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最初,画画对于何香凝来说,只是一门纯粹的工具。
原因有二,一是孙中山要组织武装起义,需要起义的军旗和安民布告告示的花样、军用票的图案等,因而需要人设计,把它画出来。
二是,想以画作来唤醒被封建文化桎梏已久的国人。
所以,追随丈夫廖仲恺来到日本,在东京女子师范学校上预科的何香凝,在生子半年后复学转去日本私立女子美术学校学习画画。
很长一段时间,她最喜爱画狮子和老虎,真正让何香凝着迷的,是画狮、虎时,内心那激昂澎湃起伏的心情,她将自己的感情表达在画里,“以示各族人民应如睡狮之觉醒,如猛虎之雄伟”。
东北全境沦陷,华北岌岌可危,外寇当前,蒋介石以国力孱弱、必须低调备战为由,继续抱定“攘外必先安内”的国策,优先剿共,延迟抗日。何香凝给蒋介石邮寄了一条布裙,还附上一首极尽讽刺挖苦意味的诗作:
枉自称男儿,甘受敌人气。
不战送河山,万世同羞耻。
吾侪妇女们,愿往沙场死。
将我巾帼裳,换你征衣去!
除了文字,何香凝更喜欢用画作来表达自己的心境与期望,有一阵她几乎每天都在画,局势越来越动荡,她那一颗拳拳之心便始终不能放松,一直在画里面转转转,想停都停不住。
战争,孱弱的国民,参加革命的子女……就这样一股脑蹿进她的脑子里。
画呀,画呀,何香凝的真实风骨就这么铺满了画卷,她也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何香凝的生命经历了94个春秋,经历过无数大风大浪。但即使在最艰难的日子里,她也没有放弃画画,而是将其视为打捞自己,打捞他人,甚至是打捞社会的武器。
历经了人生起起伏伏后的何香凝,她在人生后阶段更爱画梅兰竹菊等,这是她本真性格的自然流露。
1943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何香凝辗转从香港迁居桂林,靠卖画为生。蒋介石曾派人送来巨资邀她到重庆居住,何香凝断然拒绝,并在来信的背后写下“闲来写画营生活,不用人间造孽钱”。
在这期间,她画了一幅梅,梅的枝干苍老虬曲,坚硬挺直,象征了她的傲骨铮铮和一生高洁的情操。
她的品格就如她曾在一幅《梅花水仙图》上的题诗:
一树梅花伴水仙,北风强烈态依然。
冰霜雪压心犹壮,战胜寒冬骨更坚。
晚年,何香凝担任过民革中央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还担任过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成就她的正是她天生的虎性、野性以及如梅一般的高洁品质。真正的雌雄同体,从来都是猛虎与蔷薇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