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香辛料
香辛料是香味料和辛味料的总称,由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籽、皮或其制品等组成,具有芳香、辛味和营养价值。使用香辛料,可以去除某些原料肉的腥味和膻味,抑制和矫正肉品不良气味,能给肉制品增添各种香气和滋味,有增进人的食欲和消化功能的作用。香辛料是熟肉制品加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辅料之一。例如五香料、十三香、卤料等,就是选择八角、肉桂、陈皮、肉菇、丁香、白芷、砂仁、小茴香等天然香辛料组成。
各类肉制品中都需要加香辛料,只因产品不同,加的香辛料品种也不同,添加量也随之不同。例如辛辣香辛料:胡椒、姜、芥末、辣椒,用量一般在0.03%~0.2%;芳香型、辛辣型混合香辛料:香辣椒、肉豆蔻、丁香、麝香草等,用量一般在0.02%~0.1%;芳香型香辛料:芫荽、鼠尾草、月桂叶、小茴香、大茴香,具有特殊的芳香气味,加入适量可以明显改善产品风味,用量一般是0.02%~0.05%。
1.花椒
花椒,又称香椒,为芸香科花椒树的果实。花椒分大椒和小椒两种,一般在秋季果实成熟后采收。主要产地在我国四川、陕西、河北、河南、云南等省。花椒呈红色或淡红色,具有特殊强烈的芳香气味。生花椒呈麻味,炒熟后香味才溢出,是常用的调味香料,多用于酱卤制品,灌肠中使用较少。花椒既能单独使用,如花椒粉等,又能与其他调味品制成复合调味料,如五香粉等。
2.大茴香
大茴香,又叫八角或大料,是木兰科茴香树的果实,产于我国广西、广东、福建等省(区)。大茴香长有八个角,形状似星,颜色紫褐,有光泽,稍有甜味,具有强烈的芳香气味。大茴香在肉制品加工中应用广泛,能去腥,增加肉的香味,而且也是加工制作五香料的主要原料。
3.小茴香
小茴香是伞形科草本植物茴香的成熟果实,主要产于我国甘肃、内蒙古、四川、山西等地。小茴香形状是4~8毫米具有5棱的长圆形,颜色呈灰色,稍带甜味,香味浓郁。适用于腥膻味强的肉制品,有去腥解膻作用。
4.丁香
丁香是桃金娘科丁香树的干燥花蕾。我国广东、广西有栽培。当花蕾呈鲜红色时采集,去除花梗后晒干即为丁香,含有挥发性丁香酚、丁香烯,具有浓烈的香气。磨碎后加入制品中,香气更为显著。但丁香对亚硝酸盐有消色作用,所以只在酱卤制品和少数不经腌制的灌肠制品中使用。
5.肉桂
肉桂,又叫安桂、玉桂、树桂、桂皮,是樟科植物肉桂树的树皮,皮外表灰棕色,有细纹及小裂纹,内皮红棕色,芳香而味甜辛,主要产于广西、广东、福建、浙江等地。在肉制品的加工中,肉桂是一种主要的调味香料,能增加特殊的香气和风味。同时,肉桂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6.肉豆蔻
肉豆蔻,又叫肉果、肉蔻、豆蔻,为常绿乔木豆蔻树的果实种子,呈椭圆形,红褐色或深棕色,外表有浅色不规则沟纹,质地坚硬,断面呈大理石样花纹,气味极芳香,主要产于印度尼西亚、巴西、印度、马来西亚等地。在肉制品加工中加入肉豆蔻有很强的调味作用。
7.砂仁
砂仁,又叫小豆蔻,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阳春砂的果实,主要产于我国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四川等地。尤以广东阳春县所产砂仁最著名。砂仁呈椭圆形,棕红色,气味芳香浓烈,是肉制品加工中的一种主要调味香料。含砂仁的制品食之清爽可口,风味别致,且口感清凉。
8.白芷
为伞形科当归属植物杭白芷、川白芷、兴安白芷的根。秋季叶黄时挖出根后,除去须根,洗净晒干或趁鲜切片晒干。白芷外皮黄褐,切面含粉质,香气浓厚,在酱卤制品中是常用的香料,因其气味芳香有去腥的作用。
9.月桂叶
月桂叶,又叫香叶,为一种月桂树的树叶,主要产于地中海沿岸及南欧各国。月桂树叶随时可采,阴干即成,有肉桂香气。
10.山柰
山柰,又叫沙姜、山辣,产于我国广东、广西、云南、台湾等地。山柰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每年秋季苗枯时挖出根茎,加工成片,晒干即成。山柰切面白色,粉性,光滑细腻,中央略突起,质坚且脆,味辛辣,有樟脑香气。酱卤类肉制品常用其作香辛料。
11.生姜
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新鲜根茎,肥厚扁平,黄色,有芳香和辛辣味,具有调味去腥、增香、解毒、散寒等作用。在肉制品生产中常用于红烧、酱制,也可将其榨成姜汁或制成姜末加入灌肠制品增加风味。同时,生姜具有抗氧化能力和阻断亚硝酸胺合成的特性。
12.葱
葱,又叫大葱,为百合科葱属植物的鳞茎及叶,具有强烈的辛辣味。在肉制品中添加葱,有增加香味、除去腥膻味的作用,广泛用于酱制、红烧等制品。
13.大蒜
多年生草本植物。大蒜特有的辛辣味,可起到压腥去膻的调味作用,并有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和杀菌的作用。肉制品生产中常将大蒜捣成蒜泥后使用,以增加香味或形成特殊风味制品,如欧式灌肠、中式蒜泥白肉等。
14.胡椒
为多年生藤木植物胡椒的果实,呈球形,当果实还未成熟时,干制后果皮皱缩呈黑色(黑胡椒),果熟时去掉红色皮后呈白色(白胡椒)。胡椒有辛辣味,在肉制品生产中常使用。
15.五香粉
五香粉是由多种香辛料配制而成的混合香料。其配方因地区不同而有所不同。
16.咖喱粉
咖喱粉是混合香辛料,以姜黄、白胡椒、小茴香、桂皮、八角、花椒、豆蔻、芫荽等多种单味香辛料配制研磨成粉状,呈黄色,味辛辣。(三)充填料
充填料的作用是使肉制品增味,增加黏结性,提高保水力,改善品质,还可增重,降低成本。常用的充填料有淀粉、植物性蛋白质、酪蛋白、卵蛋白、食用胶类等。
1.淀粉
肉制品加入淀粉可提高黏结性,使肠馅黏结性好,肠体坚实,能保水保油,多吸收水和游离的油,提高出品率。淀粉的种类很多,由含水量多少可分为湿淀粉(即团粉)和干淀粉。干淀粉好保管、贮存。淀粉中以玉米淀粉、绿豆淀粉、马铃薯淀粉、红薯淀粉、木薯淀粉使用较多。还有其他淀粉如豌豆淀粉、蚕豆淀粉、小豆淀粉、菱角淀粉等。绿豆淀粉制作肉制品性质最好,制品弹性大,肉馅紧密,切面光而亮,但价格贵,原料源少。改性淀粉是将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经交联反应,使其胶黏性、加工性能改善,提高使用性能。改性淀粉用于肉制品,对制品弹性、风味等都有改善。在肉制品中淀粉的添加量随制品品种的不同而不同,在腌腊肉制品中,除个别腊肠有极少量使用外,一般不添加。
2.植物性蛋白质
常用的植物性蛋白质主要有大豆蛋白、花生蛋白、小麦蛋白、芥末蛋白粉等。这类蛋白质一般是经过处理,消除异味后使用。肉制品中添加植物性蛋白质的作用是保水保油、乳化和改善风味。肉制品中常用的植物性蛋白质主要是大豆蛋白。大豆蛋白可分为三种:一种是组织蛋白,含蛋白质50%左右,这种蛋白质是粒状;另一种是脱腥的大豆蛋白,含蛋白质60%~65%,一般是粉状;还有一种是分离大豆蛋白,蛋白质含量在75%~80%。在一些肉制品中常使用的是后两种,使用量一般在2%~5%,但在腌腊肉制品中不添加。
3.酪蛋白
酪蛋白是从乳汁中沉淀出的蛋白质,营养价值高。加入酪蛋白可以改善口感,增加乳化性。在一些肉制品中添加量一般在1%~2%,但在腌腊肉制品中不添加。
4.卵蛋白
卵蛋白是有黏度的水溶性蛋白质,水分约占86%。肉制品加工中也可使用其干粉。其作用是增加蛋白质含量,改善制品的质地和弹性等,但在腌腊肉制品中一般不添加。
5.食用胶类
包括骨胶和明胶等动物胶,以及卡拉胶等植物胶。这类胶蛋白质含量高,约在75%以上。具有一定的凝结力、弹性,可增加肉品的弹性和切面的硬度。植物胶主要有卡拉胶、瓜尔豆胶、果胶、海藻酸钠、琼脂等。其成分为多糖类物质,具有保水性、黏结性和弹性。在一些肉制品中动物胶加量为0.5%~2.0%。植物胶以卡拉胶、瓜尔豆胶为多,在一些肉制品中添加量为0.1%~0.5%,但在腌腊肉制品中一般不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