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种植业标准化技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种植业标准化的前提条件

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以来,尤其加入WTO后,作为现代化农业重要标志之一的农业标准化,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从计划经济发展起来的种植业标准化,虽然目前还能基本满足国家对种植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但离党和国家对农业宏观经济调控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要求还较远。种植业标准化除应在规范生产管理、结构调整中具有基础性作用,还要在保护原产地、确立农产品质量信用、强化农产品质量认证、实施农产品市场准入、协调农产品贸易纠纷、保障人民消费安全和调控农产品国际贸易等更为广泛的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根据目前我国种植业产业的运作特点及其今后的发展趋势,种植业标准化要具备以下的前提条件。

1.统一种植评价规范

种植业产品生产的基础保证是种子种苗,种子种苗的质量基础是品种,品种可追溯到资源,形成了种植业产品的各生产环节。各环节产品的关注点不完全一致,使用者不完全一致,管理者不一致。如研究资源的人基本不参与品种的选育,得到的资助途径和管理部门与品种选育的人不一样,其对有利基因性状的描述,与育种所习惯的不一致,就很难有效地利用资源。因此为使种植各环节和谐协作,发挥各环节的效能,应当对术语、参数的定等定级以及检测方法等进行统一,同时上级产品的参数应涵盖下级产品。

2.统一产品管理要求

目前与种植业产品管理相关的部门有农业、粮食、市场监管、海关等。种植业产品的管理者必须面对种植业产品的三个特点和一个新问题。三个特点:一是众多的农户零散而分散;二是产品的不稳定性,较短的保质期;三是质量控制的复杂性。一个新问题是:如何在市场经济的引导下,面对第三方公证机构对产品质量的认证,树立产品的市场信誉。因此,对种植业产品的管理应侧重于引导和自律,如果各部门使用的标准、方法以及目的不一致,将会导致农民对国家管理的误解,也会影响到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对种植业生产造成严重的打击。

3.规范生产过程控制

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是种植业产品质量的重要保障手段。国家建立了病虫害测报、植物保护、有害生物综合防治、耕地地力评价和土肥服务体系,颁布了禁止使用农药和限制使用农药名录。但仍需要生产服务应用过程中加以规范,统一操作方式,统一评价体系,强化各系统之间的协调性,提高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有效地保障产品和种植业生产环境的安全,维护种植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4.规范生产技术应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已经从20世纪50 年代的20%提高到目前的45%,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生产技术与科技成果的最大区别,是生产技术必须让使用者接受并在生产实际中应用,同时,同一种技术在生产中应用后应达到同一效果。首先种植业品种的介绍应有统一的格式,表达生产中必需的技术信息;其次专项技术应有明确的技术要点;综合性的生产技术应有适应当地的生产操作程序、各项技术的协调等规定,以保证每一个技术推广服务人员为农民提供有效的指导,农民能获得同样的生产效果。

5.注意与国际标准对接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我国种植业产品出口持续增加,一些外商也在我国开办种植业产品生产、营销企业。在此形势下,种植业技术标准体系与国外同类技术标准的对接是非常必要的,但这种对接不是盲目的等同,应能起到以下三方面的作用:一是以增强我国种植业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为目的,促进我国优势农产品的特点得到国际公认,被国际标准采纳;二是引进国际或主要进口国的标准,体现我国种植业产品生产和管理能力,维护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市场信誉;三是以保护我国种植业生产为目的,通过生活习性、人身健康、环境安全、生物安全等方面的合理要求,规定主要进口种植业产品的质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