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的逻辑:破除亲密关系中的认知陷阱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男追女和女追男

为什么默认是男追女

在现代社会里,我们看到有男追女,也有女追男,但在进入现代社会以前,基本都是男追女。

有句古话叫“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纱”,指的是男性主动追求女性很不容易,而女性主动追求男性就容易很多。既然男性追求女性这么难,为什么男性还是要追求女性,而女性追求男性这么容易,却还是很少主动追求呢?这中间有什么内在逻辑?

用“女性更美丽”之类的理由来解释显然是不靠谱的,男性和女性之间无法比较美丽程度,因为不是同一个衡量标准,男性的特点只能和男性比较,女性也是一样。

当难以解释的时候,人们就会试图用“自古如此”或者“就是这样”来蒙混过关。事实上,这种男女行为模式跟男性和女性最基础的生理构造有关,著名的演化生物学家克林顿·理查德·道金斯在他的《自私的基因》一书中对此也有类似描述。

起初,所有的性细胞配子之间都是可以相互结合的,没有雌雄之分,大小也都差不多,但是就算再接近,大小方面肯定也有非常细微的差别。那些大了一点儿的配子可以携带更多可提供给胎儿的营养和能量,就会特别受其他配子的欢迎。能够优先与其他配子结合当然是件好事,于是这些比其他配子稍微大了一点儿的配子就开始了“越来越大”的进化之旅。

与此同时,那些稍小一点儿的配子也在同步进化,由于某些配子越来越大,携带的营养物质越来越多,这些小一点儿的另一半就只需要携带越来越少的营养物质,于是它们就开始了“越来越小”的进化之旅。因为把个体变小,“轻装上阵”,与其他竞争对手相比,就能以更快的速度找到那些巨型配子,并跟它们完成交配。

巨型配子的体积越来越大,以至于自己单独就能给胎儿提供足够的营养;而小型配子的体积越来越小,数量越来越多,竞争性也越来越强。

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性策略”使它们演变成了两种不同的个体:一种叫卵子,体积大、数量少、被动;一种叫精子,体积小、数量多、竞争性强、主动。

当两者结合之后,很显然,胎儿的营养需由卵子所在的雌性个体来提供,雌性个体需要孕育10个月的时间保证胎儿顺利降生,在此期间不能再跟其他雄性个体结合来传播自己的基因。但雄性个体不同,他们完全可以在这个过程中继续跟其他雌性个体结合来传播自己的基因。

对雄性个体来说,那些更为“好色”的、更喜欢“到处留情”的,就更能够把这种好色基因传递得更广;而雌性个体也没有就此“坐以待毙”,她们拥有“价值连城”的卵子,又要在孕育后代的过程中付出更多艰辛,因此可以选择先拒绝交配,考察对方的诚意——哪个雄性个体愿意在前期投入越多,后期就越难以放弃既有投入而转向新的雌性个体,毕竟重新积累又要从头开始。

于是,男女交往的初始策略就出来了,男性倾向于到处留情,由于留完情立马走人也能留下后代,于是对于女性的主动追求通常不会拒绝——甭管对方质量好坏,多个后代始终不亏;而女性倾向于保守,因为拥有一个后代要付出更高的成本,于是对于男性的追求通常要好好斟酌和筛选。

这就是男追女这么难却还是要追,女追男这么容易却还是选择等待的“生理因素”。

除生理因素之外,还有社会因素——社会对男女的价值评判标准不同,也更容易导致男追女而不是女追男。

当我们祝福一对新人的时候,常常会用到“郎才女貌”这个词,其中的“才”是隐晦的说法,用“财”或许更为直白和准确。有才最终要转化成可见的收益——现代社会有才就有机会拿高薪,古代社会有才就有机会做高官。“怀才不遇”的“才”及穷酸秀才的“才”,通常都不会是人们口中“郎才女貌”的“才”。

于是,判断一个男性的世俗价值是高还是低,总财富和赚钱能力就占到了很大比重;判断女性的世俗价值时,占比最大的则是容貌和身材。

基于求偶期的男女大多为青年男女,这种评判标准就会造成一种有趣的现象:求偶期男女在世俗价值对比上,男性普遍不如女性。

既然对男性的世俗价值评判标准是财富与赚钱能力,而这两项基本都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因此导致的结果就是,虽然年纪越大不代表世俗价值越高,但年轻时大多数男性的世俗价值基本都处于低谷;而对女性来说,由于年轻时候的容貌与身材大概率好于年老时,因此在这一方面,多数女性年轻时就是一生中能达到的世俗价值高峰。

拿低谷时期和高峰时期相匹配的话,假如这是两个一生中各时段的平均世俗价值基本相等的人,那么在年轻时候结合很可能就是一个上娶、一个下嫁,男追女自然就更常见了。

为什么出现了女追男

无论从生理构造还是社会对男女的价值评判上来看,男追女都是十分“和谐”的,但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女追男的现象逐步增多。如果你去到大城市的相亲角,也会发现女方家长的数量远多于男方家长。

难道是大城市适婚年龄的女性数量比男性更多?并没有证据表明这一点。那又是为什么呢?大致有以下几大原因:

1.结婚年龄普遍后延

进入现代社会后,结婚年龄普遍后延,尤其是大城市,这种趋势更为明显。

结婚年龄越是后延,对多数男性来说,就有越大概率在适婚年龄体现出财富优势或形成财富优势的趋势;而对多数女性来说,就有越大的概率被察觉出基于美貌的世俗价值曲线呈整体下滑的趋势。

于是,再短视的人也能看到双方的价值匹配不该单以当前的世俗价值为基准,而是需要对当前和未来的世俗价值变动趋势进行综合考量。这样一来,男女在适婚年龄上的价值差距自然就拉小了,男追女也就变得不再绝对。

2.女性经济地位的提升

有经济地位就有社会地位,社会地位几乎就等同于话语权。

女性不再羞于或害怕做自己想做的事,这一点很重要。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无论女性在某个阶段是不是在平均世俗价值上高于男性,对单个个体来讲,依然有少部分男性在任意阶段的世俗价值都远高于绝大部分女性,但这些女性在现代社会之前的时代,基本都不会对这些特别优秀的异性展开追求,因为整体社会舆论认为这是一件“不对”的事情。

当女性在经济上取得了基本平等的地位后,就拿到了一半的话语权,很多不会妨碍社会整体利益的个人选择就不会再面对过大的社会压力。

同时,经济能力的提升使得女性的独立生存能力更强,选错人造成的后果更加轻微,这也是导致女“敢”追男的一大因素。

3.男“财”以外的特质成了“消费点”

一切都从女性的经济地位有所提升开始。有了生存的底气,女性就无须屈从于男性界定的“女性应有的喜好”或“女性应有的姿态”,既然男性可以用生产资料换取“女貌”,为何女性不可以用生产资料换取“男貌”?解决了“食”的问题,很容易就轮到了“色”。除了“色”以外,女性还可以追求任何自己喜欢的特质,而不需要以该男性是否拥有足够的财富为前提。

女追男的潜在场景多了很多,社会舆论压力又小了很多,于是我们自然就见到了更多女追男的场景。

追与被追哪个更划算

在默认“男追女”的时代,追求模式比较单一,男性就该主动,以显得有勇气,女性就该被动,以显得矜持,一旦到了要挑明关系的时候,谁都知道谁该做什么;如今,追求模式渐渐开始“混搭”,反而使得踏出第一步更难了,因为既然没有约定俗成谁该先开口,双方就更容易都选择不先开口,毕竟先开口的一方有自尊受挫的可能性。

那么,追求的一方是否必然不划算,而被追的一方必然立于不败之地呢?

从单纯两个人的博弈上来看,似乎并没有什么错,但如果博弈场景放大,人数增多,我们就会发现结果并不一定是这样。

被追者的优势在于掌握着两个人之间的主动权,当自己心仪的人对自己表白时,可以选择同意;当自己无感的人对自己表白时,可以选择拒绝。无论是同意还是拒绝,底线是“无损”,上线是“大赚”,所以在两个人的博弈场景中,如果能选,大家都会选被追,不选的只有一个可能,就是没的选。

可一旦场景切换到了多人,追人者就有了一个被追者没有的优势,那就是无论他被拒绝多少次,当他成功的时候,至少能保证追到手的是自己喜欢的,很可能还是各方面价值都高于自己的;而被追者通常无法匹配到价值高于自己的对象,因为价值高于自己的人通常都不会主动追求自己,于是往往只能在价值低于自己的人里挑一个稍高的。

因此,在多人博弈的现实环境中,并不能说被追的就一定占据优势。日本有过一个有趣的计算,说跟自己的偶像表白,成功概率约为1/4049,于是有人说,如果你有4000个偶像,对每个偶像都去表白一次,就能和其中之一在一起了。

虽然这听起来很无厘头,但也反映了追人者并非毫无优势,尽管可能承受多次心理创伤,但成功之后的收益也是巨大的。

追与被追,两者并无绝对的哪个更划算之分。对于内心强大的人来说,显然是主动追求更高价值的对象更划算;而对于内心敏感脆弱的人来说,还是在追求者中选个最合适的更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