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学术思想概述
于志强教授从医40余年,始终怀揣着一颗慷慨博施的仁爱之心,秉承着悬壶济世的理念,从专业理论知识到临床实践,从临床实践到理论学习,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在这种螺旋上升的认知过程中,不断夯实和提高了自己的中医理论水平和处理中医内科疾病的实际工作能力,进一步增强了中医理论素养和临床诊疗服务能力。作为一名医生,于志强教授时时严格要求自己,对工作高度负责,对医术精益求精,为患者的康复倾注了自己满腔的心血与热情,在广大患者中享有盛誉。
他在临床工作中崇尚“病证结合”作为心血管疾病诊疗的指导思想,推崇“气机条达为本”的“调和平衡观”,以“调畅气机,恢复气机平衡”为主旨;在辨证方面,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勇于创新,在“八纲辨证”的基础上,重视气血辨证,认为中医辨证核心是“八纲辨证”,八纲之中,虽无气血两字,但气血内容却尽贯于八纲之中,气血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藉此分析和归纳人体种种生理现象。同时,气血不和也是各种疾病的病理基础,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无不影响气血,内外妇儿临床各科的病证无不涉及气血。因此,于志强教授认为气血病理变化在八纲、卫气营血、脏腑等辨证方法中占首要地位。《灵枢·脉度篇》谓:“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故阴脉荣其脏,阳脉荣其腑,如环之无端,莫如其纪,终而复始,其流溢之气,内灌脏腑,外濡腠理。”即气运行机体内外表里,相互贯通,像圆环一样,周而复始循环着,以供给人体脏腑组织活动的动力。《灵枢·经脉篇》里说:“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这里的不可不通,即是强调人体经脉之气必须畅通,若经络不通,则气血不和,百病丛生。
气血阴阳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产生于脏腑又荣养于脏腑。人体的脏腑、经络、形体等组织器官,都是由气血阴阳所构成,都依赖气血阴阳等养料以维持各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陈者,列也,这里可引申为等比、相等的意思。陈阴阳,即阴阳相等,各无偏胜,亦即阴阳调和之意。而阴阳调和,即可达到人体筋脉和顺,骨髓坚固,气血顺从。这样,内外就能调和,邪气不能侵害,耳聪目明,正气运行如常。《济生方》说:“夫人一身,不外乎阴阳气血,相与流通焉耳。如阴阳得其平,则疾不生。”这里的疾不生,是指不生病,而人体不病的关键又在于“阴阳得其平”。平,即气血阴阳平和,不偏胜不偏衰。《寿世保元》亦说:“人生之初,具此阴阳,则亦具此气血。”认为气血冲和是健康的前提和基础。气血温煦、濡养脏腑组织,使其能发挥各自的功能,是人体进行生理活动的基础。气血充盛,运行畅达,邪气不易侵犯人体,为正气之本,在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气血失和可直接引起各种疾病,人体产生的一切病理变化均与气血相关。气血的运行有赖于气机的调畅,气的通畅表现为“升、降、出、入”四种运动方式,通过脏腑的功能活动体现出来。血液循行于血脉之中,由气推动,周流全身,血脉为血液循行的管道,故称为“血府”。《三国志》曾引华佗语:“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血液的正常流动,既需要有健全周密的脉管,又需要气的推动。人体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脏腑经络以及气血阴阳的相互联系,无不依赖于气机的升降出入。机体各脏腑组织疾病的形成与转化与气机失调息息相关,从发病学来讲,气机郁滞、升降紊乱、气血失调是疾病产生的基本机制。
因此,于教授在辨证过程中重视“气机升降理论”及“郁滞学说”,其学术思想上溯《内经》“气机升降论”、“五郁论”,中取《丹溪心法》、《王旭高临证医案》等医家治郁心得,下阅明清医家著述而兼采其长,并融会贯通于一体,有很深的学术造诣。于教授认为“郁滞”乃百病之始,贯穿疾病发生发展全过程,并依据病邪深浅,将“郁滞”分为“气机之郁”、“水液之郁”、“血络之郁”、“痰瘀为郁”、“正虚而郁”五阶段。此五阶段相互之间不是孤立的,界限也不是完全分明的,但总体不外气的壅滞、津液的凝结、血络的瘀积等几方面,最终成为诸病发生的土壤,其中气机之郁滞尤为重要,贯穿疾病始终。故而,在内科杂病的治疗中,强调气机升降出入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升降出入失常是疾病发生的根源,疾病无论外感内伤,均可运用气机升降出入理论辨证施治,遣方用药当升中有降,降中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