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创业如何在事与难中精进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心学是创业成功的底层思维系统

我是一位连续创业者,也是一位接触过上千位创业者的投资人,这两个身份都促使我越来越喜欢思考创业的本质问题。创业到底是什么?所谓创业,就是创业者带领一群未知的人,去一个未知的地方,干一件未知的事情。自始至终,创业都是与不确定性为伍。这便决定了创业成功永远都是小概率事件。创业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线性问题,而是一个指数问题——变量很多,并且每一个变量都有可能影响企业发展的整体进程和它的真实价值。

那么,创业者到底如何提高创业成功率呢?

梅花创投的使命就是帮助聪明的年轻人成为伟大的企业家,而落到实处,就是要帮助创业者提高科学决策的水平,真正地提高创业成功率。也正是基于这个理念,这几年我一直在创业黑马开设创业心学实验室创业课程。经过两三年的沉淀,我们的口号已初步形成,那就是“让改变当场发生”。

如今,在参加过这门课程的很多学员身上,这种改变都已发生。有些学员更加明确了自己的方向;有些学员则学会了创业的方法论,提升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一些学员,直接在课后获得了梅花创投的投资……

对我来说,这门课程最大的意义,既不是它提供了一份推动商业模式持续创新的拆解方案,也不是通过它可以获得解决企业问题的应用能力,而是它提供了一套支撑创业者认知成长的底层思维系统。对创业者来说,这才是一种系统的、可持续的、能够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核心驱动力。

这些年来,我接触了非常多的创业者和创业项目,也见证了从1999年到现在波澜壮阔的中国互联网发展史。有人功成名就,有人功败垂成,他们的差别在哪里?这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从生物学的角度讲,创业者在身体上并不存在太大的差别,都是一个脑袋、两只手、体重一百多斤1斤=0.5千克。;真正的差别在于创业者拥有的智慧及其底层思维系统。它既决定了人前行的方向,也决定了人的认知边界,进而决定了人在创业旅程中能欣赏星辰大海,还是深陷泥沼险滩。其他的一切,外形和能力也好,表现力也罢,都只是依附于底层思维系统之上的硬件或应用程序(App)。能力固然重要,但不是创业者的核心竞争力。

何谓底层思维系统

创业是一个系统问题,如果用线性思维去解决系统问题,便会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情况,创业者真正需要的是一个能支撑自身成长和企业发展的底层逻辑,即我在前文提到的底层思维系统。它是一种整体地、动态地、连续地思考问题的思维模式,是在复杂动态系统中化繁为简的智慧。

对一家初创企业来说,竞争力和成功率往往都源自完整的系统能力,而绝不仅仅是一个电光石火的创意。

我是一位连续创业者,前后经历过5次创业,之后成了天使投资人。这些经历,让我对创业者天然多了一份了解和亲近。我也很高兴和他们接触,每次我都能或多或少地从他们身上找到一些闪光点,这让我愿意停下手上的事情,听他们讲讲自己改变世界的雄心。如果合拍,我也十分愿意为他们炽热燃烧的梦想添上一把干草。但有一类创业者,始终让我不太“感冒”。在与我见面之初,这类创业者便会问我能否保密,或者要求与我签订一份保密协议,然后他们才愿意向我透露他们所谓的“创意”和“商业模式”。遇到这种情况,我通常都会直接对他说:“既然是秘密,你还是自己留着吧,我并没有兴趣听。”

在我看来,如果某种创意和商业模式的竞争力只来自“一层窗户纸”,那便意味着,根本没有“护城河”能够对其形成有效的保护。业界为什么会出现“百团大战”“千播大战”以及单车颜色不够用的情况?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在大多数情况下,你能做的商业模式别人也能做,而且很有可能在资本的助力下,别人比你做得更快、更好。真正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一定有一个完整的系统能力,即底层思维系统,其中包括创始人及团队的不断自我进化和思维迭代。

企业是在企业家的认知空间里成长的!如果让我给底层思维系统下个定义,那么它就是能够让你自发奔跑的核心驱动力。我将这个底层思维系统拆解为认知力和心力两大方面,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是一种潜意识,决定了创业公司的发展前景。

一方面,认知力指导创业者对信息进行选择、甄别、判断从而做出决策,认知力也决定了企业的各种战略假设,而战略假设决定了企业的各项战略行动;另一方面,心力即愿力、专注力、创造力、洞察力,心力越强大,人生越从容,创业之路也会走得越稳健、越长远。

认知力指引方向,心力决定边界;认知力决定到哪里去,心力决定能走多远。所以,要想准确地评估一个创业项目的成功率,除了需要了解创业者显性的能力和能量,我们还应该关注他的认知力和心力层面,这决定了他未来的发展空间。

1.认知力

未来的商战注定发生在企业管理者认知力的战场上。想象力驱动认知力的升级,唯一能够限制公司体量的就是企业创始人的认知力水平。经过长年的摸索和思考,我总结出了以下两个公式,与读者共享。

一流的团队+三流的方向=二流以上的项目

三流的团队+一流的方向=四流的结果

一家企业的价值,90%集中在创业团队上,而一个创业团队的价值,80%集中在企业创始人的身上。

有一次在接受采访时,主持人问了我一个问题:“你觉得企业创始人的需求有共性吗?”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企业创始人的需求的确聚焦在一个普遍的、具有共性的点上,即提升认知力。

一家企业的创始人,很有可能曾经只是一名工程师或一名产品经理,他的认知受限于自己的经历,存在天然的“认知隧道”。因此,创业者提升认知力水平,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是一个非常迫切且实际的需求。对不同的创业者来说,在其他诸如融资、招人、方向把握等方面,可能存在不同的需求,但提升认知力水平是他们共有的、最普遍、最广泛的一个需求。

能力体现的是创业者解决已知问题的水平,认知力则体现的是创业者发现并解决未知问题的水平。成绩优秀、能力出众,只能证明你具备解决现有问题的能力,但正式踏上创业之路后,你会发现,每一天都有可能面对不同的挑战,而这些挑战并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供参考。面对这些挑战,你特别需要拥有解决未知问题的能力。

2.心力

可以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东西往往都是理性的,比如各种模式、方法等。这些理性的东西,人们既可以计算它、具体操作它,也可以判断其方向并纠偏。但真正驱动一个人前行的往往是他的内在感受、内在力量,即心力。

不同于多数投资人的雄厚背景,我只是一名小镇青年:上小学时,放学后砍柴、放牛;上初中时,卖过冷饮;上高中时,利用业余时间去服装店、游戏厅打工;在读大学期间,承包过录像厅、做过家教;后来,又陆陆续续有几次不算成功的创业经历。

辛苦当然不值得炫耀。毕竟在商业丛林中摸爬滚打的人,谁不勤奋?重点还是要看心力。

放到武侠小说中,我更希望自己是令狐冲,但实际上我可能更像郭靖,草根出身,学东西慢,只能一步一步来,慢慢地往上走。但是,一个人只要心力强大,不服输、不认输,就一定可以改变命运。

一个人事业的边界取决于其内心。如果你观察了足够多的人就会发现,成就最高的那批人往往有一项比能力和认知力更重要的天分,那就是心力强大。他们对成就感、参与感、荣誉感和成功的渴求更强烈,同时,他们对一些事情的痛苦感知也要比普通人更敏锐。

比如,有人受不了碌碌无为的痛苦,有人受不了自己不被众人关注的痛苦,有人受不了奋力拼搏只能当第二的痛苦,有人受不了没有挑战的痛苦,等等。所以,他们更要求自己向上,严格自律、昼度夜思、殚精竭虑。或许他们并不享受这个过程,但强大的心力让他们无法停下来。

相反,很多人开始创业,首先赢在能力和各方资源上;然后,输在心力和决策力上。乔布斯有个观点——让成功的创业者从不成功的创业者中脱颖而出的因素中,约有一半是纯粹的坚持。在今天看来,这个观点仍然正确。人必须拥有强大的心力,才有可能在了解了创业的残酷之后,依旧满腔热血地坚持下去,直到登上事业的峰顶。

创业成功需要不断更新的底层思维系统

认知力是一个人成长的天花板。我们成长的核心就是提升自己的认知力,不断突破既有的思维框架,挑战自己,刷新自己对人、对事、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企业也是一样,企业家的底层思维系统也是企业的边界。完整的系统能力才是一家企业真正的“护城河”。什么是“护城河”?有水的时候,它是河;没水的时候,它其实就是一道沟,很容易让我们栽跟头。所以,企业家必须保证企业的整个系统是有源头活水的,是不断更新的、迭代的、升级的,是能不断适应外界变化的。只有这样,一家企业才能拥有真正的竞争力。

优秀的创业者一定是能经常给他人带来惊喜的人。我与创业者接触很多,每天至少会见6~8位创业者和“梅花帮”成员。创业者之间的交流频率也非常高,所以对于创业者的动态、变化等,我都能很快地感知到。

在这些创业者中,有一些人,比如车和家的李想、福佑卡车的单丹丹、趣店的罗敏、趣学车的刘老木等,我真的每时每刻都能看到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变化。他们接受新事物的速度非常快,也非常有魄力。几乎每次见面,我都会发现,他们的认知力水平比上一次见面的时候提升了,心力更强大了,和我刚认识他们的时候,不可同日而语。

任何时候,探讨创业成功率都应该包括两个视角:一个是外向视角;另一个是内向视角。所有的成功都离不开外向视角,如社会环境、时代动力等;当然也离不开内向视角,即企业创始人和创业团队。

当下的事实是,外在环境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并且是快速的、颠覆式的。所以,创业者必须保证自己的底层思维系统不断地升级、更新,这种升级和更新是可持续的,其速度甚至要超过竞争对手的升级和更新速度。只有这样,创业者的底层思维系统才能与外界环境的变化相匹配,与企业的发展保持同步。

如果把认知力和心力比作人的底层思维系统,就成功的创业者而言,无疑其底层思维系统的版本更高一些,更新速度更快一些,所以他的系统也能支撑他走得更远。相反,如果你的认知力水平不高和心力不够强大,还想进阶并进行一些更复杂的运算?不好意思,系统不支持,你也就只能止步于此了。

所以,当你激情澎湃地想干一番事业之前,可以先自省一下,检视一下自己的底层思维系统:有没有系统漏洞,要不要升级版本。

作为投资人,我也更看好这种版本更高、更新速度更快的创业者。毕竟,在未来,创业成功的路径不再是从A点到B点的直线,一条不断往复、螺旋前进的曲线才是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