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产品高端化发展报告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石化产品结构有所改善,高端需求无法满足[2,3]

(一)国内高端产品需求日益扩大

随着国内经济持续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及石化相关产业的优化升级,将需要更多的高性能合成树脂(如聚碳酸酯等)、合成橡胶品种(如异戊橡胶、稀土顺丁橡胶、集成橡胶等)、特种合成纤维(如碳纤维、芳纶、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等)等高端石化产品,这为石化企业发展高附加值产品提供了强大动力。高端石化产品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大,尤其是工程塑料、高端聚烯烃塑料、特种橡胶、功能性膜材料和汽车高铁专用涂料等。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统计,我国2014年对高端石化产品的市场需求约为2411万吨,市场总额为5500亿元左右,详见表1.2。

表1.2 2014年中国先进高分子材料产需情况  单位:万吨

(二)高端产品生产不足

2014年我国合成树脂进口总量为3215.3万吨,占同期合成树脂表观消费量的33.3%。中国合成树脂产业存在结构性短缺,低端产品产能过剩,聚乙烯、聚苯乙烯、聚甲醛和聚乙烯醇等产品线开始呈现亏损。高端石化产品又缺乏基础,严重依赖进口。国际上已经商品化的高端石化产品有很多我国还不能生产,如属于高端聚烯烃的POE、茂金属PE薄膜专用树脂、超高压电力电缆护套专用树脂还不能生产;属于高端石化产品的高性能聚烯烃自给率仅为37%,工程塑料自给率仅为47%。尤其是国内POE用户经常遇到外商断货等问题,期望中国企业可以早点开发出国产POE。

(三)高端石化产品大量进口

我国石化行业高端产品生产不足,工程塑料等化工新材料进口多,国产数量与品种少。根据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统计,我国高端石化产品的供需情况见表1.3。

表1.3 “十二五”期间我国高端石化产品供需情况  单位:万吨

注:本表数据引自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张方.化工新材料行业现状和发展重点.化学工业,2015,3(8):10-12.

(四)国外石化巨头十年来积极开拓高端石化产品业务范围[4]

目前,国外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日新月异。一是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各大跨国公司纷纷将新材料作为占领更大市场份额和新一轮科技竞争的制高点,剥离非核心的传统石化业务,加速向高性能、功能化的化工新材料领域发展;二是越来越重视技术进步,加大研发投入,缩短新产品开发投产周期,深入挖掘客户需求,通过创新设计,为客户量身订制解决方案,创造新的价值。从国际上主要化工公司看,大都是既保持基础型的大宗化学品和通用型聚合物业务,也介入高附加值特种聚合物、涂料、添加剂、催化剂、电子材料等专用化学品和高新材料业务,详见表1.4。

表1.4 国际新材料领域领先公司业务范围

注:●只表示涉及此类业务,不反映业务规模和种类。

高端化学品区别于基础化学品(大宗有机原料、通用合成材料等),这类产品具有高性能、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等特点,受经济周期变化影响较小,相对于一般通用化学品称为“高端”产品。从表1.4可以看出,国外大型石化公司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力图通过研发,生产或并购等途径扩大高端产品业务,向成长性较高、获利更快的领域发展。埃克森美孚公司牢牢占据高端石化产品制高点,上下游一体化的埃克森美孚公司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完备的产业链,充分发挥自有原料和先进技术的优势,长期致力于发展高端产品业务,拥有茂金属聚乙烯与聚丙烯树脂、卤化丁基橡胶、乙丙共聚物等产品。2011年5月埃克森美孚化工在2011年国际橡塑展(广州)中展示了一批新产品,包括埃能宝TM和埃奇得茂金属聚乙烯(mPE)树脂、威达美丙烯基弹性体、山都平热塑性硫化弹性体(TPVs)、VistalonTM EPDM橡胶、Exxtral聚合物树脂等。陶氏化学、巴斯夫等大型综合石化公司也加速发展高附加值产品业务,陶氏化学从2004年开始对基础产品组合进行调整,将投资重点转向以市场为导向的特种化学品领域。2009年陶氏化学成功收购了罗门哈斯公司,对陶氏化学的业务转型起到了推动作用,目前陶氏化学的产品和业务组合中,三分之二以上产品和解决方案属于功能性和特种化学品领域,亚太地区功能性材料及以市场驱动的解决方案占总产品的比例达85%以上。巴斯夫公司高度重视高附加值产品业务的发展,近年来,通过研发,并购等措施显著提高高端产品业务在整体业务中的比重,2010年巴斯夫公司高附加值产品业务销售收入比例达44.9%,利润率达30.1%。日本石化企业为应对全球化竞争确立产品高附加值化战略。三井化学公司以烯烃为原料生产许多专用的聚合物如氨基甲酸酯类、丙烯酸类、聚烯烃类等,并致力于发展半导体、电路、平板显示器相关材料;针对中国等新兴国家对汽车需求的增长,加强车用聚丙烯配混料业务扩张,目标是使车用聚丙烯配混产业成为世界第一。日本住友化学致力于产品高附加值化,其2009年销售额构成中,“基础化学与石油化学产品”占40%,“生命科学”与精细化工(精密化学与信息电子化学)合计占50%;目前,千叶工厂和新加坡工厂生产的衍生物中约有70%~80%属高端产品。新兴的中东石化公司也在加快向生产高性能化学品领域转移。SABIC调整发展战略,从着重规模扩张向发展高性能化学品领域转移。该公司最近组建功能化学品业务部,计划发展40余种功能化学品,力争2020年使该部门收入达到总收入的10%。SABIC公司采用旭化成化学公司的非光气法技术建设的聚碳酸酯装置(年产26万吨)已投入试运行,还引进新技术新建聚丙烯腈(PAN)系碳纤维工厂;SABIC已与日本三菱尼龙公司就在沙特成立生产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PMMA)的合资公司达成协议,生产装置在2014年末投产。

(五)“十二五”后期的新常态加剧了石化产品结构性过剩和结构性不足并存的严峻局面

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国内传统的合成材料产业及需求已相对饱和,传统通用产品产能过剩。这些产品的产能已经超出我国国内市场需求,产能过剩矛盾十分突出,导致产品价格降幅较大,装置开工率低,很多企业经营效益差。另一方面,我国高附加值的高端化工产品仍然短缺,需要大量进口才能满足市场需要。以聚氯乙烯为例,我国聚氯乙烯产能过剩近一半,但每年进口量仍达100万吨左右,这些进口产品多为中国企业无法生产的专用牌号产品。一些高端精细产品也需要高价进口,进口价格往往是出口价格的数倍。我国石化行业产品总体上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技术含量、附加值偏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由于我国石化行业高端产品不足,所以尽管传统石化产品进入低利润时代,专用石化产品市场表现却一枝独秀,价格坚挺。

(六)现代煤化工崛起并开始与石油化工争夺通用树脂市场

从2014年我国煤制烯烃-聚烯烃产业链的表现看,这一新兴的聚烯烃产业链无疑经受住了低油价考验,与采用石脑油裂解烯烃为原料所生产的聚烯烃相比仍然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而原本预测油价低于60美元/桶时,煤制烯烃-聚烯烃产业链的竞争力会低于传统的石油化工路线。以神华集团为例,其包头煤化工分公司的100万吨/年MTO装置截至2014年年底,累计生产PE、PP共211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35亿元,利润总额43亿元,净利润38.4亿元;神华宁东2套MTP装置2014年共生产PP52万吨,实现销售收入58亿元、利润10.64亿元。这3套煤制烯烃装置显著的经济效益,使神华集团更加坚定了发展现代煤化工、投资煤制烯烃项目的信心,“十三五”期间,神华集团将继续增加包括煤制烯烃-聚烯烃在内的现代煤化工项目的投资,按期建成60万吨/年PP、45万吨/年PE生产装置。图1.2为神华包头6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甲醇制烯烃装置。

图1.2 神华包头6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甲醇制烯烃装置

根据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和中国石化上海工程公司统计,由于包括DMTO、SMTO在内的煤制化学品项目表现出了较强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十三五”期间,我国将继续实施一批MTO、MTP项目[4],详见表1.5。由表1.5可见,目前已经建成的MTO/MTP生产装置的产能达236万吨/年,近几年正在建设的MTO/MTP生产装置的产能达524万吨/年,“十三五”期间规划筹建的MTO/MTP生产装置的产能达759万吨/年。上述3项合计,MTO/MTP生产装置的总产能达到1519万吨/年,与2012年年底蒸汽热裂解装置乙烯产能(1600万吨/年)相当。预测到2020年,我国乙烯产能将达2842万吨/年,乙烯/丙烯总产能将达4263万吨/年,届时MTO/MTP生产装置的乙烯/丙烯产能将占总乙烯/丙烯产能的1/4以上。所产的烯烃将大部分用于生产聚乙烯和聚丙烯通用树脂,因为煤化工企业缺少生产高档树脂所需要的技术、经验和特种单体等条件,因此,具有技术优势的石化企业的明智之举是多产高档聚烯烃,包括高端通用树脂和高性能聚烯烃,适当让出一些通用料市场,否则会引起严重的同质化竞争而两败俱伤。

表1.5 国内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以及规划筹建的MTO/MTP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