开始消散了。

面对临夏砖雕的市场现状,砖雕企业有以下三种表现。一是盲目迎合市场需求,毫不犹豫地丢弃传统的核心工艺,一窝蜂冲向某种砖雕产品类型;结果反而在市场前景不甚明朗的情况下失去竞争力。二是从技艺到产品样式完全固守传统,这种做法当然是有价值的,因为它可以延续传统,只是需要政府等外力的帮助。三是主动去理解砖雕蕴含的人文价值,探索市场发展前景,在保留传统工艺文化韵味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生活美学。显而易见,在临夏砖雕市场中,大多企业选择了第三种策略。一手掌握和经营手工砖雕,一手创造性地生产和运用水泥、PU材料。这种生存策略值得推广,因为自古手工艺就遵照“制随时变”的规律进行,只不过,“常中有变”,这个“常”就是“核心技艺”不能变。从临夏砖雕近十多年的发展来看,它之所以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所在的临夏回族自治州也在2018年5月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砖雕文化之乡”,与其传承与延续砖雕的“核心技艺”有很大的关系。

传统要更新,要与现代文化衔接,才是继承和保护传统手工艺的长久之计。传统手工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是对现在和未来开放的,在发展过程中既不能完全死抱着传统不放,也不能在变化中弄丢其核心技艺。在临夏砖雕的发展之路上,创新与传统相结合,突出文化基因,是使砖雕工艺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方式。

参考文献:

[1]刘芝凤.闽台传统手工技艺文化遗产资源调查 [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