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经济政策的综合评价方法与实证研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1 环境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环境经济学作为交叉学科,其理论基础不仅包括经济学理论,还包括管理学和环境科学的相关理论。

1.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当今世界资源与环境问题突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人口与环境的主要矛盾在于,人口增长过快,单纯追求经济发展,造成资源和环境压力过大,生态系统有失去平衡、招致恶性循环的危险。从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可以看出,环境问题是伴随着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发展问题而出现的,这四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环境问题的本质就是发展问题,其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得到解决,环境问题也是经济学关注的重要问题。

自20世纪90年代起,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世界潮流。WCED(1978)首次在文件中正式使用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布伦特兰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Common Future)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该定义目前是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定义。定义中包含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强调了两个基本观点:一是人类要发展,尤其是穷人要发展;二是发展要有限度,不能危及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

Pearce和Warford(1993)提出的以经济学语言表达的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当发展能够保证当代人的福利增加时,也不应使后代人的福利减少。”叶文虎(1995)认为,可持续发展是“不断提高人均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力的、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人群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地区和国家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张坤明(1997)认为,广义的可持续发展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福利得到连续不断的保持以致增加。吴季松(2000)认为,可以通过对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使用及污染的防治和环境的保护来维护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虽然不同的研究对可持续发展的论述各有侧重,但是其概念核心包含经济、社会、生态三个子系统且子系统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这一基本准则已得到普遍认可。

1.1.2 城市生态系统理论

城市生态系统(Urban Ecosystem)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自然界、经济与社会的复合人工生态系统,包括自然、经济与社会三个子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的各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马世骏王如松,1984;王如松等,2014)。城市生态系统的三个子系统是通过它们的物质流、信息流乃至能量流的交换构成的,并且通过各个亚系统与其组件之间的交互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国外关于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现代城市生态管理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研究领域包括人口构成、经济结构和城市功能结构的合理性;城市中的人口流、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等是否能保证城市的功能作用;城市人口及其活动的基本物质(如土地、淡水、食物、能源、基础设施等)的保证程度,环境质量评价及其改善措施;确定城市生态合理容量和制订和谐、稳定、高效的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可行方案及其管理技术措施等(Gómez-Baggethun等,2010)。

生态承载力是衡量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准(王长征刘毅,2002),许多研究通过构建城市“自然—经济—社会”评价指标的方法,对城市的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生态承载力具有复合性,涉及包含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在内的复合系统。生态承载力的承载主体是区域生态系统,表现为生态系统服务,是承载力的限制因素;生态承载力的承载对象是人类社会经济系统,表现为人口数量和经济规模,是承载力的增长变量(张林波等,2009;曹智等,2015)。

生态承载力可被用来评估区域发展中出现的资源、环境、生态等所有宏观问题,包含了区域发展的所有限制因素。1960年以来,随着环境科学的发展,人们开始关注城市生态系统演化的动力学特点,对这方面的研究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尝试,建立了一些兼容了城市土地利用、生态影响因子、环境变化因子等的子系统。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索取和干扰”如果破坏了环境系统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就会超过生态承载力,生态系统将失去对经济的支撑力。因此,城市生态系统研究需要充分考虑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张晓东池天河,2000;Yan等,2014)。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研究逐渐演变成研究区域“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进一步扩大了生态承载力的内涵。

所谓城市生态系统动力学演化模型,就是利用生态学中的理论和方法,并应用系统论、控制论和计算机科学等现代化技术,对城市的组合与分布、结构与功能、城市发展的动力学机制、城市系统的调节与控制进行研究,并将其用于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中,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郁亚娟等,2007;Cobuloglu等,2015;Jing等,2016)。

1.1.3 循环经济理论

循环经济理论是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发展而兴起的。可持续发展带来生产方式的变革,而这种变革促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人类必须要在一个循环的生态系统中找到应有的位置,建立既不会使资源枯竭又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能循环使用各种资源的“循环式经济”,以代替以往的所谓“单程式经济”。这一思想标志着“循环经济”思想的早期萌芽。Pearce认为,循环经济也就是要通过对废弃物和废旧物资的循环再生可持续利用来实现经济发展目标,是使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投入的自然资源最少,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最少,对环境的危害或破坏最小,即实现低投入、高效率和低排放的经济发展。Pearce和Turner(1990)首次用到了“循环经济”一词,认为循环经济的目的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管理规则,使经济系统成为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从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发展出发,从资源稀缺的角度引出了循环经济的概念。黄贤金(2006)认为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保护型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经济体现,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模式,其特征是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污染排放量、更多地回收废物和产品,并以环境可接受的方式处置残余的废弃物。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Closing Materials Cycle)经济(物质流动在经济系统中所形成的闭合回路)的简称,是相对于传统的线形经济而言的。

综上所述,虽然国内外研究关于循环经济的表达方式各不相同,但是循环经济的核心在于对资源的循环利用这一观点已得到普遍认同。循环经济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手段也在不断得到证实。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低消耗、再利用、再循环、高效率,特别强调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1.4 绿色经济理论

“绿色经济”这一概念是针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而提出的。World Bank(1998)指出,绿色经济是解决经济发展对环境造成的消极影响的最好方式。Green Economy Initiative认为,绿色经济是一种可以带来公众福利和社会质量提高,同时可大幅减轻环境破坏和生态多样性缺乏的经济形式。Charleston认为绿色发展就是“回归一种结合新技术,对气候、地理、文化影响良好的发展方式”。Barbier(2012)提到在绿色经济中,绿色增长是指能够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私人和公共投资所驱动的,并且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免受侵害的增长。Porfirev(2012)指出从狭义上讲,绿色经济包含经济发展及可以减少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以及节约资源和能源的设备和技术。在实践中,绿色经济是基于环境友好、资源可再生,并且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的及充分使用不含二氧化碳等排放物的技术。

胡鞍钢(2008)指出,所谓绿色发展之路,就是强调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统一与协调,即更加积极的、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绿色发展指数年度报告——省际比较”中提到绿色发展是资源高效与节约的发展,是环境被保护与清洁的发展,是经济与社会永久性可持续的发展(李晓西,2010)。孙正甲(2002)认为“绿色经济就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是经济、社会、自然生态以及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统一共进的经济”。绿色经济又叫生态经济,它是现代工业化过程中针对经济发展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而提出的新经济概念。绿色经济是一种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友好充分联系在一起的经济形式。

1.1.5 环境管理理论

环境管理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教育和科学技术手段,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处理国民经济各部门、各社会集团和个人有关环境问题的相互关系,使社会经济发展在满足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同时,能够防治环境污染和维护生态平衡(Xu等,2013;Xiang等,2013)。

环境管理的内容涉及土壤、水、大气、生物等各种环境因素,环境管理的领域涉及经济、社会、政治、自然、科学技术等方面,环境管理的范围涉及国家的各个部门,因此,环境管理具有高度的综合性。

环境管理的手段包括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和宣传教育等方面。本课题主要利用经济手段和技术手段来进行环境管理,以促进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