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燃烧温度计算
工业炉多在高温下工作,炉内温度的高低是保证炉子工作的重要条件,而决定炉内温度的最基本因素是燃料燃烧时燃烧产物达到的温度,即所谓燃烧温度。在实际条件下的燃烧温度与燃料种类、燃料成分、燃烧条件和传热条件等各方面的因素有关,并且归纳起来,将取决于燃烧过程中热量收入和热量支出的平衡关系。所以从分析燃烧过程的热量平衡,可以找出估计燃烧温度的方法和提高燃烧温度的措施。
燃烧过程中热平衡项目如下(各项均按每千克或每立方米燃料计算)。
属于热量的收入有以下几种。
①燃料的化学热,即燃料的发热量。
②空气带入的物理热Qa。
(3-73)
式中 V0——燃料完全燃烧所需的理论空气量;
ca——带入空气的比热容;
Ta——带入空气的温度。
③燃料带入的物理热Qf。
(3-74)
式中 cf——燃料的比热容;
Tf——燃料的温度。
属于热量的支出有以下几种。
①燃烧产物含有的物理热QP。
(3-75)
式中 VP——燃烧产物的体积;
cPP——燃烧产物的平均比热容;
TP——燃烧产物的温度,即实际燃烧温度。
②由燃烧产物传给周围物体的热量Q传。
③由于燃烧条件而造成的不完全燃烧热损失Q不。
④燃烧产物中某些气体在高温下热离解反应消耗的热量Qli。
根据热量平衡原理,当热量收入与支出相等时,燃烧产物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燃烧温度。
列热量平衡方程式,有:
(3-76)
由此得到燃烧产物的温度为:
(3-77)
TP便是在实际条件下的燃烧产物的温度,也称为实际燃烧温度。由式(3-77)可以看出影响实际燃烧温度的因素很多,而且随炉子的工艺过程、热工过程和炉子结构的不同而变化。实际燃烧温度是不能简单计算出来的。
若假设燃料是在绝热系统中燃烧(Q传=0),并且完全燃烧(Q不=0),则按式(3-77)计算出的燃烧温度称为“理论燃烧温度”,即:
(3-78)
式(3-78)中,Qli只有在高温下才有估计的必要。在低温条件下,热离解反应很微弱,可以不予考虑。此时理论燃烧温度的表达式可简化为:
(3-79)
理论燃烧温度是燃料燃烧过程的一个重要指标,它表明某种成分的燃料在某一燃烧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高温度。理论燃烧温度是分析炉子的热工和作热工计算的一个重要依据,对燃料和燃烧条件的选择、温度控制和炉温水平的估计及热交换计算方面,都有实际意义。
理论燃烧温度是可以根据燃料性质和燃烧条件进行计算的。
3.4.1 无热离解时理论燃烧温度的计算
在式(3-79)中,以应用基表示的燃料低热值通常是已知的,而燃料和空气所具有的物理热焓(Qf和Qa)则与其温度有关。此外,给定空气消耗系数的燃烧产物生成量可由式(3-27)或式(3-33)确定,因此只要已知燃烧产物的平均比热容,就可以求得理论燃烧温度。
燃烧产物的平均等压比热容可按混合气体的比热容公式计算,即:
(3-80)
式中,、、、和表示燃烧产物中各组分的体积百分数[见式(3-35)],在不考虑离解且α≥1条件下的燃烧产物成分,可按其中的有关公式计算;、、、及分别表示各成分的平均等压比热容,单位为kJ/(m3·℃)。需要指出,理论燃烧温度的计算是十分繁杂的,因为各成分的比热容是温度的函数,所以在计算时一般应采用试凑法才能最终确定。
燃烧产物中各主要成分的平均等压比热容可由有关手册查得,也可根据温度关系计算。比热容与温度的关系式一般为:
(3-81)
采用计算机程序进行迭代时,利用这类关系式显得更为方便。对于碳氢燃料燃烧产物中常见的几种成分,系数A1、A2和A3值见表3-1。这时式(3-81)中的温度T的单位为℃,比热容的单位为kJ/(m3·℃)。
表3-1 式(3-81)中的系数
用试凑法确定无热离解时理论燃烧温度的程序如下。
①根据已知条件计算值。
②根据燃料性质和给定的燃料消耗系数计算燃烧产物生成量VP。
③按式(3-35)计算燃烧产物中各组分的容积百分数、、等。
④选定任意温度T1,计算各成分在该温度下的平均比热容(用表3-1时,可取)。
⑤由式(3-80)计算燃烧产物的平均比热容。
⑥计算乘积。
⑦在热焓(纵坐标)对温度(横坐标)的坐标平面上得到表示和T1的点Ⅰ,并在纵坐标上截取值。
⑧若,表明所选温度T1偏低,这时应取T2>T1,并重复执行步骤④~⑦,得到点Ⅱ;反之,若,表明所选温度T1偏高,这时应取T2<T1,并重复执行步骤④~⑦。
⑨当T2偏高时,可在T1和T2之间取T3,重复步骤执行④~⑦,得到点Ⅲ。
显然,若所选取的温度T1恰好能使,则该T1即为所求的理论燃烧温度。在一般情况下,很难做到这一点,当重复计算的点足够多时,可将所得的这些点用一条光滑曲线连接起来,于是该曲线与=常数的水平线之交点A所对应的横坐标值,即为所求的理论燃烧温度。
由此可见,计算确定燃烧温度是相当冗长的过程,目前均是利用计算机进行计算。
3.4.2 有热离解时理论燃烧温度的计算
多原子分子的热离解现象由化学反应规律所决定,是高温下的必然结果,考虑热离解影响的理论燃烧温度可根据式(3-78)计算。此时,与按式(3-79)的计算无热离解理论燃烧温度的不同点如下。
①必须附加计算离解热损失Qli。
②有离解时,燃烧产物中除了CO2、H2O、N2和O2外,还会出现H2、CO、H、O、N及OH等热离解产物,在一般工业炉的工作温度和压力下,通常只考虑CO2和H2O的热离解反应,即:
(3-82)
因此燃烧产物的成分是CO2、H2O、N2、O2、CO和H2。由式(3-82)可知,1mol CO2离解生成1mol CO和0.5mol O2,而1mol H2O离解生成1mol H2和0.5mol O2。可见,有热离解反应时燃烧产物的体积将增大。正因为如此,离解度随压力增高而有所降低。
③由式(3-82)可知,热离解使燃烧产物中的三原子气体减少,双原子气体增加,因此燃烧产物的平均比热容减小。
如前所述,燃烧产物的热离解程度受温度的控制。换句话说,燃烧产物生成量和成分都是温度的函数。燃烧产物的比热容与温度和成分有关,但最终也还是温度的函数。这些复杂的变化关系,将使理论燃烧温度的计算变得更加复杂,但对锅炉和其他类型工业炉进行热工计算时,可采用简化处理,这些简化处理的内容包括以下几项。
①认为乘积VPcPP不受热离解的影响 在工业炉中,一般只考虑CO2和H2O的热离解。如前所述,这些热离解的存在,一方面导致燃烧产物的体积增大;另一方面却引起燃烧产物的比热容减小。实践表明,在一般工业炉的工作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热离解对燃烧产物容积和比热容乘积的影响不明显,因此可以近似地采用无热离解时的VPcPP值。
当空气消耗系数大于1时,在热离解情况下燃烧产物的VPcPP值可按下式计算:
(3-83)
式中 ——α=1时燃烧产物的比热容,其值可按式(3-80)确定;
cPa——纯空气的比热容,因为空气是N2和O2的混合物,故其比热容也可按式(3-80)计算。
②按“离解度”计算离解热损失 通常情况下,工业燃烧装置的离解热损失只考虑两部分:a. CO2热离解所吸收的热量;b. H2O热离解所吸收的热量。据式(3-82),热离解所生成的CO容积与热离解所消耗的CO2容积相等,热离解所生成的H2容积与消耗的H2O容积相等。因此,这两部分离解所引起的热损失可分别表示如下。
CO2的离解热损失:
(3-84)
H2O的离解热损失:
(3-85)
其中,12623.6是每立方米CO与每立方米CO2的化学能之差,而10784.4是每立方米H2与每立方米H2O的化学能之差。VCO和分别表示每千克(或每立方米)燃料的燃烧产物中CO和H2所占有的体积。
于是每千克(或立方米)燃料的离解热损失为:
(3-86)
其中,离解产物CO和H2的容积VCO和可分别根据CO2和H2O的“离解度”确定,其定义如下:
CO2的离解度:
(3-87)
H2O的离解度:
(3-88)
式中 ——不考虑热离解的产物中CO2的体积,按完全燃烧条件求得;
——不考虑热离解的产物中H2O的体积,按完全燃烧条件求得;
——产物中已离解掉的CO2体积;
——产物中已离解掉的H2O体积。
显然,由反应式(3-82)得:
(3-89)
(3-90)
故式(3-86)可改写为:
(3-91)
离解度f与温度和离解成分的分压力有关。温度越高,离解度越大;分压力越高,离解度越小。CO2和H2O的分压力可根据无离解条件下的燃烧产物中各自的容积成分来确定。已知温度和分压力可分别由表3-2和表3-3查出CO2和H2O的离解度。
表3-2 二氧化碳的离解度
表3-3 水蒸气的离解度
最终确定有离解情况下的理论燃烧温度仍需采用试凑法。具体过程与前节无离解时理论燃烧温度的计算相同。显然,由于离解度和比热容均与温度有关,这种反复的试凑过程是十分冗长的。通常,为使最初选取的温度尽可能接近最终计算值,可以先忽略离解热损失,估计出一个理论燃烧温度。然后作图查找出有热离解时理论燃烧温度的预估值,作为最初确定离解度和燃烧产物比热容的温度。
3.4.3 理论燃烧温度的估算
工程实践中,有时需要粗略估算运行工况下的理论燃烧温度,此时可以采用焓-温图。其中横坐标表示燃烧温度,纵坐标表示燃烧产物的热焓,其值可按下式确定:
(3-92)
焓-温图中考虑了过量空气百分数对燃烧产物比热容的影响,给出了一组等Vi线,其值为
(3-93)
因此,根据已知的i和Vi可从焓-温图中直接查出可能达到的理论燃烧温度(横坐标值),这种方法十分简便,但其结果是近似的。
3.4.4 影响理论燃烧温度的因素
理论燃烧温度与燃料性质和燃烧装置的运行工况有关,式(3-78)表明,燃料热值越高,理论燃烧温度也越高;此外,燃料和空气的预热,有利于提高燃烧温度。但是空气消耗系数、燃烧产物生成量,以及燃烧产物的比热容也会影响理论燃烧温度。下面简要讨论其中主要因素的影响。
(1)燃料性质
一般通俗地认为,发热量较高的燃料与发热量较低的燃料相比,其理论燃烧温度也较高,例如焦炉煤气的发热量约为高炉煤气发热量的4倍,其燃烧发热温度也高出500℃左右。对于混合煤气(高炉煤气和焦炉煤气混合物)而言,当热值较高时,温度上升速率减小,这是因为在通常情况下,燃烧产物的生成量随热值的增加而增多。
但是这种认识是有局限性的。例如,天然气的发热量是焦炉煤气的2倍,但两者的燃烧发热温度基本相同(均为2100℃左右)。这是因为理论燃烧温度(或燃烧发热温度)并不是单一地与燃料发热量有关,还与燃烧产物有关。从本质上讲,燃烧温度主要取决于单位体积燃烧产物的热含量。表3-4表明,戊烷的低热值约为甲烷低热值的4倍,但理论燃烧温度仅由2043℃提高到2119℃,提高约4%。而比值与之比)的变化却与温度的变化大致成正比。因此严格地说,各种燃料的理论燃烧温度与和的比值有关,也就是说,理论燃烧温度主要取决于燃烧产物所含有的热焓值。
表3-4 烷烃的燃烧参数
注:在α=1以及Qa=Qf=Qli=0的条件下所得。
(2)空气消耗系数
空气消耗系数影响燃烧产物的生成量及其成分,从而影响理论燃烧温度。显然,空气消耗系数越大,燃烧产物生成量则越多,单位体积燃烧产物所占有的热焓也就越少,因而燃烧温度越低。此外,空气消耗系数增大时,燃烧产物中三原子气体(CO2和H2O)的比例减少,比热容略有降低,又会导致燃烧温度增高。计算表明,前者的影响是主要的。因此,燃烧温度随空气消耗系数的增大而降低。对于烃类燃料而言,当空气消耗系数接近于1时,理论燃烧温度最高。
对于大多数工业燃烧装置,为了获得较高的燃烧温度和确保完全燃烧,正常运行时的空气消耗系数略大于1。显然,从整个热力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考虑,选用过大的空气消耗系数是不适合的,因为当排烟温度相同时,过量空气越多,排烟带走的热能也越多,能量的利用越不合理。
(3)燃料与空气的预热温度
对燃料或空气进行预热,表明输入燃烧装置的能量增加,因而理论燃烧温度提高。在α=1时,对于高炉煤气,当空气预热温度提高500℃时,理论燃烧温度约相应提高200℃;但对于热值较高的炼焦炉煤气,在相同的预热温度下,理论燃烧温度升高约260℃,表明燃料热值越高,空气预热的效果越明显。这是因为理论空气需要量随热值加大而增多,因此,当预热温度相同时,空气带入炉膛的热焓增多。
在工业燃烧装置中,大都利用排烟所具有的余热来预热空气或燃料。实践表明,这对于提高热能利用率、节约燃料是十分有效的。排烟温度越高,预热的节能效果越显著。
(4)空气中的氧含量
实际燃烧装置中,有时为了获得更高的燃烧温度,可以采用“富氧空气”组织燃烧。空气中的氮气是惰性成分,在燃烧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热能将其加热到燃烧温度。提高空气中的氧含量,意味着氮气含量减少,或燃烧产物的生成量减少。当氧含量小于40%~50%时,燃烧产物生成量随含量增加而减少的趋势相当明显。
各种燃料的理论燃烧温度受含氧量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热值高的燃料受含氧量的影响较为明显,而当氧浓度超过40%时,这种影响逐渐减轻。因此,在生产实践中采用富氧空气来提高燃烧温度时,氧气的含量控制在27%~30%较为有效。含氧量更高时,提高温度的效果将相对减弱。