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说话有“度”,才能共享快乐
对很多新手父母来说,第一次听到从孩子口中叫出“爸爸”“妈妈”,恐怕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刻之一。然而,随着孩子的心智逐渐成熟,那个牙牙学语的婴儿一转眼变得伶牙俐齿,时不时口中还能蹦出一两个金句:有时候童言无忌,让人忍俊不禁;有时候却口无遮拦,让大人伤透脑筋。
一位朋友在过年期间,就遭遇了这样一件尴尬事:
大年初一,她带着孩子一起去给长辈们拜年。老人看见孩子非常喜欢,赶紧发红包。老人一边发一边逗孩子:“现在爷爷给你发红包,等你长大了,会不会给爷爷发红包呀?”没想到孩子大声说了一句:“等我长大了,你都死了,我怎么给你发红包呀!”
好好的一个新春佳节,因为孩子的一句话,大家心里都不舒服。
其实,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屡屡说出这样“不合时宜”的句子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这恰恰说明,他们驾驭语言的能力在不断提升,对语言的表达与模仿能力也在不断增长,这本身是一件好事。
然而,虽说童言无忌,但作为父母,却不能以此为替自己开脱的理由。有时候,孩子的天真和单纯需要父母的教育和引导,否则,孩子不当的言语不仅是礼貌教育缺失导致的,更是缺乏家教的表现。
我家儿子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邀请同学到家里做客,四个小朋友一会儿吃,一会儿玩儿,开心得不得了,儿子作为主人更是兴高采烈。这时,一个胖胖的小男孩儿对我家儿子说:“我知道你的一个秘密!”儿子和其他两位同学都是一脸困惑,有一个孩子着急地问:“是什么秘密?快说呀!”儿子也用期盼的眼神看着他。
“你语文得了100分!我帮老师拿卷子的时候看到的,你不知道吧?”儿子被他这么当众表扬,不好意思地脸都红了。
“我也知道一个你的秘密!”另外一个皮肤略黑的小朋友,故意停顿了很长时间才接着说,“你放屁很臭!我在你后边经常被你熏得快呛死了。”这回儿子的脸更红了,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我也知道一个你的秘密!”最后一个小朋友也忍不住站起来,故意压低声音对大家说,“他每次抠完鼻孔都会放进嘴里。”
儿子顿时站了起来,大声说:“你胡说!我没有!”而这个说话的孩子,还以为自己在讲笑话,已经笑得喘不过气来了,根本没有发现儿子激愤的神情。
这时儿子的脸一阵红、一阵白。那个小朋友似乎还不够尽兴,又大声喊道:“我还知道一个秘密!”另一个也高声喊着:“我也知道,我也知道一个秘密!”最后一个起哄道:“我也知道一个秘密!”儿子小拳头攥得紧紧的,憋了又憋,最后终于喊出来:“你们不是我的朋友,请马上离开我家!”
屋子里顿时一片寂静,孩子们陷入沉默的尴尬之中。
其实,我们大人都可以理解,孩子们的这些言语和行为并不是恶意的。
也许第一个小朋友只是觉得有趣,才用讲述秘密的方式激发孩子们倾听的兴趣,活跃一下气氛,让大家玩儿得更加开心,所选的事情也是儿子的优点。尽管儿子脸红了,但也是开心的。可是第二个孩子,虽然用了同样的方法,却选择了儿子的缺点,让他很尴尬,这时他脸红是难为情。而第三个孩子,没有观察儿子表情的变化,就选了他的另一个缺点,这是火上浇油,更加激怒了儿子。
最后,几个孩子被“快乐”冲昏了头脑,没有人换位思考儿子此时的心理感受,大家都沉浸在自己“好玩儿”的情绪中,最终儿子被推到了愤怒的顶点。
儿子愤怒不是因为他肚量太小,禁不起别人开玩笑,而是因为其他孩子的玩笑已经明显地伤害了他的自尊心。他们的语言带有侮辱性,已经不再是幽默了。
作为父母,我们在遇到这种情况时,不能一味地加以禁止,扼杀掉孩子们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和表达的欲望,而要学会合理地对他们进行引导,通过对孩子进行语言或词汇方面的训练,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促进他们语言及智力的发育。
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在孩子还小时就告诉他们,说话要有“度”,在进行人际交往的时候要掌握合适的分寸。否则,一些看似“无忌”的言语会给别人带来伤害,甚至铸成大错。
王老师的小秘籍
让孩子“言语有度”的三大基本原则:
(1)不能把别人的弱点当成笑料。每个人都有弱点,当面对自己的弱点时,人的自尊心是最敏感的,是不可触碰的。所以人们彼此间开玩笑是可以的,但不能把别人的弱点当成笑料。
(2)不能说带有侮辱性的语言。幽默是有度的,适宜的幽默可以锦上添花,否则就会适得其反。所以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带有侮辱意味的幽默都是负面的,是没有价值甚至是有害的。
(3)教会孩子点到为止。即使彼此再熟悉,也要给对方留有余地,正所谓“话留三分”。我们说话要学会点到即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