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经济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 丝毛纺织业

1.那石失的织造、用途及匠作机构

“那石失”是对波斯语词的音译,而其语源出于阿拉伯语。由于是音译,所以又有纳石失、纳什失、纳赤思、纳阇赤、纳奇锡、纳赤惕、纳瑟瑟等多种汉字异写,一般指以片金线或圆金线为纹纬的织金锦或织金缎,是一种用金线显示花纹从而形成具有金碧辉煌效果的织锦,其具体制作方法为:先将黄金打成金箔,用纸或动物表皮作背衬,再切割成强丝线的片金;也可将片金缠绕在一根芯线之外,即成圆金。那石失织品织造紧密,提花规整,与中国传统的地络类织物金段子有很大的区别。在出土的实物中,最典型的实例有甘肃漳县汪世显家族墓出土的一件团花纹的织金锦冠饰、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所藏的团窠对狮纹织金锦等,反映出元代回回等工匠高超的织造工艺水平,并为明、清两代(1368—1911年)出现的更为复杂的加金织造工艺奠定了技术基础,它历来被认为是中国元代(1271—1368年)织造工艺的典型代表。

中国古代丝织物加金大约始于战国,汉代以后进一步发展,唐宋时期织金技术已臻成熟。但织金锦的真正流行,要到女真族统治中国北部后才开始,到元代则达到极盛。元代极为盛行在丝织物上大面积地使用金线织造花纹,这主要是由于蒙古族的习俗爱好,以及元代上层统治者为了显示自身的华贵而大力提倡的结果。

元时那石失的消费量极大,元廷每有朝会、庆典,或宗王来朝及岁行幸,皆举行燕飨,赴宴者必须身穿皇帝所赐一种特制式样的礼服,名曰“质孙宴服”。“质孙”(78)一词,意为一色服。冬夏之服有别。“质孙”服装或许有贵贱之别,但总体要求颜色协调统一。据《元史·舆服志》记载,天子“质孙”冬服有十一等,第一为“那石失”,“质孙”夏服有十五等,第一为“答纳都纳石失(缀大珠与金锦)”,第二为“速不都纳石失(缀小珠与金锦)”;百官“质孙”冬服九等,第一为“大红纳石失”,“质孙”夏服十四等,第一为“素纳石失”,第二为“聚线宝里纳石失”(79)

那石失除用作质孙服的衣料外,蒙古贵族还常以此装饰其车、马、玉玺、绶带等。如果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和能工巧匠,如此昂贵的那石失是无法造出来的。蒙古骑兵通过长期战争,从被征服地区掠夺了数量巨大的黄金,这些黄金便成为大量生产那石失的物质基础,而掌握了高超技艺的回回匠人就是那石失的设计师。

蒙元时期的纳石失来自西域,并保留了在伊斯兰教世界的旧名,但它更多的却在中国织造。在已知的资料中,元代织造纳石失的作坊大约有5所,它们皆为直隶中央的官府局院。其中,归属工部的有3所,即2个别失八里局和那石失毛段二局中的那石失局,“秩从七品,大使一员,副使一员,掌织造御用领袖那石失等段。”(80)别失八里局设有全称别失八里诸色人匠局,至元十三年(1276年)起设在大都,工匠来自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81),另一个仅被《元史·百官志》记录,难悉其详。不过从《百官志》排序来分析,它应当也是织造纳石失的织染作坊。

归属为太子服务的储政院系统的有2所,即弘州那石失局和荨麻林那石失局。元太宗时,在弘州(今河北信阳)、荨麻林(河北万全西)成立由昭功万户都总使司下辖的弘州、荨麻林“那石失”提举司,秩从七品(82),负责织造那石失。从此,弘州、荨麻林、别失八里成为元朝官方织造那石失的中心。

弘州、荨麻林两局,由镇海等管理。镇海管理初,“先是,收天下童男童女及工匠……既而得西域织金绮纹工三百余户,及汴京织毛褐工三百户”(83),负责织造那石失。后至元十五年,又“招收析居放良等户,教习人将织造那石失”(84)。窝阔台时,又命哈散纳“领阿儿浑军、并回回人匠3000户住荨麻林,兼受平阳,太原两路达鲁花赤,兼管诸色人匠”(85),并由哈散纳、怯烈亦氏管理兴和路荨麻林人匠提举司,设提举一员,同提举一员,副提举一员,照磨案牍一员。而织造那石失的主要工匠师,是不花刺著名工匠和天文学家马合谋和3000多户撒麻尔罕的工匠。

这些“织金绮纹工”与中国“童男童女及工匠”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从而使元代那石失的织造技艺达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平,甚至超过了中亚、西亚的织造水平。

2.撒答刺欺的织造和匠作机构

根据《世界征服者史》记载,成吉思汗时期,中亚忽毡(Khojend,今塔吉克斯坦列宁纳巴德)商人贩运织金料子、棉织品、撒答剌欺及其他商品,前来贸易。成吉思汗给每件织金料子付一个金巴里失,每两件棉织品和撒答剌欺付一个银巴里失。由此可知,忽毡的撒答剌欺和波斯的那石失是两种不同的织物,但它们都属于中亚丝棉织物中的精品。撒答剌欺是原产于中亚不花剌(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以北十四里的撒答剌出产的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棉布料或不带织金的丝织品(86),是仅次于那石失的一种高级衣料。

元政府十分重视撒答剌欺的织造,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改组原练人匠提举司为撒答剌欺提举司,“秩正五品,设提举一员,副提举一员,提控案牍一员……以扎马拉丁率人匠成造撒答剌欺”(87)

3.速夫的织造、用途及匠作机构

“速夫”本是波斯文“Suf”的音译,原指波斯人穿的一种羊毛织成的长毛呢,速夫传入中国以后,深受蒙古王公贵族的欢迎,也是王公贵族参加“诈马宴”时穿的仅次于那石失的重要服饰。据《元史·舆服志》记载:“速夫,回回毛皮之精者也。”元廷为了大量生产速夫,在至元十八年(1281年),于河西等地设置了“织造毛段匠提举司”,专门负责织造速夫等精致毛产品。

4.配饰制作

按元内府制及蒙古传统,皇室和贵族服饰、帽履、旗帘以及许多生活用具、用品,都要镶嵌名贵的珠玉宝货,而回回人擅长珠宝经营的传统,正好迎合了蒙古贵族豪奢生活的嗜好。因此,这一时期大量西域地区所产珠宝被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土。早在贵由汗时,西域使节“呈献给皇帝的礼物中还有撑在皇帝头顶上的那种华盖或天幕,遍饰以宝石”(88)。元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7就记载有许多来自西域的、不同名目的“回回石头(珠宝)”。书中讲,“回回石头种类不一,其价亦不一。大德间本土巨商中卖红刺一块于官,重一两三钱,估值中统钞一十四万锭,用嵌帽顶上。自后累朝皇帝相承宝重,凡正旦及天寿节大朝贺时则服用之,呼曰‘剌’,亦方言也。今问得其种类之名,具记于后。红石头,四种同出一坑,俱无白水:剌(淡红、色娇)、避者达(深红色,石薄方娇)、昔刺泥(黑红色)、苦栏(红黑黄不正之色,块虽大,石至低者);绿石头,三种同出一坑:助把避(上等暗深绿色)、助木刺(中等明绿色)、撒卜泥(下等带石,浅绿色);雅鹘:红亚姑(上有白水)、马思艮底(带石无光,二种同坑)、青亚姑(上等深青色)、你蓝(中等浅青色)、屋扑你蓝(下等如水样,带石浑青色)、黄亚姑、白亚姑;猫睛:猫睛(中含活光一缕)、走水石(新坑出者似猫睛而无光);甸子:你舍卜的(即回回甸子,文理细)、乞里马泥(即河西甸子,文理丽)、荆州石(即襄阳甸子,色变)”(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