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管理
第一节 危险源辨识
一、危险源辨识方法
危险源辨识的目的就是通过对系统的分析,界定出系统中的哪些部分、区域是危险源,其危险的性质、危害程度、存在状况、危险源能量与物质转化为事故的转化过程规律、转化的条件触发因素等,以便有效地控制能量和物质的转化,使危险源不至于转化为事故。它是利用科学方法对生产过程中那些具有能量的物质的性质、类型、构成要素、触发因素和条件,以及后果进行分析与研究,作出科学判断,为控制事故发生提供必要的、可靠的依据。
1.危险源的调查
在进行危险源调查之前,首先确定所要分析的系统,例如是对整个企业还是某个车间或某个生产工艺过程进行分析。然后才是对所要分析的系统进行调查。一般来说,调查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1)生产工艺设备及材料情况 工艺布置,设备名称,容积,温度,压力,设备,性能,设备本质安全化水平,工艺设备的固有缺陷,所使用的材料种类、性质、危害,使用的能量类型及强度等。
(2)生产操作情况 操作过程中的危险,操作者接触危险的时间和额度等。
(3)事故发生情况 过去发生的事故及危害情况,事故在处理过程中的应急办法,故障处置时的措施等。
(4)安全防护情况 危险场所有无安全防护措施,有无安全警示标志,例如有毒、有害气体,易燃、易爆物料的使用有无安全防护措施等。
2.危险区域的鉴定
危险区域的鉴定即划定危险源和危险点的范围。首先应对系统进行划分,可按设备、生产装置及设备划分子系统,也可按作业单元划分子系统。然后分析每个子系统中所存在的危险源、危险点,一般将产生能量或具有能量、物质、操作人员作业空间、产生聚集危险物质的设备、容器作为危险源、危险点。然后依据危险源、危险点为核心加上安全防护的范围即为危险区域,这个危险区域就是危险源、危险点的区域。一般来说,在确定危险源、危险点区域时,可按以下思路和方法来界定。
(1)按照危险是固定的还是移动的来界定 如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车间内危险物料的搬运设备是移动式,其危险区域应随车辆的移动空间而定,空间越小,危险性越大。而企业生产用的锅炉、压力容器、储油锅等则是固定危险源,其危险区域也固定,随压力、温度、储量的大小来界定其危险源、危险点。
(2)按危险源是点还是线来界定 一般来说线源引起的危害范围比点源引起的危害范围大。按危险作业场所来划定危险源、危险点的区域。如有发生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有发生中毒、窒息危害的场所,有发生被车辆伤害危险的场所,有发生触电危害的场所,有发生高处坠落危险的场所,有发生腐蚀、放射、辐射危害的危险场所等。这些危害所发生的事故,按其事故大小、严重程度、损失多少来界定。
(3)按危险设备所处的位置来界定危险源区域 如锅炉房、油库、氧气站、变电站等。
(4)按照能量释放形式来界定危险源区域 如化学能危险源、电能危险源、机械能危险源、辐射能危险源、核能危险源、风能危险源和其他危险源区域等。
3.存在条件及触发因素分析
一定数量的危险物质或一定强度的能量,由于其存在的条件不同,因而所显现的危险性也不同,被触发转换为事故的可能性大小也不同。因此,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的分析是危险源辨识的重要环节和基本条件。
存在条件包括:储存条件(如堆放方式、包装形式、存放地点、通风条件等),物理状态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等),设备状况(如设备的完好程度、设备有无缺陷、设备维护保养状况等),防护条件(如防护措施、故障处理措施、安全标志、安全通道等),操作条件(如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操作失误率、操作专注等)管理措施。
触发因素可分为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包括个人的因素,如操作失误、不能正确操作、粗心大意、漫不经心、心理障碍等;管理因素,如管理不正确、指挥失误、判断决策失误、设计差错、安排工作错误等。自然因素是指能引起危险源转化的各种自然条件及其变化,如气候条件,参数的变化(气温的高低、气压的高低、湿度的大小、风速的大小),还有雷电、雨雪、振动、地震等因素。
4.潜在危险性分析
在工业生产中,特别是危险化学品工业生产中,危险源转化为事故,其表现的形式是能量和危险物质的释放。因此,危险源的潜在危险性可用能量的强度和危险物质的量两个指标来衡量。能量包括电能、机械能、化学能、风能、核能等,危险源的能量强度越大,表明其潜在的危险性越大。危险物质主要包括燃烧爆炸危险物质和有毒有害危险物质两大类。前者泛指能够引起火灾或爆炸的物质,如可燃气体、可燃液体、易燃固体、可燃粉尘、易爆化合物、自然性物质、混合危险性物质等。后者系指直接加害于人体,造成人员中毒、致病、致畸、致癌等的化学物质。可根据使用的危险物质量来描述危险源的危险性。
二、危险源辨识的内容
1.辨识物质物化特性
与安全有关的物质物化特性包括毒性、蒸气压、闪点、自燃点、燃爆范围、气味、腐蚀性、溶解度等。毒性分为急性和慢性作用,这对于有关火灾、爆炸和急性中毒等应急计划很重要。计划者还必须考虑有关运动速率、挥发性、流动性和蒸气密度等物理性质。其他危害如腐蚀性,在预防时也要考虑,因为它可能影响设备和人员的安全健康。这些特性一般都可在材料安全数据表(MSDS)上获得。
2.辨识反应活性和不相容性的危险
化学品的反应活性(自反应性)和与其他物质的不相容性可能被忽略,从而发生危险。自反应物质包括一些聚合用的单体、热不稳定物质(如过氧化物)以及震动敏感物质。常见的不相容性物质如水、氧、铁等可能给工厂造成很大的危害。不相容的物质被同时加工或存放很近时可能引发酸碱反应,放出热量、毒气或烟雾;氧化/燃烧反应可导致火灾、爆炸;其他反应生成能量和气态产物。
3.危险辨识的过程
(1)确定危险、危害因素的分布 将危险、危害因素进行综合归纳,得出系统中存在哪些种类危险、危害因素及其分布状况的综合资料。
(2)确定危险、危害因素的内容 为了有序、方便地进行分析,防止遗漏,宜按厂址、平面布局、建(构)筑物、物质、生产工艺及设备、辅助生产设施(包括公用工程)、作业环境危险几部分,分别分析其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列表登记。
(3)确定伤害(危害)方式 伤害(危害)方式指对人体造成伤害、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坏的方式。例如机械伤害的挤压、咬合、碰撞、剪切等,中毒的靶器官、生理功能异常、生理结构损伤形式(如黏膜糜烂、植物神经紊乱、窒息等),粉尘在肺泡内阻留、肺组织纤维化、肺组织癌变等。
(4)确定伤害(危害)途径和范围 大部分危险、危害因素是通过人体直接接触造成伤害;爆炸是通过冲击波、火焰、飞溅物体在一定空间范围内造成伤害;毒物是通过直接接触(呼吸道、食道、皮肤黏膜等)或一定区域内通过呼吸带的空气作用于人体;噪声是通过一定距离的空气损伤听觉的。
(5)确定主要危险、危害因素 对导致事故发生条件的直接原因、诱导原因进行重点分析,从而为确定评价目标、评价重点、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和采取控制措施计划提供基础。
(6)确定重大危险、危害因素 分析时要防止遗漏,特别是对可能导致重大事故的危险、危害因素要给予特别的关注,不得忽略。不仅要分析正常生产运转、操作时的危险、危害因素,更重要的是要分析设备、装置破坏及操作失误可能产生严重后果的危险、危害因素。
4.某危化企业危险辨识工作指导书
(1)危险辨识及其工作特点 危险辨识是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发现并识别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以及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各类危险因素,采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对危险因素进行控制和治理,并持续提升控制手段的方法和过程。
经过不断实践,我们逐渐总结了危险辨识工作的一些基本特点,有效开展危险辨识工作关键在于掌握这些特点,并用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深入全面地挖掘各类危险。
(2)危险辨识工作具有群众性、层次性 发现、识别及有效控制危险因素,需要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对生产工艺、设备、作业环境进行全面的辨识,制订合理的控制措施,并严格地落实在日常生产过程之中。各层次的安全工作性质和内容有很大的差异,各单位只有结合各层次安全工作的具体实际,分专业、多层次、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危险辨识工作,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3)危险辨识具有系统性、科学性 全面地发现、识别以及控制危险不能简单地建立在经验判断的基础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采用科学、系统的分析方法,查找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类事故模式,科学计算各类危险因素的危险性,并深入认识各危险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尽可能全面地认识危险因素。如果简单地对单一设备、设施、作业环境进行危险辨识,可能导致一些深层次的危险因素认识不清或认识不全面。
(4)危险辨识还具有复杂性、长期性 安全是相对而言的,同样一种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它被认为是安全的,在特定的条件下可能是具有严重危害的;在一定历史时期被认为是有效的控制措施,随着相关条件发生变化及我们对危险因素认识程度的深入,它可能被认为是不安全的;同时,生产工艺、设备和岗位作业环境相当复杂,随着生产经营发展的加速,大量新技术设备不断投入,必将引入大量新的危险因素,有些我们尚未完全掌握。这些都决定了公司对危险因素的识别和控制必将是一个长期、反复的实践过程。
5.危险辨识的三种形式
(1)直观性危险辨识 作为一种工作方法相对简单、职工群众易掌握、便于参与的危险辨识组织形式,我们要继续重视,坚持运用,并把逻辑性危险辨识和专业系统性危险辨识的结果不断充实到其中,丰富直观性危险辨识的内容。开展直观性危险辨识可运用的工作方法有危险因素排查法、头脑风暴法、班前(作业前)安全确认、标准化交接班等。
(2)逻辑性危险辨识 是以设备设施、工器具、作业环境以及相关日常作业行为为主要对象,在分析查找并确定其事故模式、事故类别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判断和逻辑推理,定性分析诱发事故的充分条件,进而查找这些充分条件的诱发因素,并制订根本性防范措施的组织形式。查找诱发事故的充分条件是逻辑性危险辨识的关键。开展逻辑性危险辨识可运用的工作方法有逻辑性分析法、能量转移分析法等。
(3)专业系统性危险辨识 是以专业分工和生产作业主体为基础,以专业性较高、危险性较大的设备、设施、工器具、作业环境、生产工艺、生产工艺各系统以及相关日常作业行为为主要对象,定性定量地分析工作对象的危险性以及各系统间危险因素的相互关系,并制订防范措施的危险辨识的组织形式。专业系统性危险辨识往往跨岗位、跨班组、跨工段,甚至跨厂,由几个关联单位共同进行。需要各单位厂级主管领导牵头,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熟悉作业条件的人员和相关检修维护人员实施。开展专业系统性危险辨识可运用的工作方法有逻辑性分析法、能量转移分析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等。
对于专业系统性危险辨识,各单位要按照专业管理权责明确划定辨识单元,明确总牵头人(总牵头人要组织相关职能部门的专业人员组成危险辨识工作小组开展辨识),分别定时间、定任务,按期评定辨识结果。各单位必须保证技术力量的投入,要发动岗位职工和更多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参与到危险辨识活动中来,扩大危险辨识活动的群众基础,提高危险辨识工作质量。
三、风险管理规划
1.内容与任务
风险规划就是制订风险管理策略以及具体实施措施和手段的过程。在这一阶段要考虑两个问题:第一是制订的风险管理策略是否正确可行?风险分析的效果如何?风险管理要消耗多大资源?第二是实施风险管理策略的措施和手段是否符合企业安全生产总目标?
在风险管理规划中把风险的后果尽量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上,是风险管理规划和实施阶段的基本任务。整个风险只要没有超出整体评价的基础,就可以接受,对于个别风险,它的可接受的水平因风险程度的不同而异。
2.规避风险的策略
一般来讲,规避风险可以从改变风险后果的性质、风险发生的概率或风险后果的大小三个方面采取多种多样的安全策略或措施,如减轻、预防、回避、自留和应急措施等。
3.风险管理计划
风险管理规划最后一步,就是把前面完成的工作归纳成一份风险管理规划文件,如图2-1所示。其中应当包括对风险形势的估计、风险管理计划和风险规避计划。
图2-1 风险管理
四、作业活动划分
1.作业活动及其划分方法
作业活动是特定的工作系统为完成特定的任务或维持特定的功能而进行的活动。在工作系统中,每个人在设备、设施、机械、工具等的帮助下,在一个他所处的工作地点、工作场所的环境中,按照一定的程序、一定的过程、在一定的劳动组织之下,来完成一项特定的任务。因此,作业活动包含物质、人员、作业环境、管理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要素。
(1)物质 设备、设施、机械、工具、物料、厂房、地面等,即全部技术手段和材料以及人员为完成其任务所使用的产品。
(2)人员 即操作者,在工作岗位上工作的具有特定生理和心理状态的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
(3)作业环境 是指人员在执行其工作任务所在的工作场所及其物理、社会环境。
(4)管理 为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为其规定或提供的活动方式,如工作程序、劳动组织等。
根据企业的特点,对作业活动按照三个层次(作业性质—作业类别—作业活动)或两个层次(作业类别—作业活动)进行作业活动划分,企业所有的业务、工作活动都应包含在内。作业活动划分的方法,通常是按作业流程即工序进行划分的。
作业活动划分的要求是:所划分出的每个作业活动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复杂(包含太多的作业步骤和作业内容),而且它们彼此在性质上是相互独立的。
2.作业活动划分事例
某化工厂的生产业务可分为甲醇生产、相关业务活动、公用工程三大类,每大类又包括若干作业类别,每年的作业类别又分为若干作业活动。甲醇生产作业活动划分见表2-1。
表2-1 某化工厂甲醇生产作业活动划分
3.职能活动划分
职能履行方面(设计、工艺、技术、计划、采购、人力资源、安全监管、机械动力、环境保护等)存在的缺陷会导致事故或有害的环境影响,而且这些缺陷常常是其他危险源的根源或起点。
和生产业务活动一样,要对企业的职能活动进行划分。
某危险化学品生产集团公司安全监管有四种职能活动:安全调度 、安全技术管理、安全教育管理、隐患排查治理。其中隐患排查治理的内容如下:
(1)对隐患排查负有监管责任。
(2)根据上级精神以安全生产委员会名义下发或转发有关隐患排查方面的文件,对隐患排查工作进行有效的布置、指导、总结等方面的工作。
(3)根据上级布置及时调度隐患排查治理阶段进展情况,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具体指导意见。
(4)以安全生产委员会的名义组织各职能部门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检查(抽查)或联合执法。
(5)监督其他专业管理部门是否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6)在新闻媒体上大造隐患排查治理声势,努力营造全社会排查治理安全隐患的氛围。
(7)做好隐患汇总、统计上报等方面的工作。
(8)完成企业领导交代的有关隐患治理方面的工作。
(9)对重大事故隐患建立、健全以下制度并付诸实施:
①重大事故隐患申报制度;
②重大事故隐患公示制度;
③重大事故隐患专家评估制度;
④重大事故隐患分级挂牌督办制度;
⑤重大事故隐患举报奖励制度;
⑥重大事故隐患整改监督检查制度;
⑦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建档制度。
五、危险源识别
1.危险源识别的充分性
为保证危险源识别的充分性,需注意以下几点。
(1)危险源识别应针对所有的作业活动,对每个作业活动,应针对所有的作业内容。
(2)对照适用的安全生产法规的所有强制性规定,凡未做到的,或不能恒久保持的都应识别并记录下来。
(3)对照安全生产标准化相关标准的要求,凡未做到的,或不能恒久保持的,都应识别并记录下来。
(4)本企业及类似企业以往事故的原因都是危险源,都应识别并记录下来。
(5)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即物质、人员、环境、管理几方面的缺陷。识别中,不要只注意查找人的不安全行为,而忽视其他方面。某些情况下,物质、环境、管理的缺陷更重要,尤其是与本职安全有关的设计和工艺的缺陷。
2.危险源的描述
对危险源的描述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把危险源和其引起的结果——事故区别开来 例如,我们在工作中起吊设备,发生“钢丝绳断裂”事件,是危险源导致的结果,而危险源可能是以下几种情况之一:
①钢丝绳长期磨损、断股超标而未及时检查更换。
②钢丝绳超规格使用。
③吊装有关锐边缘的金属物件时未加热物件。
④采购的钢丝绳质量不合格。
(2)把危险源与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必然现象区别开来 例如,在危险化学品生产中,常常用到压缩空气,而压缩空气是需要用空气压缩机来压缩的,“空气压缩机噪声大”就是一种必然现象,不能将其作为危险源。正确的描述应当是“未对空压机采取降噪措施,使噪声超标”或“在空压机附近作业未采取听力保护措施”。又如,在危险化学品生产中必须使用高压蒸汽,高压蒸汽是用锅炉产生的,“锅炉温度高”是一种必然现象,不能将其作为危险源。正确的描述应当是造成烫伤的原因是“在锅炉本体前工作未穿防烫伤工作服”或“在锅炉本体前工作裸露上臂”等。
(3)描述危险源必须具体 只有具体,才能说清楚问题,才能对其进行风险评价,即判断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不应当出现诸如“可能操作不当”“疑是管理不善”“大概施工方案不正确”“估计劳动防护用品穿戴不齐”等笼统的词汇。详细而具体地描述了事故发生的原因——危险源,则具体的控制措施就随之明确了。因此,检验或证明危险源描述是否恰当的一个正确方法,是看是否能够引发出明确的控制措施来。
3.风险分析模式
风险分析的内容实际上就是回答下列问题: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到底有些什么风险?②这些风险造成损失的概率有多大?③若发生了损失,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④如果出现最严重的情况,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⑤如何才能减少和消除这些可能的损失?⑥如果改用其他方案或方法,是否会带来新的风险?将以上6个问题进一步细化,可得到如图2-2所示的安全风险分析流程。
图2-2 安全风险分析流程
4.风险控制的基本原则
在企业安全生产中,为了控制系统存在的风险,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闭环控制原则 闭环控制是根据控制对象输出反馈来进行校正的控制方式,它是在测量出实际与计划发生偏差时,按定额或标准来进行纠正的。闭环控制,从输出量变化取出控制信号作为比较量反馈给输入端控制输入量,一般这个取出量和输入量相位相反,所以叫负反馈控制,自动控制通常是闭环控制。系统应包括输入输出,通过信息反馈进行决策并控制输入这样一个完整的闭环控制过程。显然,只有闭环控制才能达到系统优化的目的。搞好闭环控制,最重要的是必须要有信息反馈和控制措施。
(2)动态控制原则 动态控制是指对风险在实施的过程中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主客观变化而进行管理的基本方法。由于风险控制在实施过程中主客观条件的变化是绝对的,不变则是相对的;在风险控制过程中平衡是暂时的,不平衡则是永恒的,因此在风险的实施过程中必须随着情况的变化进行安全目标的动态控制。充分认识系统的运动变化规律,适时正确地进行控制,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3)分级控制原则 要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类梳理,对不同类别的安全风险,采用相应的风险评估方法确定安全风险等级,安全风险评估过程要突出遏制重特大事故,高度关注暴露人群,聚焦重大危险源、高危作业工序和受影响的人群规模,重大安全风险应填写清单、汇总造册,并从组织、制度、技术、应急等方面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管控,要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安全风险告知卡。根据系统的组织结构和危险的分类规律,采取分级控制的原则,使得目标分解、责任分明,最终实现系统总控制。
(4)多层次控制原则 多层次控制可以增加系统的可靠性。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层次:①根本的预防性控制;②补充性控制;③防止事故扩大的预防性控制;④维护性能的控制;⑤经常性控制;⑥紧急性控制。各层次控制采用的具体内容根据事故危险性质的不同而各异。在企业安全生产的实际应用中,是否全部采用以上层次以及究竟采用哪几个层次,应视具体危险性和严重性而定。表2-2列举控制爆炸风险的多层次方案。
表2-2 控制爆炸风险的多层次方案
5.危险源识别具体实例
某火工品厂涉及本质安全的部分危险源见表2-3所示。
表2-3 某火工品厂涉及本质安全的部分危险源
六、风险评价
1.LEC法
风险的定义是:特定危害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结合。人们常常将可能性L的大小、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E和后果C的严重程度分别用表明相对差距的数值来表示,然后用三者的乘积反映风险程度D的大小。
该方法是美国的K.J.格雷厄姆(Kenneth J Graham)和G.K.金尼(Ginny Kjnney)研究了人们在具有潜在危险环境中作业的危险性,提出了所评价的环境与某些作为参考环境的对比为基础,将作业任务条件的危险性作因变量,确定了它们之间的函数式。根据实际经验他们给出了解情况后自变量的各个不同情况的分数值,采取对所评价的对象进行“打分”的办法,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其危险性分数值,再按经验将危险性分数值划分的危险程度等级表或图上,查出其危险性的一种评价方法。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方法。
这一方法具体表述是:对于一个具有危险性的作业条件,影响危险性的主要因素有3个(L:发生事故或危险条件的可能性;E:暴露于这种环境条件的频率;C:事故一旦发生可能产生的后果)。用公式来表示,则有:
D=LEC
式中 D——作业条件的危险性;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
C——可能产生的后果(严重性)。
风险分级见表2-4。
表2-4 风险分级
人身伤害事故和职业相关病症发生的可能性取决于对于特定危险源的控制措施的状态M和人体暴露于危险源(危险状态)的频率程度E1;单纯的财产损失事故和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主要取决于对于特定的危险源的控制措施的状态M和危险源(危险状态)出现的频次E2。
将控制措施的状态M、暴露的频率程度E(E1或E2)、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C分别分为若干等级,并赋予一定的分值。风险程度D为三者的乘积,将D也分为若干等级。针对特定的作业条件,恰当选取M(控制措施状态)、E(暴露的频率程度)、C(造成损失的后果)的值,根据相乘后的积确定风险程度D的级别。下面简单介绍几个指标的含义。
(1)控制措施状态M 对于特定危险源引起的特定事故(这里“特定事故”一词既包含“类型”的含义,如碰伤、灼伤、轧人、高处坠落、触电、火灾、爆炸等,也包含“程度”的含义,如死亡、永久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暂时性全部丧失劳动能力、仅需急救、轻微设备损失等)而言,无控制措施时发生的可能性较大,有减轻后果的应急措施时发生的可能性较小,有预防措施时发生的可能性最小。
控制措施的状态M的赋值见表2-5。
表2-5 控制措施的状态M
(2)暴露的频率程度E 人的身体暴露于危险状态的频率程度越大,那么发生伤害或伤亡事故的可能性越大;危险状态出现的频率越高,那么,发生财产损失的可能性就越大,这是一个成正比的关系。人的身体暴露在危险状态的频率程度或危险状态出现的频次E的赋值见表2-6。
表2-6 人体暴露的频率程度或危险状态出现的频次E
注:1. 8h不离开工作岗位,算“连续暴露”;危险状态经常存在,算“常态”。
2. 8h内暴露一至几次,算“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危险状态出现一至几次算“每天工作时间内出现”。
(3)事故发生的可能后果C 表2-7表示按伤害、职业相关病症(职业病)、财产损失、环境影响等方面发生的不同事故后果的分档赋值。
表2-7 事故的可能后果C
注:1.永久失能:某肢体残缺,或虽未残缺但功能已完全丧失。
2.职业性多发病:凡是职业性有害因素直接或间接地构成该病病因之一的非特异性疾病均属于职业性多发病(也称工作有关疾病、职业性相关疾病)。
3.表中财产损失一栏的分档赋值,可以根据行业和企业的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需要注意的是不应将各档的点额数调整得过低。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见表2-8。
表2-8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L
(4)风险程度D 根据可能性和后果确定风险程度D,即
D=LC=MEC
式中 D——风险程度;
L——可能性;
C——严重性(后果);
M——控制措施的状态;
E——暴露的频率程度(E1)或危险状态出现的频次(E2)。
风险程度的分级见表2-9。
表2-9 风险程度的分级D
(5)说明
①在确定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可能性时,不考虑人员培训和能力的因素,原因如下:
a.人员培训不够,能力不足导致不安全行为的产生,而不安全行为本身就是危险源,这是风险评价的对象,而不是风险程度的决定性因素。
b.当某种风险降临时,人员是否能受到伤害,主要取决于人的身体暴露的时间和控制措施的状态,不能期待由于人员受过培训而就有能力避开伤害这种不确定因素。
②在确定可能性时,也不考虑事故发生的经历,因为事故的发生是诸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因此,事故经历不是影响事故发生可能性的独立因素。
③风险程度是可能性和严重性(后果)的二元函数。当用两者的乘积反映风险程度的大小时,从数学上讲,乘积前面应当有一系数,不会影响不同乘积间的比值,也就是说,不会影响风险程度的相对比值。因此,为简单起见,一般将系数取为1。
2.评价分值的确定
风险评价是评价危险源导致事故发生的风险程度。因此,评价分值的确定以所描述的特定危险源为前提。
(1)C分值的确定 当人们凭经验知道,特定危险源在多数情况下会导致怎样的后果时,就取这个后果的严重程度;当人们没有把握确定后果的严重程度,可按“就重不就轻”的原则确定严重程度。
这里特别强调的是M是用来确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的,在确定后果的严重程度时,不要考虑控制措施的状态M的大小,不要因为有了控制措施就将后果S的分值取低,有控制措施或减轻后果的应急措施也只是减少了后果S发生的可能性,并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使S的分值取低。
(2)M分值的确定 M是针对特定危险源导致特定事故而言的,是有无控制措施或减轻后果的应急措施。举例说明: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员工在粉尘限度超标的作业环境下工作,对于导致肺尘埃沉着病而言,如果无通风设施或作业者不佩戴防尘口罩,无防护措施,M取5;若通风设施有效或戴防尘口罩也非常有效,也就是安全防护到位,M取1;若通风设施或防尘口罩只有一定的效果,并未达到理想状态,M取3。
(3)E分值的确定
①人身伤害和职业相关病症E1 人的身体暴露于危险状态的频率或时间E1包含两个因素:危险状态的出现频率EA和人员身体暴露于危险状态的时间EB。
a.危险状态持续存在或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则只考虑人员暴露于危险状态的时间EB,直接按表2-6来取值即可。
注意:“在一段时间内的持续存在”,风险是不能平均的。就是说某种风险在一年内只持续存在15天与存在300天是一样处理。
b.危险状态偶然出现(常常是因为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本人或其他人在工作时间内暴露于危险状态,则同时考虑危险状态出现的频率EA和暴露的时间EB分别按表2-6取值,然后取中间值。
例如,出现的频率为每年几次,暴露的时间(频次)为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分别取值1和6,最后E1可酌情取2或3。
危险状态出现的频率与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和操作者的安全素质有关。例如,对安全素质较差或缺乏工作经验的新员工而言,EA(危险状态出现的频率)较大;而对安全素质较高或有工作经验的老员工而言,EA(危险状态出现的频率)较小。
②财产损失和环境影响E2 财产损失和环境影响是与特定危险状态存在的物质环境相连的,故只考虑危险状态出现的频次与人员暴露的情况不同。
3.MES法应用示例
某化工集团公司发电厂对吊装方案审查的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估见表2-10。
表2-10 某化工集团公司发电厂对吊装方案审查的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估
注:表中 A——不了解有关程序,不熟悉有关标准或依据;
B——管理或技术水平低;
C——缺乏经验;
D——缺乏责任心。
七、风险控制方法
1.避免
避免风险是指放弃某一计划或方案从而避免由此可能产生的损失后果,达到回避风险的目的。如人们恐惧飞机失事之风险,不乘飞机而改用其他交通工具,就可以避免飞机失事之风险。避免风险是最彻底的风险控制方法,即从根本上消除风险,但其局限与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在回避风险的同时,便放弃了从事这项活动带来的好处或某种经济利益。况且,虽避免了某种风险,但同时也会面临新的风险,何况有一些风险如地震是人们无法避免的。
避免风险的方法一般在某特定风险所致损失频率和损失程度相当高或处理风险的成本大于其产生的效益时采用,它是一种最彻底、最简单的方法,但也是一种消极的方法。 风险的避免是指放弃某项活动以达到回避损失发生的可能性,从根本上消除风险的措施。如将厂房建于地势较高且排水方便的地方以避免洪水风险,又如卖方拒绝与信用不好的买方签订买卖合同等。避免是一种最简单、最彻底、比较消极的控制型方法。避免方法简单易行,但有时意味着丧失利益,且避免方法的采用通常会受到限制,因为有些风险是无法避免的,有些风险若采取避免的方法在经济方面是不适当的,有些风险在被避免的同时有可能产生新的风险。
2.预防
预防风险是指在风险发生之前采取措施减少风险的发生频率与损失程度,它是通过消除或减少风险因素来实现的。例如,害怕车况不好的汽车会导致交通意外事故,那么就要选择一辆车况好、性能优的汽车,同时,驾驶员提高自身的安全驾驶意识,避免人为因素导致事故。因此,我们说,预防事故要从标的本身为质量、性能以及使用、运用标的人的安全意识教育两方面入手,才能减少风险发生频率与损失程度。
预防是指为消除或减少风险的发生而在事先采取的处理风险的具体措施,即通过消除或减少风险因此而降低损失发生频率,如安装避雷针以防雷击,疏通渠道、加固堤坝以防洪水侵袭等。我国对于各种灾害风险,向来以预防为主。但有了防灾设施后,并不等于就可以防止灾害事故的发生,因为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有很多动态因素和条件可能触发新的风险。
3.分散
分散风险是指以增加风险单位数量来提高风险的可测性,平衡风险损失,降低风险成本。在现实生活中分散风险的实例很多,如一些炒股人士,害怕某种股票过分下跌,进而在其下跌的不同阶段以不同的价格买进该股票或者大量买进其他股票,使持股种类及数目增多。这样一来,即便该种股票下跌厉害,其损失也可通过其他股票的上涨或反弹盈利来弥补。人们常说的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也就是为了分散风险。
4.抑制
抑制风险是指风险发生时或发生后采取的各种防止损失的措施。例如,在建筑物上安装消防、自动喷淋系统等,就可降低火灾损失的程度,防止损失扩大。
损失抑制是指在风险发生时或发生后,为了防止风险的蔓延和损失扩大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是处理风险的有效技术。如安装自动报警装置或自动喷淋系统,以便及时发现和扑灭火灾。损失抑制的一种特殊形态是割离,它是将风险单位割离成许多独立的小单位而达到降低损失程度的一种方法。
5.排除
排除就是消除作业中的隐患。如生产装置中有一个漏电的插座,而在生产过程中工人要经常接触,这是一个高风险,是无法接受的。如果用一个绝缘良好的插座换掉这个漏电的插座,就彻底消除了这个风险。
6.替换
当隐患无法消除时,可采用替换的方法降低风险的程度。替换,是指用无风险替代低风险,用低风险替换高风险的风险控制方法。如在化工生产中用无毒材料代替有毒材料、用低毒材料代替高毒材料,就是最简单的替换方法。
7.降低
降低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二是一旦风险事件发生尽量降低其损失。如生产安全管理者在进行材料与备件采购时可预留部分项目保证金,如果材料出问题则可用此部分资金支付,这样就降低了自己所承担的风险。采用风险控制方法对生产安全管理是有利的,可使安全生产成功的概率大大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