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人性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安全与适应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从自然界的角度来看,人仅能称之为一种低等生物。自卑感和不安全感始终萦绕于人的意识之中。由于受到自卑感和不安全感的刺激,人类每时每刻都在思考怎样发掘一种可以让自己适应大自然的更好的方法和技能,怎样才可以找到一种把生命中的不利因素剔除或减至最低的处境。如此一来,出于提高适应能力和增加安全感的需要,心灵就顺势而生了。当然,可以提高适应能力的方法相当多,比如让自己的身体上生长出硬角、利爪或利齿等防御性武器。

不过,此类方法不但无法让人类脱离原始的半人半兽状态,反而极易令人性处于停滞不前的地步。在这种情况下,心灵是唯一可以有效解决问题的工具,也是唯一可以弥补人类身体不够强大这一缺憾的工具。这是由于人的心灵深处始终涌动着一种不安感,而人类因为这种感觉的激励而发展出了预见和预防的能力,从而让人类的心灵发展成如今这样一个会思考、会感知、会行动的有机体。以欲望或愿望这一倾向而言,当一个人有了不足感的时候,他就会产生“想要”的愿望以弥补不足,以获得完美的满足感。不过至于“想要做什么”,则代表着不但感觉到了这种倾向还产生了愿望,而且开始付诸行动。所以说,所有的主动行为均是由于不足感造成的,其目的是为了达到一种满足、恬静、完满的状态。

既然社会在人类的适应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那么心灵这一有机体从最初的时候就会受到社会生活的影响。可以说,心灵的任何能力均是在社会生活规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既然社会生活规律具有普遍适用性(因为只有普遍适用的,才可以称之为规律),那么可以确定的是,倘若想预见人类的心灵发展趋向,那就一定要弄清楚社会生活规律的来龙去脉。

清晰、流畅的语言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工具。可以说,语言是将人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的一个奇迹。显而易见,这一现象是适应社会生活的要求而产生的,是根植于社会生活之上的,同样也具有普遍适用性。因此,一个离群索居之人是压根儿不需要语言的。作为社会生活的产物,语言是社会成员之间联系的纽带。此点在某些人身上表现得格外突出。这些人在生活中极少,甚至压根儿不与其他人接触,他们中的有些人是出于个人原因而试图将和社会的联系切断,有些人则是因为环境所迫而不得不与社会切断联系。不管是出于何种原因,此类人在语言表达方面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或障碍,因此在学习外语的时候就表现得格外笨拙。由此可见,语言倘若要产生和保留下来,唯有与他人保持联系和交流才可以。

语言在人类心灵的发展过程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它是逻辑思维的前提,我们唯有借助于语言才可以建立起概念并理解价值观之间的差异;而概念的形成也一定会牵涉到整个人类社会。换言之,我们的思想和情感倘若想被理解,就一定要具备普遍适用性。例如,我们在看到美丽的事物时会感到欣喜愉悦,就是由于人类在美的认知、理解以及感受等方面已经达成了某种共识,或者说人类已经形成了一种基本的审美原则。由此可见,思维和概念也如同理性、知性、逻辑、伦理和美学一样,是源于人类的社会生活,同时又将那些社会成员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