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特权的道德依据
1
公元前506年,吴国发动了对楚国的攻击,是役史称柏举之战。
吴军势如破竹,楚军一溃千里。楚昭王在战败之后逃到郧公斗辛所辖的郧地。追溯起来,楚昭王与郧公斗辛很有些恩怨纠葛:二十多年前,郧公斗辛的父亲斗成然帮助楚昭王的父亲楚平王弑兄篡位,有佐立之功,只可惜斗成然恃功而骄,贪得无厌,终于被忍无可忍的楚平王处死。考虑到斗成然及其先辈的功劳,楚平王便任命斗成然的儿子斗辛为郧公。斗辛赴任之时带上了自己的兄弟斗怀,两人一起从国都迁往郧地。
虽然旧事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楚平王亦已辞世,但随着楚昭王的不期而至,斗怀却萌生了父债子偿的杀人念头。据《国语·楚语下》的记载,斗怀向哥哥斗辛建议:“若在国都,他是我们的国君;但离开国都,他就是我们杀父仇人的儿子。见到仇人而不杀,何以为人?!”
斗辛却不同意复仇,劝阻弟弟说:“侍奉国君,不能因为他到了国都之外就改变态度,也不能因为他落了难就生出什么不该有的想法。既然尊他为君,君臣之义是永远不变的。况且彼此地位相等才称得上仇,否则就不叫仇敌。臣子杀死君父为‘弑’,君父杀死臣子为‘讨’。楚平王杀死我们的父亲,这是君主诛讨臣下,我们有什么仇恨可言?如果大家都这样去仇恨君主,那还有什么君臣上下的区别呢?我们的先人用礼义侍奉君主有功,美名远播诸侯,自远祖斗伯比以来从来没有过失。现在你却要以弑君的恶行来玷污家族的名誉,我不准你这样做!”
面对斗辛大义凛然的一番说辞,斗怀似乎找不出反驳的理由,只是一意孤行地说:“我想念父亲,顾不得那么多了。”斗辛无奈之下,只好保护着楚昭王离开郧地,逃往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