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读心研究形成的背景
一、技术经济社会背景
从18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开始至20世纪初,由于技术和工业革命引发的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读心研究开始被推到了企业管理的前沿。读心产生的社会背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技术环境的变化
技术环境泛指根据生产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改良、进步状况。在整个工业革命中,技术环境的重大变化共经历了两次:
1782年,詹姆斯·瓦特(James Watt)改良了具有历史里程碑意义的蒸汽机,解决了大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使生产力的发展从铁器时代进入了机器时代;19世纪电磁学的发现,引起了第二次技术革命,电力的广范应用,出现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从而把生产力推进到电力时代。
19世纪后半期,欧洲和美国已从早期的机械发明和简单的工业生产走向迅速发展的重工业时代。特别是美国,工业生产在19世纪末已跃居世界第1位。
美国福特创造了以传送带为核心的管理,采取流水作业法,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条汽车流水生产线。仅仅一年时间,劳动生产率就提高了十几倍。美国福特T型汽车的生产自1904年到1921年,仅十几年的时间汽车年产量增加了549倍,成本降低了2.4倍。
工业革命后的大机器生产时期,发生了人机关系不相适应的现象。大机器生产条件下,工人被分割在流水线上,操作简单,看不到自己制成完整的产品,体验不到“成就”的乐趣;而且必然要延长劳动时间,加快机器的运转,加剧了生产线作业工人的不适应,给生产管理带来了实际问题。促使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家关注人机矛盾问题。一些心理学家指出,当时的机械设计往往只从力学观点出发,而对工人使用机械是否适应则缺乏研究,结果不仅浪费了人力,而且酿成许多差误和事故。
“二战”以来,随着自动化的提高,人们已日渐认识到,在人机系统中,人是占主导地位的。第一,工业心理学的研究从人如何适应机器向机器怎样适合于人转变。其结论是,人与机器应相匹配,才能提高生产效率。第二,要解决生产力迅速发展时期的劳动力素质问题。劳动力素质包括劳动者的体能和智能。复杂的机器生产,具有产量大、速度快、精确度高的特点,要求人具有与其相适应的智能。20世纪40年代,电子计算机、电视工业、原子能电站、宇航工业的发展,脑力劳动的比重也随之不断地提高。
以上问题均是管理的问题,然而进入管理的深水区就会豁然发现心理层面。所以,大工业生产离不开管理中的心理研究。
(二)经济环境的变化
伴随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国际化布局,涉及国家政治、经济、资源的研究和公关,涉及超大供应链管理,涉及国际市场营销战略和策略,涉及生产体系改良和提升,涉及产品和企业技术研发和升级,涉及企业成本控制体系改造,涉及市场战略整合,涉及企业文化建设,投资者对其全面、直接、系统的管理已力不从心,于是出现了专业管理阶层(职业经理人),使得管理成为一个专门的领域。管理学界开始尝试把分散在经济学、技术学、军事学、管理学、心理学中的相关管理知识引用到企业管理理论和运作中。
资本兼并和产业集中是大工业时代的基本特征。20世纪20年代,美国7000家制造公司和矿业公司、5000家公用事业公司实现了合并。个人与领导者的关系更加复杂,涉及员工的激励、信息沟通、人际关系等等,从而使心理学与管理学的融合和读心研究的深化成为无法回避的趋势。
(三)社会环境的变化
工业革命同时也是社会革命,工业革命改变了社会结构。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生产力迅速发展,劳资矛盾日益突出。据统计,1906—1914年,美国有530万工人罢工。20世纪30年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劳资对立更为严重。欧洲、美洲国家和开始工业化驱动的部分亚洲、非洲国家工会、政党、政治思想层出不穷。
经济管理中面临的这种严峻局面,需要许多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参与管理系统的研究。一些有识之士意识到,继续用严格监督、强制和约束手段对付工人已难奏效,解决人的积极性问题不得不研究读心。
二、管理学的拉动
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末,科学管理的理论并没有形成。工业革命的先行者——英国的企业主在企业管理中互相封闭保密,阻碍了管理科学的研究和传播。传统的经验管理和管理思想严重滞后于当时技术进步和企业的发展,许多工厂的产量都远远低于额定产量。这种情况迫使一批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努力把当时科学技术和最新成就运用于管理,他们突破了传统的管理观念,使经验上升为科学理论。这一时期大体从20世纪初至40年代,代表人物较多,如美国的泰勒,法国的法约尔,德国的韦伯。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856—1915)是科学管理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1900年开始,他在工厂实验的基础上,先后提出了劳动定额、工资定额、工作流程图、差别计件工资制、岗位职能制等一系列科学管理的制度和方法,统称“泰勒制”。泰勒虽不是心理学家,并且他的理论重物不重人,然而他在按客观规律解决管理生产问题,必然使自己的研究符合心理规律的要求。譬如,他提出对工人进行培训和选择,对工人操作的“时间—动作”分析,无不与心理有关。科学管理理论成为读心研究的思想导源。
泰勒的科学管理无法阻止20世纪20年代整个美国工业时常发生的生产力和生产标准下降的问题,人们开始重视人的因素。美国的一些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相结合,对企业管理中提高人的生产效率问题进行了许多实验,并形成了管理中一个对后来的管理心理学产生重要影响的人际关系学派(又称行为科学学派)。这个学派的形成是以著名的霍桑实验为基础的。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乔治·埃尔顿·梅奥(George Elton Mayo,1880—1949)等人从1927年开始,在芝加哥城的霍桑电气工厂进行了为期9年的大型现场实验,实验是探求人的工作环境与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诸如湿度、温度、休息时间、福利等等。研究结果发现:影响生产效率的主要不是物质因素和经济因素,而是工人心理或社会因素。梅奥在1933年出版了《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一书,对霍桑实验作出了总结,提出了与传统管理理论不同的新观点,成为人际关系学派的理论代表作。其基本观点是:人不是只追求金钱收入的“经济人”,他们还有社会心理方面的需要;管理要转向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要重视人群体的研究;要建立新型的领导、监督关系。人际关系学说正式提出了读心研究的核心问题,实际上把管理问题引向了读心理论。人际关系学说奠定了读心理论的基础。
三、心理科学的推动
19世纪后半期,心理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具有自己的体系、概念和实验手段。20世纪初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也成为独立的学科,这就为读心理论的产生提供了生成资源。
心理技术学是最先把心理学运用于工业企业的一门学科。最早对心理技术学进行具体研究的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雨果·闵斯特伯格(HugoMunsterberg,1863—1916)。1910—1914年,他发表了《心理学与经济生活》《心理工艺学原理》等著作,强调心理学可以为工作选择有适当品质的工人,可以找到生产效率最高、最令人满意的工作条件;他还强调人的愿望、兴趣在生产活动中的重要性,利用心理学研究工人的工作动机和减轻工人疲劳。闵斯特伯格的研究已经触及读心理论的内容。
直接促进工业心理学发展的还有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美国的卡特尔,他们都为工业心理学应用的测验和选拔工人的方法奠定了基础。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各交战国大都把心理学运用于军队。以美国为例,1917年就成立了17个战争心理问题研究会。心理学家设计和进行心理测验选拔飞行员、气象观察员、海底电话员、潜艇监察员等具有特殊能力的兵种。另外还有对情绪不稳定人员的心理治疗。这些研究大大扭转了把人当作一种机械力源泉的错误观念,把人的因素、人的心理特点、特别是人的能力作为设计武器装备、加强管理的核心看待。可见,读心理论被具雏形与两次世界大战中把心理学运用于战争并取得成果是分不开的。
心理科学经冯特的努力变成实验科学,其生命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出现了学派论争的局面,各学派都各自提出自己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心理科学;二是各学派都注重并坚持实验研究,其中许多是对生产及管理的研究。这些为读心理论的诞生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在早期的群体理论中,对于读心的形成有很大影响的,还有德国心理学家勒温提出的“群体动力说”。勒温曾借用物理学中“磁场”的概念,认为人的心理、人的行为决定于人的内在需要和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当人的需要未得到满足时,会产生内部力场的张力,客观环境中的一些刺激起着导火索的作用。人的行为的动向取决于内部力场与情境力场的相互作用。1933年以后,他又把心理场理论用于研究群体行为提出了群体动力的概念。群体的行为不等于群体中成员个人行为简单的算术总和,因而会产生一个新的行为形态。勒温的学生对影响群体行为的诸因素(如群体规范、沟通、领导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构成了读心理论的基本内容。1934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莫里诺创造了社会测量法,更加便于对群体中各成员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帮助人们认识群体凝聚力、群体结构等人际关系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