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黄瓜白绢病
(一)症状
黄瓜白绢病主要为害近地面的茎基部、果实。茎部染病,初为暗褐色,其上长出白色绢丝状菌丝体,多呈辐射状,边缘明显。后期病部生出许多茶褐色,萝卜籽样小菌核。湿度大时,菌丝扩展到根部四周、果实靠近的地表,并产生菌核,植株基部腐烂后,致地上部茎叶萎蔫、枯死(图1-16)。
图1-16 黄瓜白绢病病瓜症状
(二)病原特征
病原物的无性态为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 Sacc.),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态为罗氏阿太菌[Athelia rolfsii (Curzi) Tu & Kimbrough.],属担子菌亚门多孔菌目,自然条件下很少产生。在生活史中主要靠无性世代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营养菌丝和菌核。生育期中产生的营养菌丝白色,直径5.5~8.5微米,菌丝每节具两个细胞核,在产生菌核之前可产生较纤细的白色菌丝,直径3.0~5.0微米,细胞壁薄,有隔膜,常3~12条平行排列成束。白绢病菌分为两大类:A型,菌丝生长较疏,在培养皿边缘处产生较宽的环状菌核带与较多的菌核。R型,菌丝生长较厚实,在培养皿边缘处产生较少的菌核。成熟的菌核外皮含可抵抗恶劣环境的黑色素。白绢病菌以菌核存在于土壤中2.5厘米处,2.5厘米以下发芽率明显减少,在土中7厘米处几乎不发芽。病菌生长温度28~32℃,最适25~35℃,30℃受害最重,28℃以下、32℃以上皆不利于菌丝生长。相对湿度100%是菌丝最佳生长条件。菌核可在含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及蔗糖的培养基中发芽生长。
(三)病害发生规律及流行特点
病菌以菌核混杂在种子、土壤中越冬,次年春天长出菌丝从根茎部侵入,当气候条件适宜时,菌丝开始生长侵入根茎部,菌丝呈放射状扩展缠绕根茎部、产生黄褐色至黑褐色菌核。菌核在土中可存活5~6年,随土壤环境变化而决定繁殖、休眠。该菌腐生力强,在土壤中可占据未腐熟的有机质,菌丝快速生长并形成大量菌核。该菌在高温多湿条件下易发生,菌核萌发方式有两种:一是爆发式发芽;二是菌丝式发芽。菌核在田间和培养基上爆发式发芽最适温度为20℃,低于、高于此温度发芽率明显下降。白绢病菌在土温20~40℃均可为害,最适温度为25~35℃,其中30℃为最重。土壤湿度与菌核萌发有关,土壤含水量在20%时,病菌腐生力最高,并随含水量增加而降低,当土壤含水量由30%慢慢降至15%时被害最重。
(四)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每亩施用消石灰100~150千克,调节土壤酸碱度,以调节到中性为宜,大量施用充分腐熟有机肥。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集中销毁。
2.生物防治
发病时撒施生物菌土,利用木霉菌防治白绢病。用培养好的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又称哈茨木霉)0.4~0.45千克加50千克细土,混匀后撒覆在病株基部,每亩1千克,能有效地控制病害发展。隔7~10天1次,防治1~2次。
3.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或50%苯甲·福美双8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用40%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50%甲基立枯磷可湿性粉剂1份,兑细土100~200份,发病时撒施于病部根茎处,隔7~10天1次,防治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