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生命全程的发展
其实,发展心理学的最新潮流在4个世纪以前就已初现端倪。整个概念由所有外行心理学家中感觉力最为灵敏的威廉·莎士比亚提出。皮亚杰及其追随者认为,发展是青春期以前就已大部分完工的工作。与其大不相同的是,莎士比亚在《皆大欢喜》一剧中的著名独白“整个世界是个大舞台”里,却将人生描绘得并不那么理想化。在独白中,雅克提出了人生的“7个年纪”,开始于“婴儿,/在乳母的双臂中呓语吐奶”,终结于“重返童年,全然遗忘,/牙齿脱落,老眼昏花,食而无味,一无所有”。
早在20世纪20年代,一些心理学家就开始认为发展是人生持续不断的过程。此时,如前所述的几项重大实验刚刚起步,但其目标主要是衡量随年龄增长发生的变化,而非阐释这些变化的产生过程。1950年,精神分析学家和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1902—1994)首次提出了终生发展详细过程的模型。该模型主要来自他自己对一些主要心理社会挑战的分析及这些挑战所带来的变化,而这些挑战是人生八大阶段中每一阶段都可能面对的。
埃里克森虽未得到高等院校的学位,但在50多年内,他一直是这个国家极受尊敬的发展心理学家之一,并在好几所著名大学担任过教授。他的父母是丹麦人,信新教的父亲在埃里克森尚未出生时即抛弃他的犹太裔母亲,他的母亲只好改嫁给一个德犹混血的儿科医生。这种状况使埃里克森“里外不是人”。在学校,他因是犹太人而受人耻笑;在犹太会堂,他又因自己生得金发碧眼而被视作犹太异教分子,饱受冷眼。这些经历让他对发育过程中如何努力争取认同产生强烈的兴趣。
在青年时代,埃里克森学习过艺术,当过几年画家。但到罗马旅行后,他站在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前,突然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自卑和焦虑感,于是他一路直奔维也纳,找到安娜·弗洛伊德,要其对自己进行精神分析。在排遣焦虑之后,他为自己树立了一个新目标:研究精神分析,成为一个业余分析师。
1933年,纳粹在德国上台后,埃里克森偕妻子先移民丹麦,然后来到美国。他将精神分析付诸实践,先后在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和芝加哥大学任教(最终回到哈佛大学),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参与一些纵向研究活动,并与人类学家合作调查过两种美国土著文化。从自己多种多样的经历中,他感到人类的发展是一项终生活动。在这些发展过程中,人会经历一系列心理斗争,每种斗争都体现出一个生命阶段的特点,也都会在新知识获取和人格发展中得到解决。
第一阶段即婴儿期,中心议题是基本的信任与不信任之间的冲突。在有爱心的父母面前,婴儿解决了这个危机,学会了互相依靠和相亲相爱,并得到了信任。第二阶段即儿童早期,其斗争焦点是孩子在自主需求与怀疑及羞耻感之间所感受到的矛盾心理。若让其在合适的指导下体验自由选择和自我控制,孩子会通过学习规则的重要性而解决危机,同时获取自我控制或意志。每一阶段都代表一种危机,每一阶段都会增加一些人格。久而久之,若每一阶段的过渡都很平稳的话,孩子就能使自己与社会达成更大程度的调和。
下面是埃里克森的终生发展观,每一阶段都比前一阶段更高一级。
阶段:冲突
1.婴儿期: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
2.儿童早期:自主对羞怯
3.游戏阶段:主动对内疚
4.上学阶段(6—10岁左右):勤奋对自卑
5.青春期:认同对角色混乱
6.成年早期:亲密对孤独
7.成年中期:繁殖对停滞
8.老年:自我整合对绝望
成功的解决方案
信任
意志力和独立
目的
能力
自我感觉
爱
关心别人,事业有成
智慧,完整感足以抵挡生理退化
任何一个阶段如果不能平稳度过,正常的健康发展就会受阻。比如,一个没有人关心和爱护的婴儿也许永远不能学会信任别人。这是一种缺失,它会影响或扭曲以后的发展阶段。如果父母管束太严,一个少年也许就不能顺利通过第五阶段,不能获得独立的身份感,结果就可能成为“长不大的孩子”,或产生逆反心理。
埃里克森的理论在发展心理学向生命周期观点的转变中起了非常巨大的作用。造成这种转变的另一个重要影响,是几十年来长盛不衰的纵向研究所提供的生命周期的大量数据。第三个影响是二战后处于生育高峰期的人由儿童向青年及中年的过渡,以及随之而来的65岁人群的增大。这两种因素迫使社会科学工作者和立法者将注意力集中到中年及老年特点的改变及其相关问题上来。
其实,向生命周期观点的转向始于20世纪50年代,在20世纪60年代呈上升势头,在20世纪70年代形成绝对潮流。在这10年中,哥伦比亚大学洛杉矶医学院的罗杰·L.古尔德通过几篇文章理出了成人生命阶段发展的理论。达特茅斯学院的精神分析师乔治·E.瓦利恩特在《适应生命》一书中也作出了类似的梳理。耶鲁大学心理学家丹尼尔·J.莱文森在《男人生命的四季》中如法炮制。作家盖尔·希伊把这些信息以畅销书《转折:成人生活可预测的危机》的形式传达给了大众。到1980年,尽管大部分发展心理学研究仍在处理生命早期的一些问题,但发展在整个生命中呈阶段形式进行的观点已深入人心,成为发展心理学的主导范式,也成为受过教育的人群中的共识观点。
完全不同于埃里克森,时下的生命周期发展理论为多元论,解决的是发展的所有方面,而不只是心理社会方面的问题。它逐一解释了阶段之间的变化,从人格、社会关系,到就生物影响角度而论的认知,与年龄相关的心理变化及社会与环境影响。这些变化与特定的年龄相关,也与那些可能在任何年龄所产生的事物相关。而且,埃里克森的乐观看法是,正常的健康和发育是向上发展的,而近几年所流行的全生命周期发展论的基调是实证主义,也即现实主义。它认为,成人阶段后的发展是一系列的变化,而不是一种向上的持续运动;它所适应的是变化的现实,而不是进程。
这并不是说,今天的全生命过程发展论是悲观的。说真的,它的有些发现真还令人鼓舞。举例如下:
青春期:有关青春期阶段的许多新资料涉及一些熟悉的话题,如性行为、社会发育,挣脱父母以获取自我解放,自我形象和焦虑等。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青春期是一段激烈动荡的时期,但最新的几种研究却提出了相反意见,认为大部分处于青春期的人并非如此。一项研究报告认为,虽然11%的少年患有严重的周期性困惑,32%的少年有间歇性、情景性困惑,但57%的人“在少年时代早期基本上在良好和健康的状态下发育”。虽然吸毒、嗜酒、抽烟和性行为在少年时期有所增多,并已导致部分问题少年的出现,但一个研究小组认为,这些行为在更多情况下是“故意的、自我调节的,旨在应对发育的问题”。
成人危机:成人发展研究的核心一直集中于男女均需实现的紧张转换,特别是在40—45岁。这时,他们大多认为自己的事业已经到顶,梦想已褪去色彩,孩子们开始远离家庭,朝气蓬勃的身体也开始走下坡路。流行作家希伊称这种情况为“可预见的危机”,大部分研究者将这些痛苦和伤感称作“更年期”。
一个小组发现,只有少数男人有中年危机,大部分人要么兴旺发达,要么胡乱凑合。其他小组发现,成人人格并非一成不变、坚不可摧,也不像以前所认为的那样完全由儿童时期的经历所决定。许多成年人完全可以适应这种转换,并成功地转向新的生活环境。保尔·马森及其合著者在《心理发展:全生命周期的探索》一书中写道:“也许,对人格和老年最为重要的研究结果,就是重新认识到人格可在生命的任何时期得到改变。”另一个研究团队认为,大多数人确实会应对过去岁月里难以避免的挑战,尤其是当他们抱着“我能行”的态度时。
老龄化:老龄化的发展变化早已成为两代人的研究领域,且在至少20年中还成为一个主要领域。大部分研究集中于走下坡路时由生理能力变差、慢性病、心理功能减缓、退休、表偶、朋友去世等其他损失所带来的心理变化。对于这些变化,按照20世纪50年代晚期在堪萨斯城进行的老龄化研究的结果,一个广为接受的看法是,共同和有益的适应是“脱钩”——放弃有压力的角色以减轻压力,自愿退入“老龄化的亚文化圈”。然而,心理学家罗伯特·J.哈维格斯特及其同事对堪萨斯城的资料重新进行了分析,杜克大学也进行了一项为期25年的纵向老龄化研究,他们发现情况并非如此。一些人选择脱钩,另一些人是因为身体不好而被迫脱钩。但大部分老年人仍在坚持社会活动,并开始适应亲朋好友的故去。他们扩大接触范围,尤其扩大了与年轻人和家人的接触。他们表现得比那些脱钩的人更满足,心理也更健康。如今大多数人仍认为这是成功步入老年的象征,认为它涉及为自己选择最合适的目标,引导其向最为重要的领域努力,以及积极地寻求各种方法补偿时间流逝带来的损失。
在中年晚期以后,许多人抱怨记忆力减退。最新研究显示,大部分人在50岁以后,其记忆力的确开始缓慢下降。尽管这种现象可能使某些人大感震惊,但这都是正常现象,并不是一定会得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这种变化非常轻微,只是在80岁后才有可能严重起来,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还可通过助记术等其他方法加以改善。
发展心理学也许看上去已完全成熟。它包容了人类的一生,对变化的原因也解释充分,具体实证了发育是呈阶段性进行的。
尽管如此,这个研究领域仍处于一种无序状态。阶段论也不止一种,主要理论多达十几种,次要理论更是多如牛毛。这些理论在某些方面是共同的,但在另一些地方却又彼此差异巨大。生命周期发展心理学实际上不是一种察看受试者的理论,而是一种方法,可同时容纳和综合不同的理论。也许,它永远也不能超出这个范畴。在本章中已说过多次,发展心理学的领域已广博到了极致,因而它一直在呼唤的是一连串的理论,而不是一种可涵盖一切的理论。
这并不是说我们在这里有意诋毁发展心理学,自然科学的王后——物理学,也有着同样的局限。许多物理学家相信,一定存在可以解释物理学中四种力(原子核内的强力、约束某些粒子的弱力、电磁力和引力)的单一理论,但这种理论至今未能形成,也许根本就不存在这样一种理论。或者,任何统一性的解释也许都在心理的视野之外,就像人眼无法看见无线电波一样。当心理学仍由哲学家思索时,任何理论看上去都能解释一切;但当其成为一门科学时,任何理论似乎都无法解释一切。显然,发展心理学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