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方法与意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问题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五、走向未来:传承与创新

儒家文化贵在传承。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历史积淀、文化滋养、情感认同,其历史传承要靠道德教化、礼制规范、习俗沿袭。对于传统文化应该“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绝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62.当前儒家文化面临着消逝的危险,最大的威胁在于人心不古、传统失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02.因此,对待儒家文化最重要、最迫切的是继承,确保不在社会嬗变中流失,不在功利诱惑中走样,对于儒家文化的保护与沿袭是第一位的,以免在开发与创新中丧失儒家文化的命脉及精髓,造成中华民族无可挽回的文明失血、文化断流。

马克思主义贵在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创新重在尊重实践,尊重质疑与批判,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出于对马克思主义的膜拜,有人试图用100多年前马克思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为我们面对的现实问题提供解答方案,无疑这种态度是僵化的,而且是极其有害的。恩格斯早就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主义只能对当前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启发,而不是现成的答案,更不是永远不能突破的教条。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因此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只有在实践发展的基础上,不断获得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才能够为现实问题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这是马克思主义保持其持久生命力的命脉所系、根源所在。

儒家文化须在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与创新的进程中实现传承。传统文化不能仅存留在历史记忆、文化遗产中,而应融入鲜活的社会生活,丰富并推动生活会实践活动。也就是说,传统文化是否得以传承的关键在于成为现实生活的有机构成,而不是历史生活的实景再现。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数千年的生产生活中发展了多种多样的形态,而且形成了各种思维观念、文化体系,在社会形成了对传统文化的大众认可,“中国传统文化的大众化特质铸就了它顽强的生命力,也奠定了它持续发展的基础”徐剑雄.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路径[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4):67-70.。在这一点上,儒家文化的大众化特质,可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与创新做出独特贡献。

马克思主义须在深植于儒家文化丰厚土壤中实现发展与创新。马克思主义是在继承中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9.。现今中国出现了“国学热”思潮,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正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但这个融合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这种融合不是双方范畴的简单转换,也不是二者的简单相加,而是在实践基础上的有机整合,是从内容到形式的全面创新”邹丽芬.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5):46-48.。为此,我们应立足现实生活,通过深入发掘马克思主义和儒家文化的契合点,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坚定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民族化、大众化、时代化,实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