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条件反射中的重要现象:反应的替代
所谓的反应替代有两种不同的含义:第一种是指在不同的情况下,人们会做出截然不同的反应。举几个例子,当一只小狗亲近地用它的身体碰触孩子,孩子会觉得很快乐,会张开嘴露出可爱的笑容;但如果这只狗狂吠着向孩子扑过来,孩子就会因为恐惧而大哭。如果在炎炎的夏日有一阵风吹来,我们会张开双臂感受这来之不易的凉爽;但如果是在寒冷的冬日,我们就会在寒风袭来时紧紧地抱住双臂以抵御寒风的侵袭。这些下意识行为就是我们所说的因环境改变而产生的反应差异。
这种简单的替代反应在我们年幼时就已经建立起来了,我们总是在下意识的情况下完成这种反应的转变,因此它不需要我们格外留意。今天作为我们研究重点的是另外一种替代反应,这种替代反应是指我们在相同的环境下,因为以往表现出的反应不能良好地适应环境而做出的心理和身体反应的调整。举例来说,一个人因为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而终日沉默寡言,这被人视为冷漠,这个时候就需要他改变自己与人交流时的反应,尽可能多地表露自己的想法,这样才能更好地与他人相处。有些人认为这种替代反应也和第一种替代反应相似,是人们在年幼时就能掌握的一种能力,不需要特别注意。
但事实并非如此,生活中有许多人并未掌握这种在相同环境下更改自己反应的能力,他们会一直保持着在某种刺激下形成的反应,因而对烦琐的工作、失败的婚姻等不如意的事情无能为力。我们相信这也是近年来抑郁人数不断增加的原因之一。
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在孩子幼年时就对他们进行培养训练,让他们自小就形成习惯,在不利的环境下迅速改变自己的反应。例如,我们看到孩子因为不会做数学题而发愁时,我们不应该帮助他们完成这道题,也不能任由孩子在考虑很长时间后仍不断进行无谓的思索,我们可以提醒他,让他想想别的办法,比如找一找别的教科书,看上面有没有解决这道题的方法。当我们看到他想爬到树顶摘下果子却无能为力时,我们可以提醒他采用别的办法拿到那个果子,比如“你觉得去找个梯子怎么样”?我们相信这样的教育方式可以成功地帮助孩子们形成“条条大路通罗马”的思维方式,我认为这是父母留给孩子的最珍贵的财富,它能让孩子们在面对糟糕情境时迅速做出恰当的替代反应,更好地面对或是改变自己所处的环境,拥有自己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