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哈尔滨市文化产业发展概况及分析
(一)哈尔滨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1. 文化产业规模情况
文化产业总量规模、活动单位规模及就业规模逐步扩大。2016年,哈尔滨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393.7亿元,比2015年增加值360.3亿元增加33.4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为6.5%,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同比增长9.3%,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同期哈尔滨市GDP7.3%的增长速度;拉动GDP增长0.6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为9.5%,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在哈尔滨全市GDP中的比重也在不断上升,由2011年的4.04%上升到2016年的6.5%。2016年文化产业统计数据显示,哈尔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列第11位。从文化及相关产业单位规模来看,全市共有文化及相关产业单位7.12万个,与2015年7.15万个基本持平。其中,个体户6.12万户,占全市的86.0%;法人及产业活动单位1万户,占14.0%。全市文化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46.72万人,其中,个体户从业人员24.71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的52.9%;法人单位从业人员20.36万人,占43.6%;产业活动单位从业人员1.65万人,占3.5%。
2. 文化产业结构情况
从文化产业结构看,传统行业规模较大,新兴行业增速较快。在文化产业的十大行业中,从总量规模上看,行业增加值居前三位的分别是文化用品的生产、文化休闲娱乐服务、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见表5-1)。从增长速度上看,增速最快的三个行业分别是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广电影视服务和文化艺术服务,同比分别增长65.8%、39.6%、15.9%,分别高于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速56.5、30.3和6.6个百分点。同比增速高于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速的还有文化信息传输服务,同比增长13.8%;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同比增长9.3%,与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速同步。从统计数据看,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得到爆发式发展,充分说明哈尔滨市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发展环境得到改善,市场活跃度明显上升。
表5-1 2016年哈尔滨市文化产业分行业增加值情况
3. 城区与县域文化产业协同发展情况
2016年,哈尔滨市9个主城区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45.0亿元,比2015年增加值316.14亿元增加28.86亿元,占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87.6%,同比增长9.1%。从规模看,位列前三位的城区文化产业活动规模较大,其中南岗区实现增加值131.22亿元,居全市第一,道里区、香坊区分别实现增加值73.94亿元、53.60亿元,位列第二、三位。从增长速度看,九区均增长,其中四个区两位数增长,忪北、平房两区增速较高,分别增长35.1%、33.7%,呼兰区、香坊区分别增15.6%、12.7%。县(市)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48.69亿元,占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12.4%,同比增长10.2%,高于全市0.9个百分点。从规模看,宾县、尚志两县(市)规模较大,分别实现增加值9.83亿元、9.28亿元,其余七县(市)实现增加值在2亿~6亿元,从速度看,五个县(市)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通河、方正县、延寿县增速高于20%,同比分别增长28.2%、25.3%、21.9%,依兰县、宾县分别增长15.0%、11.3%。
4. 文化消费水平现状
随着哈尔滨市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用于满足自身精神娱乐和文化需求的文化消费也随之增长。2016年,城镇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33190.0元,比上年增长7.1%;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4340.1元,增长6.0%;哈尔滨市家庭人均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1646.5元,同比增长6.65%,占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的比重为6.7%。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4438.9元,增长8.0%;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592.8元,增长7.5%;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249.2元,同比增长16.0%,占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的比重为2.6%。从统计数据看,哈尔滨市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支出增长有较大空间。
(二)促进哈尔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1. 做好文化产业规划,整体布局文化产业发展
2016年,《哈尔滨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哈尔滨将着眼于构筑“冰雪胜地、音乐名城、时尚之都”的城市文化发展定位,充分发掘历史传统文化与自然生态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将哈尔滨打造成为特色国际文化旅游聚集区、东北亚文化时尚之都。提出:“重点发展时尚创意、文化制造、文化服务三大产业集群”,构建时尚创意引领、文化制造夯基、文化服务提升的发展路径,并以此带动现代传媒、演艺娱乐、创意设计、民俗工艺、动漫游戏、文化旅游、节庆会展等七大重点文化行业,逐步形成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产业链和较高增值效应的价值链。谋划文化产业空间布局,采取“空间集聚”原则有机整合资源,传承城市特色文化,并力求与城市总体空间布局相协调,打造“一核辐射、新区引领,三区联动,双翼齐飞”的文化产业总体空间发展格局。《规划》的出台不仅为文化产业发展指出了发展目标、重点任务、空间布局,而且明确了一系列保障措施,极大地促进哈尔滨市文化产业的发展。
2. 发挥文化引导资金作用,助推文化产业主体发展壮大
2013年4月,为充分发挥文化发展专项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和循环增值能力,积极为广大文化企业提供融资平台,特别是解决中小文化企业融资难题,哈尔滨市设立了由政府主导的文化产业引导资金。文化产业引导资金运行四年来,分四批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征集有融资需求的文化企业,共有103家文化企业进行了申报。经过评审,对符合条件的40家文化企业进行了贷款授信,授信总额度达到16745万元,其中16家文化企业办理了贷款,实际贷款总额度为5520万元。截至目前,已为获得文化产业引导资金贷款扶持,并已按期还款付息的5家文化企业进行了贴息补贴,贴息总额为101万元,贴息比例为利息总额的80%左右,切实减轻了企业的融资负担。一是为文化企业提供了便捷的融资渠道。文化产业引导资金是目前哈尔滨市唯一的文化产业融资专属平台,平台为文化企业贷款融资提供专业化、全方位、跟进式服务。二是有效促进了文化企业规范经营。文化产业引导资金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核准审批过程中,组织专家严格审核申请企业的发展规划、财务管理、制度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信息,不规范的企业将无法获得资金扶持。三是做大做强文化龙头企业。通过文化产业引导资金的融资扶持,有效缓解了部分文化企业的融资难题,促进了企业规模发展和快速发展,如通过文化产业文化引导资金扶持的同源文化公司、七剑数字动漫公司、新洋科技公司等都取得较好成绩,亿林网络公司和品格文化公司正筹备在“新三板”上市,获得融资扶持的企业得到迅速发展。
3. 加强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建设,以文化消费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2016年,国家文化部、财政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哈尔滨市是第一批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哈尔滨市在国家文化部、财政部《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制定《哈尔滨市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方案》,采用“居民文化消费激励政策”,居民通过参与公共文化活动进行服务评价而获得积分,或通过注册、分享、签到获得积分,在市级文化消费过程中用积分获得优惠。哈尔滨市文化消费试点工作的组织主体是哈尔滨市人民政府,消费的主体是居民,而消费的客体是参与试点的文化场馆和文化企业,通过系统平台提供文化活动信息和文化消费优惠。首批哈尔滨市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合作公共文化场馆30家。首批哈尔滨市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合作文化企业105家。参与试点的文化企业均承诺对居民文化消费予以价格让利,同时在企业让利的基础上,政府再给予不同文化行业10%~30%的价格补贴,使企业让利和政府补贴产生叠加效应,促进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文化消费,推动文化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