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假装读大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上了大学,好像不知道该做什么

要顺利地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转换,首先要实现思维方式的转换。

——大伟


每年金秋九月,各大高校就会迎来一批新生。各类迎新活动轮番上演,这时的校园着实热闹!经历高考之后,同学们放松了一个假期,怀着不同的心情进入大学。很多同学考上了自己满意的大学或者专业,对进入大学感到很兴奋,心中带着喜悦;还有些同学觉得自己考得不够理想,没有进入自己满意的大学或专业,内心甚至还有些沮丧。但无论如何,所有人对进入大学都怀着一种新奇的心情。因为大学的一切都和中学不同!

和多数中学校园相比,刚进大学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大学的校园面积普遍偏大,动辄几千亩的校园。当然也有例外,像对外经贸大学,虽然是全国名校,却是典型的袖珍校园,不过像这样的校园,好处是位于北京的四环以内,做什么都很方便!

老徐所在的重庆工商大学,虽然有三万学生之众,但却是“四非”大学。所谓“四非”,即2017年9月后流行的新称谓:非“211”、非“985”、非“双一流”。当然,这种称谓是一种自我调侃。不过虽然学校是“四非”学校,但学生没有妄自菲薄,多数老师教学很认真,每年招生都挺火爆的,所有经济管理类专业都是第一批次招生,也就是同学们所说的一本学校。

各个学校的校园环境各有特色。以老徐所在的重庆工商大学为例,学生寝室都建在高高的龙脊山上,教室却建在山脚下。记得曾经有学生常常在校园论坛上抱怨,“每天爬上爬下,把我的脚都走痛了”。不用担心,现在的多数学校,都有校园交通车,类似于观光车一样,不少同学嫌步行麻烦,多选择乘坐校园交通车,刷校园卡,每乘坐一次花费一元,生意火爆。这些校园服务不少都外包出去了。在老徐看来,自己所在的校园,背靠大山,空气清新,真是读书的好地方;每天步行,也锻炼了身体!不过,年轻的同学们不会这样想,觉得又累又浪费时间。其实,大家不知道,多走路,男生越走越健壮,女生越走越苗条!说严谨一点,这应该是不同年龄段的人对步行的不同理解和心理感受吧!

进入大学后,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和服务是通过辅导员这一纽带传递的,而任课老师上完课之后,和学生没太多联系,这一点差别,对刚进入大学的同学来说,还是不太习惯。当然,有时候专业课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联系还是蛮多的,这要看老师的个性了。

辅导员有点类似于中学的班主任,不同的是,在中学,一个老师只能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班主任同时也是任课老师,而高校的一位专职辅导员可以带四五个班。通常,辅导员都是刚参加工作不久、在学校比较年轻的老师。在学校的工作岗位系列中,辅导员和任课教师还是有一定区别的。这两年,很多学校对于担任辅导员的资质要求,增加了一项学历要求,就是需要有博士学位。特别要说明一下,所有高校无一例外,担任辅导员的一个准入条件就是必须是中共党员。

比较年轻的老师担任辅导员这一角色,有利有弊。和专业课任课教师整体相比,辅导员由于普遍比较年轻,和学生之间年龄差距不大,更加容易理解学生。

进入大学的学生都已经按专业划分归类,当然,现在也有少数学校在进行改革,逐步按照大类招生,入学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再分专业。个别学校有所创新,例如,现在复旦大学按照大类招生,学生都不确定专业,到了大四这一年,根据自己的选课情况和各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再申请确定一个专业,作为给学生毕业时授予的专业。

国内的大学生往往会面临一个问题,就是不少同学不喜欢自己大学所学的专业。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多数学生高中阶段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考上一所“名牌”大学,考入所谓“985”高校,或者是“211”高校,可能今后同学们会看重所谓“双一流”高校。有个别中学对中学老师的激励,也是依据其所带的学生有多少进入了哪个层次的名校来颁发奖励的,并且有些中学老师对大学的专业选择并不是很在行。这就可能会促使个别老师,有意无意地引导学生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填报更有名气的学校,而忽视了对专业的选择。也有父母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知,要求自己的孩子填报父母选择的某个专业。

当然,导致不少同学不喜欢自己所学专业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目前的高校招生录取制度。目前,绝大多数省份实行的志愿填报方式,都是平行志愿的方式。熟悉这种志愿填报录取方式的朋友都知道,这种方式能确保高分考生不落榜,但前提是要服从专业调剂,否则一旦考生未能被录取,就只能参加征集志愿填报或下一批次的遴选了。高校这种录取制度能确保完成招生计划,但会使得部分考生被录取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

还有不少学生最开始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但进入大学真正开始学习之后,才发现这个专业并不是自己所喜欢的。因为,多数同学对专业的理解存在很大偏差,有时候,仅从专业名称上理解的和真实的差距巨大。举个例子,我的一位中学同学,30多年前考上了清华大学应用化学专业,不过,进去之后才知道,之前这个专业叫作“放射化学”。不少学生被这名称吓住了,没多少人填报,于是就改为“应用化学”。其实,这个专业并没有人们想象中恐怖。

如果面对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怎么办呢?老徐在本书后面的章节会给你一些建议,相信你会正确面对这个问题,并做出适当的选择。

多数大学生在中学时代,集中全部的能量,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提升高考的分数,除此之外,别的一些应该掌握的能力,甚至应该具备的一些生活常识等,都被学生、家庭和学校忽略了。到了大学,他们需要重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能力体系和价值体系。中学时代看重的东西,到了大学不一定看重;中学时代可以忽略的东西,到了大学,一定不能忽略。这就需要我们转换思维方式,建立属于大学生的思维。老徐观察认为,从中学进入大学,是人生一个巨大的跨越。大学生要顺利地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转换,首先要实现思维方式的转换!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梦想是我们每个人内心希望达成的状态,梦想是我们的美好愿望,也是支撑我们每一个人努力奋斗的动力,构成我们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目前自己现实的生活状态、工作状态、经济状况及能力和梦想相比有很大的差距。现实社会中,一些人的梦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实现了,一些人的梦想却渐渐虚化,化为泡影。现实和梦想之间往往隔着一个巨大的鸿沟,我们要跨越这巨大的鸿沟,实现心中的梦想,就需要用一个又一个具体的目标来填平这个鸿沟。

同学们在中学时代对自己的未来都有憧憬,也有自己的梦想,但由于年轻,对社会认知不足;不仅同学,也包括家长及学校的老师,同样对社会未来发展的趋势不一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好在大家都有一个共识,就是上大学,上一所好的大学,肯定会离自己的梦想更近一些。于是好好读书,尽一切办法在高考中考一个好的分数,以进入自己理想中的大学或专业就是同学们中学阶段唯一清晰的目标。

在长达12年的中小学学习生涯中,特别是高三阶段,似乎考试和获得好的分数几乎成为所有学生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目标。虽然说这种导向存在瑕疵,也容易忽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但我们知道,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都无法改变这种导向。不过,在高考中获得理想分数有一个好处,就是大多数学生在中学时代的目标很明确。千百万学子一年一度的高考,就成为检验同学们是否达成目标的方式,同学们为此无怨无悔地奋斗着!

进入大学后,同学们心中的梦想依然存在,但要达成自己理想所需的一个又一个小目标似乎找不到了。大学和中学时代最大的区别就是,中学时代,我们的所有时间都被学校和老师安排好了,到了高三,时间甚至都被填满了;而进入大学后,很多时间都需要自己去安排,需要自我管理,老师更多地起一个引导的作用,但同学们很难短时间内适应,自我管理能力不足,难以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模式。在国内的高校还好,设置了辅导员岗位,寝室也是统一管理的,使得这方面的自由度有限;而到国外读大学,可能租赁宿舍等一切安排都需要自己搞定。七八年前,曾经有一位在香港科技大学负责这项工作的老师告诉我说,内地来的学生最先都不习惯,似乎找不到“组织”了,因为没有人成天管着你,很多事都需要自己决定,从内地来香港读书的学生需要有一个相当长的适应期。

同学们从中学进入大学,在最初的新鲜感之后,逐渐会有一些茫然的感觉。因为每一个人的梦想都是个性化的,而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需要你自己去设定一个又一个的小目标,并为此而努力,这就更需要自我管理,学校没有必要、也不可能用一个统一的目标约束你、督促你。

个人的梦想,以及构成这些梦想的若干目标,离现实中的大学生活,实在是有些遥远,导致目标感不足。目标感的缺失,再加上中学时代超强的学习压力使得同学们在很多方面的正常需求都被抑制而没有得到释放。这些需求包括个人的一些爱好,和同性及异性朋友的正常人际交往等,都需要在大学阶段进行弥补。同学们自己或周边的亲人都比较认同这种感受。一位在高校从事外语教学的老师说,几年前,她的一个学生和她聊天时告诉她,自己的妈妈说,“幺儿,你到了大学好好休息一下”,这说明部分同学和自己的亲人都认同这种进入大学后需要放松的心态。但是,如果一直抱着这种心态,慢慢地,会使不少同学在学习等方面逐渐懈怠,大学时代的美好时光,可能就不知不觉地被挥霍掉了。

同学们进入大学,首先涉及一个目标和定位问题。对于读大学的定位和希望达成的目标,我们可以从几个视角来看,第一是大学生自己想要得到的,第二是学校或者官方想让我们达到的,第三是社会各界认为大学生应该获得的。这三个不同的视角,分别反映了学生自己的目标需求、办学机构的目标定位,以及社会的期许等。

我们首先从社会上部分人对大学生的评价来看这个问题。社会上常常有人抱怨,现在的大学生,出来什么都不会做,不知道这大学是怎么读的。一些社会人士抱怨大学开设的很多课程没有什么用,所学的东西在社会上都用不上;大学就应该教学生实用的东西,教那些让学生进入社会之后能够真正用到的知识,否则还不如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好用。

由于部分学生基本的自我管理能力欠缺,而读书期间所学的知识,短时间内又无法体现和转换为具体的技能,导致社会上部分人士对大学生培养广为诟病。这些人的抱怨是可以理解的,除了一些同学确实不努力之外,还因为不同的人对大学生培养定位的认知不同。

一些高校教育界人士则持相反态度。国内曾有一所大学的副校长说,我们大学又不是职业培训机构,为何要完全迎合社会的需求,我们要培养有发展潜力的人。再看国外的知名大学,耶鲁大学就认为,如果一个学生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居然拥有了某种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就是耶鲁教育最大的失败。曾经有人在回顾自己在这种教育理念下所接受的教育和评价自己读大学的意义时说,记不得大学到底给了自己具体的什么知识技能,让自己毕业后能够用来应付工作;但在大学里学到的最有价值的东西是自己思考的能力和习惯。这才是读大学的真正价值!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该如何看待部分社会人士的期待和高校办学定位的这一差异?我们需要什么?到大学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在大学到底该学什么?

老徐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就我个人在高校耕耘几十年的感受而言,不同人站在不同视角提出的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人们最初对大学教育的认识,是把大学教育视为精英教育。美国一些知名高校如耶鲁大学等,把领导力培养视为第一位,要培养具有独立思辨能力、能够改变和影响世界的人。我理解的是,具备这样的素养,并且能顺利从这些高校毕业,他们进入具体工作岗位后,其社会适应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应该是非常强的。

而现在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是事实上的大众化教育了,大学生作为一个体量巨大的整体,多数学生已经不太适合按照精英教育的培养理念和思维进行培养了。老徐认为,不仅大学本科生或高职专科生,甚至是硕士阶段的教育,都不可能按照所谓的培养精英的思路去定位。以不少高校的研究生教育为例,按照最初的教育机构的定位,研究生是为未来的研究做准备和打下坚实基础而进行的培养,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要么继续攻读博士,要么从事研究类工作。但是,事实上,多数研究生之所以读研,是希望通过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为今后找到一个较为满意的工作做准备,也就是说希望通过攻读研究生,找到一份起点高一点的工作。所以,对于高校大多数本科生或高职专科学生来说,大学教育还是应该回归到和就业相关联这一基本出发点上来。

在老徐看来,同学们进入大学后,思维方式的转换体现在多方面。中学时,多数同学的学习目的就是考试拿高分,虽然拿高分是一种能力,但可能很多其他方面的能力都会被忽略。进入大学,各门课程的考试分数还是相当重要的,至少你考试必须及格,但和中学时相比,分数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除非你一心一意要拿奖学金。到了大学,你得特别关注如何在学习中培养你的能力。“能力”这个东西,和考试“分数”有一定的相关关系,但有时相关性不是很强,甚至有时候用分数是无法去评估能力的。能力是多方面的。一些社会人士把招聘来的大学生好不好用作为评价大学生的唯一标准,这可以理解,但不准确。

老徐建议,一个接受高等教育的人需要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在看重各科课程的考试分数的同时,要超越分数这个视野,即在大学求学阶段,要有意识地拓展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建议各位同学,好好思考,在读大学期间如何去构建自己的能力体系。举个例子,在大学生必备的能力体系中,“语言表达能力”就是一个最基础的能力。培养自己在群体面前说话的能力,是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有的意识。因为,未来无论你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你都得和人打交道,都需要把你的想法和诉求用恰当的方式说出来,包括传递你的思想,分享你头脑中闪现的创意,表达你的诉求,用恰当的方式说出你的某种情绪,等等。我担任高校老师这么多年,据我的观察,在高校就读的大部分同学,其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明显不足。但许多同学似乎都意识不到自己这方面的不足,更没有为弥补这方面的不足而采取任何措施。

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只是对大学生能力要求的一个方面,除了语言表达之外,各位同学还应自己去斟酌,还有哪些能力需要在大学阶段进行培养。因为课程考试的分数不是评价一名大学生水平的唯一指标。若认可这个道理,你就要考虑如何规划和选择自己的大学生活,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体系。

在本书的撰写过程中,老徐一直在思考是否该去构建一个大学生的能力体系框架,后来想想还是放弃了。之所以不做这样的描述,一是因为对这样的能力体系,以前不少人都做过类似的诠释,我没有必要无创意地多此一举;二是因为不同个体,有不同的个性和特质,个人的能力体系是有差异的,是个性化的,绝对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能把大学生的所谓能力体系全面地展示出来。作为一名大学生,你需要自己去思考,并根据自己的个性特质、未来的发展方向去塑造自己的能力体系。这里提到的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不足,只是我观察发现的大学生一个较为普遍性的问题。

#延伸阅读# 上课积极发言比考试分数更重要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多年来,我观察到一个现象,就是同学们在上课期间,普遍不太喜欢发言。老师在课堂上向学生提问时,少有人主动回答;不少同学即使被老师点名要求回答问题、不得不发言的时候,声音也小得如蚊虫一般,更无法有效地组织语言,清晰地表达观点。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就得反复提醒,声音大一点,让在课堂上的其他同学能够听到你讲话的声音。甚至有极端情况,个别同学在被点名要求回答问题时,就回答三个字:不知道。

我观察到的这一现象,至少在我所在的高校,多数老师和我有同感,询问其他高校的老师,也有同样的感受。回顾同学们求学期间走过的历程,老徐认为出现这种情况是有原因的。

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学生,接触的信息和我们那个时候相比,是非常丰富的,就如我女儿这个年龄,在阅读中获取的知识、资讯,特别是一些科学知识等,比作为父辈的我们多多了。但为什么在大学的课堂上,教师却感觉同学们比较沉闷,甚至很多基础性的东西都不知晓,而且普遍不愿意在课堂发言呢?

从目前大学生的成长环境看,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少有兄弟姊妹,平时喜欢宅在家里,因为有互联网也可以和同伴交流,即使宅在家里,也不觉得孤独。同学们交流时,喜欢使用网络语言,似乎已不太习惯在正式的公众场合进行表达了。

另外,我认为在同学们的中小学学习阶段,对表达方面的训练和要求也不足。大家都知道,为了在高考中获得一个比较理想的成绩,同学们大量时间都花在做题等方面的训练上,而缺乏对语言表达方面的训练。尤其是文史类知识,更偏向于记住标准答案,答题是有固定套路的,同学们已经习惯按照固定套路,组织文字回答问题。正是这些原因,使得同学们已经习惯了上课听讲而不发言的学习模式。而反观一些西方国家的课堂教学,很多知识的学习,需要分组讨论,形成自己的观点,并且每个组需要做陈述,这种表达训练,既是对思考和分析能力的训练,同时也是对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为了做好这种课堂交流,桌椅也是按照便于分组讨论的要求设置的。

老徐还发现,同学们没有认识到上课发言的重要性。有一种观点认为,知识有两种,通常能够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这类知识称为“显性知识”;而难以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具体做事的行动中所获得和拥有的知识,可称为“隐性知识”。我认为,在大学学习中,一些工科类知识更偏“显性知识”,而管理类知识偏“隐性知识”。管理学科的知识,你记住一些知识条款,即使把这些条款背下来,也没有太大用处,因为过段时间之后,你记住的这些知识如果没有被应用到实践中也很快会被遗忘。而不管是在课堂上或者课堂外,分组进行讨论交流时,你首先要去思考,再组织语言把思考的结果表达出来;同时听取组内其他同学发言,换一个角度去理解问题,有利于你更好地认识所讨论的问题。各组讨论所梳理的观点,再拿到课堂上去做陈述,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这种群体学习方式,便于你更好地理解知识。

课堂发言,也是对表达能力的一种训练。一些西方国家的民众普遍比较善于表达,可能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的这样的训练是分不开的。同学们在校期间,若不积极地训练自己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其实也是一种思维能力),就仅仅想花时间多考几个证,这在认识上是一个很大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