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后觉”:重启数字化战略的银行们
随着数字化概念不断升温,在信息化路上先行许久的银行自然不会甘于在数字化进程中处于被动状态,银行们已经开始充分利用在信息化进程中积累的底蕴和资源方面的优势,试图在数字化进程中提升自我。
1.3.1 提升科技战略在整体战略中的位置
传统金融机构已经普遍转变观念,不再只将科技定位于技术工具,而将其上升到最高级别的企业战略层面。
1.大型金融机构
建行依托“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带来的技术优势,将金融科技与普惠金融、住房租赁并称为三大战略。2018年,建行在金融科技方面提出“TOP+”(技术、开放、平台、联合)战略,新技术方面“ABCDMIX”(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移动技术、物联网、其他)全面开花。
工行2017年在原电子银行部基础上组建网络金融部,将加快推动“互联网金融e-ICBC 2.0”向“e-ICBC 3.0智慧银行”升级,并将其作为企业战略,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金融科技创新与应用的基础上建立新型智慧银行。
中国银行首席信息官刘秋万在2018年8月的年度业务发布会上表示,中行数字化发展之路将围绕“1234-28”展开,即以“数字化”为主轴,搭建两大架构,打造三大平台,聚焦四大领域,并在聚焦的四大领域中,开展28项战略工程。
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郭宁宁在2018年7月银行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农业银行将按照“金融科技+”战略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以市场为导向,以用户为中心,以科技驱动为着力点,以改革创新为抓手,推动产品创新、流程再造、管理变革、模式转换等,助力业务经营发展转型升级。在2020年之前,按照“重点突破、整体提升、积极赶超”的策略,打造统一开放的金融科技服务平台,全面提升六项基础能力,逐步深化八大领域应用,实现金融科技与业务应用场景的快速融合,切实推动农业银行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
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在公司2018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指出,平安集团在做好主营业务的同时,也在积极推进新的业务板块,特别是科技和生态板块,平安的中长期战略具体是“科技赋能金融,科技赋能生态,生态赋能金融”。
招商银行行长田惠宇2017年就曾提到,招行必须举全行“洪荒之力”推进以“网络化、数据化、智能化”为目标的金融科技战略。招行在年报中明确表示:“要把科技变革作为未来三到五年的重中之重,将金融科技的研发和应用全面铺开,并将重新审视和再造提供服务的方式,据此调整内部组织、流程、制度和文化。”
2018年年报中,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提及“金融科技”的次数分别达15次、21次、7次、64次、21次。
2.中小金融机构
在大型金融机构的带动下,中小金融机构也根据自身特点发展出不同的金融科技战略。2017年上半年,银监会批准筹建的17家民营银行中,微众银行、网商银行、苏宁银行、中关村银行、亿联银行、新网银行、华通银行、众邦银行等8家银行都被直接定位为互联网银行,将近占到民营银行总数的一半。
另外一些民营银行也表示会探索互联网银行方面的业务或模式,比如威海蓝海银行致力于打造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轻资本、交易型、类互联网化银行。对于国内中小银行而言,由于规模较小,整体实力较弱,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就成为它们应对金融科技挑战的重要选项。比如江苏长江商业银行2016年就与神州数码融信软件有限公司签约,建设互联网金融平台。
随着对科技战略认识的上升,业务与科技的深度融合逐渐成为所有金融机构的发展目标。未来,即便有哪家金融机构不是科技公司,至少也是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的“混血”。
1.3.2 为金融科技的发展投入大量资源
战略认知的上升,必然带来资源的投入,主要表现在调整组织结构、增加预算支出、加大人员投入等方面。
1.调整组织结构
以建行为例,其在总行层面成立了金融科技创新委员会,整合IT管理、数据管理、产品创新及相应的财务管理等职能板块,对全行的金融科技战略进行统筹安排,提升决策的企业级管控力与效率。
2018年4月18日在原有开发中心的基础上建行组建了建信金融科技公司,将总行直属的3000名开发人员全部平移至金融科技公司,以赋予生产单元新的组织架构、新的运营机制及新的人才战略,用市场化机制激发其活力与生产效率,构筑驱动建行集团金融科技应用的“核动力”。
除建行外,工行的金融科技子公司于2019年5月落户雄安,中行的金融科技子公司于2019年6月花开上海,目前四大行中只有农行尚未建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到2019年年底,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已经达到十余家。
2.增加预算支出
2019年第一季度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2018年“陀螺”(GYROSCOPE)评价体系评价结果中,“体系智能化能力”维度披露了各家银行在金融科技方面的真实投入。从数据来看,上榜银行的金融科技投入从此前普遍占总营收的1%升至2%,而部分城商行的金融科技投入占比达到3%以上。据此计算,银行业整体每年在金融科技上的投入至少近千亿元。排名前五的银行在金融科技上的投入占总营收的比例均达到2%以上。而国有大行中,建行、农行、中行的金融科技投入占比较高,分别为2.17%、2.21%和2.11%。结合总营收计算,2017年建行的金融科技投入达到134.8亿元,农行的金融科技投入达到120亿元,中行的金融科技投入约为102亿元(见图1-4)。
图1-4 建行、农行、中行2017年金融科技投入
在预算方面,国外金融机构的投入更加积极。据麦肯锡公司统计,国外领先的银行平均每年投入税前利润的17%~20%用于数字化转型和创新。摩根大通2016年净盈利247亿美元,但其科技投入高达90亿美元,2017、2018年都超过百亿美元,2019年也保持了同样的投入力度。据称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 BOA)每年科技投入达90亿美元,富国银行也达70亿美元。
3.加大人员投入
国内方面,各金融机构意识到科技人才对金融机构面向未来的战略意义,纷纷提出自己的人才战略。建设银行在金融科技子公司成立的第一年就扩充了近1000名各类技术人员。中国银行提出未来将着力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升集团内科技背景人才占比(目标是在3~5年内将占比提升至10%),引入市场高端科技人才,重点加强产品经理、数据分析师、客户体验师、互联网安全专家等人才储备。平安集团有正式雇员27.5万名,技术人员超过2万,占比约为7%。平安集团CEO表示,长期看,未来金融机构科技人员的占比会逐渐达到50%。招行董事长田惠宇表示,招行总行未来有技术背景的人员至少会占到50%。
国外方面,较早提出要转型为科技公司的高盛,其员工总数约为36800人,而技术人员高达9000名,占比接近24%,比Facebook的总人数还多。摩根大通近年通过持续向金融科技转型,技术人员占比上升到16%。其全球的25万名员工中有技术背景的达5万名,包括分析师、算法工程师、自动化工程师、机器学习专家等,他们与业务人员之间的自由交流经常碰撞出极具创新性的项目。
“后觉”的银行们正在努力通过“数字化”赛道缩短与科技公司的差距,希望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