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8世纪下半叶,英国开始出现产业空间集聚的现象,这一现象引起了马歇尔等经济学家的注意。进入19世纪,产业集聚现象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出现,逐渐成为经济学家关注的热点问题。经济学家对产业集聚理论的关注首先是从传统的制造业开始,而后逐渐延伸到第三产业。对于文化产业和旅游业不断出现的产业集聚现象也已引起经济学者、地理学者、旅游学者、以及相关文化学者的关注。
本小节首先对产业集聚理论的发展做了简要的回顾,然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理论发展做了简要的梳理。最后综述了前人对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与产业集聚理论相结合的研究。以理清前人对这几个方面问题的研究,为本书的理论来源进行铺垫。
1.5.1 产业集聚理论
1.5.1.1 产业集聚理论的发展
从马歇尔开始,西方的学者就开始关注产业集聚的问题,并且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理论分析及实证研究,对产业空间集聚理论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研究。
1.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
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马歇尔(Marshall)早在19世纪末就开始关注产业集聚这一经济现象,是最早对产业集聚问题进行研究的学者。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Principles of Economics)是继亚当·斯密《国富论》之后最重要的经济学著作之一。
在《经济学原理》这部著作中,马歇尔提出,产生集聚的原因在于该地区的自然资源禀赋或者宫廷的奖掖。“许多不同的原因引起了工业的地区分布;但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如气候和土壤的性质,在附近地方的矿山和石坑,或是水陆交通的便利。因此,金属工业一般是在矿山附近或是在燃料便宜的地方。英国的炼铁工业最初寻求木炭丰富的区域,以后又迁到煤矿的附近。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宫廷的奖掖。聚集在宫廷的那群富人,需要特别高级品质的货物,这就吸引了熟练的工人从远道而来,而且培养了当地的工人。东方的君主迁都的时候——部分因为卫生的理由,迁都是不断进行的——旧都往往要依靠起源子宫廷的存在的专门工业的发展。但是,统治者有意地邀请远方的技术工人,并使他们住在一起,也是常有的事。”
马歇尔首先提出了“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这两个重要的概念。“我们可把因任何一种货物的生产规模之扩大而发生的经济分为两类:第一是有赖于这工业的一般发达的经济;第二是有赖于从事这工业的个别企业的资源、组织和经营效率的经济。我们可称前者为外部经济,后者为内部经济。在本章中,我们主要是研究了内部经济;但现在我们要继续研究非常重要的外部经济,这种经济往往能因许多性质相似的小型企业集中在特定的地方——即通常所说的工业地区分布——而获得”。马歇尔认为“集聚”能够产生“外部效应”,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从而促进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
Krugman把马歇尔的“地方化”产生的原因归结为三个方面:首先,通过将一个产业一定数量的厂商集中在一个地方,产业集中形成了一个专业技术工人共享的劳动力市场,这个共享市场对工人和厂商都有利;其次,一个产业中心可以提供该产业专用的多种类、低成本的非贸易投入品;最后,因为信息在当地流动比远距离流动更容易,一个产业中心可以产生我们现在所谓的技术外溢。
马歇尔强调产业集聚区有三大特征:特征之一是,为区域内中小企业之间合作关系的柔性和动态变化;特征之二是,集聚区内技术知识的外溢,聚集区域内弥漫着合作空气,新知识、思想、生产工艺在区域内企业间传播迅速;其三为聚集中的社会文化异常重要,聚集区内主体持有共同或相似的价值观使得聚集区域内的企业和个人都能迅速融入聚集体内,植根性造就了聚集的可持续以及区域发展的持久性。
古典时期的产业集聚理论初步建立了以成本为核心、空间距离为度量的一般分析框架,其中马歇尔的外部经济论更是开启了产业集聚的理论研究之门。马歇尔的理论研究为后来的经济学家研究产业集聚奠定了理论基石,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2.韦伯的区位集聚理论
继马歇尔(Marshall)对产业集聚的研究。韦伯从工业企业区位选择的角度,对工业企业在一定区位聚集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韦伯(Weber)最早提出了“集聚经济”的概念,并把区位因素分为区域因素、集聚因素。所有区位因素,无论是一般的还是特殊的,依照它们的作用影响进一步分为(1)区域性地分布工业的。(2)在区域分布中“集聚”或“分散”工业的。“区域性地分布”是指将工业导向地球表面上某些地方,是地理决定的或给定的,是指牵引工业到固定的区域,从而创建了工业区位的一个基本结构。“集聚”和“分散”是指在这种结构中(不管它处在什么地理位置)将工业限定在一定点上,并由此决定在结构中工业所展示的集聚规模,这与区域的分布过程迥然有别。
如果工业受运输成本或劳动成本的地理差异之影响而被引向严格限定的地理位置上,尽管随着工业发展会改变工业的位置。以这样方式运作的因素就是区位的区域性因素。然而,假如工业由于集聚本身导致价格下降而向一定点集合,无论是为了更经济地利用设备,还是仅仅依靠某地固有的补充贸易之优势,或者假如工业从地租昂贵的拥挤地方让位出来;或者在地理网络中,按照完全独立于地理的一定的一般规则集聚或分散工业,那么以这样的方式作用的因素就称为集聚或分散因素。
韦伯把聚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企业自身的扩张而产生集聚优势,形成初级阶段的聚集;第二阶段是通过各个企业间的相互联系而实现集中,形成高级阶段的聚集。“在这类因素活跃的地方我们能识别集聚的两个阶段,简单地通过企业扩张使工业集中化,这是集聚的第一阶段又是低级阶段。第二阶段,每个大企业以其完善的组织而地方集中化,这区别于街道小作坊的分散的生产。同小规模生产相比,大规模生产显著的经济优势,就是有效的地方性集聚因素。”
韦伯(Weber,1997)认为产业集聚的要素有4个方面:1.技术设备的发展使生产过程专业化,而专业化生产部门更要求产业的集聚;“技术设备的发展在高度发达的工业生产中,一个生产过程必须贯穿完整的技术设备,设备如此专业化。。。”2.劳动力的高度分工要求完善的灵活的劳动力组织,劳动力组织有利于集聚的发生;“劳动力组织的发展,一个充分发展的、新颖的、综合的劳动力组织也是一定意义上的设备……有助于社会集聚。”3.市场化因素。集聚可以产生广泛的市场化,批量购买和销售降低了生产的成本,提高了效率;“在产品市场中,因为集中化的工业产生了一类大统一的产品市场,制造业者的整个市场组织甚至可以免掉了,集中化带来经济。代之以采购员的,将是亲临生产地直接购买。”4.集中化可以共享基础设施,如煤气、自来水管道、街道,从而降低“一般经常性”的开支成本,同时,一般经常性开支的降低还会促进集中化。
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中的聚集力源于各个工厂追求聚集的好处,而只有当聚集所增加的运费小于或等于聚集节约的生产成本时,即当聚集点位于等费用曲线以内或正好位于等费用线之上时,聚集才会发生,因此韦伯所研究的聚集的关键在于确定等费用曲线。
3.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理论
克鲁格曼把空间思想引入正式的经济分析,是继Marshall之后第一位把区位问题和规模经济、竞争、均衡这些经济学研究的问题结合在一起的主流经济学家。
克鲁格曼(P.Krugman)获得了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他整合了此前经济学界在国际贸易和经济地理学方面的研究,在自由贸易、全球化以及推动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动因方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克鲁格曼以规范的经济学建模方法来分析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以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经济术语重新建构了经济地理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贸易和新增长理论,使得经济活动的空间分析得以被重新纳入到主流经济学的视野之内,并得到世界银行这样的全球化组织的关注.
克鲁格曼开创了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新时代。“我相信,用这些新工具来复兴经济地理,将其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领域的时代已经来临了”与上述研究聚集的方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空间经济理论,使得产业聚集研究回归主流经济学的视野,使用经济学的建模方法对产业聚集的形成机理进行了阐释,因此数学语言的频繁使用是克鲁格曼研究产业聚集的一大特色。
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思想是从产业组织理论出发来审视产业集聚,应用不完全竞争、规模报酬递增等方面来解释产业的空间集聚现象。克鲁格曼所创立的就是著名的中心—外围模型。这个模型为解释产业集聚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做出了十分重要而且关键的贡献。
4.波特的地理竞争优势理论
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学者波特(poter)极力强调地理集聚现象对生产力和创新能力的意义。波特指出,产业集聚竞争优势的形成原因在于产业集聚能够提高集群内企业的生产率和持续创新能力,降低企业进入的风险。
波特提出了著名的“钻石模型”来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某种产业的竞争优势。“我们可以用由四类要素组成的钻石来形象的描绘竞争环境的组成,以后统称为钻石理论。钻石理论揭示在某一区域的某一特定领域,影响生产率和生产率增长的各因素,诸如信息、激励、竞争压力、到达支持性公司的途径、制度与协会、基础设施和人力技能库等。”
波特认为产业集聚可以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带来竞争优势。他从竞争优势出发来分析集群式的产业集聚现象的研究结论,已经成为主流经济学的产业集聚理论向容纳制度、文化等社会根植性要素的社会网络模型的转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转化的基础。
与国外产业集聚研究相比,国内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学者才开始对产业集聚现象予以关注,而系统性的研究则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
1.5.1.2 产业集聚的概念与内涵
韦伯认为,集聚理论研究工业的集中化,工业在集中化的生产综合体中,因单位产品的生产更加经济,并以一定数量节约而进行生产。
波特(Poter)(1998)认为产业集聚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的集聚,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
Anas(1998)认为集聚经济是指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所产生成本节约的经济效益。它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
苏东水(2000)认为,产业布局理论是产业集聚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产业布局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各部门、各环节在地域上的动态组合分布,是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发展运动规律的具体表现。
徐强(2003)认为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由于不同区位的限制条件存在差异,导致同类或者关联企业在选址的问题上出现了趋同,从而出现了产业地理布局的集聚现象。
王今(2005)认为,产业集聚一般是指生产同类产品的若干企业以及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和相关服务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的现象。产业集聚作为一种区域组织形式,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并成为推动区域及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发展模式。
王洁(2007)认为,尽管各学科所用概念名词不同,但基本都是指相关产业与机构在特定区域的集聚,既是企业与机构在特定区域的集中,又是产业在某一特定区域的集中,大量的集中形成网络,并集结成群。只不过管理学、经济地理学科所用的产业集群、产业区的概念可以是更加微观层面上的企业的“空间扎堆”,研究的视角可以扩展到地方社会制度、文化、技术创新与区域网络等宏观层面上的非物质联系;而经济学科则更加抽象和一般,研究的视角主要是集聚经济内在机制,强调企业间的物质联系,关心的是企业的成本与收益。虽然不同学科对集聚现象的关注各有侧重,但这些概念的含义大同小异,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产业集聚的地理特征、产业联系特征、经济外部性特征以及社会文化特征。
魏后凯(2011)等认为,所谓产业的空间集聚是一个世界性的经济现象。所谓产业集聚(Industrial Agglomeration),就是某些产业在特定地域范围内的聚集现象。如现代服务业在中心城区的聚集、制造业在工业园区和交通干线附近的聚集,都属于产业聚集现象。它是从产业的区位角度来考察其空间分布特点。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通常使用的产业集聚概念与产业地里几种在内涵上基本上是一致的,都是指产业在某一特定区域的聚集,两者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通用。
苗长虹,崔立华(2003)把地理学与经济学中关于产业集聚研究的主流观点进行了对比研究。地理学和经济学毕竟拥有不同的学科起源和研究传统,二者对产业集聚问题研究的复兴虽然均被称作“新经济地理学”,但它们对产业集聚的理论解释和研究方法却存在着较大差别。根据苗长虹和崔立华的研究,地理学和经济学关于产业集聚的研究差异见表1-1(笔者根据苗长虹和崔立华的研究整理):
表1-1 地理学和经济学关于产业集聚的研究差异
王缉慈(2010)在《超越集群——中国产业集群的理论探索》一书中,对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的概念进行了辨析:传统的产业集聚理论一般只是把企业集聚区域作为企业的经营地点(site of operation);而新的集群概念是把企业集聚区域作为企业的互动地点(site of interaction)。通过互动,特别是知识的互动来实现创新。所有产业都可以创新,既包括高技术的创新,也包括“低技术的创新”甚至“无技术的创新”。产业集群是一群在地理上邻近而且相互联系的企业和机构,它们具有产业联系而且相互影响。通过联系和互动,在区域中产生外部经济,从而降低成本,并在相互信任和合作的学习氛围中促进技术创新。产业集群概念包括行为主体及其三方面的特征:1)行为主体在地理上邻近;2)产业间联系;3)行为主体间互动。邻近、联系和互动这三方面缺一不可、相互交织。(见图1-1)
图1-1 产业集群的行为主体和三方面特征
产业集聚的研究主要涉及到经济学、地理学、管理学等学科,各学科的学者对产业集聚的阐释各不相同。但却遵循了相同的三个特征:“扎堆”现象、联系、“经济性”。无论如何定义产业集聚,总是离不开空间上的“集中现象”。抓住这一根本特征就比较容易理解“集聚”和“集群”。
1.5.2 文化遗产旅游的研究进展
1.5.2.1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英文“遗产”(Heritage)一词源于拉丁语,意思是指“父亲留下来的财产”。这个词历经沧海桑田之后几乎都没有什么大的变化。然而,到了20世纪下半叶“遗产”一词从内涵到外延却发生了巨大变化,它的内涵由原来的“父亲留下的财产”发展成为“祖先留给全人类的共同的文化财富”,外延也由一般的物质财富发展成为看得见的“有形文化遗产”、看不见的“无形文化遗产”及充满生力的“自然遗产”。以至于联合国专门成立了负责此事务的教科文组织及世界遗产委员会,并在全球范围内实施对自然及文化遗产的保护,影响之大,可见一斑。
梁保尔,马波(2008)将世界遗产进行了“粗线条”的划分,见表1-2:
表1-2 世界遗产的分类
1.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国际保护起源于1954年《武装冲突情况下保护文化财产公约》确立的有形单体物质文化遗产。该公约第1条规定文化财产的定义为:
1)对每一民族文化遗产具有重大意义的可移动或不可移动的财产,例如建筑、艺术或历史纪念物而不论其为宗教的或非宗教;考古遗址;作为整体具有历史或艺术价值的建筑群;艺术作品;具有艺术、历史或考古价值的手稿、书籍及其它物品;以及科学收藏品和书籍或档案的重要藏品或者上述财产的复制品;
2)其主要和实在目的为保存或陈列1)项所述可移动文化财产的建筑,例如博物馆、大型图书馆和档案库以及拟于武装冲突情况下保存1)项所述可移动文化财产的保藏处;
3)存有大量1)和2)项所述文化财产的中心,称之为:“纪念物中心”。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于1972年10月17日至11月21日在巴黎举行的第十七届会议上,公布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第1条:在本公约中,以下各项为“文化遗产”: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成份或结构、铭文、窟洞以及联合体;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
第2条:在本公约中,以下各项为“自然遗产”.从审美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由物质和生物结构或这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面貌;从科学或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划为受威胁的动物和植物生境区;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分的自然区域。
在文化遗产的特征和属性方面。苑利(2005)认为文化遗产具有以下属性:1)历史性。文化遗产之所以成为文化遗产,是因为它在帮助我们还原历史的过程中具有某种独特的认识价值。在日本《文化财保护法》中,历史性被界定为文化遗产的最主要特征。2)艺术性。艺术性是指文化遗产所具有的各种艺术特征。艺术特征不一定为所有文化遗产必备,但在通常情况下,大多数文化遗产——如有形文化遗产中的历史建筑、绘画、雕刻、工艺品、书法作品,无形文化遗产中的音乐、舞蹈、口头文学、戏曲表演,甚至包括众多的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都因制作精良、表现出众或是天生秀色给人以美的享受而列入人类文化或自然遗产。刘晓明(2009)从交互视野的角度分别考察了“文化遗产”和“濒危剧种”,并且总结出文化遗产的三种属性:1)“文化遗产”的时间属性;2)“文化遗产”的建构性属性;3)“文化遗产”的存在属性。
梁君,顾江(2009)总结了文化遗产的竞争优势:一、文化遗产增强了区域竞争优势。文化遗产作为文化资本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资本。由于文化遗产具有区域的特性,因而区域文化遗产的禀赋就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了比较优势,提高了区域竞争力。文化遗产资源的富裕程度为文化产品的生产降低了成本,同时提升了文化产品的价值,又由于文化遗产的稀缺性和垄断性,由此衍生的文化产品将具有极大的竞争力。对于区域之间同时具有的文化遗产,它们之间也是存在差异的,因而区域间可以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来发展自己的相关文化产业,从而获得比较利益。二、文化遗产推动了区域文化产业集聚。文化遗产所形成的良好区域文化积淀为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必需的基础条件,为区域文化产业集群创造了良好的氛围。“氛围”在这里代表了一种外部性,一系列共同的资源,它给产业工人熟悉就业规则提供了方便,给创造性和创新活动提供了平台,它使团体之间的交流变得容易,为局限在各地的企业和工人走到一起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共同的基础。三、文化遗产促进了区域品牌的形成。对于物质文化遗产而言,由于其惟一性和垄断经营的特性,很容易形成区域品牌,从而大大带动相关行业尤其是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对一些世界知名的自然文化遗产而言更是如此。
2.非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年10月)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方面: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
表1-3 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表
物质文化是以物质形态存在的,而非物质文化则是发明、创造物质文化的心理、意识、民俗及技艺。非物质文化的传播是一种动态的或活态方式的传播,它不以物质的形式来表现也不受物质载体的保障和约束。因而,其传播与物质文化的传播不同,在传播渠道、传播方式上有自己的特点。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Harriet Deacon(2004)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保护制度的制定进行了研究,并指出了严格遵守非物质遗产保护条例的重要性。牟维,李琦(2007)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的博弈探索》中指出学界在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以保护为基调,在解读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同时,首重研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两种观点:1)施予式保护2)开发式保护。并且探讨了运用博弈理论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的可能性。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和开发方面。Kenji Yoshida(2004)在《The Museum and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一书中提出了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形化,并且认为博物馆这种物质载体是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的有效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有赖于大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苑利,顾军(2009)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开发与商业化经营,但也指出要对产业化过程和商业化过程加以限制和引导,“保护与开发可同时并举,但务必分别实施”
1.5.2.2 文化遗产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
1.文化遗产旅游
在文化遗产旅游的定义方面。维基百科(WIKIPEDIA)把文化遗产旅游定义为:以旅游发生地的文化遗产为导向的,旅游的一个分支类别。美国国家历史保护信托(The National Trust for Historic Preserv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把遗产旅游定义为:体验能够真实反映人们历史的场所或活动的旅行。把文化遗产旅游定义为:体验能够真实反映人们过去和现在情况的场所和活动的一种旅行。
Yale, P.(1991)把文化遗产旅游定义为:集中在人类所继承的遗产、以及一切能够反映这种遗产的物质与现象——从历史建筑到手工艺、风景等的一种旅游活动。Boyd(2001)把遗产旅游定义为一种旅游类型,旅游者游览旅游景点的主要动机源于该景点的旅游特色以及他们对遗产的认知。
程圩(2009)在Bob Mckercher, Hilary du Cro.研究的基础上把文化遗产旅游的定义归结为四种类型:衍生于旅游的、动机性的、经验性的和操作性的。具体定义及代表者见表1-4.
表1-4 文化遗产旅游定义回顾
在文化遗产旅游的保护和开发方面。梁学成(2006)认为,世界上多数国家或地区主要是通过遗产旅游的方式来实现遗产资源向公众的展出功能,遗产旅游已成为这些国家或地区旅游产业发展中的名牌产品或“金字招牌”,且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他把世界遗产的价值分为有型(显性)价值和无形(隐形)价值。并提出了世界遗产旅游价值的5种开发模式。Joshi(2012)旅游作为一种对自然和文化保护的积极力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旅游给当地居民带来福利,并激励当地居民保护和传承他们的遗产。Femando(2012)以意大利的Motor Valley Cluster为例,探讨了文化遗产、旅游和区域竞争力的关系。席岳婷,赵荣(2012)认为,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和谐共生是实现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文化创意产业策略完成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服务延伸,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最大程度的和谐,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王旭东(2012)认为,文化遗产旅游是文化性质的经济活动,也是最为贴近现实、贴近时代、贴近群众的直接社会贡献。Yaniv Poria, Richard Butle提出的旅游感知是遗产旅游的出发点和归宿的观点。他认为遗产旅游的核心有两点:一是遗产是否是激起游客产生旅游动机的诱因,二是旅游者对遗产地的感知。张建中,孙根年(2011)强调了文化遗产开发中游客体验的重要性,并认为当前遗产文化内涵的展示不够,体验性严重不足是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具体案例研究方面。李玺,毛蕾(2009)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世遗旅游整体知名度较高,但游客感知的差异性较大;澳门世界文化遗产的类型集中度高,但单个景点的亮点不突出;澳门世界文化遗产的需求差异度高,遗产旅游产品的层次性不强;澳门世界文化遗产的体验满意度不高,配套服务及设施亟待完善。Zhangmeng.et.(2011)以澳门为例,研究了文化遗产旅游的生命周期。宋立中,谭申(2012)以福建马尾船政文化遗产为例,运用文化景观理论和文化再生产理论,并结合问卷调查、因子分析和参与观察等方法,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分析作为复合型文化遗产的船政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路径选择。宋振春,陈方英,宋国惠(2006)以泰山为例,通过对旅游者进行问卷调查,利用因子分析方法,确定了文化遗产旅游吸引力系统的主要构成因素及其内部结构。依据因子的特征值,吸引力因素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其中核心吸引力因素决定着文化遗产旅游吸引力的性质。
2.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保护与开发关系方面。崔凤军(2006)认为,1)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旅游品牌效应: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拉动力也许比不上物质类遗产,但它也是一张烫金的世界名片,将会引起整个人类社会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2)旅游是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渠道:以利益机制调动对非物质类文化的自觉保护;作为旅游品牌产品,能够得到宣传、交流,增强民众的保护意识;保护第一,保护应重于利用。徐赣丽(2005)提出鉴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单纯的纪录、保存和隔离的做法,不能有效的保护,要采用开发式的保护手段,引进旅游市场机制,调动政府、商家、学者和文化主体的积极性,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生存的土壤。贾鸿雁(2007)提出了四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模式:原生地静态开发模式、原生地活态开发、原生地综合开发、异地集锦式开发。并且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保障机制:法律机制、行政机制、规划机制、经济机制、教育科研机制。程遂营(2010)提出开发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国民休闲产品需要有新的思路。1)合理保护与适度开发相结合。2)传统内核与新的形式相结合。3)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4)公益性与商业性相结合。刘建平等(2007)认为:1)旅游开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影响包括: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寻求新的保护方式;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资金支持;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培养群众基础。2)旅游开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极影响包括:可能加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亡;可能导致原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失真。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市场与营销方面。李永乐(2009)认为,在旅游业发展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旅游目的地重要的吸引要素,在目的地营销中理应占有重要的地位。原因如下:第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与目的地营销的本质特征相契合。第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营销能增强中国作为目的地营销的文化内涵。第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构成中国目的地营销旅游形象的主要元素。第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营销可以拓宽旅游目的地营销的主体,拓展目的地营销的途径,增强目的地营销的效果。孙梦阳,石美玉(2012)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游憩者动机及其市场细分进行了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运用SPSS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非遗游憩者动机为追求审美与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第二,非遗旅游和休闲开发中,需要关注游憩者动机,为非遗产品建构一个吸引游憩者的符号属性。第三,外地游客和本地居民的非遗游憩动机及决策偏好存在差异。
1.5.3 旅游产业集聚
从空间和区域的角度来看,旅游产业往往是集聚发展的,或者集聚于旅游景区,或者集聚于景区所依托的中心城镇,或者集聚于大城市。
在旅游产业集聚的定义和内涵方面。邓冰等(2004)给旅游产业集聚定义为:旅游核心吸引物、旅游企业及旅游相关的支持企业和部门,彼此存在密切的经济联系,在一定地域空间内集中并协同发展旅游产业之间的集聚联系可以是垂直和水平方向的,还可以跨越地理和行政区域,依赖于旅游产业链的所有参与者,形成单一或综合的旅游产品。旅游集聚能提高服务效率,给旅游者提供高品位的旅游体验,从而提升旅游目的地的综合竞争力。Donald(2004)等,认为旅游产业集群是由有效的旅游产业链组成的一系列旅游服务活动,通过旅游目的地的所有相关单位相互协作达到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聂献忠等(2005)认为,主题旅游集群是旅游资源、相关要素和市场在地理空间上集中的趋向和过程。主题旅游集群的形成,受到了区位集聚力如人力、市场和信息等聚集因素,以及共享经济利益、劳动力市场经济利益、信息经济利益的吸引,集聚不仅能促进游客集中和消费市场的扩大,而且也能积极促进景点项目快速进入集聚市场和集聚区位。庄军(2004)认为,旅游产业集群是一种提升区域旅游核心竞争力的新型模式。在该模式中,聚集着一定地域空间的旅游核心吸引物、旅游企业以及旅游相关企业和部门,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协同工作,以便提高其竞争力。它们与集群内的居民和集群外的旅游消费者共同构成集群的直接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关联,不受地域空间的限制,通过价值链形成利益驱动,达到资源永续利用,信息充分共享。尹贻梅等(2004),把旅游企业集群可定义为:聚集在一定地域空间的旅游核心吸引物、旅游企业及旅游相关企业和部门,为了共同的目标,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协同工作,提高其竞争力。旅游企业集群包括旅游吸引物、提供完成旅游活动必不可少的服务的部门以及为旅游活动提供支持辅助的企业与部门。Asta Malakauskaite, Valentinas Navickas(2010)认为,一个旅游产业集群可以描述为一个地理集中的旅游相关的公司、协调机构、相应的旅游组织和专业供应商提供的免费服务。
在旅游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方面。邓冰等(2004)总结了影响旅游业集聚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资源禀赋、客源市场、交通区位、产业链作用、政策作用。
在旅游产业集聚的效应方面。Fereidouni(2011)通过对19个经合组织国家跨度10年的数据研究,发现旅游产业集聚对于国外地产投资具有非常重要的决定性意义。Asta Malakauskaite, Valentinas Navickas(2010)分析了旅游部门竞争力的形成过过程中集群的作用。建立了旅游产业集群的模型,并且认为集群在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
在旅游产业集聚类型方面。叶红(2006)按照集聚区主要依托的环境条件,将旅游产业区分为3类:城市型旅游产业区、景区型旅游产业区、社区型旅游产业区。
1.城市型旅游产业区,主要是指依托区域中心城市发展起来的产业集聚区。长期以来,这种集聚形式是国际国内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空间组织形式(见图1-2)。
图1-2 城市旅游集聚结构
2.景区型旅游产业,是我国旅游产业发展中又一重要产业集聚形式,也即旅游企业在旅游资源富集的区域集聚的形式,如九寨沟、张家界、武夷山、黄山等附近形成的旅游区等(见图1-3)。
图1-3 景区旅游集聚结构
3.社区型旅游产业区。这是一种以社区旅游吸引物为依托发展起来的产业集聚现象。这类产业区主要是社区居民以社区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民风民俗为吸引物,依托农家民舍和生活、生产场所为经营空间而形成的产业集聚(见图1-4)。
图1-4 社区旅游集聚结构
1.5.4 综述回顾
克鲁格曼和波特对产业集聚现象的研究,掀起了对产业空间集聚研究的新高潮,后来的学者从不同学科和不同角度对产业集聚进行了大量的富有成效的研究,促成了产业集聚理论研究的新发展,并且形成了多种学术流派。产业集聚的理论也被应用到多种产业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对多种产业的实践指导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产业空间集聚理论的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经济学家和地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产业空间集聚理论都有较多的研究和著述。但对产业集聚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工业制造业,从产业集聚的角度对第三产业的研究相对较少。虽然国内外学者也有从产业集聚的角度来研究旅游产业,但是从产业集聚的角度来研究特定的主题旅游的成果较少,从产业集聚角度来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研究成果更少,进一步表明了本课题研究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