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到鴨寮街買二手電器、於棚仔買布料、到基隆街買鈕扣,還有遊走北河街的平民食肆醫肚……各行各業匯聚一堂,這都是人們對今時今日深水埗的一般印象。
上世紀五十年代於深水埗大窩坪出生的我,對深水埗卻有着另一番印象和感情。深水埗為我的快樂童年帶來了無數難忘的生活經歷,隨着時間的飛逝和沉澱,一點一滴積累下來,成為一段段令我回味的美好時光。只是近十多年來,這個香港典型的舊社區隨着市區重建的急速步伐,昔日的建築群和社區環境都經歷了多番變遷。
回想七十年代,早已出來工作的我帶着一部以香煙「吉包」更換的簡單110菲林盒式相機返回大窩坪,滿心歡喜地到我的出生地拍照留念,卻赫然發現它已被夷為平地,昔日一幢幢堅固的平房石屋,已被填整得了無痕跡。我找不到平房區內的士多,聽不到每天從遠光學校傳來的嘹亮鐘聲,還有挑着擔挑,於平日居民熙來攘往的狹窄山道上高聲叫賣的小販……那股強烈的失落感頓時躍上心頭,久未平伏。無奈下,我只好轉身向童年時經常眺望的西九龍日落,拍下一張夕陽餘暉,這是我開始攝影以來拍下的第一張照片。一切已變,唯一不變的,是如常的日落。
轉眼又是匆匆數十年,回看昔日於大窩坪留影的日落照,那份失落感依然恍如昨日。
於深水埗的快樂記憶,還有在楓樹街球場上與兒時玩伴天真無憂的歲月。遊樂場內的一部鐵木馬,是我的摯愛。每次經過,總喜歡騎着它,感覺恍如與老朋友見面。縱然與互不相識的玩伴合力搖動那重甸甸的老朋友,哈哈笑聲也會此起彼落。在不是家家戶戶有電視機的年頭,球場設置的一部戶外電視機,每逢到播放卡通片的時段,總會吸引孩子們團團圍着,個個看得目不轉睛。
於我來說,深水埗的點滴生活還包括於福華街的舊書攤找《兒童樂園》、到李鄭屋邨游泳池游水、在大埔道北九龍裁判法院的後山坡遛狗和捉昆蟲、在長沙灣道的八仙大茶樓和蘇屋邨內的百合酒樓工作,還有在大南街、基隆街一帶住過唐樓的難忘歲月。
深水埗一直是充滿活力的舊區,人們生活營營役役,但卻有着一份執着和盼望。今次藉着《重見·深水埗─舊區成長憶記》,本人希望把昔日在深水埗的成長記憶,連着這區的舊日面貌,如舊式大茶樓、傳統的冰室、人聲鼎沸的戲院、方便鄰社的士多、充滿人情味的租書店……透過光影和文字把它們定格,讓大家「重見」深水埗正在消失的氛圍。
最後,此書得以出版,要衷心感謝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的支持。書中若然存有某些不足或謬誤之處,懇望讀者諒解,並賜予斧正。
梁廣福
二〇一七年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