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今年是北宋文士秦少游诞辰970周年。少游故里高邮市的地方领导很有眼光,顺应新时代的新形势,睿智地提出了“聚文化人”的思路,要求对高邮的历史文化名人,包括秦少游、清代学者二王(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和当代作家汪曾祺等,加大宣传力度。市里有关部门积极响应,组织力量,编写了《悦读秦少游》一书。书名中的“悦读”二字,很有意思:“悦读”涵盖了“阅读”,而且突出了是愉悦的阅读。希望广大读者通过轻松、愉悦的阅读,熟悉秦少游诗词文赋的代表作品,进而了解秦少游的生平事迹、思想倾向和艺术特色,增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自豪感和责任感。这一想法和做法,都十分高明。
日前,高邮朋友、编注者许伟忠先生将《悦读秦少游》书稿的电子版发给了我,希望我这个不太称职的全国秦少游研究会会长,为此书写一个小序。家乡的事,朋友的事,我自然欣欣然应允。
秦观(1049—1100),字太虚,改字少游,世称秦少游。与苏东坡(1037—1101)友善,同为北宋著名诗人、词人、辞赋及政论文大家。才如江海的苏东坡对秦少游极为推重,称赞少游乃“当今文人第一流,岂可复得!”(《苏轼文集》卷五十八)他曾经向王安石极力推荐:“高邮进士秦观太虚……词格高下,固无以逃于左右,独其行义修饬,才敏过人,有志于忠义者,某请以身任之。此外,博综史传,通晓佛书,讲习医药,明练法律,若此类,未易以一二数也。才难之叹,古今共之,如(秦)观等辈,实不易得。”(《苏轼文集》卷五十)可见,在北宋大文人们的心目中,秦少游是一个全才、大才、通才。
秦少游本来是一个才情丰满的人物,但宋以后,其形象却在历史的风尘中渐渐发生了变异,人们越来越更多地关注的只是他的婉约词和风流才子的一面,而忽略了他的另一面。其实,秦少游既是著名的诗人、词人,又是无双的国士、谋士;既是风流才子,又是治国良材;既有似水柔情,又有政治理想;既有“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和“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等名诗佳词,又有“进策”三十篇、“进论”二十篇等引古证今、经世济时的伟篇宏作;既有诗词如“时女步春”之婉约纤细,又有政论文“议论锋起”“豪隽慷慨”之挥洒飘逸。这是秦少游真实的两个方面,不能取此舍彼。正如鲁迅先生在评价东晋诗人陶渊明时曾说过的那句名言:“除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在证明着他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这‘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见南山’的是一个人,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扬,更离真实。”(《“题未定”草》)
我以为,我们不能改变、也不必要改变已经世世代代流传的潇洒文士、风流才子的秦少游形象;我们也完全可以、而且十分有必要通过加强对另一方面、即对秦少游政治理想和治国才能的深入研究,使得另一个怀揣理想抱负、有治世安邦雄才大略的秦少游,从岁月的迷雾中走出来,向人们清晰地展现出一个完整的、真实的形象。一句话,力求还历史以本来面目,还秦少游以本来面目,给读者呈现出一个真实的、完整的秦少游。这是我们的任务,也是我们的责任。
我十分高兴地看到,《悦读秦少游》一书很好地兼顾了以上这两个方面。全书分为三编:上编—诗、中编—词、下编—文。编选的原则是:选取秦少游诗、词、文中历来有影响力的代表作,加以注释和解读。而读者的定位则是面向中小学生,以及其他具有初等文化水平的读者。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悦读秦少游》的出版发行,对于高邮地区乃至全省全国的广大青少年读者全面认识秦少游,将起到正确引领和积极指导的良好作用。
余遵嘱阅览书稿、撰写小序时,适逢京城酷暑,窗外骄阳似火,室内闷如烤箱,然而读到秦少游《纳凉》一诗,精神为之一振,一股清爽透凉之气,扑面而来。诗曰:
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闷热的夏夜,诗人追凉到画桥南畔的柳荫下。明月朗照,凉风送来了渔家儿女悠扬的笛声,参差起伏,萦绕水面。池中莲花盛开,缕缕幽香四处散溢,沁人心脾。视觉、听觉、感觉、嗅觉,一起被调动起来,我真想此时此刻回到高邮水乡那美好的夏夜,穿过900多年的时光隧道,来到北宋元丰、元祐年间,给秦少游发一个微信,相约到画桥南畔,或小酌美酒,或慢品香茗,其境何美,其乐何及,诚不知今夕何夕,此生复何求矣!
是为小序。
程郁缀
2019年8月1日于北京大学燕园东南最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