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 短波电波的传播特性
短波电波传播有两种基本模式:地波和天波。顾名思义,地波是沿地球表面传播,天波是电波经电离层反射回地面的一种传播方式。图3-1给出了短波通信电波不同的传播路径。
图3-1 短波传播路径
1.地波传播
地波传播是短波通信近距离传播的方式,当天线架设较低且最大辐射方向沿地面时,主要是地波传播。地波又可以分成直接波、地表面波和地表面反射波。
①地表面波:沿地球表面进行传播。由于传播过程中的扩散和吸收,最终地表面波完全被地球吸收。无线信号以地表面波形式传播的距离主要依赖于发送机功率、接收机灵敏度、天线特性和传播路径。在给定通信收发设备条件的情况下,地表面波的有效传播距离主要取决于电波频率和地表的传导性。频率越高,地面吸收造成的衰落也越大,即传播距离越近。同时,地表面波的传播距离取决于地表的传导性,由于海水的导电性最好,海洋上的电波传播损耗最小,因此,短波通信以地波方式在海面传播距离能达到300~400km,而同样的设备,在干旱、岩石、导电性差的地形条件下,传播距离可能不足30km。
②直接波:以直线方式进行传播,其信号强度随着通信距离的增加而衰减。直接波可能会被大气折射,从而扩展其传播距离略超过地平线。采用直接波方式通信时,发射和接收天线必须互相“可见”,即不能被地球曲率所遮挡,因此直接波通信有时被称为视距通信。所以,天线的高度直接决定直接波的传播距离。
③地表面反射波:指经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地面反射传播的一部分电波。
地波传播的特点是信号比较稳定,基本不受气象条件的影响。地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逐渐被大地吸收,很快减弱,因而传播距离不远。由于地表对电波的吸收作用,电波的能量随传播的距离而衰减。工作频率越低,电波传播的损耗越小,传播距离越远。所以,采用短波地波传播时,尽可能采用低端频率,如1.5~5MHz,可以传播到较远的距离。
不同频率地波传播的场强−距离变化曲线如图3-2所示,可以看出,地波衰减随着频率的升高而增大,同时随距离迅速增加,因此短波地波传播只适用于近距离通信。
图3-2 不同频率地波传播的场强−距离变化曲线
受地形地物的影响,短波地波传播存在反射和绕射,在发射点和接收点之间可能存在多条传播路径。多径传播造成多径传播效应,导致多径衰落和多径时散。多径衰落表现为接收信号的强度起伏变化;多径时散会引起码间串扰,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出现,必须采用抗多径技术才能提高数据传输速率。
2.天波传播
天波传播使超视线通信成为可能。根据时间、频率和电离层条件,信号可在地面和电离层之间一次或多次反射,通信距离可达几百到数千千米。由于电离层是不断变化的,与地波传播相比,实现远距离通信的天波传播信道很不稳定。因此,为了达成可靠的远距离短波通信,需要对电离层有进一步了解。
(1)电离层
电离层是在地球大气层中一个带电粒子或气体的特殊区域,主要分布在地面上空50~600km。电离是在太阳辐射作用下,原子和带电体电离出电子的过程。电离层电离现象很严重时,甚至可能使气体发出可见光,也就是北极光和南极光。
电离层对电波有吸收作用,当电波进入电离层时,电离层会吸收电波的能量,使电波的能量衰减。衰减的大小与电离层的电子密度和电波频率有关。电子密度越大,电离层对电波能量的吸收作用就越大,电波的衰减也就越大;电波频率越低,电离层对电波能量的吸收作用也越大。
电离层除了对射入的电波有吸收作用,还有反射作用。电波在电离层中的传播速度是电子密度的函数,电子密度越大,电波传播速度也越大。电离层的电子密度随着距离地面的高度增大而增加,因而电波在电离层的传播速度也是不断增加的,这就使得电波在电离层内传播轨迹是弯曲的,弯曲到一定程度时,电波将反射回地面。
影响电波反射的因素除了电子密度,还有电波的频率。将电波发射到电离层时,有些频率的电波完全被电离层吸收,有些频率的电波则反射回地球,还有一些频率的电波穿透电离层传到外太空。
电波进入电离层的角度称为入射角,如图3-3所示。电波从电离层反射回来的反射角与入射角相同,因此入射角决定了通信距离。通信距离远时需要相对大的入射角,而对于近距离通信,入射角就需要相对小一些。
图3-3 电波入射角
如果电波的入射角太小,即电波接近垂直于电离层方向入射,那么它可能穿透电离层,无法反射回地球;如果电波的入射角太大,那么电波进入电离层后,可能在到达较稠密的电离层上部前,就被完全吸收,而无法反射回来。因此,入射角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保证电波不穿越电离层,也不会被完全吸收,才能反射回地球。
(2)电离层结构
在电离层内部包含4层不同的结构,如图3-4所示。由于电离是在太阳辐射作用下发生的,因此通常高层电离层的电离程度比较大,而低层电离层的电离程度较小。在20世纪20年代,阿普尔顿最先发现的电离层命名为E层。后来,人们又相继发现D层、F层和偶发E层。
图3-4 电离层结构
在电离层中,D层是最底层,出现在地球上空60~90km处,最大电子密度在80km处。D层只在白天出现,当太阳光在其顶峰时期电离作用达到最大,而后在傍晚时分迅速消失,故夜间不再对短波通信产生影响。在大多数情况下,D层电子密度不足以反射短波,所以短波以天波传播时将穿过D层。在穿过该层的这个过程,电波将遭到严重的衰减,且频率越低,衰减越大。因此,D层也称为吸收层。
E层出现在地球上空90~150km处,最大电子密度发生在110km处,白天基本不变。在线路设计和计算时,通常都以110km作为E层的高度。与D层一样,E层出现在太阳升起时,在中午电离作用达到最大值,之后逐渐减小。夜间E层无法反射短波信号。E层可以反射高于1.5MHz的频率。此外,在120km高度处的电离层偶尔会有很高的电子浓度,称为偶发E层,记为Es层。偶发E层电子浓度很高,反射效果很好,能传播短波和超短波频段的电波。但由于其出现是偶发性的,因此无法为时效性要求高的系统所用。
对于短波通信来说,F层是最重要的。在一般情况下,远距离短波通信都选用F层作为反射层。与其他层相比,F层的高度最高,反射传播的距离最远,习惯上称F层为反射层。F层在白天有两层,即F1层和F2层。F1层位于地球上空150~200km处,F2层位于地球上空200~1000km处。
需要注意的是,F层的高度在不同季节、一天内的不同时刻都会发生变化。F1层只在白天出现,且冬季基本消失,对短波通信并不重要。F2层在中午时电离程度最大,与其他层不同的是,在F2层高度上的空气非常稀薄,离子和电子复合非常缓慢,在日落后尽管电离程度逐渐减小,但并不会完全消失。
在白天,利用F层反射进行天波传播要求频率足够高,可以穿透D层和E层而不被完全吸收,但同时又要求频率不能过高,否则有可能会穿透F层无法反射回地面。到了夜间,仍可利用F2层实现天波传播,但是夜间F2层的电子密度较白天还是降低了一个数量级,能反射的频率远低于白天的频率。如果使用同样的频率,就会穿透F层到达外太空。
可见,电离层的高度和电子密度随昼夜、季节、年份的不同而变化,因此短波通信选用的工作频率也要相应地改变。白天电离层电子密度较大,可用较高的工作频率,夜间电离层电子密度较小,宜用较低的工作频率,一昼夜需数次改变工作频率,才能保障通信顺畅。特别是在拂晓和黄昏时,电离层电子密度变化较大,更需及时改变频率,否则将导致通信中断。
(3)电离层变化规律
电离层的变化分为规则变化和不规则变化。由于太阳辐射强度是周期性变化的,电离层也随之周期变化。可根据太阳辐射强度的周期性,预测电离层变化,选择合适的工作频率。电离层的规则变化包括日夜变化、季节变化、11年周期变化和随地理位置变化。
①日夜变化。由于太阳照射强度的不同,白天的电子密度比夜间大,中午又比早晚大,在日落以后电子密度减小至第二天日出前降至最低。到日出以后,各层的电子密度又开始增加,到正午前后达到最大值。
②季节变化。在不同的季节,太阳的照射不同,一般夏季的电子密度大于冬季。但F2层例外,冬天的电子密度反而比夏季大,其原因至今还不清楚。春季和夏季的日照时间较长,电离层的电离程度较高,导致天波穿过D层和E层的吸收效益增强。而秋季和冬季的日照时间较短,到达D层和E层的太阳辐射较少,其电离程度较低,吸收效益减弱,到达F层时信号强度反而得到了提升。
③11年周期变化。太阳的活动性一般以太阳一年的平均黑子数来代表,黑子的数目每年都在变化,变化周期大约是11年。黑子数目增加时,太阳所辐射的能量增加,因而各层的电子密度增大。在太阳黑子活动性较低时期,由于E层和F层电离太弱,不足以反射信号,因此高于20MHz的频率往往无法使用。然而在太阳黑子活动高峰期,30MHz的信号都能实现反射。
④随地理位置变化。不同地点上空受太阳辐射的程度存在差别,赤道附近太阳照射强,南北极弱。赤道附近上空的电子密度大,而南北极最小,因此电离层的特性随地理位置不同而变化。
电离层除了上述几种规则变化,有时还发生一些电离状态随机的、非周期的、突发的急剧变化,称这些变化为不规则变化。
①偶发E层。它是发生在E区高度上的一种常见的较为稳定的不均匀结构。Es层的出现是偶然的,一旦形成则在一定时期内非常稳定。在中纬度区域,Es层在夏季出现较多,白天和晚上出现的概率相差不大。从全球来看,远东地区Es层出现的概率较大。
②电离层暴。太阳黑子数增多时,太阳辐射的电磁波和带电微粒都极大地增强,正常的电离层状态遭到破坏,这种电离层的异常变化称为电离层暴或电离层扰动。电离层暴通常在太阳耀斑爆发20~40小时发生。太阳耀斑致使D层强烈电离,导致其吸收了大部分的短波信号。此外,电离层暴发生时,常使得F2层的临界频率大大降低,如果不改变工作频率,那么原来可用的电波会穿透F2层,导致通信中断。电离层暴持续几小时到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