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肿瘤防治
第一节 呼吸系统肿瘤与用药
肺 癌
肺癌是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简称,是最常见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世界上至少有35个国家中肺癌占男性各种癌肿死因的第一位,女性仅次于乳腺癌的死亡人数。
统计,中国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约占肺癌病例总数的85%。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多的EGFR突变患者,人数占全球近一半。大多接受一代、二代药物治疗的患者,会在治疗后1年左右耐药。随着精准医疗的进步,临床观察发现,大约2/3的耐药患者出现T790M突变。我国每年新发病的肺癌患者超过73万,肺癌死亡人数超过61万,且在持续增加。即便是早期发现,肿瘤进展中也会不可避免地产生耐药,导致疾病进展。而靶向抗肺癌新奥希替尼片的出现,给了癌症患者延续生命的可能。奥希替尼显示出超过10个月的无疾病进展生存期,而以往的化疗只有4~5个月。
本病多在40岁以上发病,发病年龄高峰为60~79岁。男、女患病率之比为2.3∶1。种族、家族史与吸烟对肺癌的发病均相关。病因和发病机制迄今尚未明确。一般认为肺癌的发病与下列因素有关。
(1)吸烟(吸烟10年,每天2包或更多)。
(2)职业致癌因子 目前比较公认的致癌因子有烟草燃烧的产物、石棉、无机砷、铬、镍、铍、煤焦油、沥青、烟尘、芥子气、二氯甲醚等,如果长期接触这些物质,可诱发肺癌。
(3)空气污染 据统计,工业发达国家肺癌发病率比工业落后国家高、大城市比农村高(也比中小城市高),这提示本病与工业废气、汽车废气和致癌物质污染大气有关。
(4)电离辐射,放射性物质,微波辐射,粉尘。
(5)饮食与营养,特别是维生素A缺乏。
(6)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黄倩和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李川源教授已发现“凤凰涅”(死亡的瘤细胞激活肿瘤细胞增殖的信号通路)是肿瘤复发重要元凶,现行肿瘤治疗策略或需调整。
(7)其他 病毒感染、真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结核瘢痕、内分泌失调及家族遗传等因素对肺癌的发生也可能起一定的综合作用。
【临床表现与诊断要点】
肺癌的临床体征与特点,多与肺癌发生的部位、大小、是否压迫侵犯邻近器官以及有无转移等情况密切相关。早期肺癌往往没有任何症状,晚期肺癌主要症状有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胸痛、呼吸困难等,同时有远处转移的症状。根据典型的症状、体征和X线表现可以作出临床诊断。明确诊断需要病理学检查,包括痰、脱落细胞学检查和穿刺或支气管镜活检。
对高发癌肿区或有高危险因素的人群宜定期进行防癌或排除癌肿的有关检查。特别对40岁以上长期重度吸烟(吸烟指数>400)并有下列情况者应作为可疑肺癌对象进行有关排癌检查。
(1)无明显诱因的刺激性咳嗽持续2~3周,治疗无效;或原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咳嗽性质改变者。
(2)短期内持续或反复的痰中带血而无其他原因可解释者。
(3)原因不明的肺脓肿,无中毒症状,无大量脓痰,无异物吸入史,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者。
(4)反复发作的同一部位的肺炎,特别是间质性肺炎。
(5)原因不明的四肢关节疼痛及杵状指(趾)。
(6)X线显示局限性肺气肿或段叶性肺不张;孤立圆形病灶和单侧肺门阴影增大者。
(7)原有肺结核,病灶已稳定,现又形态或性质发生改变者。
(8)无中毒症状的胸腔积液,尤其为血性、进行性增加者。
(9)尚有一些相同原因的肺外表现症状者也值得怀疑,需进行检查。有条件时可行高分辨CT检查、非特异性血清学检查等,可提高确诊率。
肺癌临床分期国内外尚不一致。1997年国际抗癌联盟(UICC)重新修订的肺癌TNM分期方法见表3-1。
表3-1 UICC新修订的肺癌TNM分期(1997)
【防治措施与用药】
根据肺癌的不同分期,治疗原则不尽相同。早期肺癌一经发现应先进行手术治疗,晚期肺癌则实施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免疫治疗和中药治疗的综合治疗。
但就临床用药而言,仍按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对症用药。由于肺癌的早期诊断尚有困难,70%~8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超过了根治性切除的范围,手术治愈率仅约13%。其药物治疗临床意义显著。
1.小细胞肺癌 由于生物学特性与其他组织学类型不同,仅有少数早期患者首选手术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应先做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对效果良好的病例可选择性辅助手术治疗,然后再行内科治疗。对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患者应先化疗,对化疗反应良好的患者,也可选择性加用放射治疗。局限期患者通过化疗和放射综合治疗,治愈率已提高到20%以上。联用伽马刀治疗的治愈率更高。
以下为对小细胞肺癌(SCLC)比较常用的抗癌药物。
(1)单用有效率在30%以上 环磷酰胺(CTX)[保甲]、异环磷酰胺(IFO)[保乙]、氮芥(NH2)[保甲]、多柔比星(阿霉素,ADM)[保甲]、甲氨蝶呤(MTX)[保甲]、长春新碱(VCR)[保甲]、依托泊苷(鬼臼乙叉甙,VP-16)[保乙]、卡铂(GBP)[保甲]、六甲嘧胺(HMM)[保乙]、拓扑替康(TPT)、伊立替康(CPT-11)[保乙]、紫杉醇(特素,PTX)[保乙]、多西他赛(TXT)[保乙]、吉西他滨(双氟胞苷、健择)[保乙]。
(2)单用有效率在30%以下或有待证实的药物 顺铂(DDP)[保甲]、洛莫司汀(氯乙环己亚硝脲CCNU)[保乙]、卡莫司汀(BCNU)[保乙]、司莫司汀(MeCCNU)、丙卡巴肼(PCB)、长春地辛(长春花碱酰胺,VDS)[保乙]、尼莫司汀(ACNU)[保乙]等。
(3)临床化疗方案简介(联合方案优于单药治疗)
① COMVP(COME):CTX 800~1200mg,静脉注射,第7、8日;VCR 1~2mg,静脉注射,第1、8日;MTX 10~20mg,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第3、5、10、12日;VP-16 100mg,静脉滴注,第3~7日。每3周重复1次,2~3周期为1个疗程。
② CAV(CAO):CTX 1g/m2,静脉注射,第1日;ADM 45mg/m2,静脉注射,第1日;VCR 2mg,静脉注射,第1日。每3周重复1次,2~3周期为1个疗程。
③ EP:VP-16 100mg/m2,静脉滴注,第1~3日;DDP 25mg/m2,第1~3日;每3周重复1次,2~3周期为1个疗程。
④ CE:GBP 300mg/m2,静脉滴注,第1日;VP-16 100mg/m2,静脉滴注,第3~7日。第3~4周重复1次,2~3周期为1个疗程。
⑤ CODE:DDP 25mg/m2,每周静脉滴注1次,连用9周;VCR 1mg/m2,第1、2、4、6、8周各静脉滴注1次,ADM 40mg/m2,第1、3、5、7、9周各静脉滴注1次;VP-16 80mg/m2,第1、3、5、7、9周各静脉滴注1次;亦可VP-16 80mg/(m2·d),分2~3次口服,第1、3、5、7、9周给药。
⑥ 交替应用互不交叉耐药的联合方案,可提高疗效,俗称ABC方案。
美司钠每次400mg,分别在用IFO当日8:00、12:00和16:00各用药1次,共3次,以保护尿路。每4周为1个周期,共6个周期,A、B、C方案交替使用(A→B→C→A→B→C)。
⑦ 复发性小细胞肺癌治疗方案
a.由于依托泊苷软胶囊与静脉注射VP-16无交叉耐药性,在使用VP-16治疗过的患者,采用小剂量长疗程的口服给药方法,40%以上患者仍可获得缓解。故口服VP-16 80mg/(m2·d),分2~3次。
b. VP-16 75mg/m2,静脉滴注,第1~4日;DDP 20mg/m2,静脉滴注,第1~4日;IFO 1.2g/m2,静脉滴注,第1~4日(同时使用Mesna),3周为1个周期,3~4周期为1个疗程。
c.尚可选用喜树碱衍生物(TPT)、替尼泊苷(鬼臼噻吩苷VM-26)、氟尿嘧啶(5-FU)等采用间歇、短程和联合用药,也可获得相当疗效。
2.非小细胞肺癌 化学药物疗效很少能达至CR,所以多作为对晚期患者的姑息治疗。比较有效的药物如吉西他滨(健择,双氟胞苷,dFdC,GEM),有效率达20%左右;多西紫杉醇(泰素帝,TXT),有效率约30%;紫杉醇(特素、泰素,Taxol),有效率约20%;长春碱(VLB),有效率27%(22例);去甲长春花碱(NVB),有效率14%~33%;顺铂(DDP或PDD),有效率16%(305例);异环磷酰胺(IFO),有效率21%(326例);伊立替康(CPT-11),有效率32%(72例);丝裂霉素(MMC),有效率17%(88例);长春地辛(VDS),有效率16%(370例);依托泊苷(VP-16),有效率18%。临床联合用药方案举例如下。
(1)NVB+DDP NVB 25mg/m2,静脉注射,第1、8日;DDP 80mg/m2,静脉滴注,第1日;每3周重复1次。
(2)MVP MMC 6~8mg/m2,静脉输入,第1日;VDS 3mg/m2,静脉输入,第1、8日;DDP 50mg/m2,静脉滴注,第3、4日;每3周重复1次。
(3)EP VP-16 120mg/m2,静脉滴注,第1、2、3日;PDD 60mg/m2,静脉滴注,第1日(配合水化);每3周重复1次。
(4)CAP CTX 400mg/m2,静脉注射;ADM 40mg/m2,静脉注射;DDP 40mg/m2,静脉滴注;均第1日给药,每4周重复1次。
(5)紫杉醇(泰素) 135~175mg/m2,静脉滴注,第1日;DDP 60~80mg/m2,静脉滴注,第3日;每3周重复1次。
(6)CPT-11+DDP CPT-11 60mg/m2,静脉滴注,第1、8、15日;DDP 75mg/m2,静脉滴注,第1日;每4周重复1次。
(7)TXT+PDD TXT 75mg/m2,静脉滴注,第1日;PDD 75mg/m2,静脉滴注,第3日;每3周重复1次。
(8)GEM+PDD GEM 1g/m2,静脉滴注,第1、8、15日;PDD 80~100mg/m2,静脉滴注,第2日或第16日给药;每4周重复1次。
在中国的非小细胞肺癌中,30%~40%发生EGFR突变,而接受过EGFR-TKJ药物(如吉非替尼、尼洛替尼、埃克替尼)治疗的EGFR突变患者中,约2/3的患者会由于T790M而产生耐药,导致疾病进展。较新的国产上市第三代肺癌靶向抗癌口服药甲磺酸奥希替尼(简称奥希替尼、泰瑞沙、Olmutinib、Olita)较为有效,可试用。
希替尼是阿斯利康公司研发的第三代口服、不可逆的选择性EGFR突变抑制剂,是中国获批的用于EGFR T790M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肿瘤药物。新一代肺癌靶向药奥希替尼片(AZD9291)在2017年3月24日被国家食药总局批准上市,成为新药审批改革后上市审批时间最短的药物,这一药物专门针对由EGFR基因突变引起的非小细胞肺癌,需个体化治疗用药。
此外,尚有报道应用腺病毒介导的p53(Ad-p53)基因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获得较好效果,尚观察到与DDP有协同作用,有待于进一步证实。
用于肺癌辅助治疗的中成药有鸦胆子油注射液、艾迪注射液、复方斑蝥胶囊、金复康口服液、康莱特注射液、益肺清化膏等,可对症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