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类蔬菜病虫害现代防治技术大全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十一、南瓜细菌性角斑病

(一)症状

南瓜细菌性角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卷须和果实,有时也可侵染茎。受害叶片初为近圆形、暗绿色,水渍状斑,渐变成淡褐至黄褐色,病斑扩大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湿度大时叶背产生乳白色黏液即菌脓,后为一层白色膜,气候干燥时病斑干裂易穿孔(图1-70)。茎、叶柄、卷须的侵染点出现水渍状小点,湿度大时有菌脓。果实受害后腐烂,有异味,早落。

1-70.jpg

图1-70 南瓜细菌性角斑病

(二)病原特征

该病病原菌为丁香假单胞杆菌黄瓜角斑病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 lachrymans (Smith et Bryan) Young, Dye & Wilkie],属薄壁菌门假单胞菌属。菌体短杆状,相互连接呈链状,端生1~5根鞭毛,大小为(0.7~0.9) 微米× (1.4~2) 微米,有荚膜,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阴性。在金氏B平板培养基上,菌落白色,近圆或略呈不规则形,扁平,中央凸起,污白色,不透明,具同心环纹,边缘一圈薄且透明,菌落直径5~7毫米,外缘有放射状细毛状物,具黄绿色荧光。该菌属好气性,不耐酸性环境。生长适温24~28℃,范围4~39℃,48~50℃经10分钟致死。该菌常危害黄瓜、西瓜、豆角、棉花、甜柿等。

(三)病害发生规律及流行特点

一般低温、高湿、重茬的温室、大棚发病重。南瓜细菌性角斑病为细菌性病害。病菌在种子或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春由雨水或灌溉水溅到茎、叶上发病。菌脓通过雨水、昆虫、农事操作等途径传播,发病适宜温度为18~25℃,相对湿度为75%以上。在降雨多、湿度大、地势低洼、管理不当、连作、通风不良时,发病严重。磷、钾肥不足时发病也重。黄河以北地区露地南瓜,每年7月中旬为角斑病发病高峰期,棚、室南瓜4~5月发病。

(四)防治方法

1.种子处理

播前用40%福尔马林150倍液浸种1.5小时,或100万单位硫酸链霉素500倍液浸种2小时,洗净后播种。

2.农业防治

加强栽培管理;与非瓜类作物轮作倒茬;及时清除病株、病叶。

3.药剂防治

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60%百菌通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等喷雾,这些药剂间隔7~10天,喷药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