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在成长的年纪选择平庸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致成长

最快的成长就是慢慢来

有时候,慢慢来,反而是最快的成长方式。

1.

你是不是曾经也有过这样的时期:因为担心比别人差,所以每天拼命给自己安排很多事做。

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状态:因为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所以每天都强迫自己忙得不可开交。

可是停下来去看的时候,却发现结果并没有变得更好,自己也没有变得比同龄人优秀更多。你不解、愤怒、抱怨:“明明是想要更快地成长起来的,为什么加快了速度也没有得到更好的效果?”

能力的提升赶不上欲望的膨胀,用一句常说的话就是,野心会越养越大,可是才华需要稳扎稳打。

有时候,慢慢来,反而是最快的成长方式。

公众号后台收到了一个学妹的私信,她迷茫又焦虑地问我:“为什么我比其他人都勤奋,但最终的成绩却没有他们好呢?”

我让她跟我说一下她都勤奋拼命在哪里了,她一一罗列了出来。

“我平时下课就去上补习班,学习Adobe 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简称PS),学生会里的宣传工作也由我全权负责,周末我还报了补习班,晚上去图书馆上自习。”

我觉得既无奈又好笑,在我们的学生时代,似乎大多数人都觉得做得越多,收获就越多。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你能确保你用来努力的都是有效时间吗?

人在同一时间段内精力是有限的,每次任务与任务的切换都会有耐力的消耗。那么与其在多任务之间切换,不如专注地做好一件事,再去做下一件,减少无用的内耗。

况且如PS这种技能型的训练,不仅仅是跟着老师上课就能掌握核心要点的,更重要的是自己私下的反复练习。而她却用这段时间来安排学生会的宣传工作和自习。本来是想多考一些证多一些加分的机会,却因为想要得太多而顾此失彼,最后落得学业、技能两相误。

通常我们都想用战术上的“快”来掩盖自己战略上的“偷懒”,但这样便会造成“欲速则不达”的结果。

2.

我曾经跟一位学长聊过关于学业和业余生活如何分配的事情,我非常郑重地问他:“如何安排时间才能让学业和生活达到双赢的效果?”

他严肃地回答我:“在你精力有限的情况下,我建议你不要总是想怎样去得到双赢的人生局面,而是多考虑一下怎样做才不至于双输。”

我当时不理解他的话,总是把自己的计划填得满满的,恨不得一天早中晚都各安排一件气吞山河的大事情。

但我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节奏越快,越容易偏离节奏。因为计划和实施是两码事,实践中的影响因素都是不可预期的,强行按照计划快步实行,积极性反而更容易被打消。

我尝试着放慢速度,在同一时间内只做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很快我就发现,因为目标明确,心无旁骛,反而更容易达到一种循序渐进的高效率节奏。

所以重要的不是做多少,而是能控制多少。

这里的“控制”不是指决定权,而是保障事情能有序进行的那些资源和能力。

这里面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认清自己的控制力界限,不做过分的事,也就是“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唯有如此,才能驯服生活,找回生活的主动权。

假期跟好友一起去看了开心麻花新上映的电影《羞羞的铁拳》,这部电影俨然是国庆档的赢家,口碑票房双丰收。比起这部电影的“喜剧”标签和关于梦想的核心,我对故事本身的寓意更感兴趣。一个男人为了梦中的金腰带,要遭受多少诋毁,付出多大努力?

如果想感受人生的艰难,不如看一场打拳。

拳击这种近身对抗的运动很是抓人眼球,一再被搬上荧屏。格斗场就像一个小型的人生,信念、力气、意志力、耐力都在其中。

村上春树说过一句话:“老作家们就像守擂的人,一旦有年轻作家冲上擂台,也许会不屑,但总归要打一打。一打就十多年过去了,曾经的新人也变成了守擂的人。”

而对于更年轻的新人来说,不管他们对老人们有怎样的态度,都会在擂台上较量一番。

所谓十年磨一剑,这既是一场电影,也是整个青春期成长的缩影。而那些你所经历的黯淡,都是为了第二天看到的太阳更加灿烂。

3.

吴晓波曾经写过,商业社会其实有两种哲学,一种叫作求变,就是常说的找风口。随着商业模式、消费者习惯的迭代,以及技术的变革,人们要不断地追逐潮流,通过不断地求变来获得更大的利润。

另外一种哲学叫作不变,像巴菲特,一九九八年开始持有可口可乐的股票,一握就是几十年。手中握住一个东西,一握就是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在不变中,让时间来检验你的价值,慢慢产生利润。

在杰夫·贝佐斯的经营哲学中,最重要的一条叫作“将战略建立在不变的事物上”。

贝佐斯在一九九五年创办了亚马逊,至今已经二十多年了,目前公司估值三千五百多亿美金,全球第二,仅次于谷歌。面对这样的成绩大家都在问,贝佐斯究竟做对了什么事情?

殊不知贝佐斯曾经讲过一段话,他说:“我经常被问一个问题,在接下来的十年里会有什么样的变化?但我很少被问到,在接下来的十年里什么是不变的?我认为第二个问题比第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你需要将你的战略建立在不变的事物上。”

他们不怕自己慢,不怕这个世界的改变把自己甩开。他们愿意在找寻自己真正认同的价值上面花时间,一旦找到,就当作信念,从此扎根下来,坚守下去。这就是战略上的勤奋——磨刀不误砍柴工,先确定战略,再进行战术上的努力。

天下的好事都需要慢慢磨,先立足于慢而不败,才能快。

最快的成长啊,就是慢慢来。

一个人的成长,是从与迷茫和解开始的

人,总是要在某一个维度去接受自己,要直面迷茫,也要对抗迷茫。

1.

二十六岁这一年,我从北京搬来了杭州。

去年一年我来杭州出差过四五次,经常加班到十点才回酒店,之后就瘫在床上不想动,过一会儿才挣扎着起来洗漱,最后看会儿手机就睡了,从来没有好好玩儿过,也没有去看看西湖。

感受生活是一回事,为了生活疲于奔命是另一回事。

我二十六岁的生活状态,常常是后者。

几年前我在互联网上看过一个动画短视频《我今年二十七八岁》,里面有一个年轻男子,叼着一支牙刷,诉说着自己平平无奇看不到未来的日常生活。

我今年二十七八岁,不再乱买东西,月底开始算计,还了信用卡,开销多少,还剩下多少,该开始攒钱买房子了;我今年二十七八岁,偶尔会有寂寞,偶尔会挂念一个人;我今年二十七八岁,开始追逐梦想,不会再轻易流泪,不会再为了一点挫折而放弃;

我今年二十七八岁,明明很想哭,却还在笑;明明很在乎,却装作无所谓;明明很想留下,却坚定地说要离开;明明很痛苦,却偏偏说自己很幸福;明明忘不掉,却说已经忘了;明明眼泪都快溢出了眼眶,却高昂着头……

当年这个视频在网上引起了很大的讨论,复旦大学校长评论说:“理想主义是彼岸的,但它能照亮此岸脚下的路。”

此岸与彼岸,这种距离就像是小马过河,只有亲自走过,才知道水有多深,自己有多无助。

我那时尚年少,对这种无力感毫无感触,甚至无来由地觉得矫情。

最重要的是,那时候的我离二十七八岁还很遥远,内心有梦,有大海,有朝来夕往,海风徐徐的未来。那时候的精神就像二十岁的肌肉和胶原蛋白一样,随便一捏就能感到元气满满。

想起我独自一个人去北京时,全身上下都充满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莽撞和热情。我一个人挤末班地铁;我一个人穿过五环外一个没有路灯的隧道时心怀恐惧又走得气壮山河;我一个人去医院做手术,解锁孤独的最高级。我没觉得难过,反而觉得自己勇敢到了不起。

那时候我并不害怕迷茫,也不担心孤独,因为我觉得那是我成长的一部分,而且感知到,那是我最有力量的部分。

这真是很奇妙的设定。在你不害怕孤独和迷茫的时候,你成长得最迅速。

眼中有光的人,也会身披光芒。

2.

昨晚,在没有暖气又有点潮湿的新房间里,我想到这些,忍不住落下泪来。

从孤勇到害怕,从执拗到犹疑,也不过短短的几年时间。虽说一直都在成长,但那种“成长加速”的步伐已经渐渐慢了下来。我感到自己正在不断地进入舒适区,又不断地想要跳出来。但没有了那种“饥饿感”,很容易沉溺在害怕改变和失去的恐慌感里。

如果换个城市,换一份工作,会不会还不如现在好?

有时候迷茫不是来自于无能,而是来自于比较。

晚上十点我打车回到小区,突然很想给自己做一个三明治早餐,于是我拐进旁边的便利店买了一兜鸡蛋。

“多少钱?”

“十四元。”不得不说杭州的物价也并不便宜。

到家后看到从北京快递过来的箱子到了,租处还没有剪刀,我就拿着厨房的小刀一点点割开胶带,里面整整齐齐排列着闺蜜萱萱给我装好的东西。我记起那天她一边给我收东西一边唠叨:“东西不要乱扔,你到了那边不要重新买了,把该带的都带上。”

这感觉就像你饥饿时打开行李箱看到你妈塞到里面的苹果,是救急,也是告慰。

我有很多感到生活无法理解的时刻,我的朋友也是,但好在我们交换迷茫时,也会获得一份来自朋友的力量。

还记得走之前,一起去糯言酒馆喝酒的好友问我:“你的工作是你未来要发展的方向吗?”

我其实很想说三个字:不知道。

按理来说在二十五岁的时候出版了自己的书,又很决断地搬来了新的城市,我大体对于自己的短期和长期是有一定规划的,但是我的规划也仅仅是一年内的想法:把今年的工作搞好。

所谓的搞好是指不敷衍,不要不懂装懂,不要浅尝辄止,要全力以赴,要像某个人说的一样:燃烧殆尽,也就是所谓的“All in”。

我很坦诚地跟她分享:“其实我最近也在想这个问题,我以后究竟要做什么?我也不知道因为想把现在的工作做好就换了城市,是不是正确的选择。说实话,我没有答案。我就是觉得这个工作还蛮好玩儿的,但是我不懂,所以我想再深一步学习,把它做好。”

至于未来我会不会一直做现在的工作,我一想到这个问题就会有很多情绪,而不是很多动作。但有时候情绪太多了,就会什么都做不好。

我现在还处于方法论不够坚固的阶段,所以做现在的工作或者做其他的工作都没关系,最重要的是,能够更高效地做事情。

我很珍惜朋友对我的这种发问。不仅仅是吃什么,玩儿什么,怎么挣钱,而是对你所谓的“浪漫理想”究竟在哪里的时刻监督,就像是海上的一盏灯塔,有时候是看不到的,但是当你知道它就在那里时,你就有继续航行的动力。

我知道我还有太多不确定的东西,还有太多事情要去探索,哪怕这条路走到最后发现是死胡同或者沼泽地,我也不会后悔。我还是会坦然承认自己当初迷茫的那个时刻,因为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3.

前几天我跟朋友兔子抱怨说:“我感觉最近我的记忆力在下降,而且体力也越来越差。”

我以为她会像别人一样安慰我说:“哎呀,等这段时间过去就好了。”

没想到她却毫不留情地戳穿了我的“矫情”:“大姐,你才二十六岁就敢说自己体力不好了吗?”

我对着手机屏幕脸红了,是那种“呀,自己的小心思就这样被看穿了”的羞愧感。

我跟兔子的不同之处在于,她似乎很少有迷茫的时刻,她的时间被一件件事情填满,而我每一天都有新的选择和困惑。

她是可以给很多读者和朋友解惑的人,用大部分的力气来完善自身。

作为二十六岁的年轻人,我还没有熟练的方法论和得心应手地应对各种突发状况的能力,对此,我常常是失落的。

这种失落里包含着对自己的失望,也有着想继续对未来发起挑战的决心。

我不是经常听霉霉的歌,但是前几天看到她发表了自己三十岁前明白的三十个道理,我还是认真地看了好几遍。

她是那种活得很清醒的女性,连她表述出来的文字中也暗藏着力量。

我印象最深的是她说的第七条道理,告诉大家不要害怕恐惧本身:

每一天我都在提醒我自己,去感受这个世界好的一面和爱,我对人性怀抱着希望。我们必须勇敢,才能真切地感受到活着,这也意味着,不能被恐惧束缚。

人总是要在某一个维度去接受自己,要直面迷茫,也要对抗迷茫。

在接纳自己的那一刻,改变就发生了,视而不见才是最可怕的。

二十六岁的我仍然相信,力量和信念是可以靠锻炼和自我暗示增强的。

我们很难做到不负此生,所以我打算先做到不负自己,最起码,不负二十六岁的自己。

像董明珠一样尽兴地活

这是一个不允许也不能说“我不行”的时代。

1.

如果用一个词评价董明珠的话,我第一个想到的是“命硬”。像她这样的女子,是很难被生活击垮的。生活在她面前变成了鸡蛋,她把自己修炼成了坚固的石头。

在很多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喊“丧”和“累”的时候,年逾六十岁的董明珠在格力的董事大会上获得连任,未来三年,董明珠这三个字依旧是格力最有力量的代名词。

六十四岁的董明珠,在格力电器董事会换届盛典上以一句“我觉得我还很年轻,我的心像二十五岁一样”有力地回击了外界传闻的退休问题。

作为互联网上长盛不衰的话题女王,董小姐已经蜕变成了一个近乎全民娱乐性的人物,自带话题流量,能迅速抢占各大头条版面,气场不亚于一线明星。

三十岁之前的董明珠和普通女性一样,读书、工作、结婚、生子,也许未来的几十年都会如此。直到她的丈夫因病去世,留下一个两岁的儿子由她照顾,生活才发生了改变。

面对生活的压力,她做了一个艰难的选择:独自一人下珠海。

董明珠刚到格力时,厂子还叫海利,只是一家年产约两万台的国营空调厂,没有核心技术,只做空调组装。

董明珠不懂营销,却凭着坚毅和死缠烂打,四十天内追讨回前任业务员留下的四十二万元债款,令当时的总经理朱江洪刮目相看,而且她的这段经历,也成了营销界茶余饭后的经典励志故事。

董明珠用短短几年时间做出了整个格力集团八分之一的业绩。

二零零一年,四十七岁的董明珠担任格力电器总经理,她从一位普通员工做到“裙子CEO”仅用了十一年时间。

网上有人这样评价董明珠,她像唐·吉诃德一样,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为中国制造业摇旗呐喊,她的梦想是让世界爱上中国制造,她不允许自己失败。

2.

我想起了另一个娱乐圈里的前辈——惠英红,五十九岁,独身,曾患抑郁症,差点自杀,她的人生听起来像是一部“悲惨世界”。

可她硬是凭借自己顽强的生命力活成了别人口中的传奇,二零一七年更是凭实力包揽了香港金像奖和台湾金马奖两项影后。

在《我就是演员》的舞台上,她为年轻演员们呈现出了教科书一般的演技。节目中,惠英红和刘欢共同出演《儿子的歌声》,她饰演被家暴的母亲。

在被“审讯”的五六分钟里,惠英红的每一个眼神、每一条青筋都是戏。

她今日的功成名就,全凭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仿佛胸口上刻着一个“勇”字,誓死也要跟“命”抗争。

有时候我会想,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这是一个不允许也不能说“我不行”的时代。

人工智能时代即将到来,有无数人力劳动会被智能设备所代替,我们面临的,就是终身成长和终身学习。

当三十六岁的高速收费员面临解雇时说“我什么都不会,辞职了还能做什么”时,我们就应该意识到,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我们的生存竟争会更加激烈。

职场中有很多女孩子有一种“优秀恐惧症”,她们害怕自己表现得过于优秀而给自己的另一半造成负担,甚至把自己从职场中抽离出来,成为丈夫的贤内助。

在热播美剧《了不起的麦瑟尔》中,主角米琪不仅美丽迷人,还优雅风趣,有着强大的精神能量和创造力。然而她最大的心愿就是成为一个完美的家庭主妇。

反而是她的老公乔尔在家族企业中时常找不到存在感,他的出轨也并非因为他不爱米琪,仅仅是因为他害怕米琪的优秀衬托出他的无能。

米琪知道乔尔出轨后,决意从家庭主妇的角色中走出来,她走到了脱口秀的舞台上,凭借自己的天赋和努力在台上侃侃而谈。

其实每个女孩儿都有属于她的舞台,可大多数人总是会被困在社会所限定的角色里。

麦瑟尔在没有找到她自己,没有摆脱“优秀恐惧症”之前,是依托于丈夫的麦瑟尔夫人,可是开始了自我生活后,她成了由内而外散发着生命活力和无限创造力的米琪。

3.

我还想起了《乱世佳人》里的斯嘉丽,她漂亮任性,一心想要跟青梅竹马的艾希礼结婚,可是在南北战争中,她从一个娇滴滴的大小姐变成了被战争洗涤过的女强人。为了帮助自己的家园,她摘了窗帘做成新衣服去找白瑞德掏钱。在看到自己的家园被毁后,她抓起一把泥土告诉自己:“我以后再也不要挨饿了。”

斯嘉丽的成长是迅速的,她迅速从打击中站起来,迅速适应新环境下的生存规则……这也是我最佩服她的一点。

白瑞德在开篇就说过一句高瞻远瞩的话:“我认为他(艾希礼)连你的一半都配不上。”

我当然知道在这个社会上做个天真无邪被别人照料一生的姑娘是个很不错的选择,相信斯嘉丽在少女时代也一定幻想过跟一位门当户对的贵公子岁月静好,白头偕老。

可是难就难在“一生”是一个看似漫长却又不确定的时间段。斯嘉丽两次在战争中成为寡妇,没有丈夫庇护的她,在路途中差点被人强暴,在生意场上面对过博弈的艰难,但她有着很强的“抗风险能力”,这让她的生命力愈来愈旺盛,也让她活得越来越恣意。

这个社会有时候会塑造出一种温柔无助的女性形象,一个崇拜男性、等着被男性拯救的角色,她从不敢提出真实的要求,还将内心的欲望和才智深深地压抑在体内。

于是人人都开始期盼被王子所拯救。可是大家这么忙,就算是王子也都开始加班和秃头了。

琼瑶写过的小说里通常都是这样的女人,柔若无骨,让人动容,还有很多翩翩君子为她们奋不顾身。可是琼瑶本人是怎么活的呢?

在追求爱情时,她步步为营。在事业上她建立了自己的电视剧帝国,写的言情剧部部爆火,赚得盆满钵满,年逾七十还有新书面世。

你以为写言情剧的人真的会活得轻盈又简单吗?所谓的“大道至简”,是指当我们想得足够明白也足够强大时,才可以活得足够简单。

当你听到董小姐说“我从来不可能犯错”的时候,不妨也在心里对自己说一句:“要做,就做最好的。”

二十六岁之前我理解的三十件事

正视自己的一切欲望,然后按照优先顺序去实现,不跟时间较劲,也不跟岁月骄矜。

当我的人生进入二十六岁的时候,心里想到的是两个字:匆匆。

也许外表看起来还是二十来岁的样子,可是心里却明白这个时候不能再天真了,也不能祈求人生还有什么奇迹和幸运可言了,与其想太多,不如做好每一件事。

二十六岁是一个很尴尬的年纪,同龄人已经小有所成,或结婚或生娃。对于继续留在大城市的漂泊者来说,需要重新塑造自己对生活的耐心和信心,不把自己的热情浪费在侥幸心理上。

在二十六岁之前,我做过很多傻事,比如飞蛾扑火的爱情,比如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健身,比如工作上无谓的抱怨。

二十六岁,我想人生的关键词是:实现。正视自己的一切欲望,然后按照优先顺序去实现,不跟时间较劲,也不跟岁月骄矜。坚定地,勇敢地,把相信自己、靠自己走下去,当作第一任务。

在这一年里,我也总结出了我理解的三十件事:

生活

1.没有哪一种捷径可以代替你亲自去体验生活。听别人讲再多大道理,都不如自己的亲身感受。

2.真诚的人吃一堑长一智,智慧的人看别人吃一堑,自己长一智。多看看周边发生了什么,有些教训不一定非要自己去受。

3.去健身,去看书,去体验新的技能,永远对小一码的衣服保持好奇心和进取心。不存在瘦不下来的人,只存在不愿意坚持的人。

4.减肥和美食的感知都是滞后的,其实当你感觉吃到八分饱的时候,已经差不多十分饱了,当你持续锻炼一个月还没有效果的时候,其实变化已经悄悄发生了。学会先停下筷子,也学会多去健身房。

5.多数时候我们的无力感来源只有这些:不够坚持、不够及时、不够相信。换言之,一懒,二没耐心,三不自信。开始关注自己的小肚子和发际线,与油腻二字保持距离的最好办法,就是时刻让自己的身体保持良好状态。

6.晚上八点之后就不要再吃饭了,但可以喝一点酒。成年人要学会把情绪兑在酒里一饮而尽,而不是随意包裹成焦虑贩卖给别人。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7.尝试每周认识一些新朋友,不用太多,一两个足矣,随时保持对他们所在行业的敏锐度,从他们的状态里反观自己,随时调整状态。

工作

8.不要讨厌加班,不要讨厌领导朝令夕改,不要讨厌你所讨厌的一切,这些都是职场中精进的方向,而不是抱怨的理由。

9.认真对待职场中的每次沟通,珍惜每个人的时间,也要懂得梳理每次沟通的盲点,及时解决。

10.很多时候你会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收获,不要失望,不要分心,继续努力下去。

11.真诚会吃亏,但是套路会被看穿,与其在聪明人面前耍技巧,不如在聪明人面前多袒露真诚,学会吃该吃的亏。

12.你可以在职场不站队,但是你不能不知道这里面的环环相扣。职场上的八卦可以不介入,但不可以不关注。

13.不要满足于职场中的“我现在这样就很满意”,舒服是留给最容易在大环境下滑时先被淘汰的人的。

爱情

14.不要总想着“这个人还不够喜欢我”,先想清楚自己在感情中的核心需求是什么,再想清楚对方的核心需求是什么。不仅他要配得上你,你也要看看相互的匹配度。被多少人喜欢不重要,被自己喜欢的那个人喜欢就够了。

15.当那个说喜欢你的人默默从你的生活中消失了,不要失落。不是你不够好,只是大家都是成年人了,做事情都会衡量性价比。要么就是你很难追,要么就是不值得追。但对你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这些人,而是追你的人的层次在降级还是升级,以判断你最近有没有好好对待自己。

16.我们对于“喜欢”的阈值会越来越高,因为“你是你”,而喜欢你的人却越来越少,大家更加看重彼此的附加值,比如优于同龄人的美貌、身材、未来的增长空间等。

17.想清楚吃回头草这件事要多膈应就有多膈应,要么不吃,要吃就得把所有的旧情吐出来,把感情储蓄值清零,来面对旧人。

18.在作爱情决策的时候,不以占有对方为目标,要以自我进步为目标。

19.在爱情中把自己当主角,而不是被打量、被挑选的配角,与其想着对方把你当恋人还是当备胎,不如多想想你要把他当什么,你自己如何定义你们的关系。

20.学会把一些不适合的人清出局,不是谁都能随意进入你的感情世界里,还走来走去。

21.影响亲密关系深入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坏情绪绝对是名列前茅的一个。情绪价值最容易在别人身上获得,也最容易被别人厌倦。

22.能去爱的时候,一定要好好去爱,别计较、别怀疑、别退缩、别三心二意。在爱情中感觉好的时候非常好,在不好的时候总会让人想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尽管如此,好的时候还是会非常好的。

单身

23.不是习惯单身,而是要给自己“创造单身”,在没有负担,不需要负债太多的时光里,尽可能地提升自己。

24.你单身过得不好,不是因为单身不好,而是因为你自己太懒。懒得亲手建造自己的生活和关系。

25.这一辈子会爱上你的人还有很多,不要过早地伤春悲秋,对爱情失望。随时保持会与爱情相遇的信念,有陌生人的场合,要用心对待,让自己闪亮起来。

26.一个人住的时候,晚上要记得把手机电源拔掉,要记得关煤气,要记得关窗户。

27.相信生活不会有什么奇迹的设定,相信自己是一个会爱上别人也会被别人惦记的普通人,知道爱人需先爱己。

28.培养一项拿得出手的技能,或者深耕某些话题的谈资,吃、旅行、化妆,都是能够跟大家打开谈话的共性话题。

29.找到一些你想要模仿的风格,比如ins红人、微博博主,从模仿中修炼自己的风格。属于你的风格会让人更快地记住你。

30.不要相信“什么年龄该做什么事”这种话,只要你有心气儿,愿意花时间,认真揣摩自己想做的事,就会有百分之五十的概率把它做成。

如果回到二十岁,我一定要学会的五件事

原生家庭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我们是谁。但态度和见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可以成为谁。

前段时间我在书单里推荐了吴军博士的新书《态度》,这是他写给两个女儿的书信集,涵盖了人际沟通、职业选择、金钱观等蛮多方面的内容,基本上从十八岁到二十五岁这个青春关键的七年里的诸多疑问,都可以在里面获得回答。

作者在出版《态度》之前,还出过一本《见识》,如果我在二十岁的时候读到这两本书,我想我会比现在更成熟,也能少走一些弯路。

虽然我们喜欢说“人生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可是快速抵达自己想要的方向,也会更有成就感吧。

我总结了这五件事,希望能给二十来岁的你们一点启发。

1.要懂得捡西瓜,不是捡芝麻,不要做太多消耗自己的事情。

比如,你花两个小时的时间在各个网站比价,最后节省下来十几块钱,浪费的是你的时间成本,深处隐藏的是你不够果断的决策力。

想要捡到西瓜,就要放弃一些简单易得的快乐,比如玩儿手机、逛淘宝。去坚持一些能够持久见效的快乐,比如健身或者学习新的技能。关键在于把一个东西做到极致,而不是把一件消磨时间的事情坚持做很久。

2.要学会区分好人和对你好的人。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一个人绅士体面,如沐春风,就很愿意跟他成为朋友或恋人,为什么呢?因为觉得“他人好”。

但有没有一种可能,“他人好”是因为他跟你不熟呢?

不管你是交朋友还是谈恋爱,都不需要执着地去找一个大众意义上的精英或者优秀的人,可能最契合的不是“好人”,而是适合的且对你好的人。正如安全感来源于偏爱,而不是爱。

在感情中,“好男人”和“好的男人”是两回事。对你来讲,对你好而你又看得上的人才是最有意义的。很多人在你不熟悉的时候,出于礼貌,表现得都不错。但是只有进一步了解,才能知道他们是什么样的人。那些还不错的人和真正对你好的人是两回事,要找到后一种人,需要彼此有比较多的生活交集。

有时候我们常常会为一个优秀的人心动,但实际上优秀和爱情的关联没有那么大,不要把别人的优秀当作你爱情质量的参考,优秀是对大多数人而言的,只有喜欢你且对你认真才是对你自己有利的。不要急于去寻找优秀的人,要擦亮眼睛等待那个愿意用真诚与你交流的人。

3.要学会有效沟通,重要的不是我说了什么,而是对方听到了什么。

与他人的有效沟通,重点不在于证明自己正确,而在于达到沟通的目的。

很多人认为自己讲得越多,对方接收的信息就越多,其实,如果你废话太多,对方根本搞不清你要说什么,沟通的效果为零。

概括来说,有效的沟通要以对方的确认为准,不要以为话说出去了,别人就一定接收了你传递的信息。沟通要简洁,切中要害。为了做到这一点,要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要以对方听得懂的话来沟通,切忌卖弄自己的知识,把简单的问题讲复杂了。善辩不等于好的沟通。沟通的目的是要对方接受自己的想法,而非把对方驳得哑口无言。

4.在做到最好之前,先学会做到更好。

有的时候,最好是更好的敌人。张仪微在《细民盛宴》中说:“凡事但凡想着求全,就全是自毁。”

很多时候,一些人无所作为不是因为不想做事,而是一根筋地追求最好,最后什么也得不到。

虽然我们最终的目标是不断接近完美,但这个世界本来就不是完美的,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就不会为了最后的一点点事情而永远无法把它们做完。随着我们在认知上的不断进步,会发现过去认为的完美其实并不完美。

二加二大于三的道理谁都懂,做事情不怕慢,就怕停。

5.要学会适当独处,珍惜你的友情份额。

一个人交往的带宽有限,一个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的人,是很难有至交的。

年轻的时候,我们都愿意追求更多的人际关系和所谓的人脉资源,以显示我们能够在这个世界里游刃有余。但其实最重要的,是把你的友情份额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

吴军博士说他一生中的交友原则有三个:

第一,凡事三思而行,不要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为人做事要持重,要多动脑筋,不要毛毛躁躁。第二,对人要和气,但不要过分狎昵。礼数有加,保持距离是朋友之间最好的交往方式。第三,相知有素的朋友,钢圈要箍在灵魂上,不要对每一个泛泛的新知滥施你的交情。

原生家庭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我们是谁,但态度和见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可以成为谁。

我希望,即便我们再也回不到二十岁了,也能从当下开启一种更有力量的人生。

如何像张爱玲一样优雅过一生?

所有的女人,终有栖息之地,不是他人,唯有自己。

张爱玲的一生是遵循自我,讲究独立的一生。她年少成名,一时风头无两,前半生恣意热烈,后半生漂泊异域,离群索居,刻意把生活过得简单。

有人说张爱玲的结局悲惨,但我觉得,她按照自己的方式优雅地过完了一生。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所有的女人,终有栖息之地,不是他人,唯有自己。”

如何像张爱玲一样优雅过一生呢?我想张爱玲的这四点,会给我们一些感悟和启发。

第一,坚持写作。

张爱玲从小就写作,得到的第一笔稿费,给自己买了一支口红。二十三岁的时候,她已经成了大上海十里洋场里的传奇人物,以一个苍凉的手势,立起了自己的坐标。就算老了,她还有一部带着少年气息的如同电影一般放映了一生的自传小说《小团圆》出版。

不光是张爱玲,英国的简·奥斯汀也是一个靠写作逆转命运的女性作家。

简·奥斯汀一生未嫁,在安妮海·瑟薇饰演的《成为简·奥斯汀》里展现了她的一段爱情,她爱上了一个律师,但最终没有结果。

在那个年代,很多年轻男人要依靠家族才能有优渥的收入,她也足够理智,不认为一个男人为她背弃家庭和她一起私奔是可取的。“没有什么比贫穷更能毁灭一个人”,这就是简·奥斯汀一生唯一有迹可循的恋情。

有人说,是他给了简·奥斯汀坚持写作的信心,她或许有过遗憾,因为她曾在小说里写道:

这段良缘已经化为泡影,这使得千千万万的有情人无法从中领教什么才是真正美满的婚姻。

她知道爱情不是万能的,不过在她所能控制的故事里,仍然描写了人类可能有的最匹配的爱情。

两个以写爱情故事为生的女人,一个独居了大半辈子,一个独身了一辈子,用传统眼光看起来,她们的爱情并不圆满,可你能说她们一生悲惨吗?

除了爱情和婚姻,她们还有很多事可做,而且她们做了一些很多谈着恋爱或者已经结了婚的人永远做不到的事。她们有自给自足的精神世界,不奢望命运对自己格外青睐。她们过着平静有尊严的生活,不像一个穿着大人衣服的婴儿那样哭闹只求有人爱。

写作是她们的底气,也是她们的武器。

她们从不自怨自艾“女人是不是不该太成功太独立”“优秀的女人总是孤独的”。因为她们早已找到了如“天命”一般的东西,并且用一生把它发挥到极致。

英国女作家艾德琳·弗吉尼亚·伍尔芙说过:“女人必须有赚钱的能力,和一间用来写作的属于她自己的房间。”

写作其实是一种输出,它能清晰地给你反馈,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变化,会让你更加清楚内在的声音,不至于被日常的焦虑所淹没。

写作对于普通女性来说有什么意义呢?

你总有自己的世界,你总有选择,你也总能保有你的完整。身为女性,有人会告诉你去做一个好妻子、好妈妈,可是你不能忘记,其实你还有才华。或许写作本身就是最大的价值,不至于让我们完全坠入平庸的日常和琐碎的生活。

第二,要有钱。

读张爱玲的小说,除了精妙似刻刀的语言外,或多或少总能嗅出金钱的“铜臭”味道。《倾城之恋》里,白流苏说自己“这一辈子早完了”,张爱玲立刻拉出“徐太太”作为画外音:

只有有钱的人,不愁吃,不愁穿,才有资格说。没钱的人,要完也完不了。

在《童言无忌》里,张爱玲自白道:

似乎我从小就很喜欢钱,一学会“拜金主义”这名词,我就坚持我是拜金主义者。我喜欢钱。因为我没吃过钱的苦——小苦虽然经验到一些,和人家真吃过苦的比起来实在不算什么——不知道钱的坏处,只知道钱的好处。

其实她小时候也吃过没钱的苦,比如小时候张爱玲去跟父亲要钱付钢琴师的费用,许久许久都得不到回答。她想去英国念书,但父亲和继母不肯为她付学费。她上香港大学,是靠母亲的资助,每次拿钱时既自卑又窘迫。

她一生爱美,有点儿钱就会挂念着做一袭华美的旗袍,以至于几乎成了民国时期的旗袍代言人。读她的小说,也会发现特别“洋气”,她知道在哪里能喝到最好的香槟,品尝到最好的乳酪,哪些戏院上档了最新的洋戏。

张爱玲很早就发现,写作能赚钱。她在《童言无忌》里说:“到现在为止,我还是充分享受着自给的快乐。苦虽苦点,但我喜欢我的职业。”

关于职业女性,苏青也说过这样的话:“房间里每一样东西,连一粒钉,也是我自己买的。”

金钱不能给我们幸福,但金钱可以给我们自由,自由让我们幸福。

第三,学会独立,在感情中及时止损。

张爱玲爱胡兰成,爱的时候是真爱,不爱的时候也懂得分清利弊,及时止损。她有过痴心,觉得爱上这样的男人,或许就是要爱他的一切,包括他的多情、他的风骚、他自成一体的世界观。

爱情可能是避难所,但若所遇非良人,也会变成牢笼。女人可以一时因爱情蒙昧,但看到蒙昧后要迅速从中挣脱出来。

在张爱玲和胡兰成的故事中有两件值得玩味的小事。

第一件是大家应该都了解的,其实张爱玲生前就写完了《小团圆》,但迟迟没有出版。当时张爱玲的经纪人叫宋淇,两人商量要不要出《小团圆》的时候,最担心的竟然是在台湾的胡兰成会拿着这部小说大肆做文章,占尽先机,亦不顾张爱玲的死活。

书中写道:

《小团圆》是写过去的事,虽然是我一直要写的,胡兰成现在在台湾,让他更得了意,实在犯不着,所以矛盾得厉害,一面补写,别的事上还是心神不属。

还有一件事,张爱玲一九八一年九月十六日致宋淇的信中提到:

……同时得到七千美元(内中两千多是上半年的版税)与胡兰成的死讯,难免觉得是生日礼物。

胡兰成的死讯是生日礼物,这样的措辞很符合张的毒舌风格,但或许也是她对当年错付的青春的一种定义,绝情、不黏滞、不怀旧,连惆怅也无。就像她当年写信跟胡兰成分手的话:“我已经不喜欢你了。”

读《小团圆》到最后,看到这段话:

她再看到之雍的著作,不欣赏了。是他从乡下来的长信中开始觉察的一种怪腔,她一看见“亦是好的”就要笑。

张爱玲不懂撒谎,这是书中最直接的宣布,是很直白地对这个惯会左右逢源、把玩文字的男人的彻底否定。

坏的爱情就像智齿,藏在你看不见的地方,也不会痛,如果不及时拔掉,就会日积月累地长大,牵动你脆弱的神经。偶尔疼一下,并没有疼到死的程度,要死要活又显得矫情,让自己在幸福和绝望的边缘徘徊。可如果你及时拔掉,还可以吃下更多的美味,看到更多的风景。

第四,尽早摆脱你的原生家庭。

从本质上说,张爱玲那种苍凉的气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她的原生家庭。

张爱玲在《私语》中写道:

最初的家里面,没有我母亲这个人,也不感到任何缺陷。

张爱玲文字里的冷,就是她心里的冷。而她心里的冷,就是她原生家庭的冷。

人们都知道她的显赫出身,祖母是李鸿章的长女,祖父是曾国藩的大将,她一出生便住进了上海苏州河畔的西式别墅里。但少有人知道的是这位未来著名的女作家出生时就因为家族的重男轻女被过继了,从此她对着这个本该是世界上最亲近的母亲,却只能说一声“二婶好”。

这个“二婶”要如寻常少奶奶般过着喝喝茶听听戏的日子也就罢了,偏偏她的嫁妆太多,闲钱不少,看不惯丈夫吸鸦片、赌博、嫖妓的可恶样子,而且她想为自己的人生再做一次选择。一九二四年,二十八岁的“二婶”决心以陪读的名义跟着小姑留学法国。

离别那天,四岁的张爱玲被仆人摆弄着,听他们连声对母亲说:“婶婶,时候不早了。”母亲在竹床上哭得厉害,仆人们再没有教给她别的话,把她牵走了。一个女人为了自己的疆界,舍下两个骨肉在上海,哭一哭还是走了。

关于母亲的描述,张爱玲在《小团圆》里写得很详细。

她一开始对写作的喜爱也来源于她的母亲,也就是她文中的“二婶”。我当时想,或许张爱玲写作的初心只是为了讨母亲的欢心。

张爱玲八岁的时候,在父亲多次写信催促下,她的母亲终于回来了。她不许张爱玲说“碰”,看到了一个人一定要用“遇见”。“快活”也不能说,那是性的代名词,“坏”字也忌,“吓坏了”三个字仿佛就像受到了侮辱一般,不洁净。

但是这样的日子没过多久,母亲就和父亲彻底离婚了。母亲远去了国外,张爱玲跟着父亲生活,后来父亲娶了继母,经常对她和弟弟打骂。张爱玲终于忍受不了了,才逃到了母亲那里,但那时候的母亲钱财已经快花完了,两个人过得非常拮据。

后来她凭着写稿和才华赢得外教老师赏识从而获得了八百元奖学金时,难以想象她怀着多么卑微又兴奋的心情把钱送给了母亲,就好似她把世上最好的礼物献给了母亲一样。然而母亲只是让她放在了桌上,然后打牌输干净了。

她甚至怀疑这是女儿用身体做来的交易。张爱玲把这份羞耻写进《小团圆》里,母亲趁女儿沐浴赤裸的时候,检查她是否为处女。

再后来母亲在国外重病,张爱玲买不起去国外的机票,只寄了一封信和一百美元给母亲,没有见到母亲最后一面。

或许是因为早期的原生家庭对她伤害太大,张爱玲笔下的主人公都是在尘世的枷锁中生活得很不幸的。我想这正是她在生活中对亲情、爱情有着深刻的感悟而写出来的。

同时,她自己也在竭尽全力去避免不幸的发生,包括不要孩子。从父亲家跑出来生活,她在亲情中受了伤害。

可以看出,即使是后来的生活,她也拒绝和弟弟来往,据说是因为她觉得弟弟软弱,没有尊严,小时候继母打完他们,没过几天,弟弟又跟继母亲热起来。她觉得弟弟软弱无能,总想着得到些什么,自己对自己不负责,受教育的机会也不争取把握。等到结婚的时候,又向姐姐求助。她以没条件帮助,并且自己的钱只够生活的理由拒绝了弟弟的请求。

我一直觉得成年人的亲情就是跟原生家庭保持距离,太过于相互束缚捆绑的亲子之爱,是枷锁,是手段,是互相纠缠不愿放手,更是没有反思,没有秩序的无明愚痴。

正如电视剧《欢乐颂》里面的一句话:“一个人的家庭就是一个人的宿命。”唯有很好地把自己与原生家庭的界限分明开来,你才能享受有尊严,也有自由的成年生活。

当然,这需要建立在你自己独立的基础上。你不能一边跟家人要钱,又一边跟家人要独立和自我。

想要赢得自由和尊严,最要紧的不是向别人宣告你的宣言,而是沉下心来以自己的方式实现自我的选择。

优雅是岁月馈赠的礼物,而获得的前提是,你的内心足够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