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经济区绿色发展及其绩效提升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5 中原经济区绿色发展的支撑条件

2.5.1 全球绿色发展为中原经济区提供国际样本

经济危机为全球国际社会、各国政府推广以绿色增长与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绿色复苏提供了重要机遇。随着经济危机的影响加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试图找到一条应对危机、实现复苏的重要发展道路。无独有偶,各国都认同绿色发展是应对危机、实现经济复苏的“良药”。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绿色新政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绿色投资、绿色能源、绿色消费等主要领域和途径,建立经济增长新引擎,实现绿色发展式的经济复苏,从而掌握全球话语权。这是经济危机赋予绿色发展的新内涵。根据以往可持续发展相关国际文件和文献,从来还没有人把绿色发展看成是应对危机的手段。这也意味着绿色发展在新背景下被人们赋予了更深刻的内涵和功效,这也是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深度认知。

在绿色新政推动下,全球绿色发展中的绿色投资不断增加,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11)对此进行了详尽分析。从图2-2中我们可以发现,在绿色发展潮流下,全球绿色发展投资额度不断出现增长的现象。

图2-2 绿色投资不同年份的情景分析

在这次全球绿色发展潮流中,主要发达国家不断以绿色新政为发力点,并形成不同的绿色发展特点,引领着世界发展潮流(任勇,2009;卢伟,2012)。比如:美国的绿色新政从节能增效、新能源、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进行。对于节能增效方面的措施,美国规定到2016年美国境内新生产的客车和轻卡每百公里耗油不超过6.62升;美国加大新能源投资力度,在绿色新政的“7870亿美元”刺激经济计划中,新能源方面的投资总额超过400亿美元。应对气候变暖方面,在《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美国与中国一起公报了2020年后减排方案,其中,美国计划于2025年实现在2005年基础上减排26%~28%的全经济范围减排目标并将努力减排28%。

欧盟中的英国在绿色新政中强调的是发展绿色能源,主要做法是:英国相继出台《气候变化法》《低碳转换计划》和《可再生能源战略》等国家战略文件与法规,规定了政府预算框架内的碳排放管理的制度。根据规定,英国到2020年,在能源供给中,可再生能源占比为15%,其中40%的电力来自可再生、核能、清洁煤等低碳能源绿色能源领域。

德国绿色新政的代表性做法是发展生态工业。德国强调的是生态工业政策,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严格执行环保政策;制定各行业能源有效利用战略;扩大可再生能源使用范围;可持续利用生物智能;推出刺激汽车业改革创新措施及实行环保教育、资格认证等方面的措施。

法国绿色新政的重点是发展可再生能源。法国环境部于2008年12月公布了一揽子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计划,重点发展以生物能源、风能、地热能、太阳能以及水力发电为主体的可再生能源。

身为岛国的日本更是注重节能与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等事项。日本政府公布《绿色经济与社会变革》的政策草案,重点支持政府对能源与环境领域采取举措,刺激经济,并提出要构建绿色低碳社会,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共生。

韩国以创造汉江奇迹为契机,着重实施绿色增长战略。韩国提出“低碳绿色增进”的经济振兴战略,通过发展新能源、绿色环保技术,构建环境能源城与绿色村庄,发展绿色经济,实现经济的复苏。

国际社会围绕绿色新政进行了绿色发展模式的尝试与探索,这些绿色发展的国际样本为我国欠发达地区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我国欠发达地区地处中西部,资源总量相对富集,环境容量相对较大,这为欠发达地区绿色投资、绿色增长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保障。

2.5.2 中国绿色发展规划需要考虑区域绿色发展道路

作为典型发展中大国,我国在新形势新背景下不断思考在生态文明中经济发展道路选择的重大问题。在应对经济危机中,我国要顺应时代潮流,主动采取绿色发展道路,不仅要应对经济危机,还要破解工业化和城镇化双加速进程中的资源环境约束与气候问题,以及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重大实践问题。基于此,我国一些著名经济学家,例如:胡鞍钢(2010)、刘世锦(2012)、李晓西(2011)、刘思华(2011)、周宏春(2010)、诸大建(2010)、王毅(2010)等都建议我国走绿色发展道路。这集中体现在我国的“十二五”规划中,“十二五”规划是我国对整个世界的“绿色承诺”,以国家规划的形式,确立了绿色发展的主题,这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绿色发展时代”。绿色发展更是制定“十三五”规划的重要指导理念。在这个时代中,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可能面临双重挑战:一是经济增长从“高增速”下滑到“中增速”的挑战,这可能持续一段时日;二是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加速推进,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下的经济发展转型问题。

在这两大挑战交互影响下,我国绿色发展是应对以上挑战的重大战略举措。我国在全域范围内广泛推进绿色发展战略,需要认真考虑大国区域发展的异质性问题。大国区域异质性是指对于发展大国而言,由于疆域辽阔和各地特点,区域之间存在经济差异。所以,我国绿色发展规划和战略需要科学合理统筹区域绿色发展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区域梯度发展的态势,造成了经济发展规模逐次递减、经济发展速度后者紧跟的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三大经济带,从而形成了经济发展差异明显的发达的东部地区和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

在客观事实面前,我国推进绿色发展战略,执行绿色发展规划,就要统筹考虑区域绿色发展问题,这在本质上对区域绿色发展有着区别要求。东部发达地区应利用政策优势,得到优先发展。资源消耗总量多,环境污染程度大,加上经济起点高,所以,应该对东部地区绿色发展要求高一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落后,经济发展任务重,资源总量丰富,环境污染程度不算太大,经济起点低,所以,相比较而言,对中西部地区绿色发展要求就应该低一些。但这并不意味着中西部地区不进行绿色发展了。我国欠发达地区的绿色发展构成绿色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最具挑战性的一环,这是因为如果没有欠发达地区的绿色发展,我国绿色发展的目标就不能实现。同时,对中西部欠发地区而言,尽管资源环境总量约束不如东部发达地区,但是资源环境相对约束程度要比东部地区大,选择绿色发展道路也是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的重要途径。

我国欠发达地区绿色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表现在:一是从总量指标看,中西部地区资源富集,环境容量大,但是尚未把资源环境优势转换成经济发展优势。二是从资源环境约束的相对指标看,我国欠发达地区未来一段时期内,可能面临更加严峻的相对约束的资源环境。例如:在经济发展加速的过程中,资源消耗增长率、环境污染排放率、单位GDP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等相对指标不断攀升,构成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硬约束条件。这意味着从大多数资源环境约束的相对指标看,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增强,比东部地区要大。所以,如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一旦突破约束边界,经济就不可能回归到正常的发展轨迹,于是经济就会“崩溃”,从而整个社会发展也陷入悲观学派所设想的不可逆转的状态,进而就会影响我国整体发展格局。因此,日益增强的资源环境约束条件要求我国欠发达地区选择绿色发展道路,缓解或者破解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环境约束,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理想状态。对于中原经济区的情况,可以参见第四章,这里不再赘言。

因此,可以说,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绿色发展理应成为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理念,更要融进中国经济区规划发展的设计理念(见表2-3)。由表2-3可见,无论是东部的长三角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与京津冀地区,处于中部的中原经济区,还是地处西部的成渝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其发展规划均提出了绿色发展的相关内容,例如: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资源集约等。这充分说明了无论是中国宏观层面,还是区域中观层面,绿色发展已成为广为接受的发展理念。这一发展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表2-3 中国主要经济区规划绿色发展相关内容

在此背景下,中原经济区应该坚持绿色发展道路,脚踏实地地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完成对国家绿色发展的庄严承诺。


(1)乔晓春等.人口学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12.

(2)李祖扬,邢子政.从原始文明到生态文明——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回顾和反思[J].南开学报,1999(3):36-43.

(3)邬沧萍,侯东民.人口、资源、环境关系史(第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58.

(4)乔晓春等.人口学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08.

(5)贾绍凤.地球的表层——人类的家园[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6)[美]克莱夫·庞廷.绿色世界史——环境与伟大文明的衰落[M].王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7)以上数据来源于邬沧萍,侯东民.人口、资源、环境关系史(第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72.

(8)以上数据来源于邬沧萍,侯东民.人口、资源、环境关系史(第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86.

(9)[美]蕾切尔·卡森.寂静的春天[M]吕瑞兰,李长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