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的巨额储蓄从何而来
中国在过去二十多年中发生的最重要的事情,是采用了出口导向的增长模式。没有这种出口导向的增长模式,中国不会有这么快的增长,也不太可能有这么多的储蓄。出口导向的发展模式为中国贡献了巨额的储蓄。
出口就是一种储蓄,GDP的恒等式是GDP=C+S=C+I+(X-M),从中得出储蓄等于投资加净出口,即S=I+(X-M),这是一个恒等式,它两边是互相决定的,就是所谓的国内平衡和国际平衡。如果国际平衡在上升,国内的储蓄肯定上升;或者说,如果出口上升,那么储蓄也会上升。但是有一部分出口带来的储蓄被进口消耗掉了,我国的情况是S-I>0,就产生了贸易盈余。这是出口直接带来的储蓄。
2001年是中国外贸情况一个分水岭。2001年之前我国外贸增长并不慢,但是2001年到2008年短短的7年间,我国出口涨了5~7倍,2001年出口总额只有约2500亿元,2008年增长到了1.5万亿元。从2003年开始出现巨额的外贸盈余,近几年这一盈余实际上还在变大。当然,现在变大是被动的,一方面,进口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大宗商品的价格下降;另一方面,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国内需求下降也使得净出口增加(见图1)。
图1 1978—2015年中国贸易情况
资料来源:统计年鉴及统计公报
图2是中国外贸盈余的情况,在1994年汇率并轨之前,我国的外贸基本上是持平的,有盈余,也有赤字,符合一般的发展中国家规律。但是1994年并轨之后,官方汇率从5.5贬至8.5,巨大的贬值大大促进了出口,此后外贸盈余直线上升。
图2 中国外贸盈余
资料来源:统计年鉴及统计公报
关于2004年之后外贸盈余上升的原因存在一些争论。我认为其中一个原因是2003年之后开始实行紧缩政策,限制了国内的投资,投资不及储蓄增速,这样就积累了外贸盈余。外贸盈余的最高峰出现在2015年,为6000亿美元,这是史无前例的。2016年我国的外贸盈余仍有5000亿美元,2017年期望下降,因为国内经济复苏了,可能进口会增加,有恢复到以往3000亿美元水平的可能性。
中国出口加速的主要原因是人口的双转型。一方面,2000—2010年,人口红利达到高峰;另一方面,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使得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劳动力突然增加。结果就是劳动工资上涨比较慢,收入向企业部门转移导致企业储蓄上升。而我国的企业基本不分红,中小企业得不到外部的金融支持,因而不得不储蓄,然后用自己的储蓄来投资。高收入者的高储蓄率实际上推高了居民的总储蓄,我国的居民总储蓄接近GDP总量,且高度集中。根据西南财经大学做的财产统计,最富有的1‰储户贡献了我国所有居民储蓄的1/3。所以,中国过去二十多年财富集中的现象是非常明显的。
图3显示了世界各地区劳动人口的比例。最粗的实线代表东亚的数据,因为中国占了东亚人口的90%以上,所以这条线可以基本反映中国的情况。可以很明显看到,改革开放后,东亚劳动人口比例不断增长。到2010年,我国2.64个劳动人口养活一个不劳动人口(不劳动人口就是小于16岁和大于65岁的人)。因此,直到今天我国的人口结构仍然是全世界最好的。需要注意到,南亚地区劳动人口比例一直在上升,但到2030年以后,我国的劳动人口结构才会被南亚超越。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地区就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非洲的总人口超过7亿,21世纪中叶这一数字会变成15亿。
图3 世界各地区的劳动人口比例
如图4所示,我国从农村到城市的移民,基本呈上升态势,这只是离开本县、居住在外打工的人,如果再加上在本县打工的人,应该还有1亿人。
图4 1993—2015年农村到城市的移民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我们最近做了一个关于汇率问题的研究。中国采用固定汇率,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跟美元挂钩,到1994年之后就完全挂钩了。从理论上看,固定汇率不会影响相对价格,因为固定汇率是一个名义价格,实际汇率受到国内物价的影响,不可能在固定汇率的同时固定国内价格。许多国家采用固定汇率的前提是国内价格有黏性,特别是中国,工资黏性非常大。过去的工资黏性其实只是向下的黏性,因为我国劳动力供给非常充足,按照刘易斯剩余劳动力理论,劳动力的价格不上涨,工人的谈判地位就很低,所以工资有向下的黏性。这种情况下,固定汇率就可以压低国内的非贸易品价格相对于可贸易品的价格,从而压低实际汇率,实际汇率的降低反过来会压低实际工资,这样会提高可贸易部门的利润,最终导致储蓄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