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父母遇上爱恩斯坦:学会学习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CHAPTER 1 愛因斯坦輸在起跑線?!

個案分享
個人資料

愛因斯坦

出 生:1879年3月14日,德國(猶太裔)

逝 世:1955年4月18日,美國(76歲)

公民權:德國(1879年-1896年、1914年-1933年)

無國籍:(1896-1901年)

奧地利:(1911年-1912年)

瑞 士:(1901年-1955年)

美 國:(1940年-1955年)

妻 子:第一任是米列娃,於1914年帶着兒子們回到蘇黎世,此後再也沒有回來;第二任是愛爾莎,他們的婚姻亦未能維持下去。愛因斯坦的兩次婚姻都以失敗告終。

子 女:愛德華•愛因斯坦、麗瑟爾•愛因斯坦、漢斯•愛因斯坦

母 校: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 蘇黎世大學

著名成就
  • 廣義相對論(大相對論)
  • 布朗運動
  • 質能等價
  • 玻色––愛因斯坦統計
  • 宇宙學常數
  • 狹義相對論(小相對論)
  • 光電效應
  • 愛因斯坦場方程
  • 玻色––愛因斯坦凝聚
  • 經典統一場論
獲獎
  • 諾貝爾物理學獎(1921年)
  • 馬泰烏奇獎章(1921年)
  • 科普利獎章(1925年)
  • 普朗克獎章(1929年)
  • 《時代雜誌》20世紀百大人物(1999年)獎

“只有少數人在用他們自己的眼睛觀察、用他們自己的頭腦思考。”

——愛因斯坦

成就的迷思

愛因斯坦是20世紀一位很有成就的科學家。他的理論影響了日後電腦顯示器、鐳射、太陽能電池、數碼相機及全球定位系統的發明,對我們在21世紀的生活作出了莫大的貢獻。大多數人看到的都是他的科學成就,並他如何為我們的生活作出貢獻,但很少人把重點放在他的個人成長和發展上,更甚少人談論他的世界觀、他對生命和艱辛生活的態度。事實上,他的生活方式值得我們關注,尤其是對21世紀父母和老師而言,他為我們立下了一個十分好的榜樣。

有趣的是,當我們鼓勵年輕人多努力、多學習的時候,他們總是以奇怪的藉口回應,為自己的生活解釋,總愛把眼光轉移到自己出身的背景上,埋怨自己家境不富有,認為只要父母有很多的錢,他們便可以不用這麼早出來社會工作。

作者希望今天的年輕人和他們的父母老師,都能夠開始研究愛因斯坦的生活。讓我們開始重新從愛因斯坦的生活上得着啟發。

下面所探討的是關於愛因斯坦的一些傳說和事實之間的對比:

許多人都認為他成功,是因為……

1.生於富裕的家庭?

可是,愛因斯坦的父親只是一個小商人,經營一間專門設計與製造電器的公司。由於父親要非常刻苦才能維持生計,愛因斯坦便不能如富家子弟一樣,可以呼風喚雨,要甚麼便有甚麼。

2.得天獨厚,樣樣皆能?

可是,愛因斯坦的成長並不順利。他有特殊的學習需要,父母要帶他去看專科醫生,因為他在語言發展方面比較欠佳和遲緩,從現今社會的角度來看,這情形令他在學業上比同年的同學差;若放在當今香港,必定會被評為輸在起跑線。

3.進入最好的學校,考試得到高分?

可是,愛因斯坦從來沒有入讀過任何名校,反而因為成績不佳而被逼轉校。其實愛因斯坦有自己的價值觀,他並不會將大部分時間投放於考試,相反會努力地發展自己的潛質,例如好奇心和想像力!基於此兩點,他才能在科學上發揮到成就。

4.聽教聽話,循規蹈矩?

可是,愛因斯坦不喜歡守規矩,他無法適應當時德國中小學講求的合群守規。在學校內,他喜歡做自己覺得重要的事,這也許是他連大專成績也欠佳的原因之一。此特性的另一面,卻是一種重要的個人資產。不按規矩思考,是創意和想像力的泉源。

5.他有好的際遇?

可是,愛因斯坦在學業和工作都遇到不少波折。在小學階段,他被迫轉校,在大學階段,他沒有機會去牛津劍橋,且被多所不同國家的大學拒於門外。幸好他沒有因此而放棄自己,相反,更努力地為自己找尋出路。

現在就讓我們看看他如何排除萬難,發揮自己的潛能,達致成功。

愛因斯坦——輸在起跑線?!

愛因斯坦在語言發展方面比較遲緩,3歲後才學會說話和用字。他在9歲前還有一個奇怪習慣,每當說話前,會先細聲說幾遍,才大聲說出來。父母親十分擔心,於是帶他看醫生。

正因為愛因斯坦的語言能力較遲緩,少了現代人無謂的「廢話」,也讓他多了時間對普通事情發生好奇,比如對時空的了解。正如他說:「如果A代表一個人的成功,那麼A等於x,y加z。勤奮工作是x,y是玩耍,而z是把嘴巴閉上。」(If A equals success, then the formula is: A=x+y+z; x is work, y is play, z is keeping your mouth shut.)他這個「成功方程式」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少說廢話」,這正是現代人的通病,既無知卻又要扮聰明——「講就天下無敵,做就無能為力」。他也說過:「如果你不能簡單說清楚,就是你沒有完全明白。」(If you can't explain it simply, you don't understand it well enough.)

除了語言能力較遲緩外,他也不專注於考試。父母擔心他有學習障礙,因為他喜歡圖像而不是文字。但這點也成為他的強項。他慢慢的將圖像培養出大腦中的虛擬實驗,人們稱之為「思維實驗」,他的很多理論都是從這裏開始而非實驗室。

事實上,學校的課程應該只是一種指引,當學生有個別差異時,校方便應該把課程調適去滿足他們的需要,否則只會扼殺了像愛因斯坦這類有不同特殊需要的資優生。

愛因斯坦的學習

愛因斯坦智慧的培養,應該不只是完成學校的功課,也不是與其他孩子在學校內競爭,更不是花時間去理解考試題目!

得到啟發

在5歲時的某一天,愛因斯坦收到父親送的一個指南針,他看着永遠指向南北的針,深深被它所迷住,他知道大自然一定有着深藏的奧秘,自此他對自然現象產生了很大的好奇,也成為他以後對物理學產生濃厚興趣的原因之一。正如他說:「奧秘,是我們所能經歷的最美事物,是一切藝術與科學的起源。」(The most beautiful thing we can experience is the mysterious; it is the source of all true art and science.)

多元智能理論的提出者加德納(Howard Gardner),在《超越教化的心靈》(The Unschooled Mind)一書中很重視「啟蒙經歷」對兒童發展的重要性。父母千方百計安排子女學習,容易忽略孩子偶發的「啟蒙經歷」。父母應該細心觀察孩子的生活受着甚麼事物吸引,刻意安排或隨機發展「啟蒙經歷」,可能可以影響孩子的一生。(參考《望子成龍的迷思》第3課)

發展好奇心和想像力

愛因斯坦在中學階段時的表現,就如同現代人所認為的資優學生,他總是提出老師們不知如何回答的問題,有些老師還認定他長大後不會有出息。幸好他十分了解自己,他說最大的推動力,不是來自他的「特殊才智」“Special Talents”;而是來自於他「激情般的好奇心」。(I have no special talents. I am only passionately curious. )

愛因斯坦也曾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想像力比知識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則涵蓋了整個世界,它刺激進步,是演化的起源。」(Imaginatio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knowledge. For knowledge is limited, whereas imagination embraces the entire world, stimulating progress, giving birth to evolution.)知識固然重要,但它不是真理,過往很多理論都被人推翻,唯有想像力可以突破知識的枷鎖,可以幫助人類不斷進步。正如約翰連儂John Lennon的歌曲——《想像》(《Imagine》)一樣表現出無限的想像力:

Imagine no possessions(想像沒有私利)

I wonder if you can(我不知道你是否可以做到)

No need for greed or hunger(沒有貪婪或飢餓的需求)

A brotherhood of man(彼此間情同手足) Imagine all the people sharing all the world

(想像所有的人分享整個世界)

You, you may say(你,你或許會說)

I’m a dreamer, but I’m not the only one

(我是個夢想家,但我不是唯一的一個)

I hope someday you’ll join us(我希望有一天你會跟我一樣)

And the world will be as one(全世界將融合為一體)

培養獨立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藉着想像力,愛因斯坦培養出獨立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正如他妹妹說:「在愛因斯坦12歲時,他決定自學幾何和代數。他不僅驗證課本上的題目,同時去建立一些新理論。」

愛因斯坦的父親很希望他能夠繼承他的電機工程事業,但愛因斯坦有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他認為這不是他興趣的所在。正如他說:「只有少數人在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用自己的頭腦思考。」(Small is the number of people who see with their eyes and think with their minds.)

建立從不氣餒的習性

很多時候我們只看到人們成功的一面,正如看愛因斯坦,而往往忽略了成就的背後,也曾跌倒過。幸好他永不放棄,能夠從失敗中學習。正如他說:「人生就像騎單車。想保持平衡就得往前走。」(Life is like riding a bicycle. To keep your balance you must keep moving.)在1894年他遭到退學處分。同年,他離開德國,於1895年去蘇黎世投考瑞士聯邦工業大學,但未被取錄,翌年,他考進聯邦工業大學師範系學習物理學。在這四年間,他自學一些名家的著作,從中培養出獨立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但他在畢業後,並未能找到教職。到了1902年,他終於在伯爾尼找到了聯邦專利局審查員的職務。此時他便利用工餘時間繼續自修物理理論。

個人思想得到發揮

愛因斯坦為了要多些時間去作個人思考,他會在早上盡快把一整天的工作做完,下午便可以思考物理問題。其中一個最令他着迷的問題是:「如果一個人能夠跑得跟光一樣快,會看到甚麼樣子的世界?」這些趣怪的問題正正是他興趣的所在。正如他說:「邏輯會把你從A帶到B,想像力能帶你去任何地方。」(Logic will get you from A to B. Imagination will take you everywhere.)就因為他靠着這種想像力,發現了「相對論」,25年之後,實驗一一證實他的假設。愛因斯坦如果沒有想像力,先大膽地「假設」,就不可能有這樣的成就。

推動團隊合作的能力

曾有人懷疑愛因斯坦患有自閉症。這方面是沒有證據的,我們現在也不能為他做任何評估和檢查。事實上,他10幾歲時就有很要好的朋友,他們組成名為「奧林匹亞學院」的討論小組,一起討論科學和哲學。而他的研究結果中,也絕不是個人憑空創造出偉大的理論,他也要參照他人的研究成果。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到他與別人攜手協作和合力發掘真理的態度!他也將這種態度延伸到他的教學中,他也不厭其煩的回答學生問題,這就是他對人的態度。正如他說:「試着不去做一個成功的人,而去做一個有價值的人。」(Try not to become a man of success, but rather try to become a man of value.)他其實可以不理會其他人,不浪費自己寶貴時間在別人身上;但他卻選擇了與別人一同去享受從學術成就得來的樂趣,因為他知道甚麼是最有價值的。

勤奮努力

愛因斯坦一生的成就,可說是全靠刻苦自學得來的。1915年秋天他因為太專注於研究中,竟然把蛋放到湯裡去煮,原本他想吃蛋又想喝湯,但忙碌到沒有時間去剝蛋殼!正如前文所述他的「成功方程式」中,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勤奮工作」。反觀現今我們的孩子,學習和工作態度遠遠不及愛因斯坦:很多年輕人都埋怨上司不重用自己,只叫自己去影印送信;他們覺得那是「次要」的工作而敷衍了事。餐廳的侍應只顧自己對談,顧客想落單,他們也像看不見。街上推銷家居電話的年輕人,只顧在打手機,途人想詢問也無從入手!(參考《望子成龍的迷思》第10課)

不忘發展自己的興趣

愛因斯坦的世界並非只有研究。他對數學和拉小提琴也有濃厚的興趣,而兩者也是他的兩大精神支柱,陪伴他度過無數失望和開心的日子!

愛因斯坦常對人說:「學習時間是個常數,它的效率卻是個變數,單獨追求學習時間是不明智的,最重要的是提高學習效率。」他認為必須通過不同的活動,才能獲得充沛的精力,保持清醒的頭腦,他也把「成功方程式」的內容,概括成兩句話:「工作和休息是走向成功之路的階梯,珍惜時間是有所建樹的重要條件。」(參考《望子成龍的迷思》第2課)

過着一個平衡的生活

愛因斯坦從小喜歡運動,就算在學習或工作十分緊張的情況下,仍抽空參加不同的活動,如特別喜歡爬山、踏單車、划船和散步等。雖然他工作時像個瘋子,但他卻有無窮的活力。愛因斯坦就讀瑞士蘇黎世工業大學時,儘管每天的學習都很緊張,仍會抽出時間散步、旅遊或划船。他這種愛好,不但是從興趣出發,而且是為了提高學習效率。他一生堅持不懈,直到老年,人們尊重地稱他「老年運動家」。

愛因斯坦的大腦

1955年愛因斯坦因為腹腔大動脈破裂,在普林斯頓醫院去世,享年76歲。病理科主任哈維(Thomas S. Harvey)取得了愛因斯坦長子漢斯的同意,將其父的腦子取出,留給科學界做研究。根據記錄,愛因斯坦的腦子重1230公克,低於男人的平均值。哈維將整個腦子切成240塊,他發現愛因斯坦的大腦非常正常,但比同年齡的人更健康,退化的跡象較少。直到1985年,第一篇研究報告問世,由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神經科學家戴蒙(Marian Diamond)教授領銜。第二篇論文發表於1996年,作者是阿拉巴馬大學柏名頓分校神經學助理教授安德森(Britt Anderson)。哈維在切開大腦之前拍攝的照片與記錄,也借給了加拿大漢密爾頓麥克馬斯特大學的維特森博士(Sandra Witelson),因此她得以研究愛因斯坦大腦的整體形態。整體而言,綜觀三份研究發現:

愛因斯坦大腦異常之處

資料來源:美國《科學》雜誌/霍士新聞網絡/英國《每日郵報》

1.前額葉皮層比常人大15%

前額葉皮層是負責專注力、想像力、計劃的擬訂與執行和思考未來這些高層次認知功能的區域。愛因斯坦想出相對論時做「思考實驗」,想像自己騎着一束光前進時會怎樣,就正要這部位非常活躍。

2.大腦皮層灰色物質的皺摺比普通人多

皺摺愈多,表面面積就愈大,這部分是負責有意識思維的,細胞愈多,可更多腦力應付同一問題。

3.大腦頂葉比普通人的大

高層次視覺中樞都在頂葉,愛因斯坦曾說,他思考不依靠語言,而是用圖像。這正是愛因斯坦的強項(請參考第6課學會學習VAK視——聽——動覺)。

4.大腦頂葉太發達

這也會造成不良的影響,因為頂葉過大,會導致相鄰與語言能力有關的太陽穴皮層比普通人小,可能是導致愛因斯坦3歲才懂說話的原因之一。

雖然現在是21世紀,打開每個孩子的大腦去研究似乎仍然是沒有可能的事,但父母和老師若能夠合作,一同去藉着觀察和評估,找出孩子的強弱機危,然後進行課程調適和補救教學,順應孩子的特性來引導和指導他們學習,對孩子的發展和發揮會有莫大幫助,日後我們將會有無窮盡的愛因斯坦!

一個成就的典範

究竟一個人如何獲得成就?

下圖是一個關於個人能力的模型,包括的因素如創意、活動、時間、體能、自我概念、幹勁和友誼。如果我們回顧愛因斯坦的生活,他是如此容易融入這個模式中。如果我們期望我們的孩子能夠有着個人能力,我們會否只教他們背誦和死記教科書呢?我們應該讓孩子得到全面的發展。正如愛因斯坦說:「我確實相信:在我們的教育中,往往只是為着實用和實際的目的,過分強調單純智育的態度,已經直接導致對倫理教育的損害。」

我們從愛因斯坦的生活中,學習到我們需要體力和活動,因此,我們要鼓勵孩子學習,也要讓孩子玩耍;他也示範給我們看創造力、友誼和自我概念的重要。從來沒有提及名校!他自己也沒有唸過名校。他對自己所做的充滿信心,也樂於與他的同事分享。他也提醒我們若體力不足,不會有有效的學習!

總結
父母和老師如何促進孩子的學習?

新愛因斯坦的話

埋怨自己不是富二代,不是智商百五,不是事事順利,沒有貴人幫忙?

愛因斯坦正好給我們一個好榜樣,原來成功是因為能夠持守着一些基本價值,例如努力、持守興趣、發揮自己已有的潛質、不去強求自己沒有的。如果當天愛因斯坦只會終日花時間在埋怨父母沒有給予最好的,又或是埋怨上天不給他最全面的潛質,每天只留在房內無所事事,他一定沒有今天我們所看見的成就。

也幸好他的父母沒有在他幼年時,帶他上10個英文遊戲組操練他的語言,也沒有每週帶他上12個興趣班,學任何他沒有能力和興趣的東西,好使他看來堂皇,好進入名望出眾的學校!

“想像力比知識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則涵蓋了整個世界,他刺激進步,是演化的起源。”

——愛因斯坦

思考與行動匣

  1. 讀過這課之後,你對「成就」的基本條件,有沒有任何改觀?
  2. 愛因斯坦如何「輸在起跑線」?!讀過這課之後,你有新的洞悉嗎?你的孩子在學習上還會有掙扎或者困難令你不安嗎?
  3. 作為父母,你們對孩子的要求和學習方面的操練,可有甚麼反省或者啟迪?需要甚麼改變嗎?需要重整每天的時間和日常安排嗎?
  4. 作為老師,教學材料需要調校一下,或者有各種不同的組合活動和練習,給不同學生學習嗎?特別在學生的個別發展空間方面,有調整和改善的空間嗎?
  5. 總結一下,實際上,從愛因斯坦身上,找到哪些成功要素是特別對你或你的孩子來說最重要的?
  6. 我們又如何可應用到今天的教育和養育上呢?
  7. 讀過愛因斯坦如何「輸在起跑線」之後,你如何看坊間流行的「贏在起跑線」口號?會否只是商業化的賣點?會否蒙昧無知地繼續帶着孩子受煎熬?

“學習沒有輸贏得失,只有得着孩子,還是失去孩子。”

——林少峯

參考書目

林少峯博士、黎子良博士(2014),《望子成龍的迷思》,中華書局

Anderson, B. & Harvey T. (1996). Alterations in cortical thickness and neuronal density in the frontal cortex of Albert Einstein, Neurosci Lett. Jun 7;210(3):161-4.

Calaprice, A., Kennefick, D., & Schulmann.R. (2015). An Einstein Encyclopedia.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Diamond, M. C., Scheibel A.B., Murphy, G.M. Jr, Harvey, T. (1985). On the brain of a scientist: Albert Einstein. Exp Neurol. Apr;88(1):198-204.

Gardner, H. (2011). The Unschooled Mind: How Children Think and How Schools Should Teach Second Edition. Basic Books.

Moring, G. (2004), The complete idiot's guide to understanding Einstein (1st Ed.), Indianapolis IN: Alpha books, Macmillan.

Witelson, S. F., Kigar, D. L., & Harvey, T. (1999). The exceptional brain of Albert Einstein. Lancet 353, 2149-215310.1016/S0140-6736(98)103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