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的形式:建模系统理论与符号学分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4 复合建模

复合建模是以某种可说明的方式结合各种不同能指来表征复杂的(非单性)指涉体的活动。绘画、叙述、理论、对话等都是复合表征形式的例子。这些形式是由不同的能指构成的,它们结构性地组合在一起,但作为一个整体,又不同于组成该复合模型的单独能指。与原子理论类比,单性形式能够被比作一个原子,而复合形式则是由单独原子组成的一个分子,它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一种物理形式。

1.4.1 文本

文本包含了组成文本的能指的结构特性,但在概念上不等于它们的所指的总和。比如,一部小说是由前后相连的词语所组成的,然而在概念上,它并非是这些词语符号的意义的加总;相反,小说形成了一个自生能指的复合形式。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在理解一部小说时不会单靠其组成文字,而是以整体的方式来对其进行理解,就好像它是单一的符号一样,[A ⊃ B],其中的[A]是小说,[B]是人们从小说中所获得的意义[群],比如,“小说《罪与罚》([A])就勾画了人类心理([B])的一副晦暗图像”。

绘画、理论和其他的复合形式也是以这种方式来理解的。比如,在被问到相对论是什么的时候,人们会典型地做如下回答:“相对论([A])解释了时间与空间是如何相互关联的([B])”。当然,人们在对文本的解释讨论中能够将能指的部分关联起来。实际上,这是人们通过指出小说的部分、情节和角色等而讨论小说的意义时所做的事情。但在所有这些讨论中,部分是关联所指([B])的,所指源自文本,而不被视为与文本分离。

文本的意义受到语境(context)的制约。语境是文本创制、使用、出现或其所指涉的情境。比如某个废弃的烟头。如果人们只是在大街的人行道上看见这个烟头,毫无疑问他们会视之为垃圾。但如果同样的烟头被放在艺术馆中,因某位艺术家的签名而被赋予了符号性,而且还取了个名字叫“垃圾”,人们也许就会将它视为一个艺术文本,而且会赋予它极为不同的意义。很明显,烟头出现的物理情境与指称的社会框架——它在人行道上的位置与它在艺术馆中的展放——会决定人们将如何对它进行理解。人类能够依靠无限的语境来获得无穷的全新文本。

1.4.2 文本的种类

有多少种单性形式就有多少种复合形式。比如,症候群实际上就是复合症候,它们结合在一起,共同表明了某种疾病、精神紊乱或其他某种非正常状态,或者说是这些状态所表现出来的集合性特点。复合信号的例子可见于求偶行为过程,其中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方面的各类感官信号常被共同使用,以激起交配的冲动。象似复合形式的例子是对某个场景的绘画临摹。指示复合形式,比如人们常用的地图,以整合关联的方式指出时间或空间的现象。象征复合形式,比如某个数学理论,是用某文化的象征资源而制成的文本。最后,复合名称包含了几个标识符(比如[名字]+ [姓氏]),提供了各种文化特有的信息——比如,此人来自哪里,其出身如何,等等。复合建模发生在人类生活的所有方面,使得人们能够将不同的信息与真实世界中的现象想象为一个个的整体。正如数学家索亚(Sawyer,1959:34)所指出的,这些模型可能详细地体现了思维如何从世界中获取知识。

但是复合建模并不是人类符号活动的特有能力,实际上,它也存在于其他的物种中。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蜜蜂的舞蹈。工蜂在觅食返回之后,能够通过移动序列以惊人的准确性来告知蜂巢中的其他蜜蜂有关食物的地理方位、距离远近和食物质量等方面的信息,生物学家将这种移动序列称为一种“舞蹈”,明显类比于人的跳舞活动。这种舞蹈的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在于,它与人类表征活动有着相同的移位(displacement)特征,也就是说,能够在相关指涉域不在场的情况下传递信息。

有几种舞蹈被昆虫学家记录了下来。在“圆形”舞蹈中,蜜蜂左右互换地绕圈飞行。这种舞蹈明显用于食物贮藏地比较近的时候。当食物源比较远的时候,蜜蜂舞蹈就是“摇摆型”,在直线飞行的时候左右摇摆腹部,然后回到起始点。这个舞蹈中的直线指出了食物源的方向,活力等级表明了食物源的丰富程度,速度则提供有关距离的信息。在一项实验研究中,距离蜂巢330米的一个食盘所引发的蜜蜂舞蹈包含了15个完整的圈,30秒之内完成,而距离蜂巢700米的一个食盘所引发的舞蹈在同样时间段里则包含了11个圈(Frisch,1962)。

1.4.3 文本制作的原则

复合形式的制作遵守着构造单性形式的同样的原则(参考1.2.1建模系统理论)。比如,在构造地图的时候就能够发现维度性的原则。因为地图的表征功能源自于约定俗成的实践,而且必须在文化的语境中被学习,所以地图的能指最终是以象征性的方式被理解的;尽管如此,这些能指被组合在一起的方式体现了象似性、指示性以及类比性的特征。例如,所绘制地图的大小代表了地球上两点之间距离与地图上对应两点之间距离的比例(指示性与类比性);地形图上山坡与山峦的各种高度,以及山沟与峡谷的深度都用微型模拟的方式展现了它们彼此在真实空间中是如何关联的(象似性);轮廓线条的形状提供了坡形与下凹的精确表征(象似性);等等。

又如,互联原则体现于符号学理论中所说的互文性(intertextuality)(例如Bernardelli,1997),也就是说,特定文本承载着某文化中的意义是因为它常常暗示(部分或全部)已经存在的文本,例如暗示存在于小说中的宗教主题,这就使得小说的解读取决于有关该文化的宗教主题和影像的知识。比如,从约翰·班扬(John Bunyan,1628-1688)的小说《天路历程》(Pilgrim's Progress,两部分:1678与1684)中获得意义就取决于对《圣经》故事的了解,因为这构成了有关基督徒从毁灭城到天国城的旅途的寓言故事。

互联原则也典型体现了这样的事实:特定种类的复合模型的构建,常常使用(部分或全部)原本为其他用途而设计的代码的建模资源。比如,西方文化中的地图的构成就典型地运用了笛卡尔坐标几何的代码原则,而这个代码原本是为特定的数学目的(为统一代数与几何)而非地形绘制的目的而发明的。地图定位中对经纬线的使用就包含了这种凝聚建模系统的知识,在这个系统中,平面上的某个点通过坐标而被确定,这个坐标根据相交于原点的两条垂直线而关联该点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