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自然资源
1.2.1 土地资源
我国土地资源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地域辽阔,类型多样。我国国土面积居世界第3位,约960万平方千米。巨大的国土面积使得我国地理跨度较大,从全国来看,土地资源类型约为2700种(2)。多样的土地资源类型主要成因为复杂的地质地形条件、多样的水热组合条件、多样化的土地利用方式、悠久的农业耕种历史。这种多样化的土地资源类型使得我国农、林、牧、渔业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第二,土地利用率低。据统计,我国平地面积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3,山地、丘陵、荒漠约占国土面积的2/3。可供农业利用的土地极少,未开垦以及无法利用的土地资源较多。山地是我国林、牧业的主要所在地,但是山地土层薄、坡度大、适应性单一,这就决定了在山地土地发展农业的低效性。山地的生态系统较为脆弱,一旦利用不当,极易引发生态系统的崩溃、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锐减,以西部地区表现得最为突出。但是作为我国林牧业的生产基地,尤其是在南方的热带、亚热带地区,雨量充沛,生物资源丰富,特别适合林木生长和发展当地的土特产经营,应注意森林资源的合理开采利用,保持水土和生物多样性,使山地资源可持续发展。荒漠和戈壁地带应加大草地的种植面积,绿化沙漠。平地是我国农业的主要基地,但是面积相对较小,干旱和高寒地区面积较大,外加各种企业、工矿、住宅等用地使得可供利用的农用地面积比预计的要低。
第三,土地资源丰富,人均占有量少,后备耕地资源不足。从上面两项分析可知,我国土地资源比较丰富。据统计,我国耕地面积居世界第4位,约占世界耕地总面积的7%;草地面积居世界第2位,仅次于澳大利亚,约占世界草地总面积的9.5%;林地总面积居世界第5位,约占世界林地总面积的3%。由此可见我国农、林、牧土地资源数量之大,但是我国有着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基数,若按人均占有量计算,我国的各项土地资源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人均耕地面积约0.13公顷,为世界人均耕地面积0.36公顷的1/3;森林覆盖率仅为12.49%(世界森林覆盖率为22%),位列世界第121位,人均有林地0.11公顷,仅为世界人均数的11%(世界人均有林地1.05公顷);天然草地稍多,每人占0.34公顷,但也不及世界平均数的1/2(世界人均约0.75公顷)。土地资源总量大,人均数量低,后备耕地资源严重不足,无效土地资源较多,构成了我国土地资源的显著特点。
第四,土地退化严重。我国土地面临着严重的问题——退化严重。水土流失(约占国土总面积的37.1%)、沙漠侵蚀(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5%)、土地盐渍化(约占国土总面积的3.9%)、草地退化(约占国土总面积的9.1%)等都是我国土地面临的严重问题。
第五,人口不断增长,土地资源日益短缺。2015年我国人口总数为137462万人,人口增长率为4.96%,每年人口增长约7000万。随着人口的大量增加,我国人均土地资源的占有量越来越低,土地资源不足问题日益严峻。
第六,土地资源分布不均衡,土地生产能力的地区差异显著。
各地区状况如下:
(1)东部地区
东部地区南部雨量充沛,水热丰富,日照充足,土壤肥沃,生物多样,但是多山地,平原地带较少,林、牧业比重大。受东南季风影响,夏季台风较多,易引发自然灾害。
东部地区集中了全国大部分的生物生产量、耕地及农业人口和农业总产值,是我国重要的农区,而且也是畜牧业比重大的地区。但是,由于受东南季风的影响,降水不稳定,旱涝交替出现,自然灾害频繁。在季风区内,土地资源性质与农业生产条件的差别也很显著。华北地区地形平坦开阔,耕地多,但林地少,水源不足,旱涝盐碱等自然灾害多,在山东、河北、天津十分明显。
南方亚热带、热带地区,水热丰富、生物资源多样,但山地多、平地少、农耕地不足。浙江、福建、海南非常突出,浙江人均耕地只有0.05公顷,只及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有的地方人均耕地不到0.2亩,人多地少,人地关系紧张。
此外,东部地区土地的后备资源严重缺乏,许多省市几乎没有后备耕地资源。与此同时,伴随着城市化进程步入快车道,大量耕地被征用,耕地加速锐减。大中城市地价高昂,用地日益紧张,其中以北京、上海、深圳等特大城市最为突出。高昂的地价已对当地的制造业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东部地区必须有效控制、合理使用极其有限的土地资源。
表1-1 2015年四大地区耕地资源比较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6)》计算整理。
图1-1 2015年四大地区耕地资源占全国比重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6)》计算整理。
图1-2 2015年四大地区人均耕地资源量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6)》计算整理。
表1-2 2015年四大地区草地资源比较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6)》计算整理。
图1-3 2015年四大地区草地资源占全国比重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6)》计算整理。
图1-4 2015年四大地区人均草地资源量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6)》计算整理。
(2)中部地区
中部地区属季风影响区域,中部地区土地资源相对丰富,土地的水热资源匹配较好,传统农业发达,但是人口基数大,河南、湖南、江西等几乎都是人口众多的农业大省。人均耕地面积较东部地区高,平均0.08公顷。但其中,湖南人均仅有0.06公顷;山西虽然人均耕地有0.11公顷,因地处黄土高原,尽管土层深厚,但土质疏松,坡陡沟深,地形破碎,植被稀少,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干旱对农业的影响大,单位土地的生产量不高。
林地资源集中在湖南、江西,森林覆盖率达30%以上,山西林地在本区中最少。
表1-3 2015年四大地区林地资源比较
资料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告》,其中四川包括重庆。
图1-5 2015年四大地区林地资源占全国比重
(3)西部地区
西部地区内部人均土地资源多,人均耕地0.14公顷,高于全国人均水平40%,但土地质量总体水平低下,而且西部地区内部土地资源状况在西南、西北、青藏地区差别巨大。
西南地区人均土地资源面积较少,其中,四川人均耕地只有0.08公顷,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土地的水热条件匹配好,土地的生产量高。西南多山地,降水量多,森林面积广,其中,云南森林覆盖率达到55.7%,西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林区。
图1-6 2015年四大地区人均林地资源量
西北地区光照充足,热量也较丰富,但干旱少雨,水源少,沙漠、戈壁、盐碱地面积大,其中东半部为草原与荒漠草原,西半部为极端干旱荒漠,无灌溉即无农业,草地多,耕地、林地少,土地自然生产能力极低。
西北地区草原面积辽阔。青海人均7.1公顷、内蒙古人均3.4公顷、新疆人均2.92公顷,西北是我国天然草场资源的主要分布地,草地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牧区。这一地区还有一定数量的后备资源,但降水制约了农作物生长,土地的生产量低。在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大大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青藏高原区大部分海拔在3000米以上,日照虽然充足,但热量不足、高而寒冷,土地生产能力低,而且不易利用。西藏人均草地31.4公顷,处全国之最,远远高于全国平均的0.317公顷。
(4)东北地区
东北地区属温带,平原面积大,有辽阔富饶的土地资源,耕地、林地资源较丰富,土壤肥沃,但大部分地区热量略显不足。
据统计,东北地区耕地面积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9.7%,集中分布于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和三江平原,其次分布于山前台地及山间盆地、谷地,垂直分布上限一般为海拔500米,少数可达800米。按人均占有耕地计,东北地区是全国最高的,为0.25公顷,相当于全国人均量的2.5倍。
东北地区广泛分布着黑土、黑钙土、草甸土等,都有深厚的暗色表土层。松嫩平原东部和北部山前台地为黑土分布区,富含腐殖质,表层含量2.5%~7.5%,厚度可达1米。松嫩平原中西部为黑钙土分布区,黑土、黑钙土的有机质含量是我国土壤中最高的。肥沃的土地集中连片分布,使东北地区成为我国最好的一熟制作物种植区和商品粮基地。
全区可垦荒地约有667万公顷,以黑龙江省为最多,其次分布在内蒙古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东部及辽河下游地区。
全区中低产田面积占耕地的2/3,比较容易改造,增产潜力大。东北地区土地相对较多,作物生长季节短,农事活动集中,对加速实现以农业机械化为主的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东北地区是我国森林的主要分布地区。大兴安岭北段为寒温带针叶林分布区,以兴安落叶松为主,小兴安岭、长白山地带以红松、糠椴、胡桃揪、水曲柳等为主,材质优良。但长期以来,林木超采现象严重,采育脱节致使资源减少,材质下降。坚持以营林为主,恢复和发展森林资源是经济发展和生态建构的重要战略措施。
东北地区的草甸草原区,牧草生长期170~220天,以针茅、羊草为主要建群种,产草量1600~2200千克/公顷。东北平原的隐域性温性低地草甸和沼泽草地,产草量高达2700~3000千克/公顷,是我国温带天然草地中产草量最高的草地。西部为温性草原区,以丛生禾草为主,产草量为1200~1600千克/公顷;东北部草地面积约2866万公顷,占全区土地面积的23.8%,是我国重要的牧业基地之一。牧草的蛋白质含量高,草质好,适口性强,适合多种牲畜的饲养。
1.2.2 水资源
1.2.2.1 中国水资源分布的一般规律
(1)降水的时空变化。中国地域辽阔,大部分地区受季风气候影响大,各地降水与水资源季节变化大,全国降水量以夏季为最多,冬季很少,春季和秋季介于冬、夏季之间。春雨和秋雨各地不同,多气旋过境的地方春雨较多,多台风过境的地方秋雨较多。各地雨季开始的迟早和持续时间的长短与季风的进退有关。由于季风的来源和受影响的程度不同,降水的季节分配在地区上有明显的差异。长江以南地区,受东南季风影响时间长,雨季一般达半年之久,降水最大的4个月发生在3—6月或5—8月,4个月雨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0%~60%。华北和东北地区,雨季出现较迟,多雨季节为6—9月,降水最大的4个月雨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80%,其中华北降雨更为集中,7月、8月两个月的雨量可占全年的50%~60%,且多以暴雨的形式出现。西南地区的降水主要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有明显的雨季(5—10月)和旱季(11—4月),6—9月最大的4个月雨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80%。新疆的伊犁河谷、塔城及阿勒泰一带,水汽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降水量虽然不多,但四季分配较为均匀,冬季降水量占全年的20%~30%。
(2)河流补给的区域分异。我国河流补给可分成三大不同的区域:
秦岭以南主要为雨水补给区,河川径流的季节变化主要受降水季节分配的影响,夏汛比较突出。因流域的调节作用,河流多水季节一般比多雨季节滞后1个月左右。
东北地区、华北部分地区、黄河上游和西北地区一些河流为雨水和冰雪融水补给区,有春、夏两次汛期,年径流过程呈双峰型。但春汛水量不大,多数河流占年径流量的5%左右,少数超过10%。
西北内陆地区的祁连山、天山、阿尔泰山、昆仑山以及青藏高原部分河流,主要由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径流的变化与气温有密切的关系,年内分配比较均匀。
(3)河川径流的时空规律。因受海防位置、水汽来源、地形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水资源地区分布很不均匀,总趋势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降水量是水资源的补给来源。年降水量400毫米等值线自大兴安岭西侧起,经多伦、呼和浩特、兰州以南,绕过祁连山、青藏高原东南部,至中(中国)不(不丹)边境,横贯中国大陆,将全国分为湿润区和干旱区两大部分。此线以东多数地区湿润多雨,为主要农业区,其中东北长白山区年降水量可达800~1000毫米,秦岭、淮河一带为700~800毫米,长江中下游以南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大部分山丘区为1400~1800毫米,东南沿海一些山丘区,如台湾大部分地区、海南岛中东部以及西南部分地区超过2000毫米。此线以西除阿尔泰山、天山等山区年降水量为600~800毫米外,绝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多草原、荒漠,是主要的牧业区。新疆塔里木盆地和青海柴达木盆地年降水量不足25毫米,是中国降水量最少的地区。
河川径流的地区分布趋势与降水基本一致,但地区分布更不均匀。按照年降水和年径流的多少可将我国分为五个不同的地带。
表1-4 雨量—径流地带特征
续表
1.2.2.2 中国四大地区水资源的比较
我国四大地区之间水资源的分布差异很大,各省市之间的差距较地区之间的差距更大。总体来说是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水资源储蓄量越来越少。沿江、沿海地区水资源比较丰富,内陆平原、西北荒漠地区水资源较少。
表1-5 2015年四大地区水资源分布
东部地区:东部地区水资源分布差异极大,这在很大程度上与东部地区南北跨度大有关。东部地区中,东南沿海省份靠近海洋,水资源比较丰富,雨水充沛。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省水资源极其丰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除广东(由于人口基数太大,在很大程度上拉低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外都超过了2000立方米,尤其是福建高达3468.7立方米;北部北京、河北、天津以及山东大部分地区既不靠近海洋,又无大江大河,属于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极低,尤其是天津人均占有量只有83.7立方米,为全国最低。这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地区农业的发展。
图1-7 2015年四大地区水资源占全国比重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6)》计算整理。
图1-8 2015年四大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6)》计算整理。
中部地区:人均水资源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1689.4立方米,在联合国规定的水资源紧张国家标准线以下。区域内部水资源分布符合由南到北依次减少的规律。南部的江西、湖南水资源比较丰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分别为4394.5立方米、2839.1立方米,远高于中部其他省份的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中部的湖北水资源不甚丰富,属于轻度缺水省份;北部的山西以及中北部的河南属于水资源严重缺乏的省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分别为124.0立方米、303.7立方米。这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制约了两地工农业的发展。安徽、河南、山西水资源的季节性变化相当明显,降雨集中在夏季,水资源充沛,其他季节降水少,水资源严重短缺。
西部地区:从表中数据来看,西部地区水资源最为丰富,远超全国其他地区,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52%,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全国的近2倍。但是西部地区地广人稀,国土面积占全国的70%以上,因而单位面积水资源占有量很少。另外,西部地区高山较多,冰川水资源占有量极大,开发难度大,利用率低,如内蒙古、青海、新疆等地。西部地区大部分省份面积极大,因而省份内部不同城市之间水资源的占有量差别也很大,如广西东部、云南西南部、西藏东南、四川西部的山区属多雨—丰水地带,水资源极其丰富;甘肃和青海的东南部、新疆北部和西部的山地、四川西北部和西藏东部属于半湿润—过渡带;青海的柴达木盆地、新疆的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西藏北部羌塘地区属于干旱—干涸带。但总体上遵循南多北少的一般规律。
东北地区:东北三省位于半湿润过渡地带,年降水量400~800毫米,但是蒸发量低,林木茂密,林牧业发达,大部分雨水被保留下来,因而水资源比较丰富,利于农业的发展。人均水资源占有量黑龙江省最多,为2129.8立方米;辽宁省最低,为408.1立方米,仅为黑龙江的1/5。
1.2.3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社会生产所需要的80%以上的原材料和95%以上的能源仍将来源于矿产资源。
1.2.3.1 中国矿产资源分布的基本特征
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地质条件复杂的国家,具有多种多样的矿产资源,其数量、品位、种类、地域分布具有以下特征:
(1)种类多、资源总量丰富。我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矿种比较齐全的国家之一。目前发现的矿藏有162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149种,现依据矿产资源的储量、质量和找矿远景,对40种重要矿藏进行评估:
第一类级:储量丰富,自给有余,可供出口的计19种,包括煤、钨、锡、铂、稀土、盐、石墨、萤石、菱镁矿、重晶石、滑石、石膏、高岭土、硅藻石、膨润土、硅灰石、水泥灰石、玻璃硅质原料和石材。
第二类级:可基本满足需要,但也有缺口的计11种,包括铁、锰、镍、硫、碘、铀、石棉和海抱石等,其中铁矿缺口较大。
第三类级:有一定资源潜力,但可供规划用的探明储量缺口较大,包括天然气、钢、金和银4种。
第四类级:探明储量不足,资源远景不明的计5种,包括铬、铂(族)、金刚石、硼砂和钾盐。
(2)矿床类型多样,矿石类型齐全。矿床类型带有明显中国地质特色。如我国南岭地区地处环太平洋成矿带西部,强烈的花岗岩岩浆活动带来丰富的钨、锡、铝等元素,再加上该地区有大量的碳酸盐岩地层沉积,从而形成了中国南方滇、黔、桂、湘、赣、粤6省区内,居世界上第1、第2位的钨、锡、锑、锌、汞、铅等矿产,包括世界上最大的层控锑矿、大型层控铅锌矿、斑岩型钨矿和钨钼矿。内蒙古白云鄂博稀土矿是世界上罕有的矿产,仅探明工业储量就为世界其他国家同类储量总和的5倍多。
(3)富矿少、贫矿多、共生矿床多,选矿难度大。我国虽然拥有一批规模大、品位高的矿产,如煤矿、钨矿、锑矿和优质冶金辅助原料,但大部分矿产贫矿多、富矿少。例如,我国铁矿石探明总储量居世界第3位,但品位大于50%的富矿仅占2.3%,95%以上的储量均为平均品位33%上下的中低品位矿。我国铜矿的探明储量已达5900余万吨,亦位居世界前列,但品位大于1%的富矿仅占35%,加上伴生组合多,大大增加了选炼的难度和费用。
(4)矿产资源分布不均,组合类型多样。在我国,许多重要矿藏的分布地区很广,如煤炭分布于全国28个省份,27个省份均有铁、铜分布,24个省份有磷分布,19个省份有钨分布。但这些矿藏大部分储量却相对集中于少数省份,如68%的煤炭探明储量集中于晋、陕、蒙3省区;铁矿集中分布在辽、冀、晋、川4省,占全国保有储量的60%,主要为鞍(山)—本(溪)、冀东、攀西、五台—岚县4大片;磷矿的80%以上分布在滇、黔、鄂、川、湘5省;82%探明储量的铝土矿集中于晋、豫、黔、桂4省区;其他如湘、赣两省集中了全国钨的65%,湘桂两省区则集中了全国锑的64%。此外,贵州汞的探明储量占全国的71%,内蒙古的稀土占全国的97%,辽宁的菱镁矿占全国的84%,青海柴达木盆地的钾盐占全国的96.8%。
区域性矿产资源合理配套组合,有利于原材料工业基地建设。在我国大约有10个区域,它们分别是:
辽中—辽河地区:铁、煤、油气、辅助原料、建筑材料、钠盐;
冀东—渤海湾地区:铁、煤、油气、辅助原料、建筑材料、钠盐;
冀南—豫北地区:煤、铁、辅助原料、油气;
豫西—豫中地区:煤、铝土矿、辅助原料;
鲁中—黄河三角洲地区:石油、煤、铁、铝土矿、辅助原料、建筑材料;
晋中地区:煤、铁、辅助原料、建筑材料、铝土矿;
黔中地区:煤、铝土矿、辅助原料、建筑材料;
川滇黔接壤地区:铁、煤、铜、铝;
内蒙古宁夏接壤地区:煤、建筑材料、天然碱、钠盐;
河西—东疆地区:铁、镍、铜、煤、石油。
1.2.3.2 铁、铜、锰等金属矿资源的比较
我国矿产资源丰富,种类多,储蓄量大。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太大,人均储蓄量相对较低。矿产资源在各地区之间的分布极不平衡,在省域之间的分布较地区之间的差距更大。现以铁、铜、锰、铝土4种矿产资源为例进行比较分析如下。
表1-6 2015年四大地区矿产资源状况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6)》。
东部地区:整体矿产资源储量全国最低,尤其是锰和铜。主要矿产资源中,铁矿的储蓄量稍大,占全国总量的21.82%。铁矿主要集中在河北,约占全国总量的13.15%,其次是山东,其他地区很少或没有。锰矿的比例全国最低,约占全国总量的0.73%,只分布在河北、福建、广东且含量都很低。铜矿的含量也是全国最低,占全国铜矿总量的4.39%,大部分分布在福建,占全国总量的2.40%,其他省份很少或没有。铝土含量仅为0.19%,只分布在山东(占全国总量的0.16%)、河北(占全国总量的0.03%)。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但是主要矿产资源的含量很低,因此工业产品生产需要从其他地区运进矿产资源,增加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中部地区:主要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以铜矿和铝土矿最为突出。铁矿资源含量全国最低,仅为16.62%,主要分布在山西、安徽两地,其他省份虽有但含量都较低。锰矿的储蓄量较低,主要分布在湖南,该省锰矿储蓄量占全国的7.44%。铜矿的储蓄量较大,占全国的36.31%,其中大部分分布在江西,约占全国的20.5%,安徽、山西的铜矿储蓄量也超过全国总量的5%,其中安徽主要分布在铜陵。铝土矿的储量较大,仅次于西部地区,占全国总含量的29.87%,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南两省,分别占全国比例的14.50%和14.55%。
图1-9 2015年四大地区铁矿资源占全国比重
西部地区:矿产资源最为丰富,四大主要矿产资源均居全国之首。近些年来西部地区工矿业发展迅猛,大量的矿产开采企业相继落户西部,全国主要的矿产开采中心大多位于西部。铁矿储蓄量相对其他资源较低,占全国储蓄量的34.39%,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和四川,这两个省区的储蓄量都在12%以上,其他省份很少或没有。锰的储蓄量非常高,为84.27%。大部分锰矿分布在广西,储蓄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为50.75%;其次是贵州,占17.52%,其他省份很少或没有。铜的储蓄量为53.41%,主要集中在内蒙古、云南、西藏、新疆、甘肃,储蓄量占全国的比例约为15.48%、10.91%、10.08%、8.33%、5.09%。铝土矿的储蓄量为69.94%,主要分布在广西,该省储蓄量约占全国的一半,为48.84%,其他分布在贵州、重庆,约有一半的省份没有铝土矿。
东北地区:矿产资源的储蓄量仅略高于东部地区。3个省份都没有铝土矿。铁矿和锰矿主要分布在辽宁,分别占全国的24.86%和5.11%。铜矿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占全国的4.09%。东北地区的矿产资源对该地区的重工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如鞍山大型钢铁冶炼中心。
图1-10 2015年四大地区铜矿资源占全国比重
图1-11 2015年四大地区锰矿资源占全国比重
图1-12 2015年四大地区铝土资源占全国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