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
1840年的鸦片战争暴发后中国步履蹒跚地走向了近代。中华民族内忧外患,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使中国日益陷入屈从于世界列强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之中,外祸日亟、烽火连年、国弱民困,亡国之祸迫在眉睫。各阶级、阶层、集团纷纷提出各种救国方案,探求不同的救国道路。非常之世,必有非常之人,走着非常之路,做着非常之事,以达到个人和国家的欲望和目的,胡雪岩就是这样。他以非常之举,超人眼光,从市井布衣、平步青云到富可敌国的“红顶商人”!
胡雪岩是中国近代第一豪商。“古有先秦陶朱公,近有晚期胡雪岩。”他由钱庄白手起家,以金融为龙头,设典当,倒生丝,开药铺,财源广进;贩军火,筹军饷,借洋款,办船厂,周旋于官府势力、江湖漕帮、洋商买办、三教九流之间,层层托靠,坐收渔利;他生逢乱世,结缘权贵,纳粟助赈,左右逢源;他敢于孤注一掷,善于官商结合,精于商战谋略,巧于笼络人心,精于做人之道,官居二品,财色双收,留下无尽风流传说。
然而,这一切都只是胡雪岩风光的一面。正如他自己所说:我是天从人愿,财博一生,看似风光无限,实则如履薄冰。我们把胡雪岩放到清末那个特定的舞台上来考量,不难发现他是一个悲剧性的历史人物。
胡雪岩出身贫寒,他发迹于官场,也败之于官场。从他有意结识王有龄开始,就意味着必然与官场、与清末政治时局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靠王有龄的关系和势力,投机钻营,以精细的连环计算,收买人心、网罗赌棍、拉拢富商,混迹于勾栏赌场,迅速发迹。后来,战乱中两次机智地应变使胡雪岩得到了左宗棠的赏识,他便顺势依附于左宗棠的麾下。一面为左宗棠筹粮,一面利用过手的官银扩大私人钱庄,继而独揽左宗棠代购洋枪洋炮的生意,并为左宗棠计划在福建创建的马尾造船厂筹集资金,后又创举外债之先河。胡雪岩对左宗棠军务的支持引起了慈禧的注意,御封其为四省税务代理总管,后又赐黄马褂,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红顶商人,其事业已如日中天。为了打破洋商的垄断,他还办起了民族工业丝厂,迫使贪婪的英商只好求助于历来与左宗棠为政敌的李鸿章。经过李鸿章等人的幕后谋划,胡雪岩被摘去“红顶”,加上因对手的煽动,钱庄突然发生齐兑,近3000万两银子的家业也顷刻贻尽,一代商业奇才在困惑悲叹中死去。
胡雪岩的一生既是一个商人在兵荒马乱中,苦寻机遇、冒险打拼的生活写照,又是清末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争权夺利的一面镜子,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内外交困中走向末路的一个缩影。100多年过去了,人们为什么还记得胡雪岩?不只是因为他创办的胡庆余堂还在,他修建的大宅子还在,而是因为他传奇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启示和思考。鉴其兴衰沉浮,察其短长优劣,正可使当代经营者引以为戒。
“为政要看曾国藩,经商要读胡雪岩”。借鉴这些经验,我们就知道在人生的道路上,在不同的时势指导下,什么时候该冲?什么时候该停?该怎样把握机会?怎样化危机为机遇?如何跨越障碍?如何免蹈覆辙……从而有利于我们绕过暗礁,避开漩涡,迎风破浪,化险为夷,所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在奋斗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我们无缘与他们生活在同一时代,但有幸获取他们以一生的智慧、毅力、胆识、谋略所锤炼出来的经验,是非常难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