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课程特点和学情,扎实推进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基于西南交通大学“概论”课的探索与思考
摘要:西南交通大学“概论”课以“把脉课程特点,做好学情分析”为前提,在“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引领下,加强课程建设,切实推进教学改革,富有启发性。“概论”课教学中的及时性、有效性、适应度、精细化教学等问题,思政课教师的考核、尊严和职业幸福感的获得等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索和思考。
关键词:“概论”课 学情 课程建设 教学改革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是本科阶段的核心思想政治理论课。为进一步提高“概论”课的时效性、针对性和感染力,近年来西南交通大学“概论”课教研室紧密结合课程特点和学情,在“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引领下,认真开展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探索,富有一定的启发性。
一、把脉课程特点,做好学情分析
要让思想政治理论课富有时效性、针对性和感染力,把脉课程特点、做好学情分析是前提。
(一)课程特点
“概论”课具有以下四个鲜明的特点:
其一,政治性强。“概论”课开设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大学生系统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这不仅要求任课教师自身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政治理论水平,而且从课程开设的目的来看,对大学生树立正确政治信仰的要求也很高。
其二,时效性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作为大学生系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最重要的课程,“概论”课必须及时体现、传授和让大学生领悟、认同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最新进展和成果,时效性极强。
其三,内容涉及面广、跨度大。仅从学科的角度来看,“概论”课的内容就涉及历史、哲学、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环境、军事、外交和国际战略、党史党建等诸多方面,几乎涵盖了所有人文社会学科,涉及面广、学科跨度大,要求任课教师具有较为全面的知识背景。
其四,课程地位高,授课要求高、难度大。在国家设定的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4+1)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讲“概论”课的历史背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讲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的个人素养问题,因此,“概论”课的课程地位最高,学时也最多,处于核心地位。同时,由于“概论”课的内容涉及面广、跨度大,因此对任课教师的授课要求也较高,授课难度大,不仅要求教师在拥有广博学识的基础上做到融会贯通,而且还要求教师在讲授时要充分结合内容的学科特点,采取符合不同学科规律及学生接受规律的授课方式,以便帮助学生在不同学科来回切换时,做到游刃有余。
(二)学情概况分析
从授课对象的情况来看,“概论”课的学情也表现出鲜明的特点。
一是人多、班大。以西南交通大学为例,“概论”课教研室每学期面向至少5500名本科生授课,总体规模大;此外,由于师资和其他教学软硬件的限制,不得不扩大每个教学班的容量。近年来,西南交通大学的“概论”课教学班基本上保持在每班150~180人,大班教学客观上会影响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是学生差异大。其一体现在家庭背景的差异。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其价值认知差异随着社会分化程度的加深而扩大。其二体现在学院和专业的差异。不仅文科和理工科学生在相关知识存量上存在巨大差异,而且同属文科类的艺术、管理、文学、历史、哲学、政治学等专业的学生,在对待“概论”课的态度和认知方式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其三体现在年级上的差异。“概论”课的授课对象,一至四年级的学生都有,不同年级的学生对待包括“概论”课在内的思政课,学习态度上也有较大差别,总体上大致表现出年级越高,其积极性越低。
三是较多学生“厌政治”,认为包括“概论”课在内的思政课“无趣”“无用”,因而往往在上课时间内表现为“翘课族”“作业党”“外语党”“高数党”“实验报告族”“手机党”等。
如何结合“概论”课的课程特点和当前学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帮助学生回答和解决最迫切、最需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达到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效果,是包括“概论”课在内的思政课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难题。
二、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探索
(一)树立正确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为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近年来西南交通大学“概论”课教研室加强了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力度。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首先需要正确的、符合实际的理念的引导。“以学生为中心”是引领近年来西南交通大学“概论”课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需要辨清一些错误认识,树立“正确”的“学生中心观”。第一,“以学生为中心”不等于迁就学生,需要以相对公平公正的方式对待学生提出的要求,尤其是课程考核上,要注重把过程与结果、投入与回报紧密结合起来进行考核。第二,“以学生为中心”不等于迎合学生,不等于降低对学生、对课堂的标准和要求,更加不能以庸俗、低俗、媚俗的内容和方式充斥课堂。第三,“以学生为中心”不等于以学生的极端自我为中心,不能让大学生变成“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必须注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培养崇高的理想信念。第四,“以学生为中心”不等于放弃“教”的主导地位,要正确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同时,任课教师必须注重及时引导。
概而言之,“以学生为中心”即“以真诚的态度面对学生、以扎实的理论引导学生、以现实的事例说服学生、以诚挚的情感贴近学生、以自身的行为感染学生”。在此理念引领下,以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为中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不断加强和改进课程建设,深入扎实推进教学改革,为学生成长成才注入正能量。
(二)课程建设:总体设计、团队协作、求教专家
西南交通大学“概论”课2006年即成为国家级精品课,此后,以国家级精品课为平台,“概论”课进行了全方位建设。2006年建立了精品课课程网站;2007年和2008年又进行了两次修改完善;2011年至2012年3月再次更新。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深入,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不断推进以及教材的不断修订完善,西南交通大学“概论”课的教案和教学体系一直处于不断更新完善之中。究其过程特点,主要表现在“总体设计、团队协作、求教专家”等方面。
一是总体设计。围绕从“增进知识、能力和素质”到“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认知、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增进责任意识”的提升,“概论”课教研室按照“一二三四”的总体思路进行课程建设和教学设计。“一”即一条主线,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二”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即三件大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发展。“四”即四大问题,什么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样做的好处至少有二:其一,在课程内容多、涉及面广且跨度大而课堂学时通常不够用的情况下,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提升课堂效率,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其二,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形成发展、内容和实质。
二是团队协作。一方面“概论”课教研室坚持集体备课制度。在集体备课活动中,讨论的问题既涉及教材体系、教学方式的分析,也涉及教学资料、教学心得的分享。根据教研室各任课教师学术兴趣和研究领域的不同,进行初步分工,由不同的教师关注不同的热点,并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例如,魏人民老师负责经济领域,冉绵惠老师负责创新型国家领域,刘玉标老师负责最新中央文件精神领域,彭晓伟老师负责政治领域,余琼老师负责文化建设领域,等等。资料收集整理完成之后,结合任课教师的专长,分工撰写制作教案;教案制作完成后,逐一进行集体研讨。待资料收集齐备和教案修改完善后,再进一步通过教研活动实现共享。另一方面,教研室坚持任课教师互相听课的制度,互相学习借鉴,查漏补缺,取长补短。
三是求教专家。从2009年9月开始,教研室将“概论”课的全部内容分配到人,每一位老师都要对自己负责的章节重新撰写教案,并请专家修改,然后进行120~150分钟试讲;不仅要求每个任课教师必须参加听课,而且还专门邀请了何云庵教授进行示范教学,邀请朱铃教授、邓介曾教授、贾志良教授、鲜于浩教授等专家参与点评指导,获得了宝贵意见和建议。正是这种开诚布公的交流和点评,使得每位教师都获益匪浅,使得大家能取长补短,进一步熟悉了教学体系,青年教师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有利于从整体上提升教学水平。
(三)教学改革:尊重教学个性、精细实施教改、以研促教
在不断加强和完善课程建设的同时,西南交通大学“概论”课教研室在熟悉教材体系的基础上,在保证课程政治性、理论性的前提下,切实开展教学改革实践,在充分尊重任课教师教学个性、精细实施教学改革方案以及以研促教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1.尊重教学个性,力促魅力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能搞照本宣科,也不能搞教学上的千篇一律,这是一线教师的共识。为避免教学上的单一化、脸谱化、模式化,“概论”课教研室遵循“一二三四”的总体教学设计,鼓励支持任课教师打造各自的“教学名片”,充分尊重每位任课教师的教学个性:或亦史亦论,或亦庄亦谐,或亦情亦理,或生动贴切,或娓娓道来,或激情四射……比如冉绵惠教授擅长讲史,以历史故事感染学生,史论结合;余琼老师擅长以情动人,亦情亦理,被学生称为“亲切的余妈妈”;刘占祥教授和崔罡老师擅长案例教学,尤其注重选择学生感兴趣、关注度高的案例,来引导学生感悟其中的道理;刘玉标老师通晓经典著作,引导学生广泛阅读经典,并展开深入讨论,让学生对经典理论刻骨铭心;魏人民和彭晓伟老师则比较擅长结合当前社会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深入理解党和国家各方面的政策安排……
2.实施教改方案,力争精益求精
近年来“概论”课教研室实施的教改主要包括专题式教学、研究型教学和“翻转”课堂。每项教改,按照“集体研讨、拟订方案—个人牵头、组织实施—专家评估、自查总结—调整计划、完善方案”的程序,精细实施。
(1)专题式教学。从2009年开始,教研室初步设计全课程讲十个专题,即《专题一:点亮你心中的那盏灯:为什么要学习“概论”课》《专题二:理论引领:中国人民怎样选择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专题三:敢教日月换新天:中华人民怎样选择和走向社会主义》《专题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中国人民怎样认识和发展社会主义》《专题五:从站起来到富起来:中华民族怎样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专题六:跳出历史“周期律”:中华民族怎样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专题七:软文化·硬实力:中华民族怎样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专题八:社会和谐:中华民族怎样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道路》《专题九:两个大局的统筹兼顾:中国人民怎样捍卫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专题十:党群同心谱新篇:中国共产党人怎样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同推进自身建设有机结合》。教研室将每个专题责任到人,分工进行资料收集和教案制作,形成初步教学方案后,邀请教学督导组专家指导集体研讨和教学试讲,修改完善后,集体共享使用。
(2)研究型教学。从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开始,开设4个50人的教学小班,进行小班教学试验,通过“学生分组—教师指导选题—学生通力合作完成选题—任课教师和助教指导各小组修改完善—学生课堂分享—教师细致点评和精心引导”等几个环节,让学生彻底吃透问题,并进一步思考和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试验近两年来,从试验班学生反馈的情况来看,普遍认为“增加了对思政课的兴趣”“培养了团队合作的精神”“人文素养得到增进”“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和信仰增强”……
(3)“翻转”课堂。与研究型教学的方案比较接近,但“翻转”课堂更侧重于强调“学生主体性、教师主导性”。所不同的是,“翻转”课堂不是开展小班教学,仍然是大班上课。其教改试验意图旨在探索和破解“在大班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的难题,也是“小班教学试验经验和成果在大班教学中推广应用”的初步尝试。
3.以研促教,教研相长
响应学校“不上课,当老师干什么?不科研,上课讲什么?”的号召,“概论”课教研室从教学中发现问题,从研究中破解问题,并把研究成果及时转化到课堂教学中,以研促教,教研相长。
近年来,“概论”课教研室的科研既有教学研究,如四川省教育厅教改课题《以国家级精品课建设为平台,整合 <概论>课和 <纲要>课的教学体系,增强教学的实效性》、西南交通大学教改课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模式的新探索》和《研究型教学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以 <概论>课为例》等;也有依托任课教师各自学科背景和研究兴趣的科研课题和研究成果,如《中央苏区基层政权建设与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形成》《马克思主义视阈中意识形态性质研究》《优秀道家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研究》《新中国建立初期四川基层政权的建立与乡村社会治理》《控制与自治:四川乡村权力结构的变迁(1935—1952年)》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通过课题研究,撰写论文和发表研究成果,教研室从多方面总结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变、再向大学生信仰体系转变的过程和经验,以便将研究成果及时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以多种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总结提升各任课教师的教学艺术。
三、值得进一步探索和思考的问题
尽管西南交通大学“概论”课教研室结合课程特点和当前学情进行了一些探索,但也仅仅是初步探索,既没有形成特别成熟的经验,也谈不上形成了任何模式。结合以往和正在进行的课程建设及教改实践,“概论”课教研室认为,当前至少还有以下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索和思考。
“及时性”问题——“概论”课教学如何又好又快地融入中央新精神?“十八来了”“中国梦来了”“中央八项规定来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来了”“全面深化改革来了”“法治中国来了”“四个全面来了”……在课程教学中又好又快地融入中央最新精神的内容,除了对任课教师的政治敏锐性、领悟力有特别的要求,在哪些教学内容和环节中融入,是破解“及时性”问题必须应对的难题。
“有效性”问题——“概论”课教学如何既保证“到课率”,又保证“抬头率”“听课率”“摇头率或者点头率”;如何既保证暂时的“入耳、入脑、入心”,又保证长期意义上的学生“终身受益、毕生难忘”?
“适应度”问题——“概论”课教学如何既“旗帜鲜明”又“润物无声”?尽管西南交通大学“概论”课教研室已经形成了“50后”“60后”“70后”“80后”都有、老中青相结合的师资队伍,但与作为教学对象的“90后”仍然存在一定代沟,因此,任课教师如何在保证“旗帜鲜明”的前提下,采用适应当前学生的话语体系和接受方式的教学方法,收到“润物无声”的效果,也是一大难题。
“精细化教学”问题——如何在文科生、理科生、工科生、艺术生、国防生,文科生中的外语、管理、政治学、法学等不同专业,工科生中的土木、交运、环境等不同专业中加强“概论”课教学的针对性?这一难题在当前的综合性大学中尤为普遍。
“任课教师考核”问题——在愈演愈烈的“科研是王道”的高校排名竞争导向下,对思政课教师的考核及思政课教师的尊严和职业幸福感的获得如果仅仅依据科研项目和成果,难免有失偏颇。如何保护把大部分时间、精力、心力都投入思政课教学工作且效果良好的教师的积极性,是事关思政课教师队伍稳定和发展的迫切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