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管理会计的应用环境
管理会计的应用环境是指管理会计应用的外部影响因素,也是经济单位应用管理会计的基础。经济单位应用管理会计,首先应充分了解和分析其应用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内部环境主要指与管理会计建设和实施相关的价值创造模式、组织架构、管理模式、资源、信息系统等方面;外部环境主要包括国内外经济、法律和市场等方面。经济单位应用管理会计,应充分了解和分析其应用环境。
一、管理会计的外部环境
(一)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通常包括经济体制、经济政策、经济周期以及通货膨胀水平等。
1.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是指政府参与国家经济运作,调节经济关系的组织和形式。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有独立的经营权,同时也有独立的理财权。企业可以从其自身需要出发,合理确定资本需要量,然后到市场上筹集资本,再把筹集到的资本投放到高效益的项目上获取更大的收益,最后将收益根据需要和可能进行分配,保证企业财务活动自始至终根据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做出各种管理决策并组织实施。因此,管理会计必须帮助经济单位了解国家的经济运行机制,帮助企业领导者捕捉各种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政策信息。
2.经济政策
不同的经济政策,对企业管理影响不同。国际经济政策包括金融政策、财税政策、价格政策和会计与审计制度等内容。金融政策中的货币发行量、信贷规模会影响企业投资的资金来源、资金结构和投资的预期收益;财税政策会影响企业的投资方向和投资项目的选择等;价格政策会影响企业资产的来源、资金的投向和产品市场分布;会计与审计制度的改革会影响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进而对企业财务活动的预测、决策以及评价产生影响。管理会计应能及时获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帮助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
3.经济周期
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与运行带有一定的波动性。大体上经历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几个阶段。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企业应采用不同的发展战略。
(1)复苏时期。常见的发展战略有增加厂房设备、实行长期租赁、建立存货储备、开发新产品、增加劳动力等。
(2)繁荣时期。常见的发展战略有扩充厂房设备、继续建立存货、提高产品价格、开展营销规划、增加劳动力等。
(3)衰退时期。常见的发展战略有停止扩张、出售多余设备、停产不利产品、停止长期采购、削减存货、停止扩招雇员等。
(4)萧条时期。常见的发展战略有建立投资标准、保持市场份额、压缩管理费用、放弃次要利益、削减存货、裁减雇员等。
4.通货膨胀水平
通货膨胀对企业管理活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引起资金占用的大量增加,从而增加企业的资金需求;引起企业利润虚增,造成企业资金由于利润分配而流失;引起利率上升,加大企业筹资成本;引起有价证券价格下降,增加企业的筹资难度;引起资金供应紧张,增加企业的筹资困难。为了减轻通货膨胀对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企业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防范。在通货膨胀初期,货币面临着贬值的风险,这时企业可以通过增加实物资产或对外投资以避免风险,实现资本保值;与客户应签订长期购货合同以减少物价上涨造成的损失;取得长期负债以保持资本成本的稳定。在通货膨胀持续期,企业可以采用比较严格的信用条件,减少企业债权;调整财务政策,防止和减少企业资本流失;等等。
(二)法律环境
法律环境是指企业与外部发生经济关系时应遵守的有关法律、规章和制度,主要包括税法、公司法、证券法、金融法、证券交易法、经济合同法、会计法、审计法、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企业的经济活动总是在一定法律规范内进行的。法律既约束企业的经济行为,也为企业从事各种合法经济活动提供保护。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按照对管理活动内容的影响情况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1)影响企业筹资的法规,如公司法、证券法、金融法、证券交易法、合同法等。这些法规可以从不同方面规范或制约企业的筹资活动。
(2)影响企业投资的法规,如证券交易法、公司法、企业财务通则等。这些法规从不同角度规范企业的投资活动。
(3)影响企业收益分配的各种法规,如税法、公司法等。这些法规从不同方面对企业收益分配进行了规范。
(4)影响企业经济信息提供的法规,如会计法、审计法、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等,这些法规规范了企业输入、加工和输出会计信息乃至经济信息的行为。
上述不同种类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分别从不同方面约束企业的经济行为,进而对管理会计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三)市场环境
市场环境又称竞争环境,主要包括商品市场、资金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产权交易市场以及行业环境、金融环境等,各种市场环境都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及其结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并对管理会计信息同提出不同的要求。以下主要介绍技术环境、行业环境、金融环境。
1.技术环境
技术环境是指管理会计得以实现的技术手段和技术条件,它决定着管理会计的效率和效果。据估计,以管理会计信息为代表的经济信息约占企业经济信息总量的70%以上。在企业内部,管理会计信息主要是提供给管理层决策使用。目前,我国正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工作,全力打造会计信息化人才队伍,基本实现大型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与经营管理信息化的融合,进一步提升了企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做到“数出一门”、资源共享,便于不同信息使用者获取、分析和利用,据以进行投资和相关决策;基本实现大型会计师事务所采用信息化手段对客户的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进行审计,进一步提升社会审计质量和效率;基本实现政府会计管理和会计监督的信息化,进一步提升会计管理水平和监管效能。通过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工作,我国的会计信息化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经济单位信息化水平的全面提高,必将促使管理会计的技术环境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2.行业环境
行业是指产品相似、在市场竞争中相互影响的一类企业构成的组合,如农业、采掘业、制造业、金融业、餐饮业、酒店业等。行业环境对身处于其中的企业的影响远大于总体环境的影响。行业环境对管理会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管理会计借助行业环境分析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相关的决策信息。行业环境分析是指对企业经营业务所处行业的行业结构、行业内企业的行为方式、行业平均绩效水平等行业竞争程度等进行分析。其具体内容如下:
(1)行业性质确定分析。行业性质确定分析主要分析确定企业经营业务、行业归属等。行业性质确定分析是行业环境分析的首要内容,也是战略咨询和战略诊断的前提。
(2)行业历史和发展趋势分析。确定了客户所处行业后,企业要通过对这些(或这个)行业的历史和现状相关资料的分析,了解行业演变过程中存在的机遇、威胁,对行业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判断和预测。
(3)行业结构分析。行业结构分析主要是对行业内企业在历史上和当前的策略、行为和应对行业结构变化的反应等行为模式进行深入的剖析。
(4)行业内企业行为分析。行业内企业行为分析主要分析处于同一战略群体中的企业和主要竞争对手的行为,重点了解这些企业的战略博弈过程,体现了行业特点及行为模式。
(5)行业关键成功因素分析。行业关键成功因素分析主要对行业内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了解这些企业实现成功竞争必须具备的条件。
3.金融环境
金融环境包括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市场及其发达程度。金融机构主要是指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金融工具是指融通资金双方在金融市场上进行资金交易、转让的工具,借助金融工具,资金从供给方转移到需求方。金融工具分为基本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两大类。常见的基本金融工具有货币、票据、债券、股票等。衍生金融工具是在基本金融工具的基础上通过特定技术设计形成的新的融资工具,如各种远期合约、互换、掉期、资产支持证券等,种类非常复杂、繁多,具有高风险、高杠杆效应的特点。金融市场是指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双方通过一定的金融工具进行交易进而融通资金的场所。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包括资金供应者(或称资金剩余者)和资金需求者(或称资金不足者)、金融工具、交易价格、组织方式等。金融市场的主要功能就是把社会各个单位和个人的剩余资金有条件地转让给社会各个缺乏资金的单位和个人,使财尽其用,促进社会发展。资金供应者为了取得利息或利润,期望在最高利率条件下贷出;资金需求者期望在最低利率条件下借入。因利率、时间、安全性条件不会使借贷双方都十分满意,于是就出现了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从中协调,使之各得其所。面对不同的金融政策和金融市场,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主要意义在于通过提供管理会计信息帮助企业选择管理融资方式、优化资本结构,并评估企业的融资风险。
二、管理会计的内部环境
管理会计的内部环境是指影响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构建和运营的企业内部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与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建设和运营相关的价值创造模式、组织架构、管理模式、资源保障、信息系统等因素。
(一)组织架构
组织架构是指经济单位建立管理会计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架构。一般而言,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组织架构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建立专门的管理会计组织架构,如成立专职科室或建立绩效考评小组等,专职负责收集、加工处理,并提供经济单位经营管理或行政管理所需要的各种经济信息。这种模式通常仅适用于组织规模或经营规模较大的经济单位。
(2)不建立专门机构,而指定专人负责管理会计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和报告,这种组织方式既可以节约人力物力,又可以满足经济单位对管理会计信息的特殊需要。这种模式一般适用于组织规模或经营规模不是很大的中型企业或单位。
(3)不设置专门的管理会计组织架构,也不指定专职人员,而是由单位的总会计师或财务负责人或会计人员根据单位的临时需要收集、整理需要的管理会计信息。这种模式通常只适用于小微企业。
一般而言,经济单位应根据组织架构特点,建立健全能够满足管理会计活动所需的由财务、业务等相关人员组成的管理会计组织体系,有条件的单位可以设置管理会计机构,组织开展管理会计工作。
(二)管理模式
管理模式是指经济单位为实现其经营目标而组织资源和经营活动的框架或方式。管理模式通常表现为经济单位组织架构,企业的组织架构本质上是一种决策权的划分体系以及各部门的分工协作体系。组织架构是进行企业运转流程、部门设置以及职能规划的最基本的结构依据。常见组织架构形式包括集权、分权、直线以及矩阵式等形式。组织架构需要根据企业总目标,把企业管理要素配置在一定的方位上,确定其活动条件,规定其活动范围,形成相对稳定的、科学的管理体系。很多企业正承受着组织架构不合理带来的损失与困惑,如组织内部信息传导效率降低、失真严重;组织部门设置臃肿;部门间责任划分不清,导致工作中互相推诿、互相掣肘;企业内耗严重;等等。要清除这些企业病,只有通过组织架构变革来实现。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有助于通过内部单位权力和责任的划分与协调、内部管理信息的传递,调动企业内部各部门管理积极性,全面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
(三)资源保障
资源是指一切可以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总称,它不仅包括自然资源,而且包括人类劳动的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还包括人力、人才、智力(信息、知识)等资源。资源一般可以分为经济资源与非经济资源两大类。经济资源通常可以用货币计量,是指能够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客观存在,如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石油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非经济资源则指经济资源之外的其他资源,如精神资源、文化资源等。按照常见的划分方法,经济资源科被划分为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经济单位应通过使用管理会计工具和方法,充分挖掘可资利用的经济资源,通过加强资源整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效果,并通过树立正确的管理会计理念,注重会计人员知识培训,加强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提高经济资源的利用效果和效率。
(四)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通常是指由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网络和通信设备、信息资源、信息用户和规章制度组成的,以处理信息流为目的信息采集、加工处理以及输出的数据处理系统。信息系统主要有五个基本功能,即对信息的输入、存储、处理、输出和控制。其主要任务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现代计算机及网络通信技术加强企业的信息管理,通过对企业拥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调查了解,建立正确的数据,加工处理并编制成各种信息资料,及时提供给管理人员,以便进行正确的决策。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包括常规管理信息系统和非常规管理信息系统。常规管理信息系统为企业提供日常管理信息,具有基础性、日常性等特征;非常规管理信息系统为企业的特殊管理事项提供管理信息,具有灵活性、例外性等特征。经济单位应将管理会计信息化需求纳入信息系统规划,通过信息系统整合、改造或新建等途径,及时、高效地提供和管理相关信息,推进管理会计新系统建设和实施。
(五)价值创造模式
价值创造是指经济单位通过为目标客户提供产品或服务等一系列业务活动实现自身价值增值的过程。价值创造模式是经济单位通过企业战略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活动将本单位的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和物力资源有效结合,从而实现企业价值增加的资源整合方式。价值创造模式的选择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一旦中间环节出现错误就可能导致选择的失败,严重毁损企业的价值创造活动。经济单位应通过管理会计工具和方法的运用,准确分析和把握本单位价值创造模式,推动财务与业务等的有机融合,进而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