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卫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锦衣卫下西洋

其实,在东厂设立前,锦衣卫与宦官的合作早已开始。

前文已经提到,在洪武年间,锦衣卫由于具有仪仗职能,与礼部的关系十分密切,再加上他们时常陪伴在太祖的身边,因而不时会临时受命,代表太祖去处理一些民族与外交事务。到了永乐年间,他们的外交职能变得更为重要。在相关事件中,最引人注目者,莫过于郑和下西洋。

在《明史·宦官列传》中,郑和是排名第一的人物,但这并没有完全体现出他的重要性,因为他只是作为明代第一位最重要的宦官而被加载史册。换句话说,他的宦官身份限制了他得到应有的历史地位。西方学者更愿意将注意力投注到他的航海壮举上,而非他的身体缺陷。因此,在国际航海史、宗教史、经济史,乃至全球史上,郑和已经享有崇高的声誉。例如,20世纪印度尼西亚著名政治家、杰出的伊斯兰教学者哈姆卡(Hamka)认为,郑和对东南亚伊斯兰教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Rosey Wang Ma, “ Chinese Muslims in Malaysia: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美国加州大学的历史学家理查德·冯·葛兰(Richard von Glahn)则认为,郑和重塑了亚洲。Richard Gunde, “Zheng He's Voyages of Discovery”. International.ucla.edu. 20 April 2004. Retrieved 23 July 2009.

郑和家族原是效忠元朝的回民,世居云南。燕王远征云南期间,其家族成员几乎全部死于战事,年幼的郑和被俘,后净身当了宦官,在燕王身边听用。因参与靖难有功,成祖即位后,将其擢为太监(正四品)。《明史》,卷三百四。

永乐三年(1405年)六月,成祖命35岁的郑和以及宦官王景弘等人“通使西洋”。

《明通鉴》记载,成祖之所以通使西洋,是因为听说建文帝逃亡海外,故派郑和寻觅其踪迹(“建文帝之出亡也,有言其在海外者,上命和踪迹之”)。同时,还想借此向邻国展示国威(“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于是,郑和、王景弘等率领将士37000多人(《明史》的数据是27800多人),分乘长44丈、宽18丈的大船62艘,满载金币,先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又自福州五虎门扬帆起航,首达占城,依次遍历西南洋诸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使之朝贡,有不服者则以兵慑之”。《明通鉴》,卷十四。

随行将士不乏来自锦衣卫的武官及校尉,其中包括王复亨、李满、刘海、马贵等四名锦衣卫指挥佥事(正四品)。如果《明太宗实录》记载无误,王复亨等四人原本分别只是正千户(正五品)、副千户(从五品)、总旗(管领军士50人)和小旗(管领军士10人),但在通使西洋的使团乘船下海前,全部被火速擢为锦衣卫指挥佥事。《明太宗实录》,卷四十三。

此后,郑和又率使团六下西洋,时间分别是永乐六年(1407年)九月、永乐七年(1409年)九月、永乐十一年(1413年)十一月、永乐十五年(1417年)五月、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以及宣德五年(1430年)十二月。

这几次出使活动都有锦衣卫官校随行。他们有不少人回国后都因为出使有功而晋升官职。例如,永乐九年(1411年)正月,马贵再一次晋升,当上了锦衣卫指挥同知(从三品),“录其使西洋古里等处劳绩也”。《明太宗实录》,卷一百十二。但不幸者也大有人在,锦衣卫千户杨真即是一例;他跟着郑和出使至锡兰山国(今斯里兰卡)后去世了。永乐十四年(1416年)九月,成祖念其功劳,将他的儿子杨荣提拔为锦衣卫指挥佥事。《明太宗实录》,卷一百八十。

出使西洋的过程确实危机重重,除了难以控制的天灾,还有不可预料的人祸。史书记载了郑和等人在苏门答剌国遇到的惊险一幕:

某年某月,明朝使团抵达苏门答剌国。郑和将钱币、绢帛等物赐给国王宰奴里阿必丁。前“伪王”的兄弟苏干剌因为痛恨宰奴里阿必丁夺其王位,加之没有得到使臣的赏赐而心怀怨恨,于是领兵数万造反,与支持国王的军队激战。郑和率领随行明朝将士支援国王宰奴里阿必丁,最终俘虏了苏干剌及其党羽,并将他们带回国。成祖听取了兵部尚书方宾的建议,命刑部按“大逆不道”之罪处死了贼首苏干剌等人。

永乐十三年(1415年)九月,苏门答剌国王遣使朝贡,成祖命人将苏干剌等贼首的人头交给了对方。在这起事件中有功的将士都受到褒奖,例如,世袭锦衣卫正千户陆通、张通等人都被擢为流官锦衣卫指挥佥事。《明太宗实录》,卷一百六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