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发达国家环保产业发展的比较成熟,这不仅得益于其发达的工业化和信息化水平,也得益于众多学者对环保产业发展研究的理论贡献。本书从环保产业发展阶段、环保产业发展方向、环保产业发展驱动因素、环境经济分析范畴以及环境经济度量和评价指标、评价方法等方面入手,梳理总结国外学者的相关理论研究和观点阐述。
(1)关于环保产业的发展阶段方面的研究
美国学者J.B.伯克威茨(1998)探寻了环保产业作为成熟产业的典型特征,主要包括产业增速放缓、环境产品和环境服务变为普通商品、市场趋于饱和、买方的权利增加、企业兼并重组的速度加快。日本学者中村(1998)认为日本的环保产业包括环境保护部门、废弃物处置和再生利用部门、环境恢复部门等,同时他认为日本环保产业已进入发展成熟期,这一时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企业环境技术研究开发速度放缓、环境管理问题遇到瓶颈、生态环境面临新的挑战、寻求与发展中国家新的合作方式。德国学者J.沃尔奇(1998)主要研究德国环保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通过就业、生产、投资等多项数据的分析来阐述环保产业对德国经济社会的影响,认为德国环保产业趋于成熟具有明显的出口导向,产业竞争力居世界领先地位,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21%,超过美国、日本和意大利等国。
(2)关于环保产业发展方向的研究
美国学者莱斯特·R.布朗(2002)认为应该从根本上解决日益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和化石能源危机。未来的环保产业将围绕太阳能、风能、氢能重点发展新兴能源产业和清洁能源产业,同时带动研发和生产包括清洁能源储存材料在内的新材料产业发展。他在研究环保产业发展方向问题时,提出环保产业应着眼于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观点,这是破解环境污染与资源短缺矛盾问题的有效途径。在他看来,面对脆弱的生态环境,发展环保产业成为必然选择。而建设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
(3)关于环保产业发展驱动因素的研究
澳大利亚学者Daris(1985)认为解决环境问题最有效的途径是加强公众参与度和环境政策执行力。美国学者J.B.伯克威茨(1998)提出企业要在成熟的环保市场中赢得胜利应采取一些有效的战略,包括降低成本、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形成产业链、用新产品和新技术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开发国际市场。日本学者仲上键一(2002)以日本解决产业公害问题的经历为切入点,提出环保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先进技术的引进、环境科技投入的加大、出口的扩大,同时,应制定发展规划来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并给予相关企业相应的激励政策。美国学者格兰特·福瑞尔(2005)指出不同发展阶段的驱动因素对环保产业产生的作用是不同的。法律法规、公众参与程度和企业责任是环保产业形成期和发展期的主要驱动因素,而市场等经济刺激因素是环保产业成熟期的主要驱动因素,并通过分析美国环保产业发展的外部驱动因素证明了上述观点。
(4)关于环境经济分析范畴的研究
国外理论学者对环境与经济关系的研究开展较早,并形成了一门独立于环境学和经济学之外的学科,即环境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将环境和经济两个概念有机结合,其根本任务是用经济手段解决环境问题。首先将生态环境问题、自然资源问题和经济发展问题结合起来研究的是前苏联经济学家C.T.斯特鲁密林(1924)。他认为,在研究经济发展问题时不能抛开环境和资源两大影响因素,否则研究所得到的结论不会准确。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戴利(2000)、艾尔斯(2000)、霍肯等(2000)为代表的西方环境经济学者进一步扩展了环境经济分析范畴。在他们看来,对环境问题的研究不应仅局限于技术层面,还应该包括体制和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从而全方位地看待环境经济问题。
(5)关于环境经济度量和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在环境经济度量研究方面,美国经济学家约翰·A.狄克逊(1989)提出和完善了“经济福利量”概念。他们通过研究发现国民生产总值往往无法真实反映出经济福利内容。他们认为,在核算国民生产总值时应该充分考虑环境污染对经济增长量的影响,也就是说,国民生产总值应该扣除环境污染方面的经济损失。他们的观点在资源价值理论中得到认证。外国学者Selden和Song(1994),Crossman和Krueger(1995),Holtz-Eakin和Selden(1995),Holton和Levins(1998)等以大量的环境和经济数据研究为基础,发现环境污染物与人均收入之间的关系基本呈倒U形关系。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面,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1996)提出人类发展指标HDI和Wackernagel的生态足迹等指标体系,并给出了开展评价的指标选取标准和评价操作方法,从而将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引入环境经济学中来,使得通过数学模型对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的构想成为现实。
总之,国外学者的研究基础普遍基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基础和环境承载能力及环境污染水平,研究视角多集中于发达国家环保产业发展的历程和特点,在如何解决我国面临的严峻环境问题和环保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外部驱动机制方面的具体研究不多,相关文献资料也比较少见。既有研究多涉及其他相关领域,受研究目的、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差异的影响,相关研究结论呈现碎片化,缺乏针对性与系统性,不能完全作为我国环保产业发展机制创新的有效依据。故此,本书在探讨我国的环保产业发展机制问题时,只能部分参考和借鉴国外发展环保产业的观点和做法。
1.2.2 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环境污染形势的日趋严峻、环境质量的不断恶化、能源资源供给的日渐匮乏,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形势,环境保护问题和环保产业发展问题引起了包括政府和企业在内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我国学者也积极开展基于国情的理论研究,积极探索环境和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取得了比较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本书研究的重点内容,本书从环保产业的发展动力,发展机制和发展模式,市场运行机制,投融资机制,企业技术创新机制,评价指标、评价模型和评价方法六个方面的理论研究入手,梳理和借鉴我国学者业已取得的理论研究成果,为本书研究提供充足的理论借鉴。
(1)关于环保产业发展动力的研究
环保产业的出现是环境不断恶化和能源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它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于巨大的内外部动力。徐波、邹东涛(2002)研究了环保产业发展动力体系的构成,提出该体系包括需求动力、供给动力、制度动力、技术动力、市场化动力,并论证了加快环保产业市场化的进程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将环保产业的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尚杰、李大全(2007)指出我国环保产业市场化驱动力分为内、外驱动力两个方面,并分析了各种要素对环保产业市场化的影响。
(2)关于环保产业发展机制和发展模式的研究
潘理权(2002)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尚未健全的基本国情,分析了政府在促进我国环保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在他看来,政府的作用不仅是规范和维护环保市场秩序,更应引导和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赵英民等(2003)认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市场运行机制、产业政策、环境执法监督、法律法规等方面的问题抑制了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曾贤刚(2005)提出环保产业的发展不能单靠政府部门制定行业发展规划,还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政府主要通过制定法律法规、经济政策、发展规划等方式发挥作用,让企业成为环保产业市场发展的主体,创造尽可能大的市场空间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充分调动环保企业的积极性,推动环保产业的健康发展。闫兆万(2007)指出我国应正确把握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遏制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针对我国目前将环境保护置于产业发展之外的现象,提出应加强政府规制,将环保与产业发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探索一条以产业环保化提升新兴工业化的产业发展新路。刘京、仲伟周(2010)对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机制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从政府引导机制、市场投融资机制等几个方面研究当前我国环保产业发展机制的特点和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3)关于环保产业市场运行机制的研究
环保产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市场运行机制合理运作。耿黎辉(2000)提倡将环保产业市场作为环境保护的技术保障和物质基础,应与经济协调一致发展。促进我国环保产业市场化进程,既能为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改善提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产品,也可以拉动有效需求,促进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我国环保产业长期依赖政府计划发展,市场运行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没有形成真正的环保市场。而只有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发挥市场运行机制作用,才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环保市场。张开泽(2006)提出,环保产业的固有属性导致其在市场化进程中存在不可避免的市场风险,应从变革环境管理体制、明晰环境保护事权、完善环保中介服务体系、深化环境税费改革等方面防范环保产业市场化风险,保障环保产业市场的健康发展。胥树凡(2007)指出由于缺乏法律的规范和政策指引,环保产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与实际的需要存在较大差距,并且应对我国环境保护基础设施运营服务业的技术水平进行全面提升。段永亮(2011)研究了我国环保产业运营机制创新的目标和路径,并据此从发展机制、激励机制和投融资机制三方面对我国环保产业运营机制进行了创新设计。
(4)关于环保产业投融资机制的研究
在环保投融资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投融资政策研究和模型分析研究。张曼等(2003)提出了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行资本市场融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指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需要利用多种手段、多种渠道。王帆(2008)对我国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包括投资结构、投融资主体及融资渠道、投资效果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指出投融资主体单一、融资渠道缺乏创新、投资运行效率低等是我国现阶段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的主要问题。徐广军、孟倩、葛察忠、梁宏(2011)分析了把信托作为融资手段引入环保产业的可行性,探索了环保产业融资模式的一条新路。张晓丽(2012)提出环保产业发展面临的最大困境是融资难问题,提出了诸多适用于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的多主体、多渠道、多元化的融资方式。
(5)关于环保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研究
许建等(1999)在研究我国环保产业技术创新机制后,发现我国环保产业技术成果转化率较低、速度较慢、商业化质量和效益不高。他同时给出了解决方法:其一是充分发挥政府促进技术创新和进步的引导作用;其二是通过环保技术创新机制变革来促进环保企业成为环保技术产业化和商业化运作的主体;其三是要健全和充分发挥环境技术扩散机制在促进环保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中的积极作用。袁明鹏(2001)的观点与许建等类似,他也积极主张我国环保产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必须依靠技术创新来实现。刘助仁(2001)通过对发达国家环保技术进步历程的系统分析,认为对于促进我国环保产业技术快速发展、跨时代发展的最行之有效的方式是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与转化。结合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实际情况,将引进的国外先进技术本土化。他同时警告,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时要注意成本问题和技术的适用性问题。魏澄荣(2003)高度重视市场对于环保技术创新的重要保障作用,认为受我国环保市场竞争机制不健全、技术成果市场交易制度不完善、排污费征收制度和执法监督不严格等因素影响,环保市场没有充分发挥市场运行机制对环保技术创新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6)关于评价指标、评价模型和评价方法的研究
国内很多专家和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环保产业的评价模型和评价方法,开展了富有成效的评价工作,并得到了实践的检验,在评价模型构建和指标选择原则方面为本书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吴丽萍、刘月敏(2005)构建了环保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涵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方面内容。经济效益指标包括总产值、人均收入产值、产业投资、产业投资占GDP比重、全社会GDP;社会效益指标包括环保产业从业人数、环保产业就业贡献率、每万人拥有科技申请专利数、每万人拥有科技授权专利数、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励数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边小平(2008)在研究农业环保产业指标体系构建时,依据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相结合原则,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原则和实用性原则,筛选出该产业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借鉴国际上常用的“社会—经济—环境”三分量模式,构建经济子系统、环境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三大子系统。在此基础上,分列各子系统的指标。王文哲(2011)建立了低碳环境保护指标体系,从经济、科技、社会、环境和政策五个方面反映区域的低碳型环境保护的水平。他为进一步评价该体系指标的可行性,构建和完善了我国环保产业低碳指标评价模型,并结合其中的22项指标进行了实例评价,全面分析了我国低碳环境保护发展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关的发展建议。辛志伟、顾培亮(2001)提出了数学模型可以为环保产业综合评价提供方法借鉴,强调要建立和完善适合评价环保产业综合发展的指标体系,通过对各级指标的数据调查和模型计算,实现对评价对象的综合评价。根据环保产业的特点,他们提出了环保产业综合评判的一般数学模型和评价方法。李岚(2003)在全面阐述我国环保产业的定义和分类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了全面反映我国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发展水平的统计指标体系,并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的环保产业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并结合评价结果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为相关管理部门制定产业政策提供支撑。陈旭(2013)构建了一套基于突变级数法的环保产业集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集聚程度、产业规模、发展能力、供给水平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18个三级指标,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对环保产业集聚效应进行对比分析。张雪梅(2014)选取在2008~2012年上市的29家西部地区环保企业为研究对象开展效率评价,采用DEA-Malmquist指数对其进行动静态分析,进而明确要全面推动西部环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充分发挥上市企业的行业“龙头”作用。
综上所述,国内学者关于我国环保产业发展机制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研究也比较深入和具体,为本书研究提供了一定程度的理论支撑和研究思路。但研究多集中在机制的部分内容,鲜见关于系统性地“一揽子”提出我国环保产业发展机制的研究。同时,已有机制方面的研究多依据定性分析,少见针对产业发展水平的定量分析,所提出产业发展政策和发展机制方面缺乏足够的科学论据。以上存在的不足正是本书研究的着重点,本书旨在“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深入开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