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佛陀与佛教
一 佛陀的时代
佛教的创始人是古印度人释迦牟尼(Śākya-muni),他被尊称为“佛陀”(Buddha),在汉语里简称为“佛”。佛教就以他的这个尊号命名。从教义内容看,佛教是指佛陀指示教法的宗教;从修证目标看,也可理解为修习成佛的宗教。
佛陀的年代,已不可确考,现在异说很多。因为古印度没有编年史传统,关于佛陀也没有留下什么当时的确切文献记载。佛教文献中有许多关于教主佛陀的记述,但多是后来的夸饰不实之词;同时作为教主,重要的是他的言教与灵迹,他的世俗面目已有意无意被歪曲。根据现有的资料可以肯定:佛陀其人是确实存在过的,连他活了八十岁也被大家所肯定。但他的卒年即佛灭年代用不同的方法推算却众说纷纭。证据较充分的主要看法有三:一是印度和南传佛教的东南亚诸国定为公元前544年;二是根据北传史料定为公元前486年;三是根据南传资料,日本学者宇井伯寿、中村元等人分别定为公元前386或前383年等。由卒年上推八十年就是佛的生年即佛诞年。异说间相距百年以至近二百年时间不算短暂,但在古代社会发展比较缓慢的条件下,时间差距就不像今天我们感受得那么显著。另外如上所述,古印度没有编年史的传统,许多历史事件是以佛陀年代来推断的,所以,佛陀年代的不确切,对研究他本人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恩格斯曾指出过:“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有宗教变迁伴随,只是就迄今存在的三种世界宗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而言。”(1)佛陀的时代是印度古代政治上列国纷争、思想上百家争鸣的时期。佛教正是在时代的剧烈变动中诞生的。这个时代大体上相当于中国的春秋战国之际,在欧洲则是古希腊文明的发达期。人类不同地区的古代文明几乎在同一时期出现了发展的高峰,而不同文明的性质与重心却很不相同,这是历史学和文化人类学等科学中很有趣的研究课题。
近现代印度考古发掘已经证明,早在公元前四五千年,印度次大陆已存在发达的文明。但那里的原始居民是什么样子,文明发展的具体情况如何,已经难以确考。目前有文献记载的是发源于印度河上游,由西来的雅利安人创造的另一种文明。这种文明以对被称为《吠陀》的圣书信仰为特征,因此叫作“吠陀文明”,它发达于公元前1800年到1000年之间。在这种文明中,称为“婆罗门”的司祭者代表了神权,它建立了以神权为中心的社会等级制度即种姓制度,把人分为婆罗门(祭司)、刹帝利(武士)、吠舍(农民和工商业者)、首陀罗(无技术的劳动者)四个种姓。这样,这种文明主要有三个特征,一是《吠陀》信仰;二是祭祀万能;三是婆罗门至上。后来把它叫作婆罗门教。这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宗教,它没有教主,也没有统一的教义与信仰对象。佛陀即出生在婆罗门文明的环境之中。
建立了吠陀文明的雅利安人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品交换和贸易的发达,不断向东部与南部扩展势力,在中印度朱木拿河、恒河、萨达尼拉河流域平原以及南部德干高原建立起一批部族国家。这些国家有的采取共和制,有的是王国。到了佛陀时代,由于工商业进步,城市发展,部族国家纷纷解体而形成为以都市为中心的王国。在佛教记载中,佛教兴起以前就有所谓“十六大国”;在佛陀时代,则有阿槃提(都城乌惹弥)、跋耆(都城赏弥)、拘萨罗(都城舍卫城)、摩揭陀(都城王舍城)四大王国。佛典上经常描写到当时城市经济的情况:城池广大,人烟稠密,物资充裕,交易繁荣。现代考古已发掘出一些古城遗址,如王舍城,城墙推测长六公里多,完全可以证实当年经济发达的情况。
佛陀出生在古印度伽毗罗卫(Kapilavastu)国,这是位于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克特附近的一个小小的共和制部族国家。佛传上说他是净饭王之子。但当时所谓“王”并不是后来的专制国王,而只是共和政治下参政的贵族代表。“净饭”原文是“清的乳粥”的意思。净饭王有兄弟“白饭王”、“斛饭王”、“甘露饭王”,可知他的国家是以农业立国的。这个国家不论在政治地位上和军事上都很弱小,处在大国夹恃之中,东南方是强大的摩揭陀国,它只好隶属于西方的另一大国拘萨罗求庇护。当时大国纷争,兼并连年。例如摩揭陀国王频毗沙罗比佛陀小五岁,他曾征服了按卡国,在佛陀生前,迦毗罗卫国终于灭于拘萨罗国。佛陀作为一个弱国统治阶层中的一个敏感聪慧的青年,在社会大动荡中意识到一种迫切的危机感和无常感,他要寻求危机矛盾的解脱之路,完全是合乎情理的。
社会的变动使婆罗门的神权统治受到了挑战。一方面,刹帝利阶层作为世俗权力的代表者与婆罗门的神权的矛盾逐步尖锐化;另一方面则出现了有势力的商人阶层。后一种人称为“长者”,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大大扩张了他们的势力。在佛典上记载的支持佛陀活动、向他奉献精舍的主要是这些人。佛的弟子之一富楼那就是从事贸易的长者,他生于印度西海岸苏波罗哥村,据传曾七次浮海经商,以经营牛头旃檀成为长者。顺便提一句,贸易的发达也是后来佛教得以传播的客观条件之一。在古代,宗教传播常伴随贸易进行。
新的社会力量形成要求突破婆罗门统治的思想力量。在佛陀活动的同时期,社会上出现许多“沙门”思想家。“沙门”一语后来专门用来称呼佛教僧侣,实际上是古印度出家者的通称。一个婆罗门的生活都要经过学徒、家主、隐士、沙门四个时期。许多沙门思想家正是从婆罗门种姓中分化而来的。这些人的共同特征是不承认《吠陀》权威,反对祭祀天启,他们是自由游行者,不以特定种姓和阶级为宣传对象。他们对抗婆罗门的神学教条,而以解决个人的人生问题作为理论探讨的出发点。佛书上有“六十二异见”,又常提到“六师外道”,实际就是当时沙门思想家中主要的六个派别。“六师外道”按照代表者的名字是:阿耆多·翅舍钦婆罗(Ajita Keśakambala),他是朴素的唯物主义者,否认因果报应,主“断灭论”,是后世“顺世论”的先驱;尼乾陀·若提子(Nigantha Nātaputta),又称“大雄”,是耆那教的创始人;波浮陀·迦旃那(Pakudha Kaccāyana),主张“常见”,承认人身由七元素构成,是一种实在论;富兰那·迦叶(Pūrana Kāśyapa),主张“非业”,无因无缘,是一种道德否定论;末迦梨·俱舍梨子(Maskārì Gosāliputra),主张“轮回净化”,是一种心物二元论和宿命论;删阇夜·毗罗尼子(Sajaya Vaivatiputra),主张不可知论。“六师”学说互相斗争,充分表明了当时思想界的活跃。《长阿含经》中的《沙门果经》写到阿阇世王访问“六师外道”,正表明了他们在社会上的影响。
佛陀的同时代人常称他为“沙门释子”、“沙门乔达摩”,表明他不过是当时众多的沙门思想家中的一人而已。他的高足舍利弗和目犍连曾师事过删阇夜·毗罗尼子,后来才归附到他的门下。佛陀在动荡的时代与激烈的思想斗争中成长起来。他广泛吸取当时的各种知识与思想,经过学习、抉择、批判、汲取,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由一个沙门思想家成长为伟大的宗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