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情商孩子的表达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4 炫耀是扼杀孩子表达的“拦路虎”

对父母来说,孩子意味着什么?是责任,是未来,是希望,是幸福……我们可以说出很多种答案,但还有一部分父母把孩子当作他们炫耀的筹码却不愿意承认。

这种现象并不少见,只要我们随便打开朋友圈,各种“花式炫娃”随处可见——“我闺女的古筝弹得越来越棒啦!”“我儿子今天表演的模仿秀真厉害!”“我家孩子又被老师夸奖了!”……每个孩子在父母的眼中都是无价之宝,父母因为孩子优秀而感到骄傲,这是一件值得称赞的事,但是,作为炫娃大赛的另一方,孩子的想法又如何呢?

前段时间,我看到了这样一则新闻:上海一位十一岁的小学生做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80%的孩子表示父母曾把自己的照片晒到朋友圈,60%的孩子认为“晒娃”首先应该征得自己的同意。为此,她专门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强家长朋友圈健康“晒娃”的家庭教育方面的提议。

我把这件事情在课堂上分享后,引发了很多孩子的共鸣。

一个孩子跟我说:“我妈妈前天晚上没有经过我的同意,晒了一段我在家读英语的画面,第二天就有朋友不高兴地说,他们的妈妈看到之后,也要求他们马上开始读英语。他们还问我为什么要那么做。我心里非常生气,回家就跟妈妈说,我以后再也不在家里读英语了。”

还有一个孩子说:“我很喜欢跳舞,前段时间参加了一个舞蹈大赛,妈妈很高兴,逢人就说。我很怕让妈妈失望,结果因为太紧张,第一轮就落选了。从那以后,我一跳舞就紧张,也不愿意跟院子里的小朋友一起玩儿了。”

在征得孩子同意的情况下,将孩子的一些小成绩、小进步晒出来,得到别人的夸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鼓励的作用,获得积极的效果,可一旦炫耀的方式不对,也很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伤害,阻碍孩子未来进步的道路。

从心理学上来说,儿童时期是孩子发展自我意识、养成独立人格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他们逐渐有了自我意识,对来自社会和周围人的评价也越来越在意。他们一方面渴望得到别人的夸奖,另一方面却又非常容易受到负面信息的伤害。如果家长没有掌握好其中的平衡艺术,就会给孩子带来伤害。

我的一位朋友丝丝是个音乐方面的高材生,为了培养女儿的艺术细胞,早早就给她报了各种培训班。可没想到女儿偏偏喜欢上了朗诵。

丝丝小时候也喜欢朗诵,在全校都小有名气,所以每天女儿读课文的时候,从字音到语气,丝丝都会为她一一仔细纠正。小家伙儿也喜欢沉浸在朗诵的世界里,让丝丝用摄像机给她录视频,自己拿来反复观看揣摩。

慢慢地,女儿的才艺在家族群里有了名气,每次去亲戚家拜访的时候,亲戚都会让她把学过的课文朗诵一遍。在妈妈的鼓励下,她一点儿也不怯场,像一个小演员一样鞠躬、报幕、表演,每次都能得到满堂彩。大家在夸奖女儿的时候,也不忘把妈妈也表扬一番:“果然是有其母必有其女,将来一定是个艺术家。”

然而,如此表演了一段时间之后,一向愿意串门的女儿却再也不肯去亲戚家了,只要丝丝说去走亲戚,她就开始往小朋友家跑。

孩子被家人过度的炫耀引发强烈的逆反心理。最初孩子愿意表演,是因为她找到了一点儿成就感,被人欣赏、被人赞美会使孩子的内心得到极大的满足。但同样的事情反复强调,新鲜感不再有,剩下的枯燥重复与完成任务般的压力感就只会让孩子厌烦。

读懂孩子的内心,让他们在恰当的时候做恰当的事情很重要。家长不要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因为这种方式会让他们觉得自己不受父母的尊重,更会打击他们表现的欲望。要知道,孩子兴趣保持的时间并不像成年人那么长,因为成人必须对某些事承担责任,不管多难也要克服,但孩子不同,他们做事情全靠兴趣。

当兴趣消失的时候,他们就不愿意再重复去做某些事情。比如有的孩子练习钢琴,兴趣消失后就不想再练了,这时就需要父母拿出成年人的“权威”,辅助孩子继续学习,直到让练琴成为孩子的习惯。而说话,并不是一项技能,孩子想说自然就会说,不想说谁也帮不上忙。

对于父母来说,要想让孩子愿意表达自己,勇敢表现自己,就一定要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不要把孩子的点滴进步当作炫耀的资本。

作为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收起自己的虚荣心,在炫耀之前,不妨先从孩子的角度想一想,自行炫耀的行为是否会给他带来什么困扰。给孩子创造简单、快乐的环境,不给他太重的包袱,让他轻装上阵,孩子才能在成长道路上走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