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政府会计基本方法
了解了政府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下面要了解的是会计人员必备的基础知识。
1.6.1 政府会计的记账方法
记账方法是指运用一定的记账符号、记账规则来编制会计分录和登记账簿的方法。《政府会计准则》要求,政府会计核算应当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
借贷记账法是指以“借”“贷”两个字作为记账符号,记录会计账户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初接触会计这个工作时,你得明白“借”“贷”这两个字只是记账符号,与其自身意思没有关系。在这两个字后面跟着相关的会计科目名称,代表的意思是后面跟着的会计科目所在账户的增加或减少。
具体地讲,就是人为地赋予“借”和“贷”含义:资产类、费用类账户增加时记在借方,减少时记在贷方;负债类、净资产类、收入类账户增加时记在贷方,减少时记在借方。
看到这儿,你是不是有些发懵?什么是资产类增加时记在借方,什么是负债类增加时记在贷方……资产类指的是什么啊?其实这指的是会计要素。
政府会计基本要素是将会计对象分解成若干基本的要素,也就是对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分类。政府会计要素包括政府财务会计要素和政府预算会计要素,政府财务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政府预算会计要素包括预算收入、预算支出与预算结余。
1.6.2 政府财务会计要素——资产
1.资产的概念
资产是指政府会计主体过去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形成的,由政府会计主体控制的,预期能够产生服务潜力或者带来经济利益流入的经济资源。
服务潜力是指政府会计主体利用资产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以履行政府职能的潜在能力。
经济利益流入表现为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流入,或者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流出的减少。
怎样进行判断呢?看资产的基本特征。只要全部符合基本特征,就可以确定为资产了。
2.资产的特征
(1)资产是由政府会计主体过去的经济业务或事项形成的。这是指资产必须是现时的资产,它是来自于政府会计主体过去发生的经济业务或事项,而不是预期、计划的资产。也就是说,资产的存在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因为预期的资产并没有反映会计主体真实的财务状况。
(2)资产是政府会计主体控制的。资产只有被会计主体控制,会计主体才能够获得和支配资产。
(3)资产能够为政府会计主体带来经济利益流入或产生服务潜力。带来经济利益流入表现为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流入或者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流出的减少。产生服务潜力是指政府会计主体利用资产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以履行政府职能的潜在能力。
3.资产的分类
政府会计主体的资产按照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是指预计在1年内(含1年)耗用或者可以变现的资产。它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
非流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它包括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长期投资、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文物文化资产、保障性住房和自然资源资产等。
1.6.3 政府财务会计要素——负债
1.负债的概念
负债是指政府会计主体过去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资源流出政府会计主体的现时义务。
现时义务是指政府会计主体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
2.负债的特征
(1)负债是由政府会计主体过去的经济业务或事项形成的。同资产的第一个特征一样,负债必须是现时的负债,它是来自于政府会计主体过去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而不是预期、计划的负债,也就是说,负债的存在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因为预期的负债并没有反映会计主体真实的财务状况。
(2)负债是政府会计主体承担的现时义务。现时义务是指政府会计主体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未来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不应当确认为负债。
(3)负债的清偿将导致含有经济利益或者服务潜力的经济资源流出政府会计主体。
3.负债的分类
政府会计主体的负债按照偿还期限的长短,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是指预计在1年内(含1年)偿还的负债。它包括应付账款及预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和应缴款项等。
非流动负债是指流动负债以外的负债。它包括长期应付款、应付政府债券和政府依法担保形成的债务等。
1.6.4 政府财务会计要素——净资产
净资产是指政府会计主体资产扣除负债后的净额。也就是说,净资产金额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政府会计主体净资产增加时,其表现形式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政府会计主体净资产减少时,其表现形式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1.6.5 政府财务会计要素——收入
1.收入的概念
收入是指报告期内导致政府会计主体净资产增加的、含有经济利益或者服务潜力的经济资源的流入。
2.收入的特征
(1)政府会计主体收入的增加将导致净资产增加,进而导致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或两者兼而有之),并且最终导致政府会计主体经济利益的增加或服务潜力增强。
(2)政府会计主体收入确认是建立在收付实现制原则和权责发生制原则基础之上的。在收付实现制原则下,政府会计主体只要收到资金,就必须确认收入,而不管该笔资金所依托的经济事项是否发生于当期;在权责发生制下,只要经济事项发生于当期,并符合一定条件,政府会计主体就必须确认该事项所产生的收入,而不管收入所带来的资金当期是否收到。
1.6.6 政府财务会计要素——费用
1.费用的概念
费用是指报告期内导致政府会计主体净资产减少的、含有经济利益或者服务潜力的经济资源的流出。
2.费用的特征
(1)政府会计主体支出的增加将导致净资产减少,进而导致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或两者兼而有之),并且最终导致政府会计主体经济利益的减少或服务潜力减弱。
(2)政府会计主体的费用确认是建立在收付实现制原则和权责发生制原则基础之上的。在收付实现制原则下,政府会计主体只要支付了资金,就必须确认费用,而不管该笔资金所依托的经济事项是否发生于当期;在权责发生制下,只要经济事项发生于当期,并符合一定条件,政府会计主体就必须确认该事项所产生的费用,而不管费用所产生的资金当期是否支付。
1.6.7 政府预算会计基本要素
政府预算会计基本要素一共有三个,分别为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
1.预算收入
预算收入是指政府会计主体在预算年度内依法取得的并纳入预算管理的现金流入。它的特点是预算收入一般在实际收到时予以确认,以实际收到的金额计量。
2.预算支出
预算支出是指政府会计主体在预算年度内依法发生的并纳入预算管理的现金流出。它的特点是预算支出一般在实际支付时予以确认,以实际支付的金额计量。
3.预算结余
预算结余是指政府会计主体预算年度内预算收入扣除预算支出后的资金余额,以及历年滚存的资金余额。预算结余包括结余资金和结转资金。
结余资金是指年度预算执行终了,预算收入实际完成数扣除预算支出和结转资金后剩余的资金。
结转资金是指预算安排项目的支出年终尚未执行完毕或者因故未执行,且下年需要按原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
1.6.8 政府会计要素间的关系
政府财务会计要素之间存在一定关系,利用这个关系可以审验我们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的正确性,具体如下:
政府预算会计要素之间也存在一定关系,具有审验作用:
预算结余=预算收入-预算支出+结转资金
关于会计要素大类我们已经了解了,但是我们在记账时要详细、具体。我知道会计主体的资产增加了,那么我怎么知道是现金增加了,还是银行存款增加了?抑或是原材料或固定资产增加了呢?这就需要我们对会计要素这个大类继续细分。
1.6.9 政府会计科目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分类,而对会计要素的进一步分类就形成了会计科目。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隶属关系,会计科目可分为总账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政府会计总账科目是由《政府会计制度》统一规定的。政府财务会计科目见表1-1,政府预算会计科目见表1-2。
表1-1 政府财务会计科目
(续)
(续)
(续)
表1-2 政府预算会计科目
(续)
1.6.10 政府会计的账务处理程序
现在就要进入真正的实战演练了。我们要统揽全局,不能盲目操作。我们要知道会计工作到底有哪些,我负责哪些;我前面的工作由谁负责,我的工作完成后又要交给谁。很茫然吧?还是随我一起学习吧。
政府会计工作流程就是政府会计人员由编制会计凭证开始到编制会计报告的过程,也叫会计循环。处理会计信息一般经过以下步骤:根据收到的或自行填制的已审核的原始凭证填写记账凭证—根据已审核的记账凭证登记日记账、明细账和总账—核对账目—编制和报送财务报告。这就是简单的账务处理程序。
账务处理程序是指各种会计凭证和账簿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登记程序。不同的单位设置不同的会计凭证和账簿,它们之间有着不同的相互联系和登记程序。账务处理程序有很多种,目前,政府会计大多采用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如图1-1所示。
图1-1 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1)根据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填制记账凭证;
(2)根据有关货币资金的记账凭证及原始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3)根据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登记各种明细账;
(4)根据记账凭证定期编制科目汇总表;
(5)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
(6)总账同各种日记账、明细账进行核对;
(7)根据总账和明细账编制会计报表。
经济业务较少的单位可以采用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即直接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总账,不用编制科目汇总表,其他步骤一样。
了解了会计工作总流程,会计工作就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了,可以有效地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保证会计核算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