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 思想体系与顶层设计
习近平扶贫论述纲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并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做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全面实施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方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推动、亲自督战,首提精准扶贫,系统阐述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思想及基本方略,就脱贫攻坚各个方面指明方向,做出部署,提出要求,形成了思想深邃、逻辑严密、内涵丰富的习近平扶贫论述,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砥砺奋进五年来,在习近平扶贫论述引领下,全党全国全社会广泛动员,五级书记抓扶贫,改革创新完善脱贫攻坚体系,有力有序推进建档立卡、驻村帮扶、扶贫资金管理、考核评估等重点工作,深入推进各项扶贫政策措施精准落实,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出了积极贡献。习近平扶贫论述成为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打赢决胜全面小康社会背景下的脱贫攻坚战,必须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始终用习近平扶贫论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化习近平扶贫论述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研究,加大培训、宣传力度,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本文从形成过程、时代背景、理论渊源、丰富内涵、精神实质、思维方法、实践创新、国际价值、历史贡献九个方面梳理和阐述学习、研究、领会习近平扶贫论述的初步体会,旨在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习近平扶贫论述提供参考。
一、形成过程
实践是理论之源。马克思主义认为,每一历史时期的观念和思想也同样可以极其简单地由这一时期的生活经济条件以及由这些条件决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来说明。任何一种思想理论都有一个形成过程,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般规律。习近平扶贫论述能够成为有效解决我国新时期贫困问题的指导思想,无疑与他的理想信念来自贫困农村有关,无疑与他始终作为人民一员的创造性思考有关。他曾深情回忆:“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这段饱含深情的话语,深刻地揭示了习近平扶贫论述形成的实践来源。习近平扶贫论述的形成,从实践层面看,既源于他个人成长经历和长期担任地方主要领导的实践探索,更源于他担任党的总书记后,在长期对贫困演变规律、扶贫开发经验教训的深刻思考的基础上,对我国脱贫攻坚的地位、目标、思路、路径、政策、机制、主体、保障体系等重点难点问题,就打赢攻坚战的方向和路径做出了重大判断,进行了系统深入阐述,形成了逻辑严密、内涵丰富的论述体系。其形成发展可以理解为经历了萌芽、实践、形成三个阶段。
一是萌芽于梁家河的插队时期。1969年,习近平主动响应党的号召来到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梁家河插队当知青。七年的插队农村生活,与黄土高原纯朴乡亲同吃同住同劳动的青春岁月,孕育了习近平对贫困群众产生的深厚感情,成为他长期重视关注贫困与反贫困的实践根源。这段经历让他深切了解到什么是中国的农村,什么是老百姓的喜怒哀乐,什么是中国的贫困地区和贫困大众。他对贫困大众的深情和担当,深深融入他的人生追求之中。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梁家河的插队经历,形成了习近平扶贫论述的最初萌芽。
二是实践于先后担任河北正定县、福建厦门市、福建宁德地区、福建省、浙江省等地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职务时期。20世纪80年代在河北正定工作,走遍全县200多个村子,大刀阔斧地改革经济发展模式,大力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领全县人民一举甩掉“高产穷县”的帽子。在福建省、浙江省工作期间,始终重视和探索帮助落后地区、贫困群众摆脱贫困的有效模式,提出并实践“因地制宜”“自力更生”和“内生动力”等。组织开展造福工程、山海协作、向贫困村派驻第一书记等工作,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积极贯彻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战略思想,开创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闽宁模式”。无论是从较为封闭的内陆还是到相对开放的沿海,从经济欠发达地区到发达地区,习近平始终把贫困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头,深入思考和探索扶贫开发路径,其反贫困论述在《知之深、爱之切》《摆脱贫困》《展山海宏图创世纪辉煌——福建山海联动发展研究》《中国农村市场化研究》等系列著作中均有充分体现。
三是形成于担任党的总书记以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第二次国内考察就去了河北省阜平县看真贫,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消除贫困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两个“重中之重”、科学扶贫、内源扶贫、精神扶贫等重要思想。五年来先后30多次国内考察都涉及扶贫,连续五年新年国内首次考察都调研扶贫, 14个连片特困地区基本都走遍了,多次发表涉及扶贫开发的重要讲话,主持或参加涉及扶贫开发的重要会议,以强烈的历史担当和改革创新精神,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破解扶贫开发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深刻阐述了“六个精准”的要求,“五个一批”的路径以及“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四个关键问题,标志以精准扶贫为核心的习近平扶贫论述体系形成与成熟。
二、时代背景
习近平扶贫论述首先源自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性质和宗旨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党团结带领人民矢志不渝地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就是要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的重要论述把扶贫开发、消除贫困提高到了新的高度。扶贫开发工作,体现着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追求和奋斗理想。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兑现我们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最艰巨的任务和最关键的环节是脱贫攻坚。
其次源自我国扶贫开发的实践和贫困特征及环境发生变化。整个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剥削和压迫现象逐步被消灭,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为消除贫困奠定了制度基础。党领导全国人民实行土地改革,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不断探索改善人民生活的道路,短时间内中国的落后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巨大提升。改革开放以来,改革释放了社会的活力,积累了物质的财富,为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实施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扶贫开发的基础,把开发作为解决贫困问题的手段,探索出一条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的中国式扶贫开发道路。但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缩小城乡和区域发展差距依然是发展中面临的重大挑战。特别是贫困人口的结构和分布特征发生显著变化,绝对贫困大幅减少,支出性贫困、插花贫困和深度贫困问题凸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贫困问题是最大的短板。这一时期,我国综合实力的稳步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科技及其应用的发展日新月异,已经完全具备全面脱贫攻坚的整体实力,人、财、物等方面的积累为开展脱贫攻坚奠定了扎实的物质基础,也创造了物质条件。习近平在延续长期以来共产党人消除和缓解贫困的经验,基于当前中国发展的历史条件,将贫困问题摆到了治国理政的首要位置,做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决定。伟大的实践孕育伟大的思想,共产党人长期以来消除贫困、为人民谋福利努力奋斗,为新时期的脱贫攻坚提供了深厚的历史基础,构成了习近平扶贫论述的实践来源。
再次源自我国正在走近世界舞台中心以及国际社会的期待。2015年9月世界各国领导人在联合国峰会上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该议程涵盖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其中要求各国致力于消除一切形式的贫穷。我国作为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重视并积极稳妥地采取各项措施落实该议程。以脱贫攻坚方式,集全国之力在2020年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将继续保持我国扶贫开发的领先地位,充分体现了全球最大发展中国家履行大国责任的决心和承诺,为落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做出示范。
三、理论渊源
我们体会,习近平扶贫论述的理论渊源包括马克思主义贫困与反贫困理论、中国国产党历代领导人的扶贫思想和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消除贫困共同富裕的思想是习近平扶贫论述的理论基点。马克思和恩格斯最早从制度层面关注和分析资本主义贫困问题。1842年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揭露了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残酷剥削,成为他们贫困思想的起点。同时,马克思区分并定义了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指出劳动者贫困源于资本、地租和劳动者的分离。生产过程中人与物的分离导致了贫困,即生产资料的贫困,其进一步衍生出劳动者的生活贫困、精神贫困和文化贫困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了解剖和理论批判,指出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是实现共产主义、消灭贫困和剥削的手段。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贫困和反贫困的思想不仅确立了中国看待和分析贫困问题的唯物主义立场,也指出了消除贫困的根本路径和方向。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深刻批判基础上,阐述了物质贫困与精神贫困、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等现象,并提出消除工人阶级贫困化现象、关心人的利益、促进“自由人联合体”、人的全面发展等思想,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探寻扶贫开发战略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支撑。
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扶贫思想是习近平扶贫论述形成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扶贫开发过程中,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不仅推动扶贫开发取得巨大成就,也提出并不断丰富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和理论体系。毛泽东提出中国共产党是消除贫困的坚定领导力量,全体中国人民尤其农民群众是反贫困的主导力量;邓小平主张将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与中国经济发展、摆脱贫困紧密结合起来;江泽民提出“他扶”与“自扶”的有机统一,以及坚持开发式扶贫、坚持科技先行、坚持正确领导、坚持因地制宜、坚持可持续发展等“五个坚持”;胡锦涛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等理论,指出扶贫开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历史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等,这些为新时期习近平扶贫论述的形成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我国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为习近平扶贫论述提供了历史营养。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历史上,扶危济困、改善民生,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追求。“仁爱”“民本”“兼爱”“大同”等社会思想,不仅蕴含了中国古代对于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的基本看法,也为中国扶贫、救助、慈善思想的形成发展奠定了基础。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习近平多次强调从我国历史中寻找有利于发展我国社会的良好经验和启示,其中就包含着扶贫领域的经验和智慧。习近平指出,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含义。
四、丰富内涵
全面、系统、准确理解习近平扶贫论述体系及其丰富内涵,具有重要的理论实践意义。我们理解,习近平扶贫论述体系由九个方面的重要思想组成,每一个重要思想都包含丰富的内涵。
一是关于消除贫困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思想。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这些论述体现着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追求和奋斗理想,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这一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坚守和捍卫,更是对它的发展。学习习近平扶贫论述,首先要从政党性质、执政责任、巩固制度的高度深刻理解深化认识,增强使命感责任感。
二是关于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任务的思想。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在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我们党向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这些论述深刻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要从总体上、总量上实现小康,更重要的是让农村和贫困地区尽快赶上来,逐步缩小这些地区同发达地区的差距,让小康惠及全体人民。这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现实需要,更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基础和前提。这一重要思想深刻阐述了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需要进一步增强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紧迫感,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
三是关于科学扶贫的思想。推进扶贫开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首先要有一个好思路、好路子。继续加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把贫困地区孩子的培养出来才是根本的扶贫之策。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实行易地搬迁。扶贫开发要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编织好“社会安全网”。这些论述阐述了扶贫开发、脱贫攻坚的深刻内涵,为提高扶贫开发工作水平和效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指南。这一重要思想,从提高扶贫工作科学性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扶贫脱贫的总体思路和实现途径,体现出习近平作为党和国家领袖对国家贫困现状的深入了解,对扶贫开发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对现实做深入细致思考后的务实选择。
四是关于精准扶贫的思想。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这样的程度,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要找准“穷根”、明确靶向,量身定做、对症下药,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打牢精准扶贫基础,通过建档立卡,摸清贫困人口底数,做实做细,实现动态调整。要提高扶贫措施有效性,核心是因地制宜、因人因户因村施策,突出产业扶贫,提高组织化程度,培育带动贫困人口脱贫的经济实体。扶贫小额信贷、扶贫再贷款等政策要突出精准。这些论述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扶贫开发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体现了现阶段我国以攻坚战方式解决贫困问题这一突出特征,更是对过去“大水漫灌”等不精准扶贫工作方式方法的根本性改革,目的就是进一步提高脱贫攻坚的精准度有效性。这一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扶贫论述的核心。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本方略,是开展扶贫脱贫工作总的工作原则,体现的是精准性、实效性标准和要求。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就是要真正把精准理念落到实处,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切实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
五是关于内源扶贫思想。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如果凭空救济出一个新村,简单改变村容村貌,内在活力不行,劳动力不能回流,没有经济上的持续来源,这个地方下一步发展还是有问题。干部群众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要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把贫困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这些论述深刻指出,摆脱贫困首要意义并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脱贫,还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扶贫开发最为重要的是,要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群众战胜困难的信心,激发内生动力,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变“输血”为“造血”。这一重要思想深入阐述了激发内生动力的工作方向和重点,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贫困地区发展、扶贫开发工作必须尊重贫困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把激发扶贫对象的内生动力摆在突出位置。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就是要加强对贫困群众的思想发动,把教育作为扶贫开发的治本之策。把加强贫困村基层组织建设、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推进扶贫对象的组织化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的作用,把贫困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他们自力更生的精神激发出来,不断提高他们共享发展成果的能力。
六是关于社会扶贫思想。脱贫致富不仅仅是贫困地区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要健全东西部协作、党政机关定点扶贫机制,各部门要积极完成所承担的定点扶贫任务,东部地区要加大对西部地区的帮扶力度,国有企业要承担更多扶贫开发任务。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这些论述阐述了社会扶贫的重要作用及其不可替代性,对如何更加广泛地动员社会参与脱贫攻坚提出了新要求,为进一步发挥我们党的政治制度优势、加大社会扶贫工作力度、凝聚更大扶贫合力指明了方向。这一重要思想从扶贫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的高度,深入阐述了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的重大意义和基本途径。做好社会扶贫工作,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向贫困宣战,具有重要战略战术意义。必须不断动员和凝聚各方面力量,构建大扶贫格局,形成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七是关于阳光扶贫思想。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救命钱”,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更容不得动手脚、玩猫腻。要加强扶贫资金阳光化管理,加强审计监管,集中整治和查处扶贫领域的职务犯罪,对挤占挪用、层层截留、虚报冒领、挥霍浪费扶贫资金的,要从严惩处。要把握好脱贫攻坚正确方向,防止层层加码,要量力而行、真实可靠、保证质量。要防止形式主义,扶真贫、真扶贫,扶贫工作必须务实。要实施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开展督查巡查,对不严不实、弄虚作假的,要严肃问责。这些论述的根本要求,是要把扶贫资金使用、扶贫脱贫的过程和结果置于“阳光”之下,切实做到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让扶贫资金使用和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这一重要思想要求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不断完善制度,加强监管,坚决惩治和预防扶贫领域违纪违法行为。大力改革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机制,完善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制度,确保贫困群众全程参与脱贫攻坚每一个步骤,发挥媒体监督、交叉考核监督、第三方评估的作用,确保扶贫资金使用、扶贫项目实施、脱贫验收过程公开透明,确实做到阳光化管理。
八是关于扶贫开发要坚持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的思想。脱贫攻坚任务重的地区党委和政府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要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省对市地、市地对县、县对乡镇、乡镇对村都要实行这样的督查问责办法,形成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的局面。要把贫困地区作为锻炼培养干部的重要基地。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这些论述表明,始终坚持党对脱贫攻坚的领导,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这是我们最大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也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扶贫开发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经验,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保障。这一重要思想就是要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严格执行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健全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逐级压实落实脱贫责任。严格考核,建立年度脱贫攻坚督查巡查制度,开展第三方评估,确保脱贫质量。
九是关于共建一个没有贫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使命。中国在致力于自身消除贫困的同时,始终积极开展南南合作,力所能及地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消除贫困。在国际减贫领域积极作为,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这是大账。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认识和看待这项工作。这些论述充分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大国领袖的全球视野和宽广胸怀,为我们在做好国内扶贫工作的同时,如何开展国际减贫合作,服务于国家外交、援外大局以及“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发挥扶贫软实力在树立大国形象、增强我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中的特殊作用,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这一重要思想深刻阐述了开展国际减贫合作,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意义。我们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更加有力有效、力所能及地深化国际减贫合作,为全球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推进,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更加有效地促进广大发展中国家交流分享减贫经验,树立“我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五、精神实质
学习领会习近平扶贫论述的精神实质,集中体现在以下五个“始终体现”上。
一是始终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求。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整体贫困,是我们党向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贯穿其中的主线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贫困人口是人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最需要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其根本利益的弱势群体。兑现承诺,必须作为全党全国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确定的“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得到了贯彻,四梁八柱的顶层设计全面形成,各项决策部署得到有效落实,各方面都行动起来了。但越往后脱贫难度越大。在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没有退路,这就更需要我们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全过程,一切工作都为消除贫困群众致贫因素而精准谋划,为满足贫困群众脱贫需求而精准帮扶。切实增强脱贫攻坚的紧迫感,撸起袖子加油干。
二是始终体现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学习领会习近平扶贫论述,特别是关于科学扶贫、精准扶贫、内源扶贫、社会扶贫等思想,根本要求是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为核心,从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的高度凝聚脱贫攻坚合力,在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的同时,按照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的总体布局,建立健全贫困治理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要强化领导责任、强化资金投入、强化部门协同、强化东西协作、强化社会合力、强化基层活力、强化任务落实”。这“七个强化”,从整体入手,以战略思维谋全局,以系统思维聚合力,为更好地实施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重要方法论指导。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主要就是因为创造和把握了“加强领导是根本、把握精准是要义、增加投入是保障、各方参与是合力、群众参与是基础”五条基本经验。这是更好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的关键所在,也是完善我国贫困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需要在工作中继续坚持、落到实处。“七个强化”实质上是对五条基本经验的再动员、再部署,指明了扶贫领域推进国家贫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路径。
三是始终体现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脱贫攻坚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从“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四个问题”,到“有的要下一番绣花功夫”,精准扶贫重要思想不断丰富发展,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要求不断提高。从本质上说,精准扶贫就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深刻领会“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论述,需要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党的群众路线的高度,进一步增强深化精准扶贫的行动自觉。深化精准扶贫,就是要把各项中央决策部署、政策措施有效落实到贫困村、贫困户。深化精准扶贫是一个系统工程,打牢基础是前提,分类施策是基础,以“绣花功夫”提高扶贫措施有效性是核心,提高组织化程度是关键,培育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是根本,打好政策组合拳是保障,必须整体推进、全面发力。
四是始终体现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的要求贯穿习近平扶贫论述始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工作必须务实,脱贫过程必须扎实,脱贫结果必须真实。“三真”“三个必须”的重要论述,实质上是要求我们要从全面从严治党的高度进一步把握好脱贫攻坚正确方向。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兑现承诺。如果精准扶贫不到位,搞层层加码,搞形式主义,导致虚假脱贫、数字脱贫,群众就会有大意见,就会对党和政府失去信任,就会影响执政党的公信力,甚至陷入所谓“塔西佗陷阱”。落实“三个必须”的要求,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最根本的是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特别是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折不扣地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做到精准识别不漏穷人,实行动态管理;精准分类施策,确保精准性有效性;精准考核较真碰硬,确保脱贫质量;精准脱贫严格标准,防止急躁症拖延病。切实防止形式主义,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开展督查巡查,对不严不实、弄虚作假的,要严肃问责。加强扶贫资金管理使用,对挪用乃至贪污扶贫款项的行为必须坚决纠正、严肃处理。
五是始终体现激发内生动力的要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习近平扶贫论述的核心。能否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激发内生动力是关键。内生动力从根本上说是党在基层的领导力号召力凝聚力不断提高的表现。贫困村基层组织以及贫困地区、贫困村、贫困群众是否建立内生发展动力,是实现精准脱贫的根本性标志,是精准扶贫的着力点,这也是习近平扶贫论述的核心精神。激发内生动力是深化精准扶贫的基础。首先要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从确保党在基层领导力的高度进一步把抓党建促脱贫落到实处。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就是要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培养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促进乡村本土人才回流,打造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其次要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靠基层干部用精准的精神、精准的办法做好每一项工作。再次要推广运用参与式扶贫等方式方法,增强贫困群众对帮扶项目的拥有感、效益的获得感,建立正向激励引导机制,不断激发和培育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六、思维方法
习近平扶贫论述有着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总遵循,充分彰显了解决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和智慧。习近平扶贫论述的思维方法有战略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和底线思维。
战略思维。所谓战略思维就是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能力。做到既抓住重点又统筹兼顾,既立足当前又放眼长远,既熟悉国情又把握世情,在全局的掌控中推进各项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是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个一百年”梦想的战略高度,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谋大局、谋长远、谋根本之举。把扶贫开发作为一项战略,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一项方略,从中国国情特别是制度自身优势出发,构建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州)、县、镇(乡)、村五级一起抓扶贫,层层落实责任制的治理格局,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等一系列举措,充分说明习近平总书记对扶贫开发工作既有宏观定位和全局思考,又有细致入微的具体洞察和设计。
系统思维。扶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就脱贫攻坚的目标、思路、路径、政策、机制、主体、工作要求等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系统设计,指出推进扶贫开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首先要有一个好思路、好路子。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理清思路、完善规划、找准突破口。提出“六个精准”“五个一批”从整体上做好部署,强调打出政策组合拳,群众参与是基础,重视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脱贫摘帽要坚持成熟一个摘一个,等等。这些论述,不仅把规划图设计好,而且把过河的“桥或船”都安排好。
辩证思维。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坚持“两点论重点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扶贫攻坚工作中采取的重要举措,就是实施精准扶贫方略,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强调注重抓“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确保各项政策好处落到扶贫对象身上。这些措施,不仅抓住了当前扶贫脱贫的重点和关键,把握了我国社会矛盾的主要方面,而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出的各项政策主张符合实际,能够产生积极效果,充分显示出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始终贯穿的唯物辩证思维。
创新思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改革创新扶贫开发体制机制特别是考核机制,贫困地区要把提高扶贫对象生活水平作为衡量政绩的主要考核指标。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着力消除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并运用好更加协调、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扶贫开发新体制、新机制,不断提升扶贫开发效果。特别是要改革考核方式,对贫困县由主要考核地区生产总值向主要考核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转变,引导贫困地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把工作重点放在扶贫开发上。要建立并实施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年度报告、督查巡查、严肃问责等制度。
底线思维。底线思维就是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的能力。在扶贫开发工作中增强底线思维能力,重在守底线,就是要织牢民生安全网的“网底”,围绕攻坚拔寨,围绕贫困村、贫困户,做到各项政策精准落实到位,靶向目标定位精确,不让任何一位同胞在全面建成小康路上掉队。同时,宁可把形势想得更复杂一点,把挑战看得更严峻一些,做好应付最坏局面的思想准备。
七、实践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扶贫论述引领脱贫攻坚的壮丽实践,取得辉煌成就。习近平扶贫论述为中央做出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路线方针和基本原则,是脱贫攻坚四梁八柱顶层设计的指导思想,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系统设计的科学指南,是地方推进脱贫攻坚的行动纲领。
在习近平扶贫论述指引下,中央形成了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由四个部分有机构成的完整体系。一是目标任务,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二是基本方略,就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核心是做到“六个精准”、实施“五个一批”、解决“四个问题”。三是政策举措,国家出台财政、金融、土地、交通、水利、教育、健康等一系列超常规的政策举措,打出组合拳。四是组织保障,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强化组织领导、责任体系、监督检查、考核评估等一系列保障措施。
以习近平扶贫论述为指导,中央和地方层面全面完成了脱贫攻坚四梁八柱顶层设计——主要是建立了六大体系。一是建立脱贫攻坚责任体系。强化“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中西部22个省份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向中央签署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县级党委和政府承担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同时强化了东西部协作、定点扶贫以及社会各界合力攻坚的责任。二是建立脱贫攻坚政策体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13个《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配套文件,各部门出台200多个政策文件或实施方案,各地相继出台和完善“1+N”的脱贫攻坚系列文件,形成政策合力,很多“老大难”问题都有了针对性措施。三是建立脱贫攻坚投入体系。2013—2017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累计投入2787亿元,平均每年增长22.7%;省级财政扶贫资金累计投入1825亿元,平均每年增长26.9%。安排地方政府债务1200亿元,用于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出台扶贫再贷款政策,安排易地扶贫搬迁专项贷款3500亿元,截至2017年6月底扶贫小额信贷累计发放3381亿元。证券业、保险业、土地政策等助力脱贫攻坚力度都在明显加强。四是建立脱贫攻坚动员体系。确定10月17日为我国的扶贫日,设立全国脱贫攻坚奖,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加大东西部扶贫协作力度,实施“携手奔小康”行动,加大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军队和武警部队帮扶、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群众团体帮扶力度。中央企业设立贫困地区产业投资基金,推进“百县万村”扶贫行动。2.6万家民营企业开展了“万企帮万村”行动。五是建立脱贫攻坚监督体系。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各环节。中央出台脱贫攻坚督查巡查工作办法,8个民主党派中央在攻坚期内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国务院扶贫办设立“12317”扶贫监督举报电话,加强与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和媒体、社会等监督力量的合作,把各方面的监督结果运用到考核评估和督查巡查中。六是建立脱贫攻坚考核体系。中央出台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实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
习近平扶贫论述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落实提供行动指南。一是建档立卡摸清底数,解决“扶持谁”问题。为把真正的穷人找出来,国家不断推进建档立卡工作,经过三年的努力,建立起了全球最大的贫困人口管理系统,而且实现动态管理。我国的扶贫开发第一次做到了把扶贫政策精准落实到贫困村、贫困户。一些地方建立“一看二算三比四议五定”的工作程序,创新“一表一档一卡两单五簿五册”动态管理体系,不断推进精准识别精细化管理。二是各方参与合力攻坚,解决“谁来扶”问题。一方面,地方政府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积极推进党建扶贫、干部驻村,既充实了扶贫工作队伍,实现了扶贫精准化、管理精细化,又加强了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既锻炼了干部,又激发了村民内生动力。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也通过创新东西部协作扶贫、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新机制、新模式,提升了脱贫攻坚合力。三是分类施策精准帮扶,解决“怎么扶”问题。一方面,地方政府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通过探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新模式,实施资产收益扶贫、光伏扶贫、电商扶贫、信息化扶贫、生态扶贫,让一部分有发展能力的贫困人口成为市场主体,获得从市场获取财富的能力,也让一部分兜底贫困户获得分享市场积累成果的机会,实现稳定、长效脱贫。另一方面,地方政府通过精准施策的“绣花功夫”,真正把贫困地区自身优势发挥好,使贫困地区发展扎实建立在自身有利条件的基础上。四是完善贫困退出机制,解决“如何退”问题。一方面,地方政府严格落实中央有关精准脱贫的政策要求,对贫困人口、贫困村、贫困县退出的评定标准、审核程序和后续管理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利用中央政府“早脱帽子早有好处、不脱帽子还有约束”的导向,对符合退出标准的贫困对象,强调“摘帽不摘政策”,继续实施未完成的扶贫项目,通过“扶上马送一程”,防止返贫、继续攻坚,巩固脱贫基础。另一方面,加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过程中的监督考核,实行严格评估,高标准验收,坚决制止扶贫工作中的形式主义。
习近平扶贫论述引领脱贫攻坚取得辉煌成就。过去五年,是习近平扶贫论述普遍实践的五年。党中央明确目标任务、确定基本方略、打出政策组合拳、建立保障体系。五年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深入人心,各项决策部署得到较好落实;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的良好态势已经形成,脱贫攻坚氛围十分浓厚。2013年至2016年,全国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累计脱贫5564万人,平均每年脱贫1391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底的10.2%下降到2016年底的4.5%,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群众获得感、满意度明显提高,党的十九大报告充分肯定为:“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不仅集中有效地解决了贫困群众和贫困地区的实际问题,而且在多个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是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宗旨和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大批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为贫困群众办实事,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巩固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二是进一步增强了我们的“四个自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党和社会各界全面动员,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发力,贫困群众自力更生的精神有所焕发,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文化传统得到弘扬,先富帮后富,走出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路子,强化了当代中国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三是在实战中培养锤炼了一大批干部和人才,成为提升农村贫困治理水平,推动农村实现更好更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八、国际价值
我国一直致力于消除自身贫困与支持和帮助其他贫困国家摆脱贫困,是世界减贫事业的积极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习近平扶贫论述既指导中国减贫事业的发展,实现本国的减贫目标,又为其他国家更有效地减贫贡献中国智慧,具有全球性的减贫意义。
习近平扶贫论述的国际价值。一是加速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进程。消除贫困,不断改善、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一脉相传的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消除贫困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历史使命。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几代领导集体一直重视中国贫困问题,以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思想为指导,推动中国的贫困治理实践发展,并在扶贫开发实践中,不断发展和深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习近平的反贫困论述一方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的思想,另一方面紧密结合时代的发展与变化,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思想,为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学说的发展和研究做出了贡献。二是创新了国际贫困治理理论。20世纪以来,随着贫困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际上有关贫困问题的理论也逐渐丰富,从不同视角对贫困的根源进行解释,提出相应的贫困治理措施。习近平扶贫论述中精准扶贫、内源式扶贫、合力扶贫、制度扶贫等是从多种层面认识和构建了我国农村反贫困理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政策性和实践性。其中精准扶贫思想是中国新时期贫困治理和扶贫开发工作的指导性思想,科学地回答了“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重大问题。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贫困治理经验的积累对创新国际贫困治理理论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推动广大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具有很好的理论借鉴意义。三是彰显社会主义的制度魅力。西方贫困治理理论揭露的只能是造成贫困问题的表象,未能触及贫困根源。中国脱贫攻坚成就显著,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国际公开场合多次阐述中国在扶贫开发事业中的成就及经验,主动承担中国在全球贫困治理中的责任,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提供经验借鉴与路径选择,进一步彰显了社会主义的制度魅力。
习近平扶贫论述在实践层面的国际价值。一是推动世界减贫事业的发展。我国到2020年实现现行标准下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这是中国历史上亘古未有的伟大跨越,为世界减贫事业做出很大的贡献,也是中国对人类社会的伟大贡献。二是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影响力。在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开展南南合作、共谋发展的过程中,习近平扶贫论述和中国减贫方案必将为全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减贫实践提供有效经验、理论参考,从而为推进全球减贫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这必定提升我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增强中国的文化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彰显中国的大国责任意识,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三是贡献全球贫困治理的中国方案。以习近平扶贫论述为指引,中国政府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科学高效的贫困治理体系。其核心内容包括:发挥政治优势,层层落实脱贫攻坚责任;不断完善精准扶贫政策工作体系,切实提高脱贫成效;坚持政府投入的主体和主导作用,不断增加金融资金、社会资金投入脱贫攻坚;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有机结合的大扶贫格局,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尊重贫困群众扶贫脱贫的主体地位,不断激发贫困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这一整套经过实践检验的减贫治理体系,不仅为打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的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也将为全球更有效地进行减贫治理贡献中国方案。
九、历史贡献
习近平扶贫论述作为当前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理论武器,其内涵实质丰富,理论特征鲜明,推动我国扶贫开发取得新成就新突破,开创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新局面。
习近平扶贫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扶贫论述与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一脉相承,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具体问题的成功典范。受客观条件限制,马克思反贫困理论主要关注资本主义制度下城市工人阶级的贫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基础上,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我国贫困问题,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下农村贫困问题特征、反贫困深层次矛盾问题以及系统治理贫困进行了深入思考,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制度下农村贫困问题的认识,得出了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反贫困客观规律,体现了人类发展规律的新要求,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开创了社会主义制度下反贫困理论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反贫困最新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习近平扶贫论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党在新形势下的治国理政,提出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各个环节,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个领域,形成了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将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将扶贫开发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重要高度。我国脱贫攻坚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扶贫领域的伟大实践,取得的显著成效也充分表明了这一思想的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同时,习近平扶贫论述也极大地拓展了治国理政思想的内涵,精准扶贫在实践中取得的成功也推动精准思维在治国理政中广泛运用。
习近平扶贫论述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最新发展。中国特色扶贫开发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构成。习近平继承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扶贫开发思想,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变化,以回应“贫困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命题为出发点,深刻揭示了当前我国贫困问题的新特征和反贫困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创新了对我国贫困问题的认知,创造性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重塑了我国反贫困的价值理念、工作模式、组织方式。习近平扶贫论述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有很强的思想性、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
习近平扶贫论述是脱贫攻坚的根本遵循。习近平扶贫论述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完备性,为解决我国复杂多元贫困问题提供了一整套科学理论方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作为这一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部分与整体、局部与全局的关系,绝不能割裂开来认识,更不能将其剥离出来机械运用到实践中。因此,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扶贫论述为根本遵循,深刻理解这一思想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才能确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在实践中发挥最大作用。
习近平扶贫论述是全球贫困治理的中国智慧。作为大国领袖,习近平以天下为己任,心系人类发展,“共建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要论述体现了习近平对反贫困重大战略意义认识的深化,彰显了大国领袖对于全球减贫事业的责任担当。尽管习近平扶贫论述是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反贫困的科学理论,但其中蕴含的对贫困问题的深刻认知、对贫困治理规律的准确把握、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巨大创新,对全球贫困治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深入研究习近平扶贫论述意义重大。有助于深刻领会习近平扶贫论述的理论体系框架,增强学理论用理论的自觉。有助于提升我国扶贫开发理论与实践的国际国内影响。有助于为构建新型贫困治理体系提供改革方案。还有助于丰富减贫研究理论和推动相关学科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10—28(01).
[2]习近平.习近平关于扶贫开发论述摘编.中国扶贫(特刊),2015 (24).
[3]黄承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行动指南.红旗文稿,2017(16).
(《福建论坛》2017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