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建构关联:“一串课”主题单元教学初衷
在教学中,一线教师设计一节课,通常情况下主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教什么,二是怎么教。第一轮课改的时候,教师更多的是关注“怎么教”的问题,纠结于一堂课如何设计、如何展开,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往往是从前往后一课时一课时地备课。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发现,这样的教学存在孤立、片段、零碎的弊端,一方面,教师缺乏对数学知识的整体结构认识,过分依赖教材的单元和课时划分,局限于单课时教学,割裂了知识结构,削弱甚至偏离了数学学科的课程目标;另一方面,教师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整体设计,满足于当前情境或活动的设计,策划的视野短期化,忽略甚至局限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学习能力的长期培养。这种“就课论课”的方式,缺乏整体谋划和设计,影响着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生的发展。在课程标准修订版公布后,我们认识到要真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只关注“怎么教”是远远不够的,应该返璞归真,要从根本上考虑“教什么”的问题。内容决定形式,教什么首先是因为需要教。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地做事重要,而找准问题,才能做正确的事。
系统化理论强调“单元”教学。美国得克萨斯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加里·鲍里奇在其专著《有效教学方法》中,从理论上指出单元和课时的关系,要求这一阶段过程应采取系统观。系统的力量在于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教学单元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是看不见的,但又是最重要的,而系统使单元结果大于课时结果之和。因此,必须设计好系统或教学单元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把单元计划分为垂直和水平两类,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单元与课时之间的关系。
结构化的知识特点需要“单元”教学。数学知识是有严密组织的知识系统,是一个依前后顺序逐一递增的知识体系。学生学习数学,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必须形成相应的认知结构。布鲁纳结构优化原理也认为,任何知识都是具有结构的,学习结构就是学习事物是怎样相互关联的,它反映了事物之间的联系或规律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使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结构。
碎片化的教学现状亟待“单元”教学。结合数学知识的呈现与能力的要求,遵循逐步深入、螺旋上升的原则,现行的小学数学教材按照四大领域进行编排,但教师在实施具体教学实践时,如果不能很好地分析研究各大领域及其相互关系,那么就容易形成局限于“点”上进行备课、教学的习惯。有的同一教学方式的内容,因为分散在不同年级,采用了平均用力的方法,结果造成教师教得没劲,学生学得原地打转转的情况;有的同一领域的内容,因为缺乏必要的联系,而教师不了解学情,又没有给学生以台阶和过渡,结果造成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云里雾里的情况。学生接受的数学知识也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更不用说帮助学生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实现其独特的育人价值了。
单元教学与传统的单课时教学明显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系统教学,后者是散点割裂化的教学。按照建构主义的理论,单元教学中,“板块化”思考与“条状重组”的文本解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对于教师而言,“一串课主题单元教学”的研究能够使其具有系统化的教学策略。从教材内容的整体出发,把握数学本质,由原来的点状教学转化为结构的、系统的教学,由关注教师的教转为研究学生的学,从而更好地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育人功能。
基于以上的思考,我们工作室确立了“基于学生‘真问题’的小学数学单元教学的实践研究”的研究课题。所谓单元教学,不仅仅是局限在某一册书的某个单元的教学,而是围绕小学数学课程的四大领域的典型单元进行的“单元教学研究”。也就是把看似一节节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课,放在一个大的领域,作为一串课前勾后连地进行研究,从而发现孤立地一节一节上课发现不了的问题。我们力求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改变“思维方式”,由关注教师怎样教到关注学生怎样学,把自己变成“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基于学生的“真问题”进行主题单元教学,整体把握教材,把握数学本质,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真”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